台積電評估是否供貨華為 禁售令台廠無模糊空間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22 日訊】美國針對華為採取「進出口管制禁令」,多家企業暫停與華為商務往來,與華為關係緊密的台廠供應鏈,也正面臨選擇關卡。不過就有分析認為,台廠這波「轉單效應」恐怕不要高興太早,因為美方禁售令,明顯也約束海外業者,尤其台積電後續走向,勢必成為美方關切重點。
華為最新旗艦機P30,揚言搶下手機大額市占,不過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祭出出口禁令,讓一切翻盤,新產品更面臨斷炊危機!業界傳出,華為轉向對台廠下單,不過這波「轉單效應」,恐怕不要高興得太早。
台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劉佩真:「那麼陸續都有接到華為大量補貨的一個訂單,不過這也同時意味著,台廠在未來也必須要背負著,可能會擁有著巨額訂單,卻沒有辦法出貨的一個風險。未來如果華為在營運上,如果有任何一個變化的話,也會有出現收帳風險的一個疑慮。」
日經新聞點名,華為主要70家供應商中,6成總部是設在亞洲,每年採購額670億美元,其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佔比10%,台積電排第3,佔華為採購額比重約4%。
外界分析,相較鴻海集團,台積電高端製程,具備不可替代性,陸媒甚至不諱言指出,一旦台積電與華為切割,不再代工生產CPU,華為P30,可能無法生產,成為「生存戰」一大關鍵。
台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劉佩真:「台積電在未來,的確有可能會成為美方,施壓的一個重點,那麼畢竟台積電它在全球的晶圓代工市占率,是逼近六成,而且是全球第三大的半導體廠商,所以未來美方的一個態度,將會決定,在這次在華為很重要的一個供應鏈,就是台積電未來的一個出貨狀況。」
針對美方禁制令,國際律師事務所德匯(Dorsey & Whitney LLP)分析,包括外國企業在內,也不可以向華為出售包含美國零件的產品,意味著,台灣供應商的晶片組件,如果有任何美國零件,也不可以賣給華為。
台積電日前(17)表示,未來是否繼續供貨華為,還要觀察評估。明顯這波美中科技戰,台廠已經無法置身事外。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沈唯同 台灣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美國封殺升級 日媒:台積電已停止華為新訂單
2020-05-18 20:42:10美國商務部上週五,擴大對華為禁令,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表示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華為新訂單!美國正快速進行供應鏈自主,和全面「去中國化」,封殺措施一旦升級,也將對陸企5G研發造成壓力。對此,台積電表示,不對客戶訂單多做評論,但會遵守法律規定。
-
美半導體協會:應對華為 需台韓日歐多邊聯手
2020-02-20 07:17:22美國政府目前正在考慮修改有關條例,阻斷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的晶片供應鏈。對此,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總裁認為,要真正遏制華為,必須依靠台灣、韓國、日本、歐洲等多邊聯手。
-
美國防堵升級!台積電被傳已停止華為新訂單
2020-05-23 15:15:35再來看到,美國商務部上週五,擴大對華為禁令,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表示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華為新訂單!對此,台積電表示,不對客戶訂單多做評論,但會遵守法律規定。
-
台積電9月14日後不出貨華為 估全年營收成長20%
2020-07-16 20:30:33財經焦點來看到,台積電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但超過外界預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5月中已經沒有接華為訂單,未來9月14日後,也沒有計畫出貨華為,但儘管如此,台積電預估全年營收,可望成長超過20%,今年也要調高資本支出,因應5G趨勢。
-
台積電估全年營收成長20%!9月14日後不出貨華為
2020-07-18 15:35:19首先來看到,台積電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但超過外界預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5月中已經沒有接華為訂單,未來9月14日後,也沒有計畫出貨華為,但儘管如此,台積電預估全年營收,可望成長超過20%,今年也要調高資本支出,因應5G趨勢。
-
台積電美國新廠動工 高薪徵求千人軍團赴美
2021-01-28 21:16:43台灣高科技業者,開啟赴美投資腳步,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房,計畫今年動工,市場傳出台積電內部,號召千位高手赴美,更開出兩倍薪水的優渥條件,除了因應半導體需求上揚,也銜接美國市場布局。
-
日本擬重金補助 邀台積電赴日本設廠
2020-07-20 07:20:05歡迎回來,繼美國之後,日本政府也積極拉攏台積電赴日本設廠。日本「讀賣新聞」引述消息來源指出,日本政府考慮編列數千億日圓資金,邀請台積電或其他外國晶片製造商,與日本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合作,以振興日本的半導體產業。目前,台積電與日本官方都還沒有回應。美中科技戰下,台積電已經決定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晶圓廠,另外,台積電之前也宣布,5月15日後,已沒有再接華為新訂單,9月中後,也不再出貨華為。
-
中芯首度證實遭美制裁:營運嚴重影響
2020-10-05 07:54:46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4日晚間8點在港交所公告,首度證實遭美方制裁,內容指出,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已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要求必須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繼續供貨給中芯。中芯表示,限令將對該公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將繼續向美方交涉。分析指出,制裁將使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台廠,受惠於客戶轉單。中共原本目標2025年,中國使用的所有晶片,本土生產提升到70%,目前這一比例大約只有16%。中芯遭制裁將給中共半導體計劃,帶來重擊。
-
台積電1員工染疫 股價重摔 市值蒸發4000億
2020-03-19 12:42:58疫情延燒,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也傳出確診案例,加上周四,台積電除息2.5元,開盤價252元開出之後,盤中一路下跌,總計開盤兩個小時,台積電市值蒸發4000億。針對疫情,台積電方面,表示已經啟動分組營運辦公模式,疫情事件,對整體營運沒有造成影響。
-
赴中人才正鮭魚返鄉 楊瑞臨:台半導體業迎新機會
2020-10-02 20:28:43近期半導體產業掀起話題,紫光前全球副總裁高啟全,確定退休,也讓各界思考,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環境,工研院IEK專家楊瑞臨就表示,近期觀察到不少前往中國的產業人才,陸陸續續都在探詢要回到台灣,美中科技戰也讓台灣優勢正在浮現,台灣預期台灣未來將有更大發展前景。
-
台積員工染疫市值蒸發4千億 3奈米製程延後公布
2020-03-19 20:28:14疫情延燒,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也傳出確診案例,加上周四,台積電除息2.5元,開盤價252元開出之後,盤中一路下跌,總計開盤兩個小時,台積電市值蒸發4000億。針對疫情,台積電方面,表示已經啟動分組營運辦公模式,疫情事件,對整體營運沒有造成影響。
-
科技戰開打!台廠態度審慎 華為找上南韓供應鏈
2020-06-03 21:22:12關注美中科技戰議題,美方針對華為的新版出口禁令,將在9月生效。近期傳出華為,邀集日本、台灣、南韓業者加入供應鏈,不過台灣業者高度審慎,避免踩到法律紅線,南韓產業界雖然尚未明確表態,不過專家分析,未來地緣政治衝突不可避免,華為面臨的挑戰恐怕越來越大。
-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動工 高薪徵千人軍團赴美
2021-01-30 15:48:02繼續關心,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房,計畫今年動工,市場傳出台積電內部,號召千位高手赴美,更開出兩倍薪水的優渥條件,除了因應半導體需求上揚,也銜接美國市場布局。
-
美股動盪台積電受波及 5奈米下半年動能爆發
2020-09-05 20:29:18好,美國雖受惠經濟重啟,但這兩天,科技股仍遭重創。美國股市在重挫807點之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4日盤中再度大跌超過600點,跌幅近2%,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也受波及,跌幅2.8%。不過,隨著台積電5奈米下半年將大幅量產,研調機構預估,台積電全年營收可望成長24%。
-
台積電產能訂單看到2021年底!連2日市值創新高
2020-11-21 15:05:51首先來看到,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受惠5G商機,現在是產能滿載,專家分析,台積電日前調薪20%,今年營收有望成長三成,前三季獲利增加6成,訂單能見度,有望看到明年年底。
-
優於全球!工研院估台灣半導體業最高成長5.7%
2020-05-23 15:37:29工研院針對半導體產業提出最新觀察,儘管疫情影響,但仍看好台灣半導體業,年成長4%~5.7%,優於全球表現。
-
中芯面臨制裁 高通傳轉單台積電等三台廠
2020-09-23 07:10:26再來關心,美國可能將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制裁名單,經濟日報引述業界人士指出,全球手機晶片一哥高通,為了避免未來在中芯投片的產品無法順利出貨,正醞釀轉單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三家台灣晶圓代工廠。報導指出,目前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的產能利用率都滿載,如果要支應高通新訂單,可能會掀起新一波的產能排擠效應,中小型IC設計廠可能難取得充裕晶圓代工產能,這股晶圓代工漲價風潮也蔓延到6吋晶圓領域。對此,被點名的業者都不願對單一訂單作證實。
-
川普行情!四年台股漲92% 台積電市值翻倍衝上16兆
2021-01-20 13:06:24美國總統川普,四年任期內,送給台灣一份大禮,幫助台股交出92% 傲人漲幅,同期間台積電大漲近 300%。週三台積電也在ADR股價助攻下,20日盤中一度衝上650元歷史新高,市值飆破16兆元新台幣。
-
產能訂單看到2021年底!台積電連2日市值創新高
2020-11-17 12:40:08午報頭條,先來關心市場動態,美股因為疫苗捷報,週一開高走高,也激勵台股今天表現;尤其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受惠5G商機,現在是產能滿載,台積電延續昨天漲勢,盤中站上506元,專家分析,台積電日前調薪20%,今年營收有望成長三成,前三季獲利增加6成,訂單能見度,有望看到明年年底。
-
全球車廠急追產能!台灣半導體扮演市占洗牌關鍵
2021-01-25 21:17:11全球汽車產業,出現危機!車用晶片產能,搶到彼此大打出手,先後有德國、美國、日本政府業者致函台灣,希望台積電等業者,能增加產量,專家分析,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的情況,要到明年才可能舒緩,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也在這波浪潮下,明顯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