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資料畫面)
文:馬姍妤(NOW健康)
幽門螺旋桿菌看似無害,但它卻是導致胃癌的主因,據統計,9成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醫師建議,平時應養成健康飲食,少吃過鹹、醃漬食物,如果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應積極治療,徹底除菌。
根據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胃癌位居10大癌症發生率第8位、死因第7位,每年新發生個案有3,700人,男性罹患率為女性的2倍。但隨著飲食衛生習慣改善,胃癌發生率逐漸下降,但預防上仍存有盲點,許多人不知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胃癌是因人體胃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發炎,進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或產生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最後惡化為胃癌。
胃癌成因複雜,飲食過鹹、衛生不良、吃醃漬食物、抽菸、過度飲酒,甚至遺傳、慢性胃部疾病都屬於致癌因子,但研究證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為罹患胃癌的主因,9成胃癌患者都曾受過感染。
李宜家指出,胃癌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民眾如果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就可能被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少部分則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炎等腸胃不適症狀。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出5.6倍;台大醫療團隊研究顯示,如果接受除菌治療,就能降低50%罹患胃癌的風險。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應避免攝取不潔的食物與飲水,飯前、便後要洗手。此外,少吃煙燻、醃漬、太辣或過度刺激的食物,並應戒除菸、酒、檳榔。
王英偉呼籲,國人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2份水果,唯有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才能確保腸胃道功能正常,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應定期接受檢查。
相關新聞
-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多為晚期 高危險群有這些
2020-03-19 16:55:4762歲的林先生認為,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喝酒的時候配上香腸,平均1個星期就會吃上3天,每次2到3條,再搭配啤酒或高梁,好友們都戲稱他是香腸伯。
-
現代人的保胃戰│談古論今話中醫|精選3
2015-12-10 16:07:55脾胃不適是現代人常見也習以為常的病痛,但現代人追求快速治療,時常去西藥房買止痛劑、止痛藥來緩解而已,使得病情日趨嚴重,而在中醫理論的觀點上,可不只是西醫那樣只看腸、胃,而是從心、情志上來診斷,看看鄭振鴻醫師怎麼說如何讓我們的「脾氣」提升~
-
卓勝利病逝 演藝界震撼悲痛
2012-01-07 21:14:33資深演員卓勝利,6日清晨因為胃癌併發心肺衰竭過世,享年62歲,圈內許多好友都相當震驚,其中曾和他合作演出最長壽連續劇的王中平,以及孫女宣宣,都難掩悲痛,哽咽到幾乎無法言語。
-
告別年假 腸胃的收心斷食操
2016-12-22 16:44:04過年大魚大肉,甜點零食也解禁狂塞,當心水桶腰、大象腿上身。營養師建議,年節期間別忘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纖維質,收假前三天不妨進行輕斷食,三餐喝流質,減熱量又助清腸。
-
水中落花生--菱角
2017-09-19 11:52:56菱角種類繁多,形狀大小不一,但是都有角,有青色、紅色、紫色。現代研究認為菱角內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葡萄糖、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B₁、維生素B₂、維生素C、鈣、磷、鐵、銅、鉀等微量元素。
-
胃癌擴散器官衰竭 徐華鳳病逝
2011-12-06 21:05:20演過多部電視劇,也曾出唱片與寫真集的藝人徐華鳳,今天(6日)不幸胃癌癌細胞擴散,導致器官衰竭,病逝台中榮民總醫院,享年42歲。媒體報導,徐華鳳在過世時,老公湯偉時,一直陪伴身邊。
-
多吃這4種食物 胃癌遠離你
2017-03-08 15:17:20很多人聞癌色變,癌症的高死亡率是讓人害怕的原因。正因為害怕所造成心理負擔太大,才會失去人體本身抗體,並造成大的殺傷力。其實,很多人得了癌症後以積極的態度、平和心情、養生飲食與癌共存,而相安無事。
-
免驚胃痛 壓壓穴位 一輩子受用 預告│談古論今話中醫|精選3
2015-12-10 16:07:29現代人生活忙碌、緊張又倉促,精神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時常犯胃酸、胃痛的毛病。中醫告訴你該如何保腸胃!
-
不要輕忽男性貧血 恐為罹癌癥兆
2017-01-04 19:28:17男性雖然「十男九痔」,但是痔瘡出血還不致於引起貧血,因此男性一旦出現貧血症狀,就表示身體正在「大量失血」,最有可能是腫瘤造成的慢性出血。
-
肝臟硬化怎知?非侵入性檢查檢測肝纖維化
2018-11-26 17:38:27感染肝炎或有脂肪肝、肝臟纖維化,導致肝臟變硬,醫師提醒,若肝病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回診。
-
長期貧血又腹脹 原來是胃幽門螺旋桿菌作怪
2019-09-10 18:29:5428歲的張先生長年貧血,近日經常感到腹脹、難以消化,至腸胃科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靠近幽門的地方有廣泛性發炎,十二指腸也有潰瘍過的疤痕,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幽門桿菌感染,雖經藥物治療後以改善消化症狀,但長期貧血的問題仍有待持續追蹤。
-
大吃大喝腸胃不適 試試經絡按摩助緩解
2016-02-25 21:57:32現代人大魚大肉吃多了,很容易就消化不良,接下來的新聞,就要來教您,其實透過簡單的經絡按摩,就可以讓不舒服的症狀,得到緩解。
-
吃火鍋過癮 但要小心咽喉炎
2018-01-18 19:36:44火鍋是冬天聚餐的首選,即使是夏天在冷氣房內吃火鍋也很過癮。然而,有些人吃火鍋後,感覺到咽喉或腸胃不適,甚至腹瀉。到底這些情況是怎麼發生的?要如何避免呢?
-
腸胃問題M型化 腹愁者4大職業要當心!
2017-03-29 16:24:26台灣上班族腸勞現況新現象,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腸胃問題M型化」現象,即基層上班族腸胃不適煩惱多,而主管職大腸瘜肉比例偏高。
-
大吃大喝腸胃不適 試試經絡按摩助緩解
2016-02-28 21:52:49大魚大肉吃多了,很容易就消化不良?接下來的新聞,就要來教您,其實透過簡單的經絡按摩,就可以讓不舒服的症狀,得到緩解。
-
榴槤季到來 注意家中長輩誤吞硬籽
2019-06-14 16:32:26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銘洋醫師表示,因為榴槤籽質地堅硬、體積較大,且表面光滑導致使用一般異物夾無法順利取出,如果強硬執行又怕傷害食道;整條食道也因為有許多液體及食物滯留其中,檢查過程中極易嗆到,情況驚險。蔡醫師研判情況後決定改使用異物網,經反覆操作後,終於將又大又硬的榴槤籽套住取出,老翁食道沒有明顯損傷,當天即出院返家休養。
-
胃脹、胃痛吃不下 是消化不良或是胃癌末期?
2020-05-21 17:09:30衛生福利部統計,107年癌症死亡率胃癌在第7位。胃癌初期大部分都沒有明顯症狀,初期治療5年的存活率能有90%以上,但等到第3期就大幅減少至50%以下,復發機會也會上升。目前能早期發現的唯一方法,就是規律接受內視鏡檢查,假使發現食量突然變小,好像吃一點東西就會胃脹,恐怕就要有警覺。
-
高中生學測指考壓力大 12指腸潰瘍反覆腹痛
2020-12-01 17:09:43現在人生活忙碌,就算學生也很難慢下來好好吃三餐,1名16歲學生每天早上起來都會腹痛,吃了早餐才會稍微緩解,持續2個月讓家長非常擔心,就醫檢查發現12指腸潰瘍,同時檢驗到幽門桿菌陽性,若未能即時治療,最嚴重恐導致大出血死亡,所幸治療完成後男學生得以回歸正常生活。
-
麻辣鍋含大量牛油熱量高 辣油刺激胃食道恐出血
2019-12-02 18:55:07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本周都將又溼又冷,白天最高氣溫都不會超過20度,晚上最低氣溫恐怕下探15度,正好是親朋好友吃鍋的好時節,特別是麻辣鍋下肚,身體馬上暖呼呼。然而許多人都想不到,麻辣鍋就算不喝湯只吃青菜,熱量都會爆表,甚至吃到嘔血例子也有。
-
連續腹瀉60天大腸發現百隻鉤蟲 疑接觸土壤惹禍
2020-12-22 18:38:14居住宜蘭1名54歲婦人,10月左右開始每天都會腹瀉,單日少則1次多則20多次,身體相當難負荷,歷經4次就醫,才在大腸鏡與糞便檢查下,好不容易發現鉤蟲與蟲卵,且竟在大腸發現上百隻非常罕見,醫生懷疑有可能是婦人空手接觸到花盆土壤,才讓鉤蟲有機會鑽入體內,服用抗生素3天腹瀉狀況就大幅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