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40億至690億!陳時中說明台灣篩檢效益

省下40億至690億!陳時中說明台灣篩檢效益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4 月 28 日訊】國內連續3天零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在記者會特別介紹防疫100天的台灣模式,釐清社會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界對中共肺炎普篩、快篩的爭議。

疫情指揮中心28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
疫情指揮中心28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近期新增個案數趨緩,出院個案數則穩定上升,兩者曲線差距逐漸縮短,顯示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至於普篩或擴大採檢等議題,陳時中拿圖表說明,台灣目前的疫情狀況,破解篩檢迷思。

台灣不普篩有科學根據(新唐人截圖)
台灣不普篩有科學根據(新唐人截圖)

陳時中表示,民眾可能會以為普篩、快篩,篩之後會有結果,可以把病人都找出來;但快篩只是檢驗時間比較短,但會有偽陽性、偽陰性,不能真的把所有病人都找到。從經濟角度試算,快篩台灣2300萬人,每人新台幣200元,需要46億元;價格較低,但準確度偏低;若是以現行咽喉拭子PCR檢驗,2300萬人需要690億元;準確度高,但價格也高,且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普篩試算費用
普篩試算費用

陳時中指出,台灣目前篩了6萬多人,每人3000元,花1.8億元,是全球少數還可以維持正常社會運作的國家。

以結論來看,普篩的效益不高,陳時中說明,假設台灣的中共肺炎盛行率為萬分之18,看似健康的人口1800萬人,需花費540億元普篩,才能夠驗出其中3萬2577人無症狀感染者,其中還有1797人屬偽陽性,需將上述偽陽性個案進行隔離後再檢測,才能回復正常生活。

陳時中表示,以目前疫情狀況來看,中共肺炎相關通報病例6萬956例中,以PCR檢測花費1億8千萬元,進一步疫調後僅10人查無感染源。這顯示為找出無症狀患者,全面以PCR篩檢方式進行普篩,不只浪費公帑及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也不符效益。

陳時中向大眾解析普篩迷思。 (新唐人截圖)
陳時中向大眾解析普篩迷思。 (新唐人截圖)

陳時中提到,有呼吸道感染被醫療評估排除的是否有潛在病人,除了這些人以外的1800萬人是否更多,這些懷疑、答案也真的可能有,問題在於要怎麼做,能把傷害減到最低。

陳時中指出,PCR核酸檢測為現行採檢方式中敏感性最高的方式,敏感性大於95%,但花費時間長,且費用昂貴;抗原快篩敏感性約70%,適合發病早期病患及高盛行地區使用,花費時間約15分鐘;抗體快篩敏感性也有70%,用於發病7天後了解病患是否感染,花費時間約也須15分鐘。

至於為何國外要做普篩?陳時中表示,很多人會問,國外都有普篩;如韓國、義大利疫情狀況嚴重,只能透過封城、大量篩檢,進行個案分流治療;待疫情獲得控制後,仍要採取逐案疫調方式。台灣目前個案少,透過醫師評估症狀,準確通報採檢,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有效控制疫情。

陳時中強調,花了那麼多錢普篩依然會有偽陰性個案存於社會之中,效益偏低,假設我們看現況的影響,全國感染源無法查明之個案共10位,衍生確診者17位,共27位,且均獲得妥善控制,影響層面不大。

陳時中提醒,篩檢陰性不代表不會染病,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如果普篩後,民眾自以為陰性就放鬆防疫戒備,如丟掉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隨意出入人潮擁擠處,病毒反而可能找上門。

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新唐人截圖)
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新唐人截圖)

五一連假即將到來,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放假期間仍應落實防疫措施,外出活動時,記得保持社交距離,如有不適症狀應佩帶口罩儘速就醫,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並確保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台灣連三天零確診!陳時中對全民表達感謝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