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造假 39篇論文被國際期刊撤稿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5 月 09 日訊】今年4月,國際出版公司施普林格旗下的一本學術期刊,一口氣撤銷了33篇論文,加上近2年來撤下的8篇,一共撤銷了41篇論文,其中有39篇的主要作者來自中國。

據大陸《澎湃新聞》報導,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今年4月批量撤銷33篇論文。

初步統計,這次被撤銷的論文來自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數十家中國高校、公司和單位。

撤稿原因包括:剽竊他人未發表手稿、操縱作者身份、試圖顛覆同行評議發表系統、內容抄襲、以及圖像未經允許不當複製。

旅美中國學者 吳祚來:「我就發現這個大量的論文,其實水平都很差,泡沫都特別多,因為他形成了產業鏈,大量的被生產出來,這是一個中國特有的現象,也是一個很丟人的現象。國際刊物和中國不一樣,中國出版社和雜誌社跟大學都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沒人去揭,但是到了國際社會,假的就是假的,盜圖的就是盜圖的,隱藏不了,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醜聞。」

這次被下架論文最多的前3家機構,分別是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合肥工業大學。

其中,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被撤的7篇論文,都來自於同一位通訊作者。

撤稿的期刊指出,這7篇論文都剽竊他人沒發表的手稿,其中4篇操縱作者身份、試圖顛覆同行評議發表系統。

旅美中國學者 吳祚來:「因為大學互相之間有競爭排名,主要是通過發表論文來排名,進行數字化的統計,統計出來後一排名,這些大學就有壓力了。然後大學根據這個教授或博士發表的論文來競爭崗位,如果老發表不了文章,甚至會下崗,制工資,住房,什麼都掛在一起,造成了這樣一個論文大躍進。就是這些原因造成了學者鞠躬盡力,迫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有些人就只好去造假了。」

事實上,這並非施普林格第一次下架中國「問題」論文。2015年8月,施普林格也曾撤銷刊登在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的64篇論文,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2017年4月,施普林格旗下的《腫瘤生物學》雜誌一次性撤銷107篇中國學者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

加拿大華裔作家 盛雪:「現在就變成了很多很多的學者、科學家,他們僅僅就是為了追求兩個東西,一個就是名,一個就是利,他們已經把學者基本的原則,尊嚴都放下了,因為那些東西在中國不適用。在中國適用的就是如何的官權錢結合,為了滿足這個需求,很多人只能去走歪門邪道,去走捷徑,當然也會把這種做法直接帶進國際領域。」

英國《金融時報》在去年2月27號也曾披露,至少有4名中共高官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

分別是副國級政治局委員、新疆書記陳全國,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國家自然資源副總督察陳塵肇,與中共統戰部副部長侍俊。

旅美中國學者 吳祚來:「這個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能夠原創的,就是整個國家生產的論文,科研成果,能夠達到原創百分之五有價值的,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量太大,這些年培養的假博士、假博導都太多了,還有很多都是大量的領導幹部,局一級的國家幹部,領導人,都拿到了博士學位,甚至有一些都是到大學去兼職教授帶研究生。」

《紐約時報》曾經披露,中國的實驗室和科學家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研發經費超過了整個歐盟,但自從2012年以來,中國被撤稿的科學論文數目,比所有其它國家加在一起都多。

新唐人電視 常春 孟心琪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