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黏香藝文化展 展出羅黏香歷史與展望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6 月 16 日訊】配戴香包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但民眾可能都不知道,台灣最早的傳統香包都是以「羅黏香」來製做,甚至在1960年代盛行的布袋戲偶的偶頭,也是用「羅黏香」當成材料,彰化永靖的成美文化園,有場「羅黏香藝文化展」,展出上百件作品,呈現出「羅黏香」的歷史演變,透過鏡頭帶您去看看。

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像是桃園三結義中的關公,甚至是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偶頭的材料就是「羅黏香」,利用檜木屑、楠木粉和水作為材料,經過壓模、陰乾、打石灰粉底、彩繪上色、裝飾等工序,最後製成布袋戲「香偶頭」。

策展人 李宗鴻:「羅黏香包到它最極盛的時代就是羅黏香戲偶這個部分,其實在現場有提供我們大概70幾件的模具,然後去呈現羅黏香的這個材料,應用在戲偶上的這個部分。」

羅黏香早期也應用在像是螃蟹、烏龜等玩具材料,也有將羅黏香加入10幾種中藥材,利用各種模具製成香包,傳承至今超過200年歷史。

策展人 李宗鴻:「其實在後期有一段時間,在日本時代,其實也用那個檜木屑的木粉來做替代。」

主辦單位表示,從2017年起,每到端午節前夕,皆在此推廣傳統香包,利用羅黏香製成各種造型結合古錢幣,成為具有文化寓意的傳統香包。

企劃部專員 翁明祺:「裡面五帝錢是做祈福的動作,那香包的部分本身就有所謂祈福的意味存在,因為它是傳統的製香工藝,在傳統的製香工藝裡面,其實就包含了祈福的意涵與寓意。」

6張老照片展示羅黏香興盛時期的景象,結合大學畢業作品,創作出羅黏香文創商品,展出日期到8月23日,喜愛傳統藝術的民眾可別錯過了。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台灣彰化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