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新時代 AI辨識醫療影像輔助診斷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8 月 20 日訊】檢測是醫療流程中找出病因的關鍵,卻也相當耗時,加上醫生任務繁重,可能帶來較高的誤診及漏診率,透過AI視覺辨識結合深度學習技術,運用在醫學影像,可以輔助醫師進行診斷。科技部補助台灣醫療團隊,聚焦常見的心腦肺重大疾病,研發智慧醫療影像診斷工具。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主任 郭萬祐:「橫切面的腦部磁振造影是這樣,人工智慧的偵測結果,這顆大的這顆這顆,那我們看看一顆非常小,這顆非常小的。常見的是肺癌,因為我剛講因為生理結構關係,所以一下子就可以跑到腦部去。」

透過腦移轉瘤AI輔助診斷系統 ,精準辨識出病灶還可以計算數量體積等重要資訊,大幅節省醫師閱片時間,準確度達96%,目前已在北榮門診上線運用。而台北醫學大學研發以電腦斷層影像為基礎的AI系統,可用來偵測肺部疾病,10秒就能產生,具國際標準的肺癌篩檢評估報告。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陳震宇:「電腦斷層篩檢有一個很大特色,就是因為它切得太細了,它可能一次會產生三五百張的影像,(AI系統)讓病理科醫師,在第一次做病理診斷的時候,它就可以清楚告訴你說,病灶在哪裡。」

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 王宗道:「全世界目前唯一的一個,能夠將心臟的脂肪跟心臟的鈣化,還要主動脈鈣化,自動分割出來。它的時間從傳統標註40分鐘,縮短到0.4秒,心臟脂肪跟我們未來會不會發生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腦中風,都有密切關係。」台大醫院團隊研發胸腔鈣化、脂肪定量的AI模型,分析一個病例只需要0.4秒,可用來建置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系統。科技部補助三個醫療團隊研發智慧醫療診斷工具,未來將與經濟部衛福部合作,建置新平台。

科技部政務次長 謝達斌:「科技部經濟部衛福部,我們將在2021年起,來推動這個四年期的,精準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這個平台上面就會把,我們現有的醫療影像,還會整合上基因病理病例這些資料,來形成複合式的巨量資料。」

科技部表示台灣發展精準醫療具有全球優勢,數位化健保資料,醫界人才與資通訊強項結合,期待新平台的建置,不只把關民眾健康,也能引領創新產業模式,協助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嘉韋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