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蚵繩回收再製環保衣 政府企業聯手海廢變黃金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5 月 15 日訊】為了解決臺灣養殖牡蠣,產生大量尼龍廢蚵繩等海洋廢棄物問題,嘉義縣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建構海洋廢棄物循環經濟,讓海廢重新變黃金。
嘉義外海有750公頃平掛式的蚵棚,以及大約一萬棚浮筏式的蚵棚,全台灣有百分之四十的蚵是從嘉義生產的。但是蚵繩形成巨量的海洋廢棄物,造成海洋生態大汙染。嘉義縣環保局與海洋委員會海保署,共同合作試辦廢蚵繩回收再利用,引進民間技術製作環保機能衣。
嘉義縣環保局解說員:「它是百分之百(回收物製作)」
台化新港原絲廠廠長 楊景富:「我們從2018開始,然後到2021。我們要收830噸的廢漁網,然後可以產生372萬碼的環保布,然後做186萬件的環保機能衣。」
透過熔融、散聚、精煉等過程,將蚵繩還原成尼龍原料「己內醯胺」,再經過聚合成為尼龍粒,即可生產為回收環保絲,並供給織布廠;這是一種循環再利用、綠色的紡織材料。
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蔡清標:「把廢棄的蚵繩我們再回收利用,把廢棄的廢棄物變黃金,創造我們海洋的資源永續跟保育。」
嘉義縣長 翁章梁:「這個尼龍繩過去沒有回收、大概會變成汙染。把這種尼龍繩做回收,那回到它的原來本能本貌再利用,我想這是一個循環經濟,也是一個廢棄物再利用最好的一個典範。」
台化公司副董事長 洪福源:「沒有資源的國家,要做這高石化的東西,不能說只做素材,要做素材以外的東西。而這個新的素材裡面,包括Recycled(回收)這一塊,這塊空間很大,但是問題就是說我剛講的,你要夠成本,我們不能玩玩,我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去檢討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這樣才能夠永續經營。」
廢蚵繩進行循環再利用、預定今年(110年)4月開始進行量產,但是民間企業公司也不諱言說、目前回收成本比購買新的要高出50%,因此如何建立完善回收再利用體系,讓台灣的海洋不再充斥蚵繩漁網,是政府與民間還要再努力的課題。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金洲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全台首座廢蚵殼暫置場 嘉義東石「點蚵成金」
2022-04-22 22:14:23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農業廢棄物導向循環經濟,嘉義縣沿海東石鄉、布袋鎮是台灣重要的蚵仔產地,但產生的廢蚵殼無處堆置利用,長期汙染環境,嘉義縣長翁章梁在世界地球日這天,頒發許可證,給全台首座廢蚵殼暫置場的業者,並邀請環保署及協作企業分享成果。
-
日本男子60年後再挑戰 獨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2022-04-02 14:21:04日本航海家堀江謙一,是成功挑戰獨駕帆船無靠港橫渡太平洋的全球第一人,現年83歲的他,為了再挑戰同類紀錄,上周六(26日)從美國舊金山出發,展開長達2個半月的單人直航旅程。
-
堅持傳統「純日曬」嘉義祖傳四代老麵舖
2021-06-04 11:38:12台灣疫情持續,很多人都不敢外食,不是叫外送,就是在家開伙親自下廚。嘉義鹿草有家傳統日曬麵,傳承了四個世代,在70多年的歲月中,堅持傳統的製麵工法,透過十足日曬,讓麵條更香、更Q彈。
-
新高伯爬玉山3千次《捕風景的人》展出珍貴影像
2021-04-17 14:46:04台灣第一高峰玉山,在日治時期被命名為「新高山」。已故攝影師方慶綿,被稱為「新高伯」,他曾在40年期間,攀登玉山三千多次,攝影足跡遍及玉山、阿里山等地,為台灣山岳及人文景象,留下早期珍貴歷史紀錄。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特展《捕風景的人》,帶民眾,從方慶綿的視角,欣賞山岳的壯美。
-
中國牡蠣越南洗產地出口台灣 陳吉仲:速落實產地標示
2021-10-21 22:35:36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周四(21日)到嘉義東石鄉網寮、白水湖漁港實地會勘時,有蚵農到場陳情,指中國大陸的牡蠣從越南洗產地進口台灣,除衝擊蚵農權益,也擔心防疫有破口,陳吉仲表示,會儘速協調衛福部食藥署做好蚵產地標示,保障台灣蚵農生計。
-
男孩到塞納河專門「釣垃圾」 撈出千奇百怪
2021-09-18 22:32:41來到巴黎,沿著塞納河遊船不但浪漫又能欣賞沿途風光,不過看似潔淨的河畔,卻藏著令人擔憂的垃圾量。巴黎一名11歲男孩每逢週末都堅持去釣垃圾,不但釣出幾百台自行車和輕型機車,他還找到許多寶藏,要在近期舉辦展覽,向人們展示這些從河裡撈出的物品。
-
杜絕中國牡蠣混充越南偷渡 農委會:做好來源國產地證明
2021-10-21 20:45:37立委蔡易餘10月21日下午邀集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衛福部食藥署、財政部關務署、海巡署等相關單位舉行「因應台灣加入CPTPP本土蚵產業應變座談會」,希望台灣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前,要求農委會要先提升台灣牡蠣的競爭力。
-
停課不停學 老師化身「直播主」大秀絕活
2021-06-11 11:04:25台灣本土疫情升溫,各級學校採取停課不停學,老師們紛紛化身成「直播主」,連體育課也用遠距教學,帶領學生在家做運動,讓學生即便宅在家,所有科目的學習,盡量不落後。
-
點蚵成金!全台首座廢蚵殼暫置場
2022-04-28 21:46:16農業廢棄物導向循環經濟,嘉義縣沿海東石鄉、布袋鎮是台灣重要的蚵仔產地,但產生的廢蚵殼無處堆置利用,長期影響環境。嘉義縣長翁章梁在世界地球日這天,頒發許可證,給全台首座廢蚵殼暫置場的業者,並邀請環保署及協作企業分享成果。
-
埃及阿嬤傳授棕櫚葉編織手藝 養活全村
2021-07-31 14:23:30在埃及有一位67歲的阿嬤,從小就學得了傳統棕櫚葉編織的好手藝,並將這項技藝傳授給家人鄰居,慢慢擴及到整個村莊的居民,如今整村都靠這項手藝賴以維生,而編織出的棕櫚葉產品,如環保購物袋,除了在埃及相當受歡迎,還紅到銷往國外。
-
83歲冒險家獨駕帆船「不靠港」橫渡太平洋
2022-06-09 21:17:34日本海洋冒險家堀江謙一 3月底從美國舊金山啟航,以小型帆船橫渡太平洋,4日凌晨返回日本,現年83歲的堀江謙一創下全球最高齡「獨駕帆船不靠港」橫渡太平洋紀錄。
-
4歲女童心疼海龜處境 訪遍巴西港灣撿垃圾
2021-08-27 14:14:38在巴西的4歲小女孩妮娜(Nina Gomes),因為不忍心見到氾濫的海洋垃圾導致海龜和魚類死亡,她和父親走遍巴西各個海灣,潛水撿拾塑膠垃圾,小小的身影卻相當堅毅,吸引許多人關注。
-
水壩也快窒息!塞爾維亞清理驚人「垃圾湖」
2021-02-19 11:13:38塞爾維亞的波派科湖,多年來飽受垃圾汙染所苦,整個湖面幾乎被廢棄物覆蓋,成了垃圾湖,不但魚類數量每年都在減少,驚人的垃圾量讓附近的水壩也差點窒息,當局直到今年1月份才下令清除。
-
嘉市首次舉辦線上畢典 藝人網紅齊祝福
2021-06-18 11:37:49國內本土疫情延燒,學生停止到校上課,畢業生期待的畢業典禮也被迫改採線上方式辦理。嘉義市長黃敏惠拍攝祝福影片獻給國中小畢業生。另外,還找來多位知名藝人和網紅,為畢業生獻上祝福,讓不少學生相當驚喜!
-
加州山羊玩衝浪 乘風破浪不怕險
2021-03-27 15:04:38美國加州天氣宜人,幾乎一年四季都是衝浪季節。位在南加州 聖巴巴拉 北邊的一處海灘,甚至能看到山羊衝浪,更已經成了當地奇景。
-
回收菸蒂再利用 以色列青年實踐環保行動
2021-04-30 11:35:16世界地球日剛過,全球氣候峰會也在網絡召開,人類越發關注地球的生態情況。作為普通人,如何身體力行的,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呢?以色列的一個青年,給出了他的答案。
-
阿里山遊樂區蕨類豐富 任意採集當擺飾恐觸法
2022-05-26 12:00:07嘉義地區近來流行種植蕨類當家中擺飾,許多民眾上山採集,嘉義林管處今天說,任意到山林採集恐觸法,建議民眾要欣賞蕨類就至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目前正舉辦蕨類生態展。
-
阿里山「林下經濟」 樂野部落段木香菇
2022-04-30 15:44:07阿里山樂野部落,在嘉義林務局輔導下,種植段木香菇找出農業生機,目前正是採收期,栽培出來的段木香菇,厚實且香氣濃郁,深受消費者喜愛。
-
手工煙斗雕刻 隱身阿里山下的藝術師
2022-04-28 21:46:00再來看到,台灣手工煙斗雕刻藝術師陳建榮,隱身阿里山下,做了十幾年煙斗,磨了上百塊木頭,深受收藏家們喜愛。
-
曾任《大白鯊》顧問 潛水婆婆終生護鯊
2022-05-07 15:22:401970年代的著名電影《大白鯊》,讓人對大海望而生畏,甚至將鯊魚視為食人魔。而擔任這部電影當年的水底拍攝顧問,多年來游走世界各地海洋 保護鯊魚,希望減慢鯊魚滅絕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