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開發「新型水凝膠」對抗帕金森氏症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20 日訊】全球估計有1仟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目前醫學上仍未有治癒方法,如今,澳洲國立大學(ANU)和一家神經科學與心理健康研究所(FINMH)合作開發出一款新型水凝膠,能有效治療帕金森氏症中的運動障礙,也能幫助患有中風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人們,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進行臨床試驗。
研究人員正仔細端詳實驗瓶中的粉紅膠體,這是澳洲國立大學(ANU)和弗洛里神經科學和心理健康研究所(FINMH),合作開發出由氨基酸組成的水凝膠,目前已在動物實驗上證實可有效對抗因帕金森氏病所造成的顫抖、肢體僵硬或動作遲緩、姿態不穩等運動障礙。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 尼斯貝特教授(DAVID NISBET):「我們這裡設法證明的是,我們在動物實驗上已證實,我們可以逆轉動物帕金森式症的運動相關障礙,並且我要強調的是,我們還沒有開始人體試驗,但它看起來非常有希望。」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大腦疾病,會導致顫抖和行動協調困難,只要將氨基酸製成的水凝膠注入大腦,便能幫助修復腦內損傷。
這種水凝膠經過搖動會轉變成液體,就能通過非常細的毛細血管進入大腦,填充不規則形狀的空隙,在原位重新組裝成果凍狀,取代因疾病所失去的多巴胺神經元,為幹細胞提供支持;依此修復模式,水凝膠還可用於幫助患有中風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人。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 尼斯貝特教授(DAVID NISBET):「它們相對便宜,非常精練而生產成本卻是相對較低的,其中最重要是我們能相對容易地將它們擴大到大量生產的規模。」
在水凝膠被證明對人類使用安全後,預計未來五年內會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目前為止,帕金森氏症仍無治癒方法,全球患病人數估計超過1000 萬人。
新唐人亞太電視 Sherry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成功讓兒子站起來!工程師老爸研發外骨骼
2021-08-20 16:48:54全球粗估有超過7000萬人不良於行,台灣身障族群約有110多萬人,而隨著人口加速老化,失去行動力與有行動障礙的人口數字正不斷攀升,外骨骼裝置被寄予希望來解決人類癱瘓或高齡行動等挑戰。法國一位機器人工程師就為了行動不便的兒子,開發出一套外骨骼機器人(robot exoskeleton),兒子在穿上後,如同獲得鋼鐵人的裝甲一樣,終於可以擺脫輪椅獨立行走。
-
德國研究染疫後遺症 血球已發生長期變化
2021-07-17 14:55:42許多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患者痊癒後,仍然遭受長期後遺症的困擾。在德國有研究團隊發現,染疫患者的血細胞,包括紅血球和白血球,在尺寸和軟硬度上發生了長期的變化,是導致後遺症發生的可能原因。
-
3D肺模型一目瞭然!中共病毒留下永久傷疤
2020-08-13 12:27:30中共肺炎(COVID-19)之所以人人害怕,來自於其病毒對人體肺部的永久性傷害。為了讓大眾意識到它的嚴重性,英國3D列印公司,根據真實染疫患者的電腦斷層掃描,打造立體的染病後3D肺部模型,能拆開來查看內部的詳細構造,有助於醫療人員和一般民眾更明確的了解,病毒感染肺部的情況。
-
帕金森氏症患者福音!「防抖動手套」出爐
2019-09-28 21:11:23許多科技產品的問世,除了讓大?生活更加便利外,如果能讓那些因為疾病而無法正常生活的患者重獲新生,就更有意義了。英國有家新創公司推出一款特製手套,能幫助帕金森氏症和原發性顫抖症患者有效減緩手部抖動,讓他們重新取回對手的控制權。
-
醫療新突破!手機超音波 快速測出癌症
2019-10-24 16:37:33面對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大幅提高治癒機會,連醫生自己也不例外。美國一家新創公司(Butterfly Network)推出一種可攜式的超音波儀器,如投影筆大小的手持探頭裝置,內建AI系統,搭配手機APP,就能在手機上顯示超音波圖像,快速了解身體的內部情況。除了攜帶便利,價格也親民許多,有助於緊急患者和偏遠地區的居民,獲得更即時的醫療幫助。
-
骨折免打石膏!3D列印環保支架輕巧透氣
2021-07-09 22:05:28骨折一定要打石膏嗎?石膏常見的困擾是不透氣、悶熱、甚至有礙血液循環,因為怕潮濕也不便清理。巴西一群年輕發明家,開發出一種輕巧的3D列印支架,既不怕潮濕,還相當透氣舒適。
-
窺探腦海!法國打造世界最強核磁共振造影機
2019-10-08 22:21:36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既精密複雜又神祕難懂,人類對大腦的了解還極其有限。在法國有一組研發團隊正在開發一部世界最強、磁場最大的核磁共振造影(MRI)掃描儀,希望可以更了解大腦的運作,從而有效診斷失智症等相關疾病。
-
不用挖鼻子摳喉嚨!各國研發早期肺炎檢測法
2020-08-13 12:26:29目前確診中共病毒(COVID-19)的方式都採用核酸檢測,需要以採檢棒伸入鼻腔或口腔採取檢體,許多人因此感到不舒服,甚至引發打噴嚏,對採檢人員帶來危險,而且標準的核酸檢測需要4個小時才知道結果。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各國有哪些簡易、早期性的替代方案正在測試,帶您來看。
-
德國改裝簡易呼吸器 醫療系統壓力有解
2020-04-18 14:32:55面對龐大的肺炎患者,各國面臨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的問題,其中呼吸器短缺對重症患者而言,最為致命。因此許多國家都在投入量產呼吸器或開發新的呼吸器。不只在印度和南美洲的烏拉圭,有團隊開發經濟便宜的呼吸器,德國一所大學也開發出兩款簡易呼吸器,有望紓解醫療系統的壓力。
-
無痛打針不用怕!荷蘭研發雷射注射技術
2021-10-29 11:19:49許多人因為怕痛不敢打針,但在荷蘭有研究員研發出使用雷射技術的「泡泡槍」,注射過程不會使用到針頭,而且注射速度極快,能達到幾乎無痛的程度,減少民眾對打針的恐懼。
-
Google AI 跨界醫療 乳癌篩檢更精準
2020-04-11 14:53:03近年來Google人工智能(AI)在各項領域的卓越發展深受大眾歡迎,近期更跨足醫療界,與芝加哥西北醫學院教授合作,透過AI優越的影像辨識能力,篩檢女性乳房X光照片,判讀出原本未篩出的乳癌患者,在癌症初期檢測時,減少判斷錯誤的機率,提供檢驗民眾更準確的結果。
-
全靠大腦指揮外骨骼 四肢癱瘓能走路了!
2019-10-24 16:42:38法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外骨骼機器系統,成功幫助一名四肢癱瘓的男子,透過大腦發送訊號,控制外骨骼裝置帶動雙腳行走。雖然這只是實驗階段,距離臨床應用還很遠,但對於人類運用腦部訊號來驅動電腦的技術而言,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
罕見!英國成功分離「連頭」雙胞胎女嬰
2019-07-25 23:54:59巴基斯坦有一對罕見的連頭雙胞胎女嬰,為了將她們的頭部成功分離,由各類專家組成的團隊藉由3D掃描和列印技術,手術前就在模型上進行模擬練習,歷經超過50個小時的高度複雜手術後,終於將兩姊妹分開,讓他們再一次享有嶄新的人生。
-
克服恐懼!自閉症患者透過VR體驗世界
2020-02-14 11:33:34自閉症患者在變動或陌生的環境容易產生焦慮和壓力,這讓他們更傾向待在熟悉的區域,很難有機會能夠走出戶外體驗不同的生活。英國一間護理機構就透過VR裝置,讓自閉症的孩子透過畫面和聲音體驗校外生活,像是游泳、滑雪,還能跟海龜一起潛水。
-
運動競速反成科技賽跑?奧運頻破紀錄背後
2021-08-20 16:49:35科技助運動員一臂之力已非新聞,著名事件莫過於俗稱鯊魚裝的奈米高科技泳衣,由於大幅降低水中阻力,讓科技大國選手屢創佳績,但引發的爭議也讓奧運禁止選手穿著高科技泳衣參賽。而今年奧運的田徑賽道上有數十名運動員在短跑賽事中紛紛締造新紀錄,也讓許多人開始注意到科技可能對徑賽選手推了一把,助「雙腳之力」。
-
東奧吉祥物機器人 跳舞,空手道,模仿樣樣行
2021-08-20 16:48:062020東京奧運圓滿落幕,在奧運會上一大看點的吉祥物「未來永遠郎(Miraitowa)」是卡通造型的機器人,原本計畫與日本各地的奧運觀眾和兒童們互動,卻因疫情打壞原有計畫,「未來永遠郎」無法好好展現身手,只能透過網路和觀眾互動,一起來看它的表演。
-
住院一定很無聊?機器人帶你逛動物園!
2019-04-24 22:12:00住院的經驗一般都是負面的多,很難期待住院會是有趣的。但是波蘭有間醫院在過去幾個月裡一直測試著一個新設備,叫做里奧斯的志工機器人,透過螢幕讓住院的病童接觸到動物園裏的動物,幫助他們紓緩在病床上的不便和無聊。目前看來實驗的效果還不錯!
-
韓國造「無接觸診間」 減少篩檢站接觸風險
2021-08-27 14:13:45站在第一線的防疫人員,需長時間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不但悶的一身是汗,用餐和上廁所也相當不方便。最近,韓國一家醫院改善了這項缺點,把篩檢站打造成「移動式無接觸診間」,醫護人員可在非直接接觸下幫患者進行檢測,不再需要時時刻刻身穿防護服,工作起來也更為便利。
-
特殊口罩檢測病毒!紫外線下發光表示染疫
2021-12-25 15:25:23日本最近研發出能偵測中共病毒的口罩,利用鴕鳥抗體製成,配戴者如果染疫,口罩便會在紫外線下發光,這款特殊的口罩預計能在明年夏季量產上市。
-
史上第一人 澳洲癱瘓男子用意念寫推文
2022-01-15 15:34:59澳洲一名癱瘓男子日前在推特上發文,但他不是使用手指敲打鍵盤,而是憑藉意念,一念即成。他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一個用意念寫推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