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商被「人質外交」嚇壞 憂續留當地代價高

中國外商被「人質外交」嚇壞 憂續留當地代價高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30 日訊】中國電訊業巨擘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本週自加拿大返國,在中國被吹捧為外交勝利而大肆慶祝。但看在當地外派企業人士眼中卻不是滋味,他們已因可能成為「外交人質」而感到惶恐。
法新社報導,這些外派人士的畏懼,來自中國官媒大多避而不談的事件另一面:正當群眾在深圳機場揮舞五星旗準備迎接孟晚舟時,兩名在中國遭拘押近3年的加拿大人也才剛獲釋搭機返國。
兩人分別是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他們於2018年12月在中國被捕,當時正是孟晚舟因美國詐欺案逮捕令而在溫哥華被捕的數天後。
儘管北京堅稱兩起事件並無關聯,但外界普遍視這兩名加人遭逮是北京報復行動。如今兩人又是在孟晚舟返回中國同時釋放,更加深這樣的印象。
中國英國商會常務董事林奇(Steven Lynch)便表示,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政治化的態勢愈來愈明顯」。
一名駐上海的加拿大經理也說:「孟晚舟(返國)受到國家主義式慶祝歡迎,令這裡不少外國企業主管倒胃口。」
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做生意的外國企業,一向在政治敏感議題上小心翼翼避免觸怒北京。但疑與孟晚舟有關的兩名加拿大人案例,已使得這些外商更加擔憂外派職員可能因母國和中國間產生外交敵意而被捕。
根據這名駐上海的加拿大經理透露,許多外商已加強風險策略,針對職員可能被拘留的「瘋狂」情境規劃應變措施。「他們很擔憂任何人可能隨時在路上被抓走。」
外商在中國本已處境艱難,原因包括民族主義升溫、中國與西方起貿易爭執、北京採取嚴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邊境管制及監管環境趨嚴。如今又因上述風險面臨更大壓力。
一些加拿大公司已判定風險太高而開始縮減在中國業務,其他許多加國企業則不太願意外派職員到中國。
康明凱和史佩弗並非中國顯然為了報復而逮捕外國人的唯一案例。有一名愛爾蘭企業人士因雇主捲入一起法律糾紛而自2019年遭拘留至今,中國裔澳洲籍記者成蕾也在北京與坎培拉關係劇烈惡化下遭到拘押。
26日又發生一對美籍華裔姊弟因父親被控涉及「經濟犯罪」、而自2018年被禁止離開中國後,卻突然返回美國的事件。這使得北京可能行使更多人質外交的疑慮加深。
現在即便西方國家外交官,尤其是來自澳洲、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和美國等國,也不太願意在無完全豁免權的情況下重返中國。
一名外交官告訴法新社:「若被捲入另一場類似糾紛,帶來的後果代價實在太高。」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為孟晚舟再祭人質外交?中共連兩天重判加國公民
2021-08-11 21:17:09再來看到,華為財務長孟晚舟2018年在加拿大被捕後,中共隨即逮捕多位加國公民,大搞人質外交報復,而在孟晚舟案進入尾聲之際,中共連兩天拿手上人質開刀,繼昨天宣判加拿大公民謝倫伯格死刑定讞之後。今天,中共再宣布加拿大商人史佩弗涉嫌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並驅逐出境。對此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發聲明表示,完全無法接受。
-
不滿公民被當人質!加外長在聯合國批中共任意拘押
2021-09-30 22:22:3027號,加拿大外交部長賈諾,在聯合國大會閉幕式上,批評中共任意拘捕加拿大公民。他表示,尊重人權是聯合國的三大支柱之一,加拿大將繼續敦促終止中共任意拘留的行徑。
-
回到多倫多和家人團聚 康明凱首度發聲
2021-09-27 15:47:38週六(9月25日),被中共拘禁近三年的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搭乘空軍專機抵達亞伯達省卡加立 ,總理杜魯道在機場迎接。當日晚些時候,康明凱抵達多倫多和家人團聚,他對媒體表示,回家的感覺很棒。
-
【法國重磅報告】中共資訊戰 法國警告:台灣被攻擊最嚴重
2021-09-29 17:17:56針對法國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IRSEM)報告分析中共對台認知作戰,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陳子瑜28日說,這份報告提出警告,台灣不僅是中國(共)政治戰的最前線,也是遭受中國(共)資訊作戰最嚴重的國家,而台灣社會呈分裂狀態,已讓中國假訊息作戰達到目的,是台灣要謹慎面對的課題。
-
【法國重磅報告】稱「中共最大的敵人是它自己」
2021-09-29 17:18:14據一家法國政府附屬智庫稱,儘管中共為將自己的威權模式強加於自由世界進行了廣泛的努力,但其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
-
【法國重磅報告】披露孔子學院真面目
2021-09-29 10:19:28近日,法國國防部下屬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公布了一份 《中國(中共)影響力行動》分析報告。該報告其中一部分披露了中共透過孔子學院在海外推行統戰的手段,宣傳中共的意識形態。
-
【法國重磅報告】起底中共軍隊「三大戰法」
2021-09-29 17:46:25法國國防部下屬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日前發布了題為「中國(中共)影響力行動」的分析報告。其中詳細披露了中共軍隊「三大戰法」鮮為人知的隱祕。
-
【法國重磅報告】揭中共多手段操控海外華媒
2021-09-29 10:19:55近日,法國國防部下屬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公布重磅報告,揭露中共在海外各領域的統戰內幕,包括其如何通過各種手段,滲透、掌控幾乎所有海外中文媒體。
-
【法國重磅報告】法智庫:福州311軍事基地負責指揮「三戰」
2021-09-29 10:16:00法國智庫日前發表報告稱,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有一個「311基地」,該基地是中共進行「三戰」的總部,負責指揮「三戰」(輿論戰、心理戰和法律戰)。
-
【法國重磅報告】揭中共「跨國鎮壓」海外華人
2021-09-29 09:36:32近日,法國國防部下屬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公布了重磅報告。該報告其中一部分揭露了中共對海外華人(僑民)的統戰手段。其目的是控制他們不要威脅中共政權,同時利用他們來維護中共政治利益。而中共實施種種手段的的最終目標就是「跨國鎮壓」在海外的反共華人。
-
【法國重磅報告】海內外影視作品淪中共滲透工具
2021-10-04 13:20:26近日,法國國防部下屬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發布題為《中國(中共)影響力行動》的報告,揭露中共在海外各領域的統戰部署。報告指出,在文化滲透方面,中共一邊輸出影視等產品,達到宣傳、散播假消息的目的;一邊以利益為要脅,影響、審查海外文藝作品。
-
加拿大公民閉門庭審 中共打人質牌施壓
2021-03-20 20:56:01美中高層會談期間,中共法院19日高調開庭、閉門審判加拿大商人,卻拒絕10名外交官旁聽,被抨擊違反國際法。外界認為,中共在敏感時機藉人質事件,分化美加關係
-
【法國重磅報告】揭中共干預加國 炮製人質外交
2021-09-29 09:36:54法國國防部下屬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日前公布了題為「中國(中共)影響力行動」的分析報告。其中披露了中共對加拿大的滲透和干預;不但包括孟晚舟引發的人質外交,還揭露了中共透過外交系統在加拿大直接蒐集情報,操縱中國學生會,以及騷擾和威脅加拿大人等種種惡行。
-
美國漢學家提中共統治3手段:恐懼、無知與暴力
2021-10-12 16:54:30日前,美國漢學家,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特聘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在《紐約書評》(NYRB)刊登〈中共的恐懼文化〉(The CCP’s Culture of Fear)一文,分析中共統治當代中國社會的「恐懼文化」。林培瑞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恐懼、無知與暴力,一直是中國共產黨改變人心、控制思想的主要手段。
-
罕見一幕!近30西方外交官現北京法院外援康明凱
2021-03-23 07:29:15中共在美中會談前後,大玩人質外交。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2018年被中共抓捕,起訴拘押至今已超過兩年。昨天在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閉門受審,法院外出現罕見一幕,近三十位西方國家的外交官聲援,譴責中共審判的不透明,以及表達對中共任意拘捕的擔憂。
-
沒電用受不了?傳中國偷偷開放澳洲煤船卸貨|中國一分鐘
2021-10-05 22:32:31中國正陷入缺煤限電的困境,卻因政治因素拒絕進口澳洲煤炭。外媒引述分析師指出,儘管有非正式的進口禁令,中國近期還是開放少量澳洲煤炭卸貨,此舉凸顯大陸電力短缺的情況已相當嚴重。各省最近幾天已紛紛要求增加自印尼、俄羅斯、蒙古進口發電用燃煤。
-
知道太多秘密!孟晚舟不送回國、中共寢食難安
2021-09-29 21:42:43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獲釋,搭乘中共包機回國引發關注。美中官方證實,拜習通話提到孟晚舟案。分析認為,中共以舉國之力將孟晚舟送回國,有背後的深層原因。
-
孟晚舟獲釋即搭機返中 北京也放加拿大2公民回家
2021-09-25 17:37:21中國電信設備巨擘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今天獲釋,結束在加拿大近3年居家監禁生活,晚間隨即飛回中國。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隨後說,兩名遭中方關押的加拿大人也將於25日上午返國。
-
中共閉門審加國前外交官 駐京大使旁聽遭拒.26國聲援
2021-03-22 21:34:00中共在美中會談前後,大玩人質外交。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2018年被中共抓捕,起訴拘押至今已超過兩年。今天在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閉門受審。加拿大駐北京公使倪杰民在法院外,希望能夠入庭旁聽,遭到拒絕。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和史佩弗在中國被捕,加拿大一直認為,事件與拘捕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有關。
-
民怨下廣東漲電價 中國9月PMI創1年半新低
2021-09-30 22:24:09中國大範圍採取限電措施,多地區無預警停電、停水,造成民怨四起。中共當局今天更宣布,廣東省要從10月1日開始,調高電價。外媒報導,一些原本有意願在中國設廠的外國企業,因中國電力短缺現象,紛紛選擇轉往東南亞地區。另外,中共官方公布的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榮枯線以下49.6,顯示中國製造業呈現萎縮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