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憂德國車廠過度依賴中國 恐受重大衝擊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19 日訊】再來關心,正當各國車廠將中國電動車市場視為一大機會之際,德國媒體的一篇評論擔憂,在美中關係緊張下,德國經濟尤其是汽車產業,對中國的依賴度不降反升,一旦發生供應鏈擾動,或是恆大崩盤,德國車廠的財務報表立刻就會受到重大衝擊。
德國媒體斗大標題寫道「擔心受怕的第三方」,指出「在美中關係緊張下,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不降反升,尤其是汽車產業。」
近年來,德國福斯集團在電動車市場屢傳捷報,今年第3季電動車銷量來到12萬2100輛,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為2萬8900輛,加上今年上半年的1萬8300輛總共4萬7200輛車,佔集團全球電動車銷量的24%。根據安永諮詢的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福斯、賓士、BMW三家德國車廠的新車銷量近40%都在中國市場,比例還在持續攀升。
外媒《Financial Times》(2021.10.15):「至今為止,在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量中,有40%以上是在中國銷售的。」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數據顯示,美國汽車大廠特斯拉8月份在中國的銷售量成長近50%,9月銷量達到創紀錄的5萬6006輛,成長27%;日本Honda也選擇切入中國市場,將在當地推出全新純電動車品牌,並預告5 年內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0款電動車。
近年來,各國政府相繼喊出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德國媒體評論指出,在如此高的依賴度下,一旦發生供應鏈擾動,或是恆大崩盤導致中國消費者手中沒有多餘的錢買車,德國車廠的財務報表立刻就會受到重大衝擊。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冠霖 趙庭譽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挪威電動車新霸主上位 特斯拉首度超越福斯
2022-01-13 22:16:14隨著電動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挪威2021年的電動車銷售量就占全體新車銷售量的三分之二。最近特斯拉公布交車量創下單季新高紀錄,去年在挪威的市佔率更是首次超越德國福斯,成為挪威電動車產業的新龍頭。
-
特斯拉財報佳帶動概念股走強 憂供應鏈產能不足
2022-04-21 11:17:58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1季營收獲利創單季新高,美國德州和德國柏林廠開始交車Model Y,上海工廠部分產能已重啟,不過疫情和供應鏈影響產能不足狀況將延續全年,盡全力增加產能。
-
世銀:2022年烏經濟將縮45% 俄將縮11%|財經100秒
2022-04-11 13:28:54世界銀行4月10日發布春季預測,指出俄烏戰爭將導致烏克蘭2022年經濟萎縮45.1%,俄羅斯經濟也將萎縮11.2%。
-
德國福斯看好電動車發展 提5年擴大投資計畫
2021-12-10 17:37:44德國汽車業巨擘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今天表示,未來5年間投資在電動車和數位化上的金額將增至890億歐元(約新台幣2.8兆元)。
-
納智捷電動車Model C在台製造 2023問世
2021-11-20 14:05:04歡迎回來,裕隆集團法說會,透露第一款電動休旅車將在台灣製造,最快2023年問世;另外,裕隆高層也分析台灣今年整體車市規模。
-
印尼政府招手 邀鴻海與Gogoro投資電動車|財經100秒
2021-10-23 23:27:01鴻海23日發出聲明表示,董事長劉揚偉與Gogoro創辦人陸學森,在22日下午與印尼投資部長短暫會晤,三方就未來在印尼投資佈局進行初步交流討論,聚焦在電動車與電池產業。
-
赴美攻電動車 鴻海2023年投產.和碩提明年目標
2021-08-21 15:49:39全球電動車需求看漲,打入供應鏈的台廠,也積極赴美設廠,就近提供服務。鴻海、和碩及仁寶,都提出完整布局策略。鴻海最快2023年產能開出,預計年產量至少15萬輛,和碩也為2022年,規劃產能目標。
-
中國封城4千萬人被困 特斯拉上海廠停產兩天
2022-03-17 22:05:26中國大陸疫情持續延燒,多省地區封閉管理,進入封城狀態,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截至16日,中國被實質封城的人口多達4000萬人。不僅吉林「封省」,光是深圳、東莞就有2700萬人、加上汽車製造中心東北長春的900萬人、及鄰近首都北京的河北廊坊也有五百多萬人口,南京全市實施小區封閉管理。北京染疫人數也持續上升,多校學生家長染疫,3月17日,又出現一起因聚餐而引發的聚集性疫情;連電動車龍頭特斯拉都得緊急宣布上海的工廠停產兩天。美國媒體指出,中國疫情反彈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風險,讓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倍增。
-
赴美設廠拼電動車產量 鴻海2023年投產.和碩提明年目標
2021-08-18 21:27:20歡迎回來,全球響應環保,帶動電動車需求看漲,打入電動車大廠供應鏈的台廠,也積極赴美設廠,就近提供服務。鴻海、和碩及仁寶,都提出完整布局策略。鴻海最快2023年產能開出,預計年產量至少15萬輛,和碩也為2022年,規劃產能目標。
-
EV.油電混合新車搶市 分析師:2022車市買氣回溫
2022-01-10 21:09:00去年台灣新車銷量不到45萬台,雖然小幅下滑,不過各大車廠缺車壓力、晶片荒的問題,逐步有所緩解,韓系、日系車廠今年搶進台灣車市,兩大重點,就是純電動車,以及油電混合車成為焦點,分析師也預估今年車市銷售,將比去年回溫成長。
-
龔明鑫:中共離標準差很遠 審慎樂觀看台灣入CPTPP
2021-09-30 22:21:13持續來關心,中共與台灣相繼申請加入CPTPP,日本政府官員的反應大不同,而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就直言,中共目前的條件,與入會標準差距很大,並對台灣申請加入CPTPP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
5大車用晶片廠庫增 研調估2022車市恢復正成長
2022-01-08 15:56:14全球汽車晶片供應改善,包括,瑞薩、恩智浦等五大車用晶片廠的庫存,出現9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研調機構預估,今年車市將首度恢復正成長。
-
和碩加入電動車大軍 特斯拉未來產能達3-4倍
2021-08-04 13:47:34代工五哥之一的和碩,近期擠身台灣電動車新五哥之一,今年更宣布擴產北美據點,就是為了服務大客戶特斯拉,電動車產業佈局規劃,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鎳價飆漲250% 外媒:恐不利電動車發展前景
2022-03-11 18:37:46俄烏戰爭擾亂供應鏈,俄羅斯掌握多項關鍵原料,也讓市場風吹草動,近期鎳礦報價飆漲,每噸喊出超過10萬美元價格,外媒直指,將不利全球電動車產業前景,外媒報導指出,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可能面臨衝擊,原先規劃的電動車生產計劃,可能都得被迫改變。
-
中共封控衝擊供應鏈 專家指影響比烏俄戰還大
2022-04-01 13:20:49上海封控持續,儘管台積電、中芯等半導體廠表示仍維持運作,但有業界消息指出所有貨物報關、物流運輸幾乎都停擺,而在汽車供應鏈,零組件和整車運輸都面臨挑戰。外媒關注報導,上海封控措施讓全球供應鏈再度面臨考驗,儘管港口開放,但倉庫、運輸和人員配置受到封控措施的干擾,有專家表示,中共封城對供應鏈的衝擊程度,或許比俄烏戰爭來得更大。
-
車用晶片緊繃緩解 研調機構估2022車市恢復正成長
2022-01-05 16:55:34隨著全球汽車晶片供應正逐漸在改善,研調機構預估,今年車市將首度恢復正成長,南韓汽車廠商甚至上修今年的全球銷量,來到747萬輛;而去年寫下新高紀錄的特斯拉,估計將持續以50%的步調成長。
-
和碩董座童子賢:電動車性能將超越燃油車
2021-08-07 16:13:43歡迎回來,代工五哥之一的和碩,近期擠身台灣電動車新五哥之一,今年更宣布擴產北美據點,就是為了服務大客戶特斯拉,電動車產業佈局規劃,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慕尼黑車展大秀電動化未來 大廠電動車雲集
2021-09-18 22:32:30今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移動大展 (IAA MOBILITY) IAA 車展,九月在慕尼黑登場,是各大車廠公開品牌量產新車與概念車款的重要舞台。這次主軸聚焦在未來交通智能解決方案,由於去年歐盟就提案希望歐洲在2035年停止販賣燃油車,讓新車碳排量降到零,許多傳統汽車大廠已開始投入大筆資金發展純電動車,今年車展舞台上就齊聚各大廠牌的電動車。
-
晶片荒、能耗雙控變數多 裕隆保守估台灣車市規模
2021-11-16 22:22:01產業消息帶您關心,裕隆集團今天舉行法說會,對今年台灣整體車市規模保守預估,將落在43萬到44萬台之間,主要原因是全球晶片缺貨與物流塞車,加上中共的能耗雙控影響許多供應商的生產,成為整車生產銷售的幾大變數。
-
福特電動皮卡車亮相!CEO誓言挑戰特斯拉
2022-04-28 17:48:20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美國老牌車廠福特搶先特斯拉,正式亮相全尺寸純電動皮卡車,執行長更公開向特斯拉下戰帖,說要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