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友台人士罕見對公投表態 憂成政治籌碼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3 日訊】台灣四大公投案,即將在這個周六投票,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昨天(12日)投書台灣平面媒體,直言萊豬公投根本不是健康議題,而是政治角力,美國產品被迫成為政治籌碼。也擔憂,如果反萊豬公投通過,台灣需要承擔後果。
民進黨公投口號:「四個不同意,台灣走出去。」
國民黨公投口號:「四個都同意,人民大勝利。」
四大公投倒數最後一個週末,正反方大動員,號召支持者出來投票。不過當中的反萊豬進口公投,讓美方相當擔憂。
一向挺台的前美國國防部官員薛瑞福示警,「台灣如果在萊豬議題上走回頭路,不僅影響台美貿易關係,還將波及其他面向的互動。北京施壓孤立台灣力道漸強,台灣不應做出使自身更陷孤立的決定。」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也投書媒體,「這根本不是健康議題,而是國內的政治角力,美國產品被迫成為政治籌碼且遭受不公平待遇」「台灣應思考的是成為國際貿易環境的重要一員,還是中國(共)經濟軌道的一部分。」
台師大政研所教授 范世平:「特別是台灣跟美國有這麼緊密的關係,而台灣的國防外交的也非常仰賴美國的情況下,卻做出跟中國(共)或少數國家一樣的這種立場,歧視美國的豬肉,我想這是美方不能夠接受的基本的態度。」
前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代表朱敬一指出, 「若台灣要禁止瘦肉精豬進口,我們打算付出什麼代價?公投題目卻完全沒有提到。如果代價是一千億美元或台積電生產設備進口的某種不便,或取消台灣人赴美簽證,公投結果會不會改變?」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吳瑟致:「可能未來當中所影響的是,未來進一步的相關談判,或是相關的合作,甚至說美國在未來的各種議題上,對於台灣支持的態度。可能會因此減弱。」
2020年8月蔡英文宣布今年開放進口萊豬,至今零進口。不過,根據TVBS、時代力量和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皆顯示有半數民眾同意禁止進口萊豬。四大公投倒數,公投門檻同意票需過500萬張,而且同意要大於不同意才會通過。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詹詠茹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外媒矚四項公投定台灣未來 萊豬結果考驗台美關係
2021-12-18 22:03:04台灣四大公投案攸關能源,國際媒體也相當關注,其中彭博社以「美豬公投結果 考驗台美關係」為標題,分析這將影響著美台關係未來能否繼續強化、邁向雙邊貿易協定。而華府智庫 美國傳統基金會也撰文評論,四項公投將決定台灣的未來,身為世界上運作最好、最具活力的自由市場民主國家之一,台灣這次的公投,將有助於呈現模範給世界看。
-
公投案分化台美日?研究:中共四月就鎖定「萊豬」
2021-12-17 13:07:46再來看到,針對台灣四大公投案,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天在記者會上,聲稱不評論,但又說台灣政府讓所謂「美日親台政客」恐嚇台灣民眾,讓外國勢力予取予求,而一項最新的報告發現,中共從今年4月起,就操縱與公投相關的資訊,試圖影響台灣民眾的看法。
-
四大公投皆未過 矢板明夫:證明台灣不是國際巨嬰
2021-12-18 22:07:31好,4大公投案都未能過關,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有感而發的說,這「證明台灣不是國際巨嬰」,用理性戰勝了民粹,選擇站在國際社會的這一邊,但他也認為,在這過程中有值得反思之處。他在臉書提到第一是,台灣媒體做出的民調不準確,完全誤導了讀者和觀眾。再來就是在野黨,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財力進行了一場師出無名的戰役,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最後則點出,執政黨在萊豬進口這麼大的事情,對國民的說明非常不充分,造成了眾多民眾的誤解,促成後來的艱難局面,相信執政黨能吸取教訓。
-
政府可不履行公投結果嗎? 速看公投過不過8種結果
2021-12-18 22:38:52四大公投結果稍晚就會出爐,依《公投法》第30條,選委會要在7天內公告結果,會出現哪些結果,帶您快速了解。
-
萊豬公投不可不慎 劉泰英:台灣應符合國際經貿慣例
2021-12-15 21:34:07南韓跟隨台灣腳步,宣布申請加入CPTPP,尤其本周六18日,台灣四大公投議案就要正式投票,不少學者、產業界大老提出示警,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發表看法。
-
外媒關注唐鳳地圖被消失 白宮國安會:從未指示切畫面
2021-12-13 22:31:56歡迎回來,路透社12日報導,受邀參加美國民主峰會演講的政務委員唐鳳,簡報中一張區隔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顏色的地圖讓美方下令刪除畫面,不過對此白宮國安會回應,從未這樣要求, 台灣外交部也澄清這是螢幕共享的技術性問題,美方在第一時間就有向台灣通報,並強調台美關係堅實友好。
-
台灣半導體牽動全球 美議員關注對台軍售
2022-04-27 22:11:08歡迎回來。26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國會聽證會,參議院議員接連關切美國對台軍售、協助台灣防衛等議題,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指出,台灣是半導體生產重鎮,一旦被中共攻占,美國民眾會受到很大影響。布林肯回應,台灣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對象。美方有決心確保台灣具備自我防衛的能力,也會協助台灣思考如何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以達防禦效果。
-
孫曉雅強調 美國持續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活動
2022-02-08 16:18:18台美關係友好、穩定升溫,去年更堪稱是史上最佳,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近期接受平面專訪透露,對於近來有些人將北京冬奧時間點,和侵略行為連結,她認為完全不需要,更強調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各種國際活動,希望台灣的聲音被國際聽見,學者分析,這顯示美國未來一年,將對台灣有更強而有力的支持。
-
童子賢:台灣缺能源且要顧「三不」 孫悟空都頭痛
2021-12-15 22:55:16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台灣缺乏自主能源,且要兼顧不污染、不停電、不漲價;他形容,讓孫悟空來處理能源議題,會像被唸緊箍咒一樣,「神仙都頭痛」。
-
拜登特使團訪台為和平!白宮官員透露美系列印太行動
2022-03-01 21:31:08再來看到,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 坎貝爾週一(2月28日)表示,儘管發生烏克蘭危機,印太地區也仍是美國的重點戰略地區。他強調,美方派訪團前往台灣,就是要表達對印太地區維持和平、穩定的支持。另外,坎貝爾還補充說,美國此前曾同時深入參與兩個戰區,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
-
急迫感增加!南韓啟動加入CPTPP程序
2021-12-13 22:29:47再來看到,南韓宣布今天宣布啟動加入CPTPP,南韓經濟副總理洪楠基,13日主持召開對外經濟長官會議,表示為讓出口組合更多樣化,政府將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並展開討論;首爾方面已經展開加入CPTPP相關程序。
-
路透:美國研究加速交付F-16新戰機給台灣
2022-01-21 08:50:06路透社獨家報導,美國官員表示,美方正在找尋加速交付新一代嶄新F-16戰機給台灣的方法,以強化台灣空軍回應共軍恫嚇的能力。
-
美台軍售將限不對稱戰力 美商會憂台防禦力弱
2022-05-18 09:24:37美台商業協會與台灣美國商會致函美國政府,對於美國政府將不再支持不屬於「不對稱戰力」的對台軍售表達擔憂,擔心新軍售政策不僅未能加速提升台灣嚇阻能力,反而嚴重拖緩整體軍售過程。
-
跟隨台灣腳步 韓國決定加入CPTPP
2021-12-13 14:43:29台灣與中國相繼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後,韓國財政部首長今天表示,為讓出口組合更多樣化,首爾方面已展開加入有11個成員國的CPTPP程序。
-
鄧振中:公投結果有利台灣加入CPTPP
2021-12-18 22:18:14四大公投中,萊豬進口議題,牽動台美關係以及影響台灣加入CPTPP,行政院政委鄧振中表示,公投結果顯示,台灣有能力有決心遵守國際規範。
-
澳洲亞太三年展登場 駐處辦原民藝術特展酒會
2021-12-13 09:04:48澳洲「亞太三年展」8日在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本揭幕,駐布里斯本辦事處舉辦「台灣原民當代藝術特展」招待酒會,多位當地政商領袖、藝術界代表及僑社負責人出席。
-
中國失業潮再湧 學者盤點幾大源頭
2021-12-13 22:45:08中國大陸面臨新一波的失業浪潮。尤其最近大陸互聯網企業不斷傳出裁員消息,更是讓不少人感慨「年關難過」。有學者分析,這波巨大的失業浪潮,有幾大源頭。
-
俄出兵烏克蘭 澳洲總理警告中共:不要妄想台灣
2022-02-24 20:42:26各國密切關注俄烏局勢,澳洲總理莫里森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包括中共,都在仔細觀察情勢發展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至於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遭鄰國入侵的對象,莫里森重申澳洲立場,呼籲中共不要妄想。
-
台灣投資立陶宛受矚 外媒:德法夢寐以求的半導體
2022-01-12 16:30:23上個星期,台灣宣布將設立2億美元規模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受到關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10號刊登報導,表示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與中共攤牌,為立陶宛帶來歐洲大國夢寐以求的晶片製造業投資。
-
神韻6月即將來台!7大城巡演31場
2022-04-30 21:08:20再來關心,總部位在美國紐約的神韻藝術團,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中斷了全球巡演,暌違兩年,神韻終於將在今年六月,第14度來到台灣演出,準備在7大城市,巡迴演出31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