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堃贈戴扈傑榮譽獎章 期待台法關係更上一層樓

立法院長游錫堃(右)17日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左),並頒贈國會外交榮譽獎章。(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7 日訊】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代表立法院,頒發國會外交榮譽獎章給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現任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戴扈傑(François de Rugy),這也是立法院史上首度頒發國會外交榮譽獎章給法國國會議員。
游錫堃今天在立法院接見戴扈傑一行並舉行頒贈國會外交榮譽獎章儀式。游錫堃致詞時首先代表立法院誠摯歡迎戴扈傑率團訪台,他指出,這是3個月來,法國國會議員第二度組團來台,在全球疫情中遠道而來,令人倍感溫暖。

游錫堃表示,在中國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斷情況下,法國國會參議院及國民議會仍然陸續通過友台決議案,尤其是11月29日,法國國民議會首次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與多邊合作論壇」決議案,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這對與法國同為自由民主國家而日夜遭受鄰國霸凌的台灣來說,意義重大。

他說,感謝戴扈傑和訪團成員,以及法國國民議會所有友台成員,與正義站在一起,為台灣發聲,充分展現出與台灣共同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意志與決心。
游錫堃指出,法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也是全球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
他指出,法國山川秀麗、人才輩出,不但是國際人文、藝術與科技重鎮,在人類民主政治發展歷程中,也貢獻至大。例如孟德斯鳩首創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立制衡的「三權分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的主權在民思想,更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游錫堃表示,自擔任立法院長以來,致力於推動國會外交,期待能深化民主同盟的交流。今天很榮幸能代表立法院,頒發二等國會外交榮譽獎章給戴扈傑,這是立法院史上首度頒發給法國國會議員,希望能藉此表達對戴扈傑積極運作友台小組、促成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活動的感動與佩服。
游錫堃表示,期待未來台法的國會能持續緊密合作與交流,增進兩國邦誼,讓台法關係更上一層樓。如同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前任主席賽沙里尼(Jean-François Cesarini)所言,台灣一直都會是法國在亞洲「自豪的民主兄弟」。
獲頒立法院國會外交榮譽獎章,戴扈傑致感謝詞時說,他要和訪團成員分享榮耀,見證台法的國會緊密而且友好,共享民主、人權共同價值,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更好的合作。他並以中文說「台法友好」。
游錫堃接見戴扈傑一行時,包括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林楚茵,國民黨立委吳怡玎、陳以信,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等人在場。
根據「立法院國會外交榮譽獎章頒給辦法」,立法院國會外交榮譽獎章是為表彰對促進立法院與外國國會、政府、國際組織或團體間各項交流具有特殊貢獻人士。
立法院國會外交榮譽獎章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均用襟綬,除情形特殊者外,一等獎章頒給外國元首、副元首、議長;二等獎章頒給外國國會議員、政府高層官員(部長、大使)、立法委員;三等獎章頒給外國官員、民間人士。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台灣新國會選址!游錫堃:彰顯民主精神堡壘
2022-04-18 21:14:40再來看到,台灣最高民意機關,立法院遷建討論多年,院長游錫堃將針對19個提案,親自造訪所在地縣市政府,游錫堃表示,國會既然是最民主殿堂,就該是最能彰顯民主精神的堡壘,希望在他任內,可以決定出地點。記者詹詠茹,有更多說明。
-
立院協商嚴懲中共經濟間諜法案 擬20日拚三讀
2022-05-18 19:35:40立法院朝野黨團今天協商攸關嚴懲中國經濟間諜的「國安法修正草案」及「台灣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多數條文均照初審時意見通過,預計在20日拚三讀通過。
-
瑞典國會團長訪台:中共生氣.我們做對了
2022-04-14 16:23:17瑞典議員訪團,今天(14日)上午參訪台灣立法院,團長歐柏莉透露,幾周前收到中共大使館信件施壓,歐柏莉說,這代表我們做對了。
-
否認台灣主權遭轟 法親共參選人再談台海議題改口了
2022-02-22 13:15:23法國將在四月舉行總統大選,法國共產黨總統候選人魯塞先前談台海議題,稱台灣屬於中國,引發法國各界輿論批評。魯塞再度被法媒質問對台灣議題的看法,他一改先前言論,稱法國維持一中,但須避免中共進犯台灣。
-
全球民主指數台灣居亞洲第一 共產中國接近末座
2022-02-11 11:45:42歡迎回來,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9日公佈2021年全球民主指數報告,前10名仍以北歐國家居多數,挪威蟬聯全球第1;而台灣排名躍進,在167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8、亞洲第1,台灣排名優於瑞士、美國、加拿大等多個歐美國家,在歷年來調查中表現最佳。而中共統治下的中國,被歸類於「獨裁」,今年民主指數2.21,在全球排名第148名,「接近墊底」。
-
法國印太論壇未邀中共 擬聚焦抗衡北京擴張
2022-01-28 17:17:41法國將於2月22日舉辦印太論壇,召集歐盟國與印太區域30國的外交部長,根據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今天揭露,最新的邀請名單未見中共,且論壇也將聚焦如何抗衡中共擴張。
-
中共下令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 外交部籲國際聲援
2022-02-10 14:35:11中共因不滿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近期宣布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外交部今天表示,嚴厲譴責中共針對立國經濟制裁的霸凌作為,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支持立陶宛。
-
德學者:歐中峰會立場相左 中共構成安全風險
2022-04-02 21:36:41歐盟與中國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下1日召開峰會。德國智庫學者分析,雙方在峰會上意見相左,凸顯民主與獨裁體制的競爭,與俄國結盟的中國已對歐洲安全構成風險。
-
台灣抵抗意志薄弱?游錫堃:需掃除國際疑慮
2022-03-26 21:30:21立法院長游錫堃晚間出席宜蘭同鄉會活動,致詞時談到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游錫堃表示,中共意圖武力攻打台灣,國際社會質疑台灣人抵抗意志薄弱,游錫堃引用過去先民抵抗日軍的精神,強調台灣人絕對會保衛自己的家園,因此台灣人要表達強烈的意志,掃除國際疑慮。
-
澳洲前總理:民主陣營須團結支持烏克蘭和台灣
2022-02-22 17:06:56烏俄局勢近期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對此澳洲前總理艾波特(Tony Abbott)呼籲民主自由陣營團結起來支持烏克蘭和台灣,以免遭到俄羅斯跟中共併吞。
-
蓬佩奧、游錫堃共進晚餐 立院特備台特色菜款待
2022-03-04 22:33:49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來台第三天,行程依然很滿。上午受邀出席演講,下午也和台灣媒體見面,晚上則是參加立法院長游錫堃晚宴。同樣出席的還有蓬佩奧夫人、前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等,台灣方面也有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朝野四大黨團總召在立院一同迎接。而游錫堃也在昨天(4日)表示,準備了多元精采的台灣在地好滋味來待客,期待能讓蓬佩奧伉儷感到賓至如歸。
-
普丁派兵烏東 日澳將與歐美盟國制裁步調一致
2022-02-22 15:46:13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承認烏克蘭兩個親俄分裂地區獨立,引起歐美多國公開譴責,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推特發表完全相同的聲明,譴責普丁是「公然違反國際法」,日本和澳洲領導人表示,將跟隨美歐國家,對俄國做出相應制裁。
-
美眾院通過支出法案 禁「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
2022-03-10 14:25:52美眾議院今晚通過1.5兆美元的2022財政年度綜合支出法案,其中一項條文禁止美國行政部門花錢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盼將中國、台灣切割。
-
防中資偽裝港資來台 立院法制局:應檢討港澳政策
2022-05-14 17:10:14立法院法制局報告表示,中國大陸接管香港、澳門後,港澳在制度面及人口結構面皆已發生重大變化情況下,台灣長期以來將港澳地區等同外國、將港資等同外資的港澳政策,亦應考慮隨之檢討。
-
印太合作會議巴黎落幕 稱台灣為「關鍵夥伴」
2022-02-24 16:17:38法國昨天於巴黎舉辦第一屆印太地區合作論壇,60多國外長出席。媒體分析,其目的在於制衡中國勢力。法國最新印太戰略及會後新聞稿都提及台灣,並稱台灣為經貿策略上的「關鍵夥伴」。
-
美參議員提台灣武器出口法 加速對台軍售
2022-04-08 19:21:57美國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今天提出「台灣武器出口法案」(Taiwan Weapons Exports Act),將加快美國國會審查與消除行政障礙,加快向台灣運交關鍵武器。
-
領導歐盟挺立陶宛 法部長稱反脅迫草案進行順利
2022-02-14 13:12:03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法國周日(2月13日)表示,將在世界貿易組織向中國提出的訴訟中堅定地支持其成員國立陶宛。法國貿易部長裡斯特 (Franck Riester) 告訴法新社,他與歐盟其他成員國的貿易部長在法國的馬賽開會時認為,立陶宛是中共經濟脅迫的受害者,並承諾歐盟將快速制定計劃,賦予歐洲新的權力進行反擊。
-
法總統府下令查外國滲透 中國大學成目標
2022-02-17 13:13:47鏡頭轉到法國,法國媒體披露,法國總統府已經委託法國財政總監察局,調查中國大學對法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滲透。
-
朝野立委感謝對台貢獻 蓬佩奧謙稱:自己該做的事
2022-03-04 22:50:57立法院長游錫堃等人今天偕同朝野黨團總召,設宴款待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一行。與會者轉述,會中大家感謝蓬佩奧對台灣的貢獻,而他謙虛致謝稱這是自己該做的事,並說美國應外交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
印度瑞辛納對話 與會者關切台海局勢多人挺台
2022-04-28 14:15:43印度政府與智庫合辦的「瑞辛納對話」本週舉行3天,出席的台灣學者沈明室表示,許多與會政要、學者與專家關心俄烏戰爭對台灣海峽安全的連帶影響,多人公開力挺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