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文化資產 雲林授證3位傳統工藝保存者

副縣長謝淑亞(前排左3)、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前排右1)一起頒授證書給三位藝師丁宗華(前排右2)、蘇木山(前排右3)、林朝金(前排右4)。(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7 日訊】雲林縣政府今天(17日)在北港登記所舉辦傳統工藝保存者授證典禮。3位獲授證的保存者,分別為「粧佛」工藝師「丁宗華」、「林朝金」以及「剪黏工藝」的「蘇木山」。

授證藝師(由左至右):粧佛藝師丁宗華、粧佛藝師林朝金、剪黏工藝藝師蘇木山(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授證藝師(由左至右):粧佛藝師丁宗華、粧佛藝師林朝金、剪黏工藝藝師蘇木山(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丁宗華是雲林台西鄉人,道地農家子弟,民國68年師事萬華「華山佛俱店」林丹明先生為師,並成為店內首席師傅。民國84年返回雲林四湖開設木雕工作室,具有木雕、彩繪、粉線雕等多方面工藝能力,且積極至學校及單位進行工藝推廣及教育。

林朝金係雲林縣崙背鄉人,16歲前往苗栗通霄木藝工廠學習廟宇窗花雕刻(鑿花)技術。返鄉後,恰逢鑿花外銷訂單減少,至泉州派丁朝山先生拜師學習粧佛的技藝。 民國78年成立「信興神佛雕刻」,致力於粧佛技術的精進和藝術創作,他於打粗胚、細胚、開臉、底漆、粉漆、安金箔,及入神儀式等,均十分精通,並將技術傳承予下一代。

蘇木山出生於北港,初期跟隨父親身邊施作粗樑、屋脊與金爐等工程。初中畢業,向石蓮池學習剪黏,後又自學繪製廟宇設計圖,剪黏技法屬於「鑲嵌式浮雕」,創造出五彩繽紛的立體塑像。後來與江清露至鶯歌燒製陶偶,相處中不斷切磋與指點,使木山藝師捏塑泥偶與燒陶技藝更加精進。木山藝師曾與諸多大師級(林萬有、李世逸)合作接案,蘇木山至今仍在創作,並已傳承8位徒弟。

授證典禮大合照(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授證典禮大合照(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擁有豐厚的無形文化資產,來自於精湛手藝的藝師們對於傳統技藝的堅持與付出,目前擁有多項無形文化資產登錄,目前已登錄6項傳統工藝、6項傳統表演藝術以及8項保存技術及保存者項目,並認定28位保存者。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縣府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推廣非常的重視,扣合聯合國SDGs全球永續發展目標,讓雲林古蹟保存貼近生活親近民眾,今授證典禮特別選擇於今年剛修復完工的歷史建築北港登記所,希望透過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結合,將雲林縣文化資產亮點一併呈現給大家。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沛芸 整理報導/責任編輯:陳思齊)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