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9成砷化鎵晶圓代工在台 徐秀蘭:未來值得期待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22 日訊】歡迎回來。台北國際光電展今天(22日)開幕,各界聚焦台灣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未來發展。目前台灣在砷化鎵晶圓代工,已拿下全球9成市占率。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設備產學聯盟主委徐秀蘭認為,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台灣政府與業界團結,未來在產業發展上,值得期待。
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設備產學聯盟主委 徐秀蘭:「台灣其實在化合物的代工產業,其實是已經是市場上占有率很高,還有成長空間。」
電動車、5G通訊、綠能產業等應用需求增加,推動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進入成長爆發期。IDM大廠開始釋出晶圓代工訂單,IC設計公司也積極投入功率元件開發。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設備產學聯盟主委徐秀蘭表示,光是台灣砷化鎵代工廠穩懋、宏捷科,就占了全球9成市場。
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設備產學聯盟主委 徐秀蘭:「非常多國家把化合物半導體,當成戰略技術跟戰略的原物料,或者甚至很多設備當成戰略物資。台灣在對化合物的重視程度,還有團結程度我覺得是,未來是可以看到,應該值得期待,應該會跑得還不錯。」
目前全球碳化矽由美國及日本領先,中國也緊追在後。徐秀蘭表示,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擁有半導體產業的深厚基礎,有利於加速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發展。
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設備產學聯盟主委 徐秀蘭:「優勢之一就是半導體人才多,還有半導體產業跟半導體設備,在台灣相對成熟,那這種群聚效應有可能,會讓這個進入障礙稍微小一點。」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董事長 邰中和:「幫他們把這個橋梁搭起來,跟半導體的產業做一個結合,甚至要回去做半導體,那這樣台灣整個供應鏈,就會更完整,那這個就是台灣將來的,長期的優勢。」
根據資料,2020年全球化合物半導體產值大於1,000億美元,占整體半導體產值約18.6%。預估2025年成長到1,780億美元,主要應用在高階通訊、功率元件及光電等。台廠蓄勢待發,包括台積電、聯電、中美晶、漢民等,早已布局多年,準備好搶攻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龐大商機。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徐秀蘭:化合物半導體是戰略物資 台市佔高還能再成長
2021-12-25 15:50:48台北國際光電展22日開幕,各界聚焦台灣未來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發展。目前台灣在砷化鎵晶圓代工,已拿下全球9成市占率。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設備產學聯盟主委徐秀蘭認為,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台灣政府與業界團結,未來在產業發展上,值得期待。
-
環球晶收購世創破局 徐秀蘭啟動1千億擴廠計畫
2022-02-06 20:06:38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公開收購德國晶片供應商世創一案破局。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天(6日)表示,主因是時間不足,德國無法在1月31日合約截止日前審核完畢。徐秀蘭也宣布啟動擴產計畫,原規劃用於收購案的資金,將轉為資本支出及營運周轉使用,涵蓋亞洲、歐洲和美國總投資1000億新台幣。
-
環球晶併德國世創破局 影響台積電後續布局?
2022-02-12 15:28:09環球晶公開收購德商世創(Siltronic)失利,市場傳出:台積電歐洲新廠地點可能轉向評估捷克。台積電對此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目前沒有相關計畫。
-
環球晶長約到2031 徐秀蘭:停工1分鐘都不行
2022-06-25 15:00:02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舉行股東常會,外界高度關注半導體市況,董事長徐秀蘭指出,產業上游需求依舊強勁,尤其12吋產能非常滿,部分客戶長約,甚至看到2031年。
-
環球晶徐秀蘭:12吋需求旺 長約看到2031年
2022-06-21 17:11:25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今天舉行股東常會,外界高度關注半導體市況,董事長徐秀蘭指出,產業上游需求依舊強勁,尤其12吋產能非常滿,部分客戶長約,甚至看到2031年。
-
環球晶:電價漲幅高於預期 首要加速節能
2022-06-28 15:45:54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拍板用電大戶電價調漲15%,環球晶暨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調幅比預期高蠻多的,會對成本造成壓力,不過在可控範圍,當務之急是加速節能。
-
矽晶圓迎空前盛況 8吋.12吋報價漲幅達雙位數!
2022-01-17 13:19:56半導體大廠,進一步擴大資本支出,也讓市場預期,上游矽晶圓供給,可望持續吃緊,市場指出國內台勝科、合晶在內業者,今年第一季報價明顯上揚,像是8吋、12吋矽晶圓,第一季漲幅雙位數,全年漲幅可能高達2成以上。
-
環球晶建義大利首座12吋晶圓廠 產能明年開出
2022-03-15 22:33:43矽晶圓大廠環球晶,也宣布要在義大利蓋12吋晶圓廠。環球晶今天(15日)召開董事會,今年預計執行總規模達新台幣1000億元(約36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主要擴增12吋晶圓與化合物半導體產能,投資地區橫跨亞洲、歐洲和美國,同時含擴建新廠和擴充現有產能。旗下子公司(MEMC SPA),將新建12吋晶圓產線,也將是義大利第一座12吋晶圓廠。產能可望在明年下半年開出。
-
台半導體產值今年破四兆!首推資安標準 鞏固「信賴」品牌
2021-12-29 08:48:28台灣去年半導體產值超過三兆元、今年預計可突破四兆元,半導體產業鏈安全等同國安;產官學經歷三年討論,昨天(28日)正式公布資安標準。經濟部表示,台灣成為全球最可信賴的地方,主辦單位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也說,這是第一次由台灣主導。也突顯台灣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
不畏半導體市況雜音 台灣矽晶圓三雄擴大投資
2022-05-02 13:26:15即便半導體市況出現雜音,台灣矽晶圓三雄今年同步擴大投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今年到2024年,全球半導體矽晶圓出貨量將持續增長,而環球晶將在明天舉辦法說會,首季財報以及新廠落腳地點都是外界關注焦點。
-
環球晶董座:今年產能全滿載 2025前展望不變
2022-05-07 16:01:14矽晶圓大廠環球晶本週舉行法說會。受惠產品平均售價提高及產品組合優化,第1季營收創歷史新高。看好半導體產能需求,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對未來3年的展望不變。
-
環球晶建全美最大12吋矽晶圓廠 雷蒙多歡迎
2022-06-28 09:02:26再來聚焦,環球晶昨天宣布將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興建全新十二吋矽晶圓廠 ,產能預計在2025年開出,將分階段建設,最高產能可達每月120萬片,總投資額達50億美元。環球晶表示,這項擴廠計畫將打造美國本土暌違20多年的首座12吋新矽晶圓廠,是全美最大、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型廠房之一,將彌補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缺口。另外,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環球晶今天的聲明對於重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加強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創造美國製造業就業機會至關重要。」雷蒙多說,環球晶圓選擇美國,代表他們相信美國國會將在未來幾週內通過兩
-
環球晶新廠落腳德州 建全美最大12吋矽晶圓廠
2022-06-28 16:51:34又有重量級半導體業者,宣布投資美國,上游矽晶圓大廠環球晶,正式宣布在美國德州,興建12吋矽晶圓廠,完工之後,可望成為全美國最大的大型矽晶圓廠房之一,也可望彌補美國本土半導體晶圓供應缺口。美國商務部長 雷蒙多表示,相信環球晶應會按照計畫建廠,但前提是美國國會須趕在8月休會前通過美國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
-
半導體供應鏈資安聯盟訂標準 曹世綸:首次台灣主導
2021-12-29 12:44:13受疫情影響,國際半導體展延期到12月,今天(28日)如期舉行。今年參展規模擴大,並聚焦4大主題。展覽第一天,半導體供應鏈資安聯盟也宣告啟動,並針對資安標準提出4大重點。主辦單位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台灣做主導。也突顯台灣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
環球晶2021營收破600億攻頂 中美晶創歷史次高|財經100秒
2022-01-10 13:17:23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2021年營運表現亮麗,總營收首度突破新台幣600億元關卡,達611.3億元。環球晶母公司中美晶2021年總營收688.4億元,為歷史次高水準。
-
半導體資安聯盟啟動 台灣主導鞏固「信賴」品牌
2022-01-01 15:52:02歡迎回來,國際半導體展28日登場,今年參展規模擴大,並聚焦4大主題。展覽第一天,半導體供應鏈資安聯盟也宣告啟動,並針對資安標準提出4大重點。主辦單位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台灣做主導。也突顯台灣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
環球晶Q1毛利率創新高 2025年前展望不變
2022-05-03 22:13:02矽晶圓大廠環球晶今天(3日)舉行法說會。受惠產品平均售價提高,及產品組合優化,第1季營收創歷史新高。看好半導體產能需求,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對未來3年的展望不變。
-
全球市值前十強 中企抱蛋 台積電亞洲稱雄 |財經100秒
2021-12-22 13:05:39日經新聞引用QUICK-FactSet數據庫,公佈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冠軍是蘋果,其次是微軟、Alphabet,特斯拉排第6,台灣台積電登上第10名,成為亞洲市值最大科技公司。另外,今年前十大企業完全沒有中國企業,是2017年以來首見。原因是,中共嚴重監管打壓下,去年第七名的騰訊和第九名的阿里巴巴,股價與市值都大幅縮水。
-
化合物半導體居爆炸性起飛點 台灣力拚領頭羊
2021-12-22 19:53:00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今天指出,全球化合物半導體競爭壓力大,不過穩懋、宏捷科穩居全球砷化鎵晶圓代工前二大業者,市占率高達9成;PIDA盤點產學資源,將結合現有優勢,力拚台灣成為產業領頭羊。
-
化合物半導體高速成長 PIDA:設備.人才為兩大關鍵
2022-01-20 22:20:01台灣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20日舉行媒體聚會,董事長邰中和針對產業提出2大重點,除了建議政府著手因應產業人才短缺,以及空洞化的現象,尤其第三類半導體的重要性快速上升,如何擴大台灣在設備與材料技術量能,將成為台灣業者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