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毛利率衝四成 攻第三代半導體|財經100秒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29 日訊】聯電毛利率衝四成 攻第三代半導體
聯電成熟製程訂單滿手,毛利率向四成靠攏挑戰新高之際,聯電正透過旗下聯穎布局第三代半導體,鎖定6吋氮化鎵(GaN)產品,成立技術平台,整合集團資源擴大接單利基,搶攻電動車、5G商機。
========
輝達今年股價漲幅超越尖牙股
輝達Nvidia今年股價一路飆漲 138% 、超越尖牙股(FAANG)漲幅,在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排行第五,有金融分析公司認為,輝達應取代 Netflix, 躋身 FAANG 之列。
========
韓12月通膨估近10年新高
路透社最新調查,由於年底長假對晶片,以及石化產品等傳統旺季需求,韓國12月出口可能會連續成長14個月。同時,當地通膨預估值也可能創近10年新高。
========
陽明大投資 可望明年啟動造船計畫
陽明海運49周年慶祝大會,董事長鄭貞茂表示,陽明下一階段將啟動三大投資方案,包含船舶、貨櫃、碼頭,陽明將做足準備,平面媒體島報導,近一年半來尚未出手造船的陽明,最快可望在明年啟動造船計畫。
新唐人亞太電視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台第3季半導體設備市場73.3億美元 全球最大|財經100秒
2021-12-02 13:51:08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第3季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出貨金額達268億美元,連續5季創歷史新高紀錄。台灣半導體製造設備第3季出貨金額達73.3億美元,季增45%、年增54%,超越韓國及中國,躍居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
-
美打擊中芯力道加大 聯電或受惠|財經100秒
2022-03-22 16:26:07美國國會議員要求擴大控管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已連署向美國商務部發信提案,理由是「中芯對俄羅斯提供關鍵技術,且現有制裁中芯許可政策存在漏洞」,希望商務部禁銷用於成熟製程的深紫外光(DUV)機台給中芯。若美方擴大制裁中芯,將有助舒緩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疑慮,與中芯市占最接近的聯電受惠最大,力積電、世界等台資晶圓代工廠也有助益。
-
花旗:台積電2024躍居最大半導體公司|財經100秒
2021-08-23 13:36:36台積電啟動千億擴產計畫,花旗環球證券原先預測,台積電2025年營收將較2020年倍增,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不過隨擴產速度加快,花旗更新預測指出,台積電可能在2024年就達陣營收翻倍目標。
-
推持採「毒丸」阻收購 馬斯克或提B計劃|財經100秒
2022-04-16 21:19:20推特15日宣佈,在馬斯克提出以430億美元收後,將採用「毒丸」計畫反制,即允許現有股東以折價購買更多股份,從而稀釋敵意收購方的權利。《紐約時報》報導,馬斯克已有「B計劃」,考慮與「銀湖資本」投資公司(Silver Lake Partners)建立合作關係,以共同收購推持。
-
鴻海2022投資3產業3技術約200億元|財經100秒
2021-11-15 13:34:59鴻海集團持續布局3+3策略,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3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3大技術,預估明年相關資本投入約新台幣200億元,其中鴻海在光達(LiDAR)產品已準備就緒,預估明年下半年量產。
-
英特爾拚晶圓代工 分析指成本比台積電高近1倍|財經100秒
2022-04-14 13:27:41英特爾衝刺晶圓代工事業,大手筆投資建廠,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指出,英特爾成本架構比台積電高將近1倍左右,以這樣成本架構做晶圓代工,將非常受限制。
-
與聯電換股策略動機 頎邦吳非艱:鎖定第三代半導體
2021-09-03 23:00:42面板驅動IC封測廠頎邦董事長吳非艱表示,與聯電換股合作鎖定AMOLED面板驅動IC和第三代半導體,頎邦已布局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等晶圓級晶片尺寸封裝(WLCSP)。
-
台積電帶頭 台灣先進製程佔全球產能達63%|財經100秒
2021-10-14 13:33:05IC Insights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台灣以台積電為首,擁有的全世界先進製程技術,也就是10奈米以下的產能比重高達63%,遙遙領先以三星為代表的南韓佔先進製程產能比重37%,IC Insights首度示警,美中貿易衝突,這讓中共擔心未來難在產業中競爭。
-
國際半導體展規模創高 台積電股價漲|財經100秒
2021-12-28 13:37:19國際半導體展28日登場,共有650家廠商參展,2,150個攤位,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股價早盤以610元開出。
-
聯電打進日本豐田、速霸陸供應鏈|財經100秒
2022-04-27 13:11:02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5日宣布與車用電子大廠日本電裝DENSO策略合作,DENSO將委由聯電日本12吋廠USJC生產車用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預計2023年上半年進入量產,而聯電將因此打進日本豐田(Toyota)、速霸陸(Subaru)等日系車廠的車用電子及電動車供應鏈。
-
聯電公告:蘇州和艦1員工疑染疫 生產逐步暫停|財經100秒
2022-02-14 13:07:11晶圓代工廠聯電14日公告,位於蘇州的8吋晶圓廠和艦1名員工疑似染疫,配合當地主管機關進行全員檢測,生產活動逐步暫停,待檢測後配合主管機關核准即全面復工。聯電說,對財務業務並無重大影響,第1季業績展望不變。
-
輝達超車Meta成第7大美企 併購安謀傳破局|財經100秒
2022-02-08 14:02:48英國金融時報與彭博社報導,軟銀(SoftBank)以660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將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出售給美國繪圖晶片廠輝達(Nvidia)的交易案,週一(7日)以失敗告終。報導指出,目前軟銀集團更傾向於讓安謀在紐約上市。數據顯示,輝達已在2月7日成為全美市值第七大的企業,首度超越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
-
傳中國恆大集團將一分為三變成國企|財經100秒
2021-09-23 13:29:31恆大債務危機目前仍無確切解決方案,外界關注後續連鎖反應,《Asia Markets》報導,中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中方正在介入恆大債務危機,恆大有可能被分成三個實體,最終決定或將在幾天內宣布。恆大股價週四一度暴漲32%。
-
第三代半導體投資創高 SEMI:打造台灣國家隊|財經100秒
2021-08-24 14:31:54輝瑞BNT疫苗獲完全批准 標普、納指週一創高
-
美證交會主席:在美上市中概股多為空殼公司|財經100秒
2021-09-03 14:13:17台積電市值收復16兆元 聯電再寫21年高價
-
美傳出邀設廠 聯電:採生產基地分散策略|財經100秒
2022-03-21 13:24:43美國政府已端出520億美元,超過新台幣1.4兆元的半導體補助法案,傳出美方向聯電拋出橄欖枝,邀請聯電赴美國汽車工業重鎮底特律興建12吋廠,就近提供當地車廠車用晶片,若成局,將是聯電第一座美國工廠,主攻車用成熟製程,投資額估計達千億元。對此,聯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持續在世界各地進行評估設廠,採取生產基地較分散的策略。
-
台經長證實 英特爾執行長本週來台|財經100秒
2021-12-13 13:09:35經濟部長王美花證實,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本週將採經濟泡泡的模式來台訪問,外媒指出,基辛格將拜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並與台積電高層面談,希望敲定台積電 3 奈米製程協助英特爾生產 CPU 與 GPU 的協議。
-
美要台積交機密?經長:自願提供 勿對廠商政治攻防|財經100秒
2021-10-01 14:29:54針對韓媒報導,半導體業者需向美交商業機密案,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1日表示,美國請各廠商提供資訊都有掌握確認是自願性質提供;另外,美國也邀請韓國台灣來提問卷,是請所有廠商提供不是針對性,廠商需要政府協助,經濟部一定協助,希望不要把特定廠商做政治攻防,這經濟部也派人與美官員了解相關情況。
-
阻中資介入太平洋!澳洲官商聯手收購通訊業 |財經100秒
2021-10-25 13:19:04澳洲電訊公司(Telstra)與澳洲政府25日公布,雙方聯手斥資16億美元,收購業務範圍遍及多個太平洋島國的通訊企業Digicel Pacific。外媒稱,主要是為了阻止太平洋地區通訊網絡業務落入中資手中。
-
傳美光將解散上海DRAM設計團隊 防技術外洩?|財經100秒
2022-01-27 13:44:03《南華早報》稱,美光週三(1月26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DRAM工程團隊「將從上海設計中心撤出」,預計將在2022年12月之前完成。分析師表示,此舉是一項預防措施,以防止人才流失和技術洩露給中企競爭對手。美光在美國、日本、台灣、義大利、中國、印度和德國等地設有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