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櫃塞港造就航海王大驚奇 貨櫃三雄股價市值飆升

缺櫃塞港造就航海王大驚奇 貨櫃三雄股價市值飆升(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30 日訊】疫情造成全球運務缺櫃塞港,海運業迎來百年難得一見的超級大行情。運價飆漲推升貨櫃三雄獲利,股價半年飆漲4至7倍,今年上半年市值增幅居台股第2、3、4名,長榮及萬海更擠進台股市值前10名,為今年台股最大驚奇。
貨櫃航運業沉潛多年,去年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打亂全球航運運務,在缺櫃塞港帶動海運運價週週飆漲下,迎來百年難得一見的大行情。
超額獲利及高股息題材搖身成為激勵航運股價衝高的興奮劑,股民將鈔票買進「船票」化身為「水手」,幾乎全民運動式的加入「衝浪」行列,掀起台股「航海王」風潮,成就價量俱揚的航運大行情,今年無疑是貨櫃三雄史上最驚奇的一年。
台股資金浪潮湧入航運股,帶動貨櫃三雄近一年半成為市場主流類股之一。去年7月31日股價僅11元、6.31元及17.4元的長榮、陽明及萬海,在運價起漲初期,股價至去年底已達40.7元、29.25元及52.9元,股價緩步上漲2.7倍、3.63倍及2.04倍。
不過航運股的驚奇之旅在今年持續發光發熱,在每週運價不斷走高,以及法人機構接連追捧調高目標價下,市場熱度持續增加;加上長榮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於3月下旬擱淺在埃及蘇伊士運河,阻斷運河雙向航行,數百艘船隻大排長龍等候通行,更衝擊全球運務,推升運價續揚。
貨櫃三雄在今年5月陸續躋身台股「百元俱樂部」,依證交所統計資料顯示,長榮、萬海、陽明今年上半年市值增幅為420.8%、506.7%及556.3%,市值分別增加新台幣8390億元、5947億元及5154億元,居台股第2、3、4名,僅次於台積電的1兆6854.8億元。
長榮、萬海、陽明今年6月30日市值分別達1.03兆元、7120億元及6080億元,在台灣50成分股市值排行中分別排第4、10及15名。長榮市值超越台塑化、中華電、富邦金、國泰金、台達電,僅次於台積電、鴻海、聯發科。
就股價漲幅來看,長榮今年來股價一路狂飆,在7月6日創下史上新高價233元,較去年底漲幅高達4.72倍;陽明7月7日高點234.5元,較去年底狂飆7.01倍;萬海則在7月1日衝到353元史上新高,較去年底大漲5.67倍。
貨櫃三雄7月後因獲利賣壓而回檔修正近4個月,11月出現止跌反彈。台股今天封關,長榮以142.5元作收、下跌1.5元,陽明下跌3.5元、收在121元,萬海收198.5元、下跌2.5元,全年漲幅仍達2.5倍、3.13倍及2.75倍。
貨櫃三雄今年寫下多項驚奇紀錄,航運族群資金比重今年屢屢突破5成,超越電子股及半導體族群。股民搶當航海王,帶動長榮於6月16日創下單日成交101萬6327張天量,個股成交金額高達1415億元。台股多年來市場交易均以電子股為重,傳產股能有如此吸金功力,實屬少見。
此外,在海運運費推升且居高不墜下,貨櫃三雄獲利豐碩,陽明今年前3季累積每股盈餘(EPS)達32.73元,長榮每股大賺30.27元,萬海每股盈餘也達28.37元;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指出,粗估貨櫃三雄今年獲利將達5000億元,超過台灣銀行業總和。
而在今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傳出長榮今年年終獎金平均高達40個月,令上班族羨慕不已;不過,長榮對於實際年終獎金數字不願證實,僅強調年終獎金一向依營運績效及員工個人表現核發。
除了航海貨運類股獨領風騷外,資金效應更外溢至其他個股與族群。受惠國際鋼市翻揚,鋼鐵股也大放異彩。大股本的中鋼今年多次攻上漲停板,跌破分析師眼鏡,部分股性活潑的鋼鐵股也有「數倍」漲幅。
受疫情衝擊的航空股,今年則因海運塞港,部分貨物「海運轉空運」需求大增,帶動年末旺季添旺,且市場期待疫情趨緩後,客運市場復甦。基本面好轉也帶動航空雙雄股價上漲、熱度升溫,華航並曾創下單日成交量破114萬張紀錄,長榮航也有69萬張水準。
展望海運後市,陽明前董事長謝志堅分析,根據研調機構預測,明年貨量年增率5.9%,新船下水量年增4.5%,需求仍大於供給,海運市況維持多頭,能見度至明年第3季。他指出,船公司今年獲利將寫下史上新猷,認為明年獲利將與今年相當。
本土法人分析,觀察運價走勢,即便歐美線進入淡季,運價仍續居高檔,部分航線甚至續寫新高;亞洲地區則是迎來旺季,近洋線運價走勢強勁。
本土法人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明年元旦上路,將推升多邊貿易,航運需求將增加。多家航商凍漲運價多時,市場將聚焦業者農曆年後、2月是否將調整運價。貨櫃三雄將在3月陸續宣布股利政策,5月則有美國線換約,「明年上半年幾乎月月有題材」,看好貨櫃航運後市。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40個月年終好羨慕!海運業獲利佳 明年台股兩族群接力
2021-12-30 22:03:072021年,多個產業景氣不錯,海運業獲利更是讓外人十分羨慕,市場就傳出,長榮海運給員工多達40個月的年終獎金,有人一次領到一百多萬,資深員工金額更高,專家分析,海運業今年股價漲幅多達1.6倍,明年台股在兩大主要主要產業帶動下,有機會挑戰兩萬點。
-
萬海年終曝光 長榮40個月獎金居冠
2022-01-28 11:30:22貨櫃三雄年終獎金全數出爐,萬海、陽明年終今天入帳。陽明員工約領13個月獎金,網傳萬海年終獎金約10至16個月,長榮年終高達40個月,福利居冠。
-
貨櫃三雄有望年賺5千億 傳年終獎金上看20個月
2021-12-29 23:07:18海運今年獲利豐碩,貨櫃三雄獲利有望達新台幣5000億元,市場預期員工年終獎金最高上看20個月。業者對此表示,年終獎金視個人績效而定。
-
上海爆疫!加劇中國塞港 恐危及全球供應鏈
2022-01-14 22:02:27中國港口城市接連爆發Covid-19疫情,包括寧波、深圳和天津。而上海也在這個星期傳出有人確診,上海市內多個地區都實施封鎖、控管。而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港口,疫情爆發讓外界擔憂,全球供應鏈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
上海解封取消 2500萬人禁足 台航班異動
2022-04-05 21:08:19再來關心,上海今天(5日)新增1萬3千354例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當局從3月28日起實施「半封城」,原定今天凌晨3點解封,但當局發布最新消息稱,在全市核酸採樣工作結束前,上海將繼續實施「封控管理」,並「嚴格落實足不出戶」,意味著上海將繼續「封城」。台灣航空公司,包括長榮、華航,今天也宣布取消航班。先前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指出,中共強硬的封城措施會比其他國家付出更大的經濟成本,上海封城每月經濟損失恐達463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3000億元,相當於中國去年GDP的3.1%。
-
疫情延燒多國取消跨年 杜拜、雪梨、台灣如期舉行
2021-12-30 22:00:24疫情蔓延全球,許多國家取消跨年活動。台灣嚴守邊境,有零星確診個案,但未擴散到社區。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30日)宣布,台北跨年活動如期舉辦。目前維持舉辦的城市,還有杜拜、雪梨及拉斯維加斯。
-
【一線採訪】寧波北侖防疫全面升級 舟山港如臨大敵
2022-01-05 16:57:01近日,浙江寧波北侖地區爆發疫情,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一家製衣公司的車間。目前,這間公司的上萬名員工已全部隔離。外界也聚焦,舟山港的貨櫃運輸是否會受到影響。
-
本土疫情燒進上海 中國塞港情況恐惡化
2022-01-14 13:15:26過年前出貨高峰來臨,中國大陸寧波、深圳等大港卻因為疫情再起,當局祭出嚴厲防疫措施,有船運公司為避免延誤,讓船隻改道上海、廈門等港口。不過Omicron疫情已蔓延到另一港口城市大連,而在上海13日官方稱新增5例本土個案。當局堅持「清零」政策,對港口人員、車輛、貨櫃的往來運送祭出嚴格限制,市場擔憂大陸沿海大港的塞港情況恐怕進一步加劇。
-
全球一週確診創新高 日均93萬例破紀錄
2021-12-30 09:13:55影響全球經濟最大的變數就是疫情,過去一周,全球平均每天新增超過93萬5000例,再打破紀錄。而法國衛生部宣布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為20萬8000名,等於每秒有2人確診。
-
23家航運商操控運費 遭南韓開罰 長榮、萬海入列
2022-01-19 16:24:54南韓反壟斷監管機構18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有多達23家南韓及國外航運商涉及聯合壟斷價格,其中包括台灣長榮和萬海航運,裁罰金額高達962億韓元(約新台幣22.3億元),對此,萬海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主管機關書面通知,無法做回應。
-
科技戰加劇?中共出口管制白皮書 專家:對供應鏈影響大
2021-12-30 14:10:44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調查今年下半年產業營運展望,除了製造業營運狀況有所改善,預期明年景氣情況會比今年更好,不過近期中共當局忽然出台所謂「出口管制白皮書」,有與會專家擔心,這恐怕會對供應鏈帶來巨大影響。
-
西安物資缺乏 掃碼、核酸系統癱瘓 民怨四起
2021-12-30 22:26:29西安封城一周後,染疫人數仍不斷攀升,政府管控空前嚴厲,導致物資嚴重匱乏,一碼通、核酸檢測等多個系統癱瘓,引發極大民怨。
-
上海宣布「繼續封城」 華航、長榮調整航班
2022-04-05 10:58:53上海市官方4日晚間7時09分宣布,全市繼續管控措施。在此之前仍將「嚴格落實足不出戶」。
-
塞港問題未解運價再漲 SCFI指數續揚
2021-12-31 19:52:09塞港問題持續發酵,上海航運交易所今天公布,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5046.66點,較上週的4956.02點上揚90.64點,漲幅約1.82%。
-
美11月貨物貿易赤字創新高 若疫情持續恐難好轉
2021-12-30 15:14:46由於消費性貨品進口在年末假期購物季之前創歷史高量,工業供應進口也增加,出口又在10月創高後下滑,美國11月貨物貿易赤字刷出新高紀錄。
-
英國單日逾18萬人確診COVID-19 再創新高紀錄
2021-12-30 09:42:22政府統計數據顯示,英國今天通報新增18萬3037起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刷新昨天的紀錄,且比昨天多出逾5萬3000例。
-
時代廣場試拋彩色紙片 民眾期待新年夜
2021-12-30 14:09:452022倒數計時,紐約跨年夜活動的主辦方,在時代廣場試拋了彩色紙片,讓路過的遊客非常興奮。
-
航運股強勢乘風破浪 台股盤中震盪整理
2022-05-04 12:21:51台股今天電子股、金融股齊翻紅,尤其航運類股表現強勢,類股指數漲幅近3%;加權指數一度漲逾百點,衝破16600點關卡,但隨後漲勢收斂,盤中持續震盪整理。
-
新加坡樟宜航空大獎 華航長榮獲頒「堅韌獎」
2022-05-06 09:56:33新加坡年度「樟宜航空大獎」因疫情停辦2年,今年恢復,共頒發34個獎項表彰航空公司對樟宜機場交通量的貢獻。華航、長榮獲頒「堅韌獎」,星宇航空則獲得「新航空公司獎」。
-
單日285死 港醫院「人屍同房」照曝光 官員坦承
2022-03-12 21:29:49今天香港新增2萬7647例確診,285例死亡。對此,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認為,單日確診數停滯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未見明顯下降趨勢。另外,網路上也流傳,疑似香港某家公立醫院病房內,病患周圍擺滿堆疊的屍袋的照片。針對這一項傳聞,香港政府也證實了這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