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羅姆天津廠因疫情9日停產 復工日期未定

日本電子零件商羅姆天津廠因防疫措施停產,尚未決定何時恢復生產。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13 日訊】中國天津疫情持續延燒,日本電子零件製造商羅姆半導體(Rohm Semiconductor)12日宣布,由於中國天津市擴大防疫實施移動限制,當地半導體工廠已於9日起暫時停工,復工日期未定。
中國天津市9日發現中共病毒Omicron變異株確診病例,羅姆指出,據天津市政府指示,全市範圍展開全員 PCR 核酸檢測並採取人員流動管控措施。受此影響,羅姆天津工廠自1月9日開始臨時停止生產,再度開工復產的時間未定。
據路透報導,羅姆宣布,天津為控制疫情的傳播而實施旅行限制,當地工廠已自1月9日起暫停運作。羅姆表示,當地工廠生產二極體、發光二極體 (LED)和傳感器等部件,尚未決定何時恢復生產。
另外,受到中國疫情影響,豐田汽車天津廠宣布10日停工兩日。經濟學家警告,中國20天內接連封鎖陝西西安、河南禹州和安陽市,開始對工廠和港口作業造成衝擊,廠商面臨更具挑戰的供應鏈瓶頸,三星、豐田、福斯汽車等公司生產也受到影響。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Delta和Omicron變種在中國各地肆虐,大型製造商紛紛關閉工廠,港口堵塞,工人短缺,因為中共地方官員們實施近兩年來最大規模的封城和大規模測試。
同時,企業高管和產業分析師預計,隨著新一波疫情爆發,生產進一步中斷,可能會擾亂中國的製造商和港口。
新唐人亞太電視 莊麗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上海、昆山封城衝擊 金管會:161家上市櫃台商停工
2022-04-11 16:49:35中國疫情蔓延,上海、昆山等大城市紛紛封城,造成多家台商停工延期,對台灣上市櫃公司及供應鏈影響,是否衝擊台股?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在立法院備詢時回應,依據清查到目前為止,上海及昆山停工的上市櫃台商共有161家,但皆已研擬因應方案。
-
北京從嚴管控 天津靜默 廣州現首例新變種
2022-05-24 16:35:04北京23日宣布採取社會面從嚴管控,天津則配合北京實施了靜態管理。廣州市首次發現 全國首例傳播力超強的Omicron 亞變種病患。
-
上海昆山相繼封城 金管會:161家上市櫃台商停工
2022-04-11 17:31:31中國疫情持續蔓延,上海與昆山等大城市紛紛封城,造成多家台商停工延期,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表示,目前在上海與昆山停工的上市櫃台商共有161家,這些公司都已經擬定方案,調整生產地或是委託其他協力廠商處理,對公司並沒有造成重大影響。不過近日傳出,在昆山的台商將一路停工到五一長假,如果無法復工,將嚴重影響第二季財測目標的達成。
-
日月光:陸疫情封控致成本增加 Q2審慎
2022-04-28 17:38:27國內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28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合併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1%,每股淨利3.01元。不過法人關注,中國大範圍封城影響。日月光方面表示,在中國大陸營運,不致於出現中斷,但當局管制措施,確實造成營運成本上升,也對經營環境造成挑戰,預計成本增加的情況,將延續一到兩個季度。
-
中國首季半導體產量跌4.2% 3年首次出現萎縮
2022-04-19 15:36:39受到中國上海等地的疫情封城及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影響,中國首季半導體產量出現自2019年初以來首度萎縮,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積體電路(IC)產量下跌4.2%,3月的晶片產量下滑5.1%,這是從2019年第一季中國晶片產量大跌8.7%以來最差表現。
-
封城斷鏈.需求疲弱 中國3月晶片產量萎縮
2022-04-19 17:23:08好繼續來看到,中共強硬的清零措施,導致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中國半導體第一季產量,出現2019年初以來第一次萎縮,根據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積體電路(IC)產量下跌4.2%,3月的晶片產量下滑5.1%,這是從2019年第一季,中國晶片產量大跌8.7%以來,最差表現。儘管中共全力讓中芯等相關晶圓廠維持正常運作,但產業鏈環環相扣,先前官方定下2025年晶片自給率7成目標,已經確定難以實現,甚至連市場所保守預期的25%也難達到。
-
趙立堅成「反共代言人」 封城災難不斷上演
2022-04-22 22:05:38中國上海,在今年3月開始出現中共病毒疫情,直到4月21日,當局才連五天公布了36例死亡病例,令外界質疑,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上海被封控20多天,仍沒有解封跡象。但中共官媒為了給極端的防疫措施找藉口,宣稱歐美國家「躺平」,放棄防疫措施,事實到底如何?而中共戰狼趙立堅一段批評美國疫情的話,也被翻出熱傳。
-
上海官員躺平對抗中央?政治角力罕見公開化
2022-04-08 16:13:21再來關心,中國上海被強制「封城清零」,疫情仍然嚴峻,中共副總理孫春蘭親自到上海,召集書記、市長訓話,但是沒什麼效果,當地官員被指,「躺平」抵抗中央,防疫亂象叢生,民眾苦不堪言。
-
日經:台灣晶片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
2022-06-01 16:35:46日媒報導,台灣晶片業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地緣政治分析師利有姆・吉布森(Liam Gibson)在日經亞洲評論指出,如果北京試圖以武力佔領台灣,美國除動用軍力保衛台灣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多邊半導體制裁,來加強威懾中共,防止戰爭的可能性。
-
昆山封城再延至8日 估逾50家台廠暫時停工
2022-04-07 11:40:30中國上海市與昆山市因疫情嚴峻相繼封城,昆山市原本實行5天封閉管理,估計至少有數十家台廠受影響必須延長停工到4月8日,昆山市不僅台商多,更是印刷電路板PCB的重鎮,市場擔憂PCB供應鏈恐怕越來越吃緊。
-
被封到怕!上海湧現「離滬潮」.打石膏都要逃
2022-05-27 21:26:27中國上海疫情爆發後,極端封城手段重創經濟,次生人禍災害導致民不聊生,引發逃離潮。昨天有一則話題衝上微博熱搜,主題是「男子打著石膏離滬:要養家餬口」。這名湖南男子腳受傷都還沒消腫,他說來上海工作是為了養家餬口,現在沒辦法,腳上打著石膏也要離開上海。而上海虹橋火車站、上海站都爆出離滬潮。影片中,民眾拍攝自己離開虹橋火車站的情況,光是進入站裡面,就花了2小時。上海站的情形相似,站外大排長龍。大廳滿滿都是人,民眾拍影片直言,這堪比過年期間的春運。網友留言感嘆,「看了想哭」、「他們的現在,可能真的就是我們的以後」。
-
《四月之聲》道盡上海封城哀傷 網民力抗中共封殺
2022-04-23 21:07:28上海從3月底以來,疫情大爆發造成多處封城,中國網友將上海封控下的人民聲音製作成影片,遭到中共全網封殺下架,不過卻引發更多中國網友上傳和轉發影片的接力潮。有分析指出,中共這麼害怕的原因,包括恐懼人民因此走向街頭,要推翻它們。
-
【一線採訪】江蘇疫情反覆 江陰封城 昆山未解封
2022-05-06 22:08:37江蘇省方面,為了清零,江陰市連夜封路。而昆山市,仍有民眾因小區不開放而無法復工。
-
中共要求動態清零 上海6萬人將運往蘇浙兩省
2022-04-07 13:29:28中國上海官方7日通報,前一天新增本土1萬9982例確診,無症狀感染者1萬9660例,再次刷新中共官方公布的疫情新高。根據自由亞洲電台4日報導,知情人士提供的官方文件顯示,中共要求鄰近上海的浙江、江蘇兩個省份,配合所謂的「動態清零」政策。有陸媒6日指出,江蘇、浙江分別提供3萬間隔離房,總共6萬間隔離房給上海使用。
-
台走防疫經濟並重 陳時中:中國封控達不到效果
2022-04-04 21:27:12新聞首先來關心,今天是清明連假第三天,台灣本土確診仍然破百,新增133例,同時再增加一名中度肺炎的確診者。不過台灣仍是朝向「新台灣模式」,達成防疫、經濟並重,指揮官陳時中更直接點名上海,指出中共強烈的封控手段,也達不到效果。
-
北京也淪陷?五一前突爆疫情 多地大規模核酸
2022-04-23 20:56:24中國即將到來五一連假,不過首都北京此時卻爆出有疫情傳播鏈,涉及京郊老年旅遊團、裝修人員及在校學生多條傳播鏈。當局表示,繼續堅持「動態清零」,五一假期市民非必要不出京,認為五一假期會是對北京疫情防控的挑戰。23號北京朝陽區,8個重點街鄉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而先前有些小區剛解封的,幾個小時後北京宣布疫情升級,就又再度被封起來了。
-
通勤族進京被阻抗議 怒斥鎮壓警察土匪
2022-06-02 16:19:48臨近端午假期,不過中國北京疫情高燒之際,當局就倡導「就地過節」、「非必要不出京」。文旅部更下達通知,對中高風險地區,停止到當地旅行的相關業務。而網路傳出影片,北京通州白廟檢查站,阻止「通勤族」進京上班,遭到抗議。
-
北京天津管控升級 17人被捕 核酸檢測亂象多
2022-05-28 21:16:04中共封控升級,核酸檢測亂象頻傳。天津命令市民,原地相對靜止,變相封城。有市民向街道反映,當地核酸採樣流程,存在安全隱患,卻遭到圍攻。在北京,封控仍在加劇。有公安半夜砸門,要把市民從家中帶走隔離,遭到抵制。
-
南亞科:DRAM三大變數 中國封城影響需求
2022-04-16 15:23:37再來看到,記憶體大廠南亞科,1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總經理李培瑛表示,市場能見度不清楚,尤其俄烏戰火、中國疫情封城,以及通膨問題,可能進一步影響市況。
-
港9千人病歿揭上海死亡率蹊蹺 專家:冰山一角
2022-04-23 20:49:33香港第五波疫情破百萬例確診,超過9000人死亡,不過有媒體對照,同樣是疫情重災區的上海,中共當局卻稱上海從3月28號開始,到4月21號,確診累計人數超過40萬,死亡人數36人,遭到外界質疑。《德國之聲》引述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考林表示,官方統計無法反應中國實際的疫情死亡人數,認為沒有任何措施可以將嚴重的程度降低至如此。而先前《BBC》也針對上海發布死亡人數進行分析,香港病毒學家金冬雁認為,當局選擇在此刻承認有死亡個案,是為了「自圓其說」,且認為公布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