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德艦應穿越台海傳遞訊號

德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德艦應穿越台海傳遞訊號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28 日訊】德國軍艦「巴伐利亞號」巡弋印太地區即將返航,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對這次任務避開台灣海峽表示不解,認為德艦應穿越台海,傳遞西方與台灣站在一起的訊號。
德國海軍布蘭登堡級巡防艦巴伐利亞號(Bayern)去年8月啟程前往亞洲,與澳洲、美國、日本等國進行聯合演習,參與聯合國監督北韓任務,隨後經南海訪問新加坡和越南,預計下月返國。
這次任務是德國新印太政策的實踐。2020年9月,德國首次針對印度洋和太平洋區域公布全面的外交方針,強調海上自由航行的重要性。德國執政黨自由民主黨(FDP)旗下智庫瑙曼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25日舉辦研討會,討論這趟任務的意義和成果。
德國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施卓克-齊默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表示,德國對外貿易十分依賴海洋,派遣軍艦象徵德國捍衛海上航行自由的決心。德國軍艦已經有20年沒到亞洲,巴伐利亞號所到之處受到各國歡迎,一路上累積的經驗可作為下次任務參考。
不過,施卓克-齊默曼批評巴伐利亞號結束東北亞的任務後,避開台灣海峽南行。她說,台灣的民主正受到威脅,德艦應該穿過台海,凸顯台海自由航行的意義,並向北京傳遞西方與台灣站在一起的訊號。
德國政府智庫學術暨政治基金會(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國防專家史威斯特克(Göran Swistek)指出,巴伐利亞號是德國主動參與印太的象徵,具有「破冰船」和「燈塔」的意義,受到亞洲輿論的高度關注,並進一步提高印太各國對德國的期待。
不過,史威斯特克指出,中國視出現在鄰近海域的歐洲軍艦為威脅,因此拒絕了巴伐利亞號訪問上海的請求;該艦在航行途中,也受到中國海上民兵的騷擾。
他說,中國日前違反國際法,規定所有通過南海的船隻必須事先報備,對德國的財富和自由有負面影響。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日媒:台灣在歐洲展華語教學軟實力 取代孔子學院
2022-05-31 16:43:25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台灣的華語學習中心正在德國蓬勃發展,逐漸取代中國機構孔子學院,因為當地大學日漸警惕中國政府對它們學術自由的影響力。
-
王毅慕尼黑捅婁子 大唱尊重主權被酸「去和台灣說」
2022-02-22 16:29:45第58屆慕尼黑安全會議,20日在德國閉幕。俄烏危機是這次會議的主要焦點,不過,中共外長王毅在會中發表了一番,應當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言論,引發熱議,國際人權律師奧斯洛夫斯基嘲諷王毅,去和台灣說。
-
莊智淵倒吃甘蔗 6年來首度國際賽單打稱冠
2022-05-16 08:40:58台灣「桌球教父」莊智淵今天在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WTT)韋斯切斯特支線賽男子單打決賽激戰7局,以4比3擊敗德國好手杜達,拿下6年來首座國際單打賽事冠軍。
-
德國會朝野聯手 通過決議支持台灣參與世衛
2022-05-20 13:25:01世界衛生大會即將登場,德國國會19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要求德國政府致力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決議指出,台灣在2009年到2016年曾經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衛大會。不過,中共以「一中政策」為由介入後,2017年開始台灣再也不被世衛大會邀請。決議肯定台灣在全球抗疫上貢獻良多,並捐贈醫療物資給陷入危機的烏克蘭。
-
德媒:失去台灣 世界經濟將毀於一旦
2022-06-17 13:31:05國際聚焦台海安全,德語媒體《德國編輯部網路》刊登文章,標題是,「為什麼沒有台灣,世界經濟會瀕臨崩潰」,文章分析指出,台灣雖距德國9000公里之遠、面積也僅約德國的巴登符騰堡邦,但台灣對德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性,超乎多數德國人的想像,因為若中共軍事入侵台灣,與晶片相關的全球供應鏈恐全面陷入停頓。文章說,迫於中共的壓力,德國同台灣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
-
WHA聲量罕見 美英法德加澳等國發言挺台參與
2022-05-24 10:57:57世衛大會今日上午駁回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大會的提案,隨後除2友邦外,美、英、法、德、加、澳、盧、立共10國也聲援台灣,強調台灣加入的重要性,聲量之大過去少見。
-
柏林10萬人上街反戰 烏克蘭人:憂台灣遭同樣命運
2022-02-28 09:12:51德國首都柏林今天有1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名烏克蘭人表示,烏克蘭現在只剩下投降或戰鬥兩種選擇,他擔心台灣將來也會面臨同樣的命運。
-
台灣男團擊敗德國收2連勝 晉級湯姆斯盃8強
2022-05-09 22:16:18台灣羽球男團今天在湯姆斯盃小組賽延續昨天勝利方程式,由周天成、「麟洋配」、王子維搶下前3點,且後2點也到手,以5比0橫掃德國,與印度同樣2連勝,雙雙闖進8強。
-
德朝野挺台參與世衛 謝志偉:反映友台趨勢
2022-05-20 08:45:09德國朝野今天聯手通過決議,要求政府致力讓台灣參與世衛。駐德代表謝志偉表示,今年首度由黨團出面表達支持,反映德國政壇對台灣態度的轉變。
-
莊智淵頂住對手反撲 WTT大滿貫賽晉級次輪
2022-03-12 17:25:51台灣「桌球教父」今天差點浪費開局2比0聽牌優勢,讓對手連趕2局追平,所幸決勝局他頂住對手反撲,最終以3比2險勝德國削球好手菲盧斯,也挺進WTT大滿貫賽男單次輪。
-
德外長:中共必須解除對立陶宛制裁
2022-04-22 19:35:35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今天訪問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時表示,中共對立陶宛施加的強制制裁措施令人無法接受,必須解除。
-
WTT球星挑戰賽5局惜敗 林昀儒廖振珽奪男雙亞軍
2022-03-30 22:48:23台灣桌球好手林昀儒今天WTT球星挑戰賽一日4戰,晚間男雙冠軍戰與廖振珽合體,和德國組合邱黨與杜達鏖戰5局,以2比3敗下陣來,抱回亞軍。
-
德媒:失去台灣 世界經濟將崩潰
2022-06-17 12:42:52國際聚焦台海安全,德語媒體《德國編輯部網路》刊登文章,標題是,「為什麼沒有台灣,世界經濟會瀕臨崩潰」,文章分析指出,台灣雖距德國9000公里之遠、面積也僅約德國的巴登符騰堡邦,但台灣對德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性,超乎多數德國人的想像,因為若中共軍事入侵台灣,與晶片相關的全球供應鏈恐全面陷入停頓。文章說,迫於中共的壓力,德國同台灣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
-
紐西蘭爸爸越洋尋子 紀錄片見台灣最美人情味
2022-05-24 19:21:0124年前一名紐西蘭爸爸越洋來台,尋找登山失蹤兒子故事感動全台。雖然兒子最終沉眠森林深處,卻讓爸爸與台灣結下不解緣分,這段動人的療傷旅程,被拍成紀錄片「費爾的旅程」。
-
俄出兵烏克蘭 澳洲總理警告中共:不要妄想台灣
2022-02-24 20:42:26各國密切關注俄烏局勢,澳洲總理莫里森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包括中共,都在仔細觀察情勢發展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至於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遭鄰國入侵的對象,莫里森重申澳洲立場,呼籲中共不要妄想。
-
捍衛戰士2放回中華民國國旗 影評:轉變前所未見
2022-05-30 11:39:05「捍衛戰士」續集登上大銀幕,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外套上重現中華民國國旗,令台灣觀眾叫好。美媒形容這項轉變可能是本片最大膽的舉動,還有影評人稱好萊塢此舉前所未見。
-
神韻6月即將來台!7大城巡演31場
2022-04-30 21:08:20再來關心,總部位在美國紐約的神韻藝術團,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中斷了全球巡演,暌違兩年,神韻終於將在今年六月,第14度來到台灣演出,準備在7大城市,巡迴演出31場。
-
鳳凰衛視被認定為中資 傳5月將撤出在台據點
2022-04-06 14:10:35歡迎回來,鳳凰衛視台北站傳出將在5月14日關站,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鳳凰衛視的陸資股權佔比達四成以上,已在去年祭出行政處分,要求在今年5月14日前,限期改善。
-
菜單放台灣國旗遭負評 紐西蘭咖啡館老闆:不打算拿掉
2022-04-04 10:21:33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Auckland)一間咖啡館老闆表示,他在菜單上加入台灣的國旗,引起一位顧客批評,隨後發現在Google評論星級被降,負評內容還提到「一個中國」政策。
-
中共糗了!俄國列不友善國家 意外承認「台灣獨立」
2022-03-09 11:48:01歡迎回來。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各國陸續祭出經濟制裁,現在俄國總統普丁也提出反制。俄羅斯政府簽署一份「不友善國家」名單,當中除了歐美各國,台灣也上榜。而且在俄媒報導提到台灣時,雖然也被列為中國領土,但還特別標註,在1949年後就由自己的政府管理,引發外界關注,俄羅斯是否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