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琪將加強施壓中共 路透:可能啟動新貿易調查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近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美國正準備新的中國貿易政策,將更積極施壓北京。資料照。(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26 日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近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美國正準備新的中國貿易政策,將更積極施壓北京。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可能啟動301條款在內的新一輪貿易調查,恐致加徵關稅或禁運。
戴琪(Katherine Tai)本週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表示,美國不會停止推動挑戰中國,促使她改革,「但我們不能再袖手旁觀,等中國做決定」。
她強調:「我們需要把規則翻到新的一頁。」
戴琪指,美國正準備新的中國貿易政策做法,強調會更積極施壓中國。她並未提供相關細節,但指華府需要新的、更有效率的工具,來捍衛經濟利益,強化對中國的競爭力。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可能對中國啟動新的貿易調查,而這恐導致對中國加徵關稅,甚至禁運。
報導指,美方正考慮對中國的行業補貼做法採取新一輪的301條款調查。美國前總統川普(Danald Trump)任內和中國大打貿易戰時,曾引用這項條款對中國數以千億美元計的商品加徵關稅。
報導又引述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芮恩希( William Reinsch)表示,拜登(Joe Biden)政府還可能引用1930年關稅法337條款,對中國違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行為採取行動。這項條款授權美國海關禁止侵害美國專利的產品進口。
美國國會也考慮立法強化對商業機密的保護,並加快調查和排除程序。
報導表示,戴琪也以關注中國在新疆強迫勞動為由,指美國貿易代表署正對此制定第一個貿易戰略。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制裁。美國前高級貿易官員的葛里爾(Jamieson Greer)指,北京對戰爭的反應加劇了歐洲對中國日益高張的不安,並指西方對俄國的制裁,可能成為未來對中國採取行動的參照。
但戴琪強調,「一體適用」的做法不會奏效。她說,將兩個不同的國家、經濟體,不同的狀況混為一談,對美國而言是危險的。
戴琪上任美國貿易代表一年,一些美企高層對於美方懲罰中國的緩慢進度感到失望,而去年美國對中國商品貿易逆差達3553億美元(約新台幣10.1兆元),創2018年以來的新高。
報導指,戴琪承認在這方面的挫敗,並指美國過去一年解決了和其他國家的長期爭端,包括和歐盟及英國長達17年的飛機補貼,以及和日本4年的鋼鐵、鋁關稅爭議。
戴琪強調,這正是為了聚焦在中國造成的更大威脅。
美中的首階段貿易協議在2021年底到期,美方2月指中國並未履行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及服務的承諾。美國日前宣布對中國352項產品的關稅豁免,比先前納入考慮的549項要少。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戴琪:美對中徵關稅是重要貿易手段
2022-06-23 10:48:38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今天指出,美國對中國貨物加徵關稅是制衡北京的關鍵因素,華府應不要輕易放棄。
-
拜登下週亞洲行 9名美議員聯名致函籲加訪台灣
2022-05-14 19:40:17美國總統拜登下週將首度以總統身分訪問亞洲,9名共和黨籍眾議員12日聯名致函,呼籲拜登考慮加訪台灣,以在中國不斷霸凌台灣之際,展現美國對台承諾確實是「堅若磐石」。
-
哽咽感謝!李明哲夫婦談衝出中共黑牢關鍵
2022-05-10 13:18:14再來關心,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3月19日在中國遭到中共拘留,同年11月被依「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5年徒刑,近日服刑期滿,上個月15日搭機返台。他隔離期滿後,今首度公開現身,與李凈瑜上午在立法院親自召開記者會。兩人向外界鞠躬。
-
紐時:受烏俄戰爭啟發 美促台採購不對稱作戰武器
2022-05-09 11:32:54烏克蘭2月遭俄羅斯入侵後以小搏大。美媒引述美台官員指出,拜登政府以此為鏡,敦促台灣別採購傳統固定形式作戰武器,改買有助擊退中國海上入侵的不對稱作戰武器。
-
不甩中共稱台海非國際水域 美:軍艦將照樣穿越
2022-06-15 12:07:06美國今天支持台灣在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適用國際法「公海自由」原則的說法,進一步抵制中共對這條戰略通道的主權聲索。
-
抗衡中俄 美軍成功試射高超音速武器
2022-05-17 22:26:26近幾年,新型高超音速武器被視為各國未來戰略的關鍵。中共、俄羅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消息不斷,引起美英澳三國共同警戒。16日,美國空軍表示,他們在南加州海岸,成功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實現了超出音速五倍的速度。
-
外媒指美情資助烏擊沉俄船 共媒對烏克蘭變調
2022-05-06 13:32:57在歐盟提出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後,中共官媒突然正面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一天,美國媒體NBC首次披露,美國提供情報,協助烏克蘭擊沉了莫斯科號。美國紐約時報4日也報導了美國在協助烏克蘭擊殺俄軍將領的作用,對此,五角大廈發言人柯比說,美方機構「不提供高級軍方領導人在戰場位置的情資,或參與烏克蘭軍方的目標決策」。
-
小馬可仕拿逾三千萬票 篤定當選菲律賓總統
2022-05-10 22:03:38帶您關心,菲律賓大選根據非官方計票,開出將近98%的合格選票中,候選人小馬可仕已經拿下超過半數的3千 1百萬張票,贏過對手現任副總統羅貝多將近一倍,篤定當選第17屆菲律賓總統。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與日本政府都獻上祝賀,並期盼進一步深化與菲國的關係。
-
美中情局長:烏克蘭戰爭影響中共對台灣算計
2022-05-08 10:34:01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Bill Burn)7日表示,中共正仔細研究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且很可能會根據它從當中汲取的教訓,調整它奪取台灣控制權的長程計畫。
-
美國務院:中俄軍機飛日本海 顯示其關係活躍
2022-05-25 09:55:27早安新唐人先來聚焦印太區域局勢,就在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的安全對話啟動同天,中共與俄羅斯轟炸機在日本領空附近繞行,隨後遭到日方驅離。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指出,中俄在四方峰會期間採取這一行動,比過去更具挑釁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24日也表示,這顯示,中共與俄羅斯的關係活躍。
-
美官員:俄烏衝突給美國意外優勢「對抗中共」
2022-05-11 16:42:13再來看到,彭博社引述兩位不具名的美國國防官員表示,隨著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的過程中,遭遇越來越多的軍事損失,與一連串的國際制裁,這場衝突將給美國帶來意外的優勢「對抗中共」。再加上,歐洲各國正積極增加國防開支,如果烏克蘭危機使歐洲更有能力保衛自己,可能使美國騰出手來在亞洲做更多事情。這可能包括一系列的行動,包括轉移軍隊和武器裝備,以及在整個印太地區擴大經濟和政治聯繫,應對未來最大的挑戰「中共政權」。
-
余茂春主導 美智庫成立中國中心研擬抗中共策略
2022-05-21 19:27:40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19日宣布成立「中國中心」,負責研擬抗中策略。中心延攬川普時代2名反中共大將,由重要中國智囊余茂春主導,前國務卿蓬佩奧擔任諮詢委員會主席。
-
太平洋島國拒與中共達成安全協議 美欲深化關係
2022-06-01 16:30:57在太平洋島國拒絕與中共達成一項安全協議後,美國今天承諾給予支持。太平洋島國認為,北京的行動顯示其提出的協議有多麼「不透明」。
-
白宮將宣布新印太合作 新台灣政策法也上路
2022-06-18 20:27:57針對台海局勢,白宮將在下週宣布一項新的印太倡議,同時,美國兩黨重量級議員提出新法案,將全面調整美國對台政策,提升台灣地位。
-
中俄否決安理會加強制裁北韓案 2006年以來首見
2022-05-27 11:26:17美國以北韓恢復試射彈道飛彈為由,帶頭推動聯合國加強制裁北韓,但中共與俄羅斯今天否決這項提案。這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06年開始懲罰北韓後,首度就此議題公開分裂。
-
台灣為何缺席IPEF首輪名單? 謝金河分析兩個原因
2022-05-24 16:45:18為了抗衡中共,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針對台灣未列首輪名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在預料之中,一方面,美方不想刺激中共,另外,台灣可能要開始思考在未來的世界經濟,如何選對邊站。
-
美媒:中共下令政府與國營企業棄用外國個人電腦
2022-05-07 19:08:40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中國已下令中央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在2年內以國產個人電腦替換外國品牌產品。這是迄今北京試圖根除敏感機構內海外技術的最積極行動之一。
-
拜登啟動IPEF前夕 台美雙邊會晤深化經濟
2022-05-21 21:25:47睽違兩年的APEC部長級實體會議這次在泰國舉行,會議前夕,台灣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進行了雙邊會晤,討論深化雙邊經濟關係的機會,並商定在未來幾週內再次會面,而這次會晤,正值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前夕,格外受到矚目。
-
台灣列名非北約盟友 美參議員推新法加碼挺台
2022-06-17 16:42:15美國聯邦參議員梅南德茲與葛蘭姆今天提出法案,希望加大挺台幅度,內容包括數十億美元的安全援助條款,並把台灣列為主要的北約以外盟友。
-
排除中俄 台等APEC7成員擬建新CBPR架構
2022-05-17 16:32:18「日經亞洲」16日報導,七個亞太經合會的成員國,包括台灣,已經同意建立一套新的跨境隱私保護規則架構,這是一套獨立於APEC之外的個人資料傳輸辦法。報導指出,由於俄羅斯和中共都是APEC成員,因此APEC成員國之間的個資流通存有疑慮。新的CBPR架構,是為了將中共和俄羅斯排除在外。而同意建立的國家包括日本、美國、南韓、加拿大、台灣、菲律賓和新加坡七個APEC成員,並將積極邀請非APEC成員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