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需要台灣 半島電視台:半導體角色難以替代

半島電視台報導,COVID-19疫情和烏克蘭戰爭,促使台灣在晶片製造業扮演的關鍵角色,受到關注。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04 日訊】半島電視台報導,COVID-19疫情和烏克蘭戰爭,促使台灣在晶片製造業扮演的關鍵角色受到關注,國際能見度提升,尤其拜台積電之賜。且專家指出,台灣這樣的地位短期內難以取代。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旗下「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區域事務主任約克(Rob York)等研究員替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撰寫報導指出,疫情爆發及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開戰,使得外界看見在半導體這項重要零件的生產上,台灣扮演的角色難以替代,並凸顯台灣對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舉足輕重。
而在台灣業者中,台積電便獨占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營收的一半以上,這大致上歸功於它的商業模式完全聚焦在替其他業者設計的晶片代工。
香港城市大學科技發展專家傅勒(Douglas Fuller)指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有 「先行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並透過一系列方式維持優勢,包括聘雇強大工程師團隊、教育體系著重電腦工程,以及提供眾多政府支援,例如廉價供水、貸款補助和低稅。
台灣在半導體製造上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居家辦公和教學的科技需求大增之下,包括美國和德國等經濟體都請求台灣協助提高產量。
專家指出,半導體製造業是台灣國際地位攀升的關鍵原因,並有助與中國做出區隔。對於只有14個邦交國的台灣,以及改善許多國家怕激怒中國而猶豫與台灣打交道,這樣的肯定十分重要。
法國策略研究基金會(Fondation pour la Recherche Stratégique,FRS)研究員波恩達茲(Antoine Bondaz)特別點出,歐洲國家已開始談論有必要與台灣加強合作,且明確歸功於半導體。「半導體在促進台灣能見度上扮演關鍵角色。」
俄羅斯2月24日侵略烏克蘭後,台灣加入美國與其盟邦,對莫斯科實施經濟制裁,並且是動用手中王牌,切斷對俄國的半導體出口。業界專家說,這很可能令俄國難以找到替代選項,進而對俄國經濟帶來非常嚴厲衝擊。
此外,專家懷疑在可預見的將來,台積電能夠被取代。以半導體代工營收來看,世界排名第2的韓國科技業巨擘三星(Samsung),仍然遠遠落居於龍頭的台積電。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建輝並指出,他懷疑其他國家能複製台灣的角色,考量到台灣培養半導體工程師的特殊傳統,以及台積電的研發工作是24小時運作。
吳建輝表示:「這是無法被超越的,甚至拿三星來比較。」他說,其他國家分散風險的努力,遲早會遭遇能源、人力成本和無法複製台灣工程師效率的相關瓶頸。
國際關係專家、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邱奕宏也同意。他表示:「不是花錢就好,也不是只要有技術。」「這事關人才…一週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這並不容易。台灣有較多工程師更願意犧牲私人時間。」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 7家領導者來自台灣
2022-04-29 16:38:32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焦點。根據最新研調顯示,去年全球營收前10大IC設計公司,台灣就有4家進榜,第一名是美國的高通,台灣聯發科排名第4。而且,這10家公司當中,有7家公司的領導者,來自台灣。
-
台積電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劉德音:擴廠大多在台
2022-06-08 13:15:37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重量級股東會今天(8日)召開。受疫情影響以直播進行。儘管半導體產業傳出雜音,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紛擾。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台積公司正進入高結構性成長的幾年,去年公司的營收成長24.9%,今年預期成長大約30%左右。台積電大部分的擴廠投資,仍會持續在台灣,但也將延伸到美國跟日本。
-
台灣掀半導體投資熱!《日經》析背後1大原因
2022-06-14 17:03:40台灣多家半導體公司在國內積極展開投資計畫,《日經新聞》的記者親自走訪了南部科學園區,報導中寫道「台灣正掀起史無前例的半導體投資熱潮」,並分析背後一大原因。
-
台積電2奈米2025年量產 魏哲家:展示技術領先
2022-06-17 16:41:57台積電一年一度的北美技術論壇,今年重新採取實體方式舉行,並由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宣布,2奈米研發最新進度,在效能跟功耗方面都大幅提升,預計2025年量產,也將正面迎戰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
-
日媒直擊台灣半導體熱!佔地40個東京巨蛋
2022-06-18 15:05:32台灣多家半導體公司在國內積極展開投資計畫,《日經新聞》的記者親自走訪南部科學園區,提到「台灣正掀起史無前例的半導體投資熱潮」,並分析背後的一大原因。
-
日經:台灣晶片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
2022-06-01 16:35:46日媒報導,台灣晶片業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地緣政治分析師利有姆・吉布森(Liam Gibson)在日經亞洲評論指出,如果北京試圖以武力佔領台灣,美國除動用軍力保衛台灣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多邊半導體制裁,來加強威懾中共,防止戰爭的可能性。
-
台積3年千億投資超標 陸放話搶台積 專家剖析
2022-06-09 17:22:58好,股東會上,董事長劉德音透露,明年資本支出可能超過 400億美元,等於台積3 年千億元的投資計畫將超標,我們請教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怎麼看接下來台積電全球佈局的走向?
-
台積五月再報喜!劉德音: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2022-06-11 15:36:40首先來看到,牽動全球供應鏈神經,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股東會,在6月8日召開。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台積電進入高結構性成長,今年營收預期成長大約30%左右,公司擴廠大部分仍在台灣,但也將延伸到美國跟日本。另外,台積電在週五(10日)公布最新5月份營收,來到1857億元、年增65.3% 再創歷史新高。
-
台積電Q1營收創高 英特爾CEO傳來訪擴訂單
2022-04-09 15:32:44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8日公布營收數據,今年3月營收創下單月次高,另外,台積電今年第一季營收金額來到 4千9百10.76 億元,改寫歷史新高。本週,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傳出親訪台積電,被認為是要擴大下單台積電,同時強化在先進製程方面的合作。
-
標槍飛彈250個晶片全和台買 美商長再促自製
2022-05-26 13:22:35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5號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70%的先進晶片來自台灣,尤其是軍用晶片,雷蒙多透露,標槍飛彈系統中大約有250個晶片,都向台灣採購,她希望,美國國會盡快通過晶片法案,幫助美國自製晶片。
-
台積北美技術論壇大秀創新 2025量產2奈米!
2022-06-18 15:02:02首先來看到,台積電一年一度的北美技術論壇,今年重新採取實體方式舉行,並由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宣布,2奈米研發最新進度,在效能跟功耗方面都大幅提升,預計2025年量產,也將正面迎戰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
-
台積.Intel搶工程師 張忠謀曾指美缺晶片人才
2022-05-28 21:15:27帶您看到,半導體產業消息。台積電和英特爾,同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動工,目標都在2024年投產,也掀起人才爭奪戰。日媒報導指出,有3大關鍵原因,加劇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難度。事實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今年4月就點出,美國缺乏晶片製造人才,及高成本的問題。
-
台積電先進製程占全球6成 專家:是台灣堅強矽盾
2022-04-28 16:42:08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國會聽證會,強調美方會堅決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抵禦包括來自中共的潛在侵略。產業研究人員表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對全球科技發展具有關鍵影響力,同時也是防護台灣的堅強矽盾。
-
5月台比經濟合作會聚焦半導體 IMEC策略長參與成亮點
2022-04-24 14:18:57台灣與比利時經濟合作會議5月5日將在台北登場,聚焦半導體產業合作。擁有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等半導體大廠「金頭腦」美譽的比利時研究機構IMEC策略長德鮑克,將在會中引介全球最新半導體研發趨勢,成為本次會議最大亮點。
-
美國推動晶片在地製造 張忠謀:以台積電經驗是昂貴
2022-04-21 14:28:29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不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在美設廠會是昂貴,他以台積電經驗為例,同樣產品比台灣廠成本貴上5成,美國半導體製造人力短缺,將難與世界競爭。
-
台積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劉德音:今年估增30%
2022-06-08 17:07:20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股東會今天召開。因考量疫情,比照 2021年,包下飯店多層樓視訊轉播,也提供線上直播。儘管半導體產業傳出雜音,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紛擾。董事長劉德音強調,有信心能夠因應未來挑戰。
-
明年晶片仍短缺 美商務部長:台灣是重要夥伴
2022-06-01 16:36:21歡迎回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示警,全球關鍵半導體短缺情形可能延續至明年,並表示,美國將持續尋求與台灣合作。
-
英特爾發布半導體需求警報 晶片股下跌
2022-06-09 13:27:53終端消費產業市況出現雜音,美國半導體巨擘英特爾,近日釋出半導體獲利警報,點名三大不利因素影響獲利,消息一出,造成美國晶片股急殺,台灣晶圓雙雄ADR也受到波及。
-
台歐最高層級經濟對話 王美花與歐盟總署長視訊
2022-06-02 21:52:39再來看到,繼台美貿易有重大進展後,台灣今天傍晚,與歐盟舉行高階貿易會議,這個「台灣歐盟經貿對話會議」,是有史以來台灣與歐盟間最高級別的經貿官員對話,歐方主要關切半導體供應鏈韌性與合作、離岸風電產業等議題。由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與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署長魏恩德共同主持,對話層級提升至部長級,顯示在歐盟國際經貿合作藍圖上,台灣的重要性提升,台灣與歐盟關係的重大突破。
-
台歐首次部長級對話 設平台促半導體合作
2022-06-03 09:28:02再來看到,繼台美貿易有重大進展後,台灣昨天傍晚,與歐盟舉行高階貿易會議,這是有史以來台灣與歐盟間最高級別的經貿官員對話,歐方主要關切半導體供應鏈韌性與合作,還有離岸風電產業等議題。由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與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署長魏恩德共同主持,在半導體部分,經濟部官員透露,歐洲並無談到吸引特定廠商到歐設廠;雙方認為,造成晶片荒可以說是因半導體上下游所產生的資訊落差,雙方同意進一步分享半導體供應鏈資訊。另外,在人才不分,台灣分享當初如何運用「工研院模式」扶植半導體產業。經濟部今年3月已派半導體專家團到立陶宛、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