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漠視俄羅斯侵略 烏克蘭學者覺醒嗆等著瞧

俄羅斯揮軍入侵中共從未嚴正譴責,烏克蘭智庫學者表示,當地民眾感到失望,並改變對一帶一路的態度,揚言等著瞧。示意圖。(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10 日訊】中國布局一帶一路倡議,烏克蘭曾聲稱,要成為中國投資歐洲的橋樑,不過俄羅斯揮軍入侵中國從未嚴正譴責,烏克蘭智庫學者表示,當地民眾感到失望,並改變對一帶一路的態度,揚言等著瞧。
香港南早報(SCMP)7日報導,自烏克蘭2017年與北京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BRI)的協議以來,中國的合約承包商與金融行庫,紛紛挹注可觀的技術和資金援助,拓展這個東歐國家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
這些項目包括在首都基輔(Kyiv)闢建捷運,在黑海沿岸打造風力發電廠,斥資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億元)使南部海港馬立波(Mariupol)改頭換面。當前馬立波慘遭俄軍蹂躪幾乎淪為廢墟。
上述3項受惠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興土木方案,使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去年雄心勃勃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承諾,他領導的國家願扮演中國赴歐洲投資的橋樑。
不過根據經濟學家與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專家學者指出,如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卻使先前談妥的種種蒙上一層陰影。
南華早報的報導說,戰事打亂在烏克蘭敲定的項目推動,因北京當局不願譴責俄羅斯侵略,或者甚至拒絕承認俄國發動攻擊就是入侵,已使基輔當局深感挫折,並導致不少民眾質疑,是否中國仍應是烏克蘭的主要經貿夥伴。
尤其聯合國針對俄烏戰爭的表決,中國不是表態棄權就是相挺俄羅斯,而官方對外發言口徑雖聲稱維持中立,卻放任中國官媒和外交官把俄侵烏歸咎於美國及北約(NATO)。
位於基輔的烏克蘭主要智庫拉祖姆科夫中心(Razumkov Centre)經濟與社會計畫主任尤爾奇申(Vasyl Yurchyshyn)表示,中國的表象中立「實際上」就是支持俄羅斯。
他說,烏克蘭人很「失望」,並說這失望的情緒可能會轉嫁於公眾反對日後的一帶一路倡議協議,「對於這項倡議一開始我們甚表歡迎」,被問到不過日後將如何呢?「我們等著瞧」。
對比尤爾奇申的直言不諱,代表烏克蘭官方的澤倫斯基幕僚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舉辦的視訊會議中發言則顯得委婉:「我們認為中國是全球最有力的領袖國家之一,在終止這場戰爭方面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儘管如此,尤爾奇申說,烏克蘭目前處於關鍵時刻,必須「明確辨認烏國的主要夥伴,當然,毫無疑問,當今最值得烏克蘭信賴的就是美國了」。
尤爾奇申坦承,這樣的重大轉變勢必危及烏克蘭與中國的經濟利益往來,包括一帶一路倡議當中坦妥的項目,不過他以2014年俄羅斯併吞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Crimea)為例,之後烏克隨即加速與歐盟的經貿關係,很快俄羅斯就喪失掉烏克蘭最主要貿易夥伴的地位。
根據烏克蘭當局的統計資料,中國取代俄羅斯成為烏國的主要經貿夥伴,出口大批的玉米、鐵礦等物資,去年的出口總額高達80億美元(約新台幣2315億元)。
當前戰火正熾,烏克蘭的農作物出口銳減,衝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的糧食供應,引發非洲與中東等地區缺糧的恐慌。
不過尤爾奇申表示,全球農作物的出口終究會回復,烏克蘭能夠找到中國之外的其他市場,何況未來10年全球糧食需求將持續攀升,「烏克蘭可重新定位市場,尤其是日益活絡的東南亞地區,可望帶來長期獲利」。
中國的外圍官媒環球時報也引述產業界人士指出,中國駐基輔大使館示警後,在烏克蘭營運的大型中國國有企業正擬定應急方案,並著手因應未來的項目可能遭到凍結。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專研全球基礎建設政策的學者巴農(Michael Bennon)指出,當其他的開發機構沒有好的選項,需要發展融資的國家才會轉向一帶一路倡議投石問路。
巴農預測,俄烏戰後,烏克蘭重建可選擇的合作對象很多,美國也在關注烏克蘭戰後勢必遭逢重創。
而成立之初就是要與一帶一路倡議互別苗頭的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DFC),即可把握這個近在眼前幫助烏克蘭的機會。
目前為止,中國雖不願與西方國家同聲譴責俄羅斯,但尚未損及中國在其他參與BRI國家之中的地位,不過數據研究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資深分析師明吉(Matthew Mingey)說,如此卻可能造成其他國家決策者對於中國的BRI採取強硬態度,並更加嚴厲批評一帶一路倡議。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研究:俄侵烏100天 出口化石燃料進帳近3兆元
2022-06-14 17:52:43根據今天公布最新研究報告,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的100天內,因輸出化石燃料大賺930億歐元(約新台幣2.9兆元),目的地大多為歐盟國家。
-
澤倫斯基:戰後未見北京予烏克蘭任何支持
2022-05-27 13:12:18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烏克蘭議題早餐討論會上,就中共的俄烏戰爭立場做出公開表態。他表示,戰爭爆發前,烏克蘭與中方關係友好,戰爭爆發後,卻沒有看見中共給予烏克蘭任何支持。
-
蓬佩奧籲組全球自由聯盟 力挺台灣烏克蘭以色列
2022-06-25 11:10:19美國之音(VOA)今天報導,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24日發表演說,呼籲有必要組建新的全球自由聯盟,力挺台灣、烏克蘭與以色列,以防俄羅斯與中國形成泛歐亞巨無霸的霸權統治。
-
俄烏戰啟示!吳釗燮談台灣安全重要性提升
2022-05-28 21:12:28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英國「旁觀者週刊」專欄主筆訪談,28日登為封面故事,向國際社會表明願意自我防衛的決心。就在美國總統拜登喊出軍事保台論後,也讓中共對台的威脅,持續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
中共大買俄羅斯原油 5月進口量超過沙烏地居冠
2022-06-21 16:45:55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日前通話,被視為北京進一步親俄之舉。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自俄國進口原油達842萬噸,不但較4月大增近25%,更超過自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782萬噸。
-
G7、北約峰會下週開幕 將聚焦應對俄國和中共
2022-06-21 20:17:05來看到,G7和北約兩大重量級的國際峰會,下個禮拜即將登場,會議重點預計聚焦在俄烏局勢上,以及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共。美國總統拜登這個禮拜六(6/25)將啟程展開他的歐洲訪問行程。另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會透過視訊的方式參加兩場峰會,而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四國領袖也預計出席北約峰會。
-
瑞典智庫:全球核武數量將出現冷戰以來首度增長
2022-06-13 18:23:07瑞典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導致全球緊張局勢加劇,全球核武數量在歷經35年下滑之後,今後10年預計將出現增長。
-
俄方不再反對 中吉烏鐵路計劃明年開工
2022-06-02 14:18:37被視為中國運輸貨物到歐洲和中東的最短路線的「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在規劃逾25年後,近期傳出在俄羅斯不再反對後明年可望開工。
-
避受波及 中共下令領空禁被俄國「國有化」外國客機
2022-06-02 16:15:02外媒報導,中國政府禁止被俄羅斯「國有化」的外資客機飛入中國領空。此前,為因應歐盟制裁,俄羅斯准許境內的外資客機在俄羅斯重新註冊,引發飛機所有權爭議。
-
澤倫斯基:戰爭衝擊全球 中共應發揮對俄影響力
2022-06-09 08:34:37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指出,俄烏戰爭對全球構成威脅,甚至不排除導致世界大戰,任何國家、尤其是大國領導人都應正視事態嚴重性;中共能對俄羅斯發揮影響力、使其止戰,這對烏克蘭而言很重要。
-
談中共擴軍 美國印太司令:最擔憂中俄結盟
2022-06-27 22:11:24在北約峰會登場之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出席活動時表示,中共正在進行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擴張。除此之外,他也對近來中俄加深關係表達擔憂。
-
大涼山婚宴揭赤貧現狀 拍攝者遭傳喚
2022-06-10 16:48:59日前,一段大涼山區的婚宴影片在網路爆紅,但拍攝影片者卻遭到警方訓誡,大陸鄉村的「赤貧」慘狀,讓中共所謂扶貧脫困的宣傳破功。
-
俄兩將軍同日陣亡 烏奪回北頓涅茨克過半地區
2022-06-07 17:15:34首先來關注俄烏局勢。目前在頓巴斯地區,烏軍在「北頓涅茨克市」發起了反攻,收復過半領土。另外,俄軍則曝出,在一天內損失了兩名將領。
-
英媒:譚德塞認為COVID-19病毒是武漢實驗室洩出
2022-06-19 12:43:44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稱,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私下認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是2019年從武漢實驗室洩出病毒導致。
-
普丁:不反對烏入歐盟 將與每個人恢復關係
2022-06-18 21:04:57歐盟執委會建議烏克蘭為歐盟候選國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丁並未表示反對。普丁指出,俄羅斯已經準備好與每個人恢復關係,而且俄羅斯和烏克蘭恢復關係是無法避免的,因為現狀遲早都要恢復正常。
-
王毅訪問失利 中共未與太平洋10島國達協議
2022-05-30 21:45:54火線新聞來看到,中共企圖控制太平洋地區的計劃落空,今天,中共外長王毅今天在斐濟,與10個太平洋島國進行外長會議,不過,由於一些國家表達了深切的擔憂,11個國家無法就全面的貿易和安全草案達成一致。
-
烏克蘭無人機衝進俄羅斯煉油廠 引發大爆炸
2022-06-23 17:35:50再來關心,烏俄最新局勢,6月22日,俄羅斯的一座煉油廠,疑似在被對手的無人機襲擊後,發生劇烈爆炸。
-
立陶宛禁俄物資過境 俄與北約衝突一觸即發
2022-06-21 14:28:59「立陶宛」實施歐盟制裁,禁止俄國物資通過其領土,引發俄羅斯抗議。莫斯科稱,將會採取反制措施。來看報導。
-
友誼小船要翻?普丁嚴厲批評習近平支持不力
2022-06-09 22:18:17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俄烏開戰以來,中共因懼怕西方制裁而不敢向俄羅斯提供幫助,引發普丁的嚴重不滿。有評論分析,與俄「友誼無上限」已成為中共的巨大負資產。
-
日經:台灣晶片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
2022-06-01 16:35:46日媒報導,台灣晶片業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地緣政治分析師利有姆・吉布森(Liam Gibson)在日經亞洲評論指出,如果北京試圖以武力佔領台灣,美國除動用軍力保衛台灣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多邊半導體制裁,來加強威懾中共,防止戰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