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考察種子 中國糧食危機大過疫情?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12 日訊】中國多地封城民眾苦不堪言,不過,中國糧食危機可能已經大過清零防疫這個政治任務了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前往海南三亞,先後考察了當地的種子實驗室,稱只有掌握種子,才能確保中國糧食安全。俄烏戰爭前,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大麥、玉米,分別佔中國進口總量的28%、29.7%。
四月清明時節,是春耕的重要時段。中國糧食大省吉林,封城已持續一個月。上週一(4月4日)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組突然發文(《關於滯留長吉兩市農民返鄉春耕工作方案》)允許滯留在長春市和吉林市的符合條件的農民返鄉春耕。
大陸官媒新華網、人民網4月10日刊文,步調一致地宣傳,疫情防控下要確保春耕。顯示中國糧食危機或已大過清零防疫這個政治任務。
舒蘭市糧食生意商人 林先生(已變音):「東北現在開始大面積育苗了,要晚個三天五天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多少都有影響。對我們這的影響就是買農資不是太方便。」
吉林省舒蘭市是水稻種植大縣,林先生表示,由於涉及售後服務,一般農業物資都靠實體交易,不在網上訂購。
嚴厲封控讓社會停擺,物流不暢不僅影響農民購買農藥、化肥,對種子也有影響。
大陸媒體人 劉先生(已變音):「現在中國的種糧,很多地方已經不是傳統的把去年或上一季的作物選擇一些顆粒飽滿、優良品種留下來播種,他是專門進來的糧種,或者是中國的有關機構培育出來的糧種。」
6日,記者撥打吉林省公主嶺市、樺甸市、白山市和延邊市的多家種子公司對外聯絡電話,都無人接聽。
吉林省吉林市某種子公司職員:「是馬上春耕了,不是疫情嘛,(公司)不開,都在家做核酸呢。」
除了疫情本身、自然災害、極端天氣等非人為因素,現行清零防疫政策、之前長期的經濟政策及當下國際局勢的變化,都在加重糧食危機的程度。
隨著近二十多年土地資源被政府大量用於商業開發,中國可用耕地持續減少,食物自給率持續下降,僅2021年,中國進口糧食就高達16453.9萬噸,糧食對外依存度達19.4%。
俄烏戰爭的爆發,也嚴重影響中國糧食供給。俄烏戰爭前,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大麥、玉米,分別佔中國進口總量的28%、29.7%。
3月上旬,在吉林本輪疫情剛剛爆發時,中共黨魁習近平在政協會議上再次下令、要求力保耕地;當前,在中國各地總動員對染疫民眾嚴防死守之際,習近平10日前往海南三亞考察種子實驗室,並表示只有自己掌握種子,才能確保中國糧食安全。
《北京之春》主編、紐西蘭資深媒體人 陳維健:「現在種子基本上都是大公司壟斷的,這些種子公司也是西方的那些大公司擁有,現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狀況,這些種子公司和其他大公司一樣,都是覺得中國已經沒有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和生產環境,他們也都在逐漸撤離中國大陸。他們撤出中國後會留下一個空白,這個空白中國一下子補不上去的。糧食危機,我估計,還不是在今年明年, 兩三年以後,會顯得更加突出。」
新唐人記者李蘭 特約記者駱亞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中國糧荒危機浮現 吉林為保春耕放農民返鄉
2022-04-12 17:13:50帶您關心,目前正值春耕時節,不過由於中國糧食大省吉林,因為疫情長期封城,再加上中共的經濟政策和國際環境的變化,將導致中國缺糧危機,雪上加霜。
-
【一線採訪】上海方艙爆滿 多人被困公車過夜近崩潰
2022-04-12 09:17:15上海當局,要求陽性感染者,必須轉運,但是方艙醫院的床位不足,部分隔離者被長時間困在車上。此外,還有民眾曝光,具備出院條件的人,不被允許離開方艙,同樣是求助無門。
-
李開大會犯忌 十萬人大會被連夜否決
2022-05-30 20:18:37中共黨魁習近平要清零,總理李克強要保經濟,雙方意見相左,黨內鬥爭暗潮洶湧。對於李克強承認經濟陷入困境的講話,黨媒連夜否決,與此同時,習近平為了堅持清零,似乎採取了五項措施。
-
缺糧議題再浮台面 習近平罕問「糧食怎麼辦?」
2021-12-14 13:26:2212日,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罕見地以習近平說「那麼糧食怎麼辦?」做為標題,讓中國的糧食缺口危機再度浮上檯面。
-
不只瞄準台?廣東祕密錄音曝光對美國備戰|中國一分鐘
2022-05-18 21:16:58近期中國大陸出現嚴限出境等多個異常的閉關鎖國信號,引發猜測之際,一個廣東省戰前動員高層祕密會議錄音在網上曝光。該錄音透露,廣東省內將裝備萬噸或千噸滾裝船武器系統,並明確全面對準南海、台海和美國目標。
-
疫情衝擊不妙?李克強一週3連發經濟示警|中國一分鐘
2022-04-12 22:24:07中共兩會剛結束一個月,《彭博》報導,李克強在不到一周時間裡,就經濟成長風險發出3次警告,表明在疫情封控下對前景的擔憂,週一(11日)他喊話地方應「增強緊迫感」。而在上週的(4月8日和4月6日)兩次會議上,李克強急切地重複說「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
-
聽誰的?彭博指習李不同調 中國經濟陷癱瘓
2022-05-27 21:25:53歡迎回來。中共總理李克強,週三(5月25日)主持召開10萬名幹部的緊急經濟會議,他警告說,中國經濟有跌出合理區間的風險,如果不採取行動阻止經濟下滑,將造成可怕後果。但李克強的講話連夜被黨媒否決。外媒指出,李克強與習近平不同調,中國經濟陷入癱瘓。
-
北韓通知中共不去冬奧 冬奧三個重大問題被聚焦
2022-01-07 13:01:21北京冬奧會進入倒數計時,習近平日前視察冬奧的籌備工作。然而,中共侵犯人權的行徑,以及疫情的持續,外界並不看好中共舉辦冬奧會。北韓也正式通知中共,北韓運動員將缺席北京冬奧。
-
李克強召集十萬幹部 急於穩定全國經濟大盤
2022-05-26 16:45:025月25日,中共國家總理李克強,緊急召集各級官員約10萬人開會,也讓中國經濟困境,再次搬上檯面。
-
吉林市封城 400萬人禁足 生活物資只能網購
2022-03-21 09:09:05歡迎回來,中國與香港的疫情竄起,來看到,今早有哪些最新的進度,吉林市封城,400萬人禁足,生活物資只能網購。廈門市今天起停課1週,室內場所停業,上班須持陰性證明。官方稱上海單日增逾500例創高,大範圍封閉幾乎普篩。另外,香港《明報》指出,香港打疫苗後染疫死者,其中有87%接種的是科興。
-
中共強硬清零耽誤春耕 糧食危機浮上檯面
2022-04-07 16:41:54烏克蘭出口中國的糧食驟減,而現在正值春耕時節,中國多地出現逼迫農民復耕的情況,外媒報導關注,中共當局嚴格的防疫封鎖正加劇肥料、勞動力和種子的嚴重短缺,恐加劇糧食危機。
-
清零 停產 撤資 三重壓力下中國經濟更趨下行
2022-03-19 21:32:51當前中國的防疫清零政策,讓華北、華中、華南的重要城市幾乎全部停擺,停工停產、物流中斷、外資撤離,讓已經面臨三重壓力的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更加明顯。
-
疫情封控和烏俄戰重挫全球化 中國加速封閉
2022-05-04 16:45:25當前,中共治下的中國,正面臨著國內國外的全方位危機。專家表示,中共二十大權力爭奪下的封控,加上俄烏戰爭,都在加速著中共遠離世界體系。
-
七劍圍攻 內外交困 習李不同調 連任成疑
2022-05-27 16:52:52李克強25號召開超過十萬人的會議,對中國經濟示警,另外,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也參加這次會議;中共二十大前,黨內各派系的角力鬥爭愈演愈烈。
-
周焯華被捕內幕:習六次批示 公安部疑按兵不動|中國一分鐘
2021-12-07 22:31:14人稱「洗米華」的澳門小賭王、太陽城集團董事會主席周焯華,上月被浙江省溫州警方批捕,澳門警方動手抓人。親北京的《星島日報》6日報導表示,是北京方面主導逮捕他,習近平曾六次對打擊跨境賭博作出批示,但公安部一直沒有動靜,直到王小洪接任公安部黨委書記後,親自督軍指揮,周焯華才被拿下。
-
中國真實CPI恐逾10%! 通膨將重傷「內循環」
2022-06-08 17:27:03中國4月CPI年增2.1%,即將公布五月數據,不過外界關注,中國真實通膨數據到底如何?就有陸企券商示警,中國下半年CPI,可能面臨升高的壓力,我們請教學者高仁山,怎麼看中國下半年通膨?受哪些因素影響?
-
保官嚴控疫情 停工傷經濟 深圳內部政策矛盾
2022-03-23 23:12:40目前中國境內疫情四起,在南方科技重鎮深圳,有公務員透露,當局內部意見不統一,一派要保疫情,一派要保經濟,官員內部都無所適從。
-
走向正常生活三分之一班級停課才達全校停課標準
2022-04-12 22:18:01鏡頭轉回台灣,因應COVID-19疫情輕症化,台灣防疫指揮中心,今天(12日)宣布,為了提高檢測效率,即日起,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期滿檢測,改以家用快篩執行。此外,各級學校發生疫情的停課標準,也從明天(13日)起放寬。
-
俄烏戰爭衝擊 WTO下砍2022年全球貿易成長預測
2022-04-12 23:20:03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天將今年全球貿易成長率預估由4.7%大砍至3%,理由是受到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戰爭的衝擊。世貿並警告,物價勁揚可能引發糧食危機。
-
陳時中:家用快篩目標降到200元以下
2022-04-12 13:26:23今天(12日)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廣播節目專訪,針對家用快篩試劑降價的問題,陳時中保證試劑將會越來越便宜,目標至少要降到2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