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首季獲利亮眼 Q2有望創三個新高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16 日訊】歡迎回來,近期市場傳出不少利空因素,加上中國疫情爆發,半導體產業景氣受關注,台積電14日線上法說會,繳出首季亮眼成績單,第二季營收獲利還有望創高,台積電預估,高效能運算需求、車用電子帶動,抵銷手機淡季影響,資本支出以及成長目標,都維持不變。
台積電14日法說會前夕,股價收在平盤,法人圈屏息以待,就等台積電對外釋出看法,台積電宣布,今年資本支出,維持1月預估的400億至440億美元,對中長期成長,顯然是深具信心!
台積電財務長 黃仁昭:「我們持續相信,長期毛利率在53%甚至更高是可以達到的。」
台積電總裁 魏哲家:「我們預期我們的產能還將維持緊俏至2022年。2022年對台積電來說,將會是強勁成長的一年。」
2022第一季,台積電合併營收新台幣4,910億,稅後淨利2,027億,EPS 衝上7.82元,將近8元水準,毛利率更跨過55%,讓外界大為驚喜,第二季營收獲利,有望續創新高,營收,將再成長 3.2%~6.7%,毛利率上看58%。
不過美系外資券商,日前看空台積電,擔憂半導體下行循環,外資也追問,近期俄烏戰火,加上中國疫情擾亂供應鏈,市場又傳出砍單消息,為何台積電依舊這麼樂觀?
台積電總裁 魏哲家:「你說的對,一些終端產品市場需求來看,我們開始注意到有所放緩,像是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但是正如我所指出的,其他市場領域還是很強,特別是在 MCU(車用晶片)和電源管理 IC 方面,我們仍然看到非常強勁的需求。由於Covid-19 的出現帶來了不確定性,我們持續觀察到,我們的客戶保持更高的庫存水平。」
台積電預估,半導體產業在未來五年,每年呈現高個位數成長(7%-9%),看好車用電子、HPC高效能運算,終端設備矽含量增加,企業數位化商機都是帶動因素。
台積電總裁 魏哲家:「我們的資本支出和產能擴張計劃,始終基於我們客戶的長期需求概況。短期的可能性或(產業)下行,我們也不清楚,但即使真的發生,我們還是將繼續我們的資本支出計畫,並且有信心,投資能持續緊追成長趨勢。」
先進製程進度方面,台積電3奈米製程,今年下半年投片,預估營收貢獻力道,等同5奈米、7奈米家族,2奈米方面,維持2025年對外量產目標不變。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亮戩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台積首季毛利55%超預期 產能2022全年滿載
2022-04-15 11:52:37近期市場傳出不少利空因素,加上中國疫情爆發,令外界擔憂是否影響半導體產業景氣,不過台積電14日線上法說會,預估高效能運算需求、車用電子帶動,抵銷手機淡季影響,資本支出以及成長目標,都維持不變。
-
台積電2奈米2025年量產 魏哲家:展示技術領先
2022-06-17 16:41:57台積電一年一度的北美技術論壇,今年重新採取實體方式舉行,並由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宣布,2奈米研發最新進度,在效能跟功耗方面都大幅提升,預計2025年量產,也將正面迎戰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
-
台積五月再報喜!劉德音: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2022-06-11 15:36:40首先來看到,牽動全球供應鏈神經,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股東會,在6月8日召開。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台積電進入高結構性成長,今年營收預期成長大約30%左右,公司擴廠大部分仍在台灣,但也將延伸到美國跟日本。另外,台積電在週五(10日)公布最新5月份營收,來到1857億元、年增65.3% 再創歷史新高。
-
台積北美技術論壇大秀創新 2025量產2奈米!
2022-06-18 15:02:02首先來看到,台積電一年一度的北美技術論壇,今年重新採取實體方式舉行,並由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宣布,2奈米研發最新進度,在效能跟功耗方面都大幅提升,預計2025年量產,也將正面迎戰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
-
台積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劉德音:今年估增30%
2022-06-08 17:07:20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股東會今天召開。因考量疫情,比照 2021年,包下飯店多層樓視訊轉播,也提供線上直播。儘管半導體產業傳出雜音,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紛擾。董事長劉德音強調,有信心能夠因應未來挑戰。
-
台積電進入高結構性成長 劉德音:擴廠大多在台
2022-06-08 13:15:37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重量級股東會今天(8日)召開。受疫情影響以直播進行。儘管半導體產業傳出雜音,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紛擾。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台積公司正進入高結構性成長的幾年,去年公司的營收成長24.9%,今年預期成長大約30%左右。台積電大部分的擴廠投資,仍會持續在台灣,但也將延伸到美國跟日本。
-
三星3奈米量產超車台積?專家:宣誓性較大
2022-07-02 15:44:01再來看到,南韓三星電子6月30日宣布,成功大規模量產3奈米晶片,率先業界採用環繞閘極技術(GAA)做量產,外媒高度聚焦,先進製程上與台積電的競爭,不過專家指出,宣誓性質較大。
-
三星宣布3奈米量產 採用GAA技術比拚台積電
2022-06-30 17:11:28角逐先進晶片製造能力的,還有南韓三星電子。官方搶在6月30日最後一天,正式宣布,成功大規模量產3奈米晶片,三星更是業界,率先採用環繞閘極技術(GAA)做量產,外媒高度聚焦,先進製程上與台積電的競爭。
-
台股暴跌482點散戶信心挫 國安基金喊話
2022-07-01 17:04:01新聞一開始帶您看到,美股4大指數週四震盪下跌,標普500指數創下50年最差的上半年表現,這也牽動台股市場。總計上半年台股累計就大跌3393點,外資賣超9425億。週五(7/1)台股依舊持續探底,尤其業界傳出,台積電主要客戶,由於庫存過高,開始下修訂單,台積電大跌22元至453.50元,也讓加權指數暴跌近500點,收在 14,343.08。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對外喊話,呼籲投資人理性不要恐慌,表示國安基金會密切關注整體盤勢,不排除召開臨時會。
-
傳三星將開始量產3奈米晶片 領先台積電和英特爾
2022-06-30 11:47:26韓媒報導,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明天將開始以環繞閘極(GAA)架構,量產3奈米晶片。三星電子已為迎頭趕上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奠定基礎。
-
追台積電!三星汰換高層人事 李在鎔訪問ASML
2022-06-06 16:36:36南韓媒體報導,為了在晶圓代工市場力拚龍頭台積電,南韓三星除了加碼大手筆進行投資,近期內部高層人事上也進行調整,包括找來記憶體晶片製造專家,擔任半導體研發中心負責人,並約汰約20名管理層,同時力求提升先進製程良率。
-
經濟學人示警:半導體生產過剩 榮景恐破滅
2022-07-13 11:23:03好來關心,半導體產業榮景,是否真的出現問題?英國經濟學人近期文章示警,過去因為晶片短缺,廠商擴大投資產能,但市況需求轉弱的當下,晶片可能供過於求,警告半導體的產業榮景,面臨巨大風險。
-
三星5年大投資 專家: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地位穩固
2022-05-25 23:29:47三星(Samsung)集團計劃未來5年投資3560億美元,志在成為半導體、生物製藥等領域的領頭羊。產業專家認為,三星還是難以撼動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
台積Q2每股大賺9.14元 上修今年營收展望
2022-07-14 22:09:03產業焦點,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召開法說會,除了第二季營運表現超乎預期,下半年第三季旺季到來之下,台積電更是進一步調高全年財測目標,比先前預估的成長30%更樂觀,也喊話雖然產業面臨庫存調整,但台積電已經準備好了。
-
砍單潮來襲!台積電產能稼動率.財測面臨下修
2022-07-12 17:29:21研調機構近期示警,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面臨砍單潮,也連帶影響台積電獲利,此外台積電三大客戶也陸續傳出延後訂單或是下調展望的消息,我們請教資深分析師謝晨彥,全球經濟放緩,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將對台積電營運,和財測目標,造成甚麼樣的影響?有哪些觀察重點?
-
半導體前景真黯淡?專家析終端需求急凍主因
2022-07-08 18:28:54多家科技大廠,上一個季度對於今明兩年的看法,其實並不悲觀,甚至有人提到晶片短缺會延續到2024年,我們請教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執行長羅懷家,最近市況反轉的速度,明顯超乎外界預期,請教您這波半導體業景氣下滑的主要原因?
-
台積電傳縮短付款期限 二三線IC設計廠獲利有壓
2022-06-13 19:40:19產業訊息來看到,半導體供應鏈傳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通知客戶,從明年1月起,客戶付款期限砍半,要求從交貨起的30天,縮短為15天,傳出IC設計業者獲利大受影響,不過,專家研判,台積電此舉主要是針對,包括陸企在內的,二三線IC設計業者,也代表先進製程產能,依舊相當滿載。
-
台積電2022營收年增35% 樂觀面對庫存調整
2022-07-16 15:27:39即使面對半導體產業衰退擔憂,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第 2 季獲利,仍創新高,甚至調高全年營收展望,今年仍將推動 400 億美元支出計畫,還被專家形容,這就像是一劑抗通膨的強心針。
-
趕超台積電?英特爾下半年將完成18A晶片設計
2022-05-04 21:21:08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上任後,積極推進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服務(IFS)策略,國外科技新聞網站Wccftech引述市場研究公司Northland Capital Markets的最新報告指出,英特爾正加速先進製程研發,期望一舉超越台積電、三星,在代工市場中重新獲得領導地位,並將在下半年完成Intel 3和Intel 18A(1.8奈米)的晶片設計。
-
迎戰景氣下行.通膨疑慮 專家析台積成長關鍵
2022-07-15 17:24:28好,台積電法說會昨天召開,我們請教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現在業界傳出需求下滑隱憂,成熟製程的晶片可能生產過剩,不過,台積電很很信心,中長期能有15~ 20%CAGR的高成長,您覺得關鍵原因在甚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