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通膨真正主因?專家看對中關稅政策走向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04 日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日宣布,四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於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結束。即日起,將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複審程序。想請教吳嘉隆老師,對於美國對中國的決策,以及試圖通過關稅來解決通膨問題,怎麼判斷拜登政府,對中貿易政策走向?
總體經濟學家 吳嘉隆:「我分成理論觀點跟政策觀點兩部分來談。首先我講理論觀點是這樣子的,關稅並不會造成通膨的問題。通膨有問題沒錯,但不來自於關稅,原因是什麼?通膨的問題必須來自於持續性的成本等等的上漲壓力。關稅通常是一次性短期反應,短期反應完了之後,後面就不會再有反應,除非你關稅一直加,這跟油價漲一樣,油價漲一次以後反應完畢,後面就沒有持續性壓力,除非你油價一直漲。
所以1970 年的石油危機的話,因為整個油價後來漲了當時的4 倍,他一直漲當然就會構成通膨壓力。但如果你是調高了以後就穩在那邊的話,這種物價的變動叫做一次性反應。他不是持續性反應的話,就不構成通膨壓力,它有物價上漲這個現象,但不會構成持續性,通脹壓力這個要區分短期性還是持續性這個概念,所以這是第一點。
那麼第二點,什麼因素會造成通膨有持續性上漲壓力?當然不是關稅,不是油價,而是工資。工資成本通常佔一般成本的2/3 ,一般來說工資如果持續上漲的話,那就真的會帶來通膨壓力。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聯準會在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會特別重視就業市場的數據,就業市場如果繃得夠緊的話,那麼容易造成工資上漲的壓力,而這個上漲壓力如果超過一個門檻的話,那麼就拉警報。這個門檻,我告訴大家,就是勞工部的數據裡面每小時薪資成長率叫做時薪成長率,超過3.5% ~ 4% 這個區間的話,那麼就是拉警報,貨幣政策要開始剎車,這個數據現在到4.7%上下,所以已經超過這個門檻。
這就是為什麼聯準會要開始收縮,到原因在這裡。真正的通膨壓力不來自關稅,不來自油價,而來自於工資。關稅會不會漲?會。油價會不會漲?會。但是它們通常是一次性,除非你一直加關稅一直漲油價。如果你這樣子的話,當然就會構成成本的持續上升,那時候才有持續性通膨壓力。如果是一次性短期性反應的話,這就是為什麼聯準會去年一直說,通貨膨脹是短期現象,是暫時性的,原因在這裡。
所以現在聯準會當然就毫不猶豫要踩剎車,因為現在工資的上升看起來有持續性。然後很多物價的上漲跟著有持續性的,但我們要問,為什麼這一次是要動關稅來對付通膨,當然不會有效果,為什麼?
因為2018年開始加關稅的時候,18年、19年、20年都沒有通貨膨脹問題的,通貨膨脹問題我們去看數據什麼時候發生,是拜登就任後,國會通過了幾個經濟刺激方案,包括基礎建設投資,家庭補助等等,很多個刺激經濟的方案總共加起來大概有6兆美元。
你去看這一次的通膨的主要因素是原物料上漲帶來的。原物料上漲,你去看他什麼時候出現持續性上漲的現象?答案是去年2021年第一季,拜登就任後兩個月左右,他的經濟刺激方案在國會通過。什麼意思?這個表示,財政刺激的效果遠大於貨幣刺激,因為財政刺激,是直接把購買力打進實體經濟,所以市場開始預測原物料需求會大增,於是原物料就開始漲價。
如果你是貨幣刺激的話,為什麼量化寬鬆都沒有造成通膨?因為量化寬鬆只是說你借錢的條件變得比較有利,利率降到零讓你好借錢,可是你得有抵押品才能夠借錢。
第二個商業銀行不敢放款,因為怕被呆帳,所以貨幣寬鬆的結果,並沒有真的把購買力打入實體經濟。所以你去看貨幣供給總量的統計數據,貨幣供給沒有增加到多少,是商業銀行放在中央銀行的準備金暴增,也就是說大量的頭寸在金融部門堆積,沒有真的進入實體經濟。
所以有量化寬鬆,沒有通膨,哪怕加了關稅以後也還是沒有通膨。你看川普時期沒有通膨,通膨的發生是拜登上任之後推了財政刺激,幾個方案加起來大概有6 兆美元,讓市場預期購買力打入實體經濟,會助長了消費投資等等,所以通膨會來因為這樣的。
現在拜登政府為了掩飾財政刺激帶來通脹,所以他要轉移焦點到關稅,但關稅並沒有真的助長通膨,所以他降關稅的作用,其實主要不是經濟效果,而是政治效果。因為期中選舉到了,選舉前降關稅的話,可能對進口商來講有政策拉票的效果,但是對付通膨的話沒有用,因為這個通膨不是關稅帶來的。
你降關稅的話,還有一個附帶的不好的現象,就是讓人家覺得,美國對抗中共態度不夠強硬。所以我估計將來政治壓力進來的話,再來經濟學家的解釋進來的話,他取消關稅的這個政策可能會剎車。
因為第一個我剛才講了,通膨的來源不見得是關稅,你關稅也沒有繼續漲,你關稅就停在那邊。拉高以後就停在那邊,你現在拜登政府只是維持原來的關稅並沒有增加。
第二個的話,現在你在對抗中共的時候,你對他關稅的放緩,你這個政治姿態不對,所以從經濟面來講,降關稅不足以真的緩和通膨。從政治面來講的話,降關稅好像是在對中共示好,這樣也不對。所以我估計經過一番折騰之後,美國內部應該還是會重新站隊回到對抗中共這個方向來。」
相關新聞
-
證實考慮取消對中關稅 拜登:尚無任何決定
2022-05-11 13:00:55再來關心,10號,美國總統拜登證實,正在考慮取消前任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關稅,希望藉此降低美國通膨。但他也表示,尚未對此做出任何決定。
-
傳取消中國輸美關稅?專家析拜登政府策略
2022-05-13 17:27:52美國面臨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拜登政府有意取消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目前正在聽取企業界意見,請教資深分析師邱敏寬,川普時期對中國出口關稅,如果全數取消,對美國經濟產生的「正面」影響?「負面」衝擊會有哪一些,尤其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開啟產業鏈變遷,關稅如果喊卡,美中產業競逐可能走向什麼態勢?
-
取消對中關稅救通膨?戴琪:不排除所有工具
2022-05-04 21:39:45現在,美國正面對40多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因此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要求拜登政府,廢除前總統川普任內對中共實施的懲罰性關稅。3號,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出公告,對301條款的兩項行動,進行法定審查。為取消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進行鋪墊。在公告發布的前一天,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談到了這一議題。
-
眾院共和黨鞭批拜登基建 最大受益是中共
2021-04-03 21:06:42美國總統拜登推出高達2.3兆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並且要將企業稅從21%提高到28%,美國眾院共和黨黨鞭批評,拜登政府此舉將扼殺美國更多的就業機會,最大的受益者將是中共。
-
美擬撤中部分懲罰關稅 戴琪:不守協議再加關稅
2021-10-05 16:31:40另一個焦點話題,週一,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就拜登政府的美中貿易關係發表演講,她強調中共必須兌現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否則美國將動用所有手段捍衛自身利益,包括加重關稅。戴琪還承諾開始取消前總統川普對來自中國商品徵收的部分關稅。並會在近日與中共副總理劉鶴直接對話。根據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方承諾在兩年內加購美國兩千億美元服務和產品;但截至今年八月,中方僅履行六十二%,這項協議將在今年底到期。
-
中國採購額未達標 美媒:拜登政府陷兩難
2022-01-05 16:49:29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日前已經到期。美媒報導,中國對美國的採購額遠低於協議標準,拜登政府不論對中國採取懲罰性措施,又或對此置之不理,都陷於兩難。
-
傳美將究責中共未履行貿易協議、不排除加稅|財經100秒
2021-10-02 20:35:04 -
美中貿易代表至今未通話 戴琪:不準備撤銷對中關稅
2021-03-29 07:13:35再來關心美中貿易戰,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最新訪問中表示,美國沒有準備在近期取消對中關稅,她並表示「沒有一個談判者會放棄可用的籌碼」。
-
美貿易代表:全面檢視美中協議 促中兌現
2021-04-30 07:10:35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中貿易戰後續,美國拜登政府延續川普政府的對中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8日指出,要檢視川普政府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確保北京兌現承諾,包括對美採購保證、智慧財產與農產品法規改革及開放金融部門。這份協議指出,美中雙方每半年應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但戴琪表示,還沒有安排要會見中方高層。週四美股標普收盤創新高,主要和科技業財報亮眼有關,不過,台積電ADR反跌0.47%。
-
中國歐盟商會:四分之一企業考慮撤出中國|財經100秒
2022-05-06 12:59:03中國歐盟商會5日公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對歐洲業者吸引力大減,嚴峻的營商環境使將近四分之一企業開始考慮撤出中國,且在兩個月內萌生出走想法的業者大增一倍,歐商想出走的比例創十年新高。
-
拜登2兆基建計劃 前白宮經濟顧問:特洛伊木馬
2021-04-02 21:21:47歡迎回來,美國總統拜登週三推出2.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並提議以提高企業稅率,為計劃買單。不過,前白宮經濟顧問 納瓦洛說:這個所謂的基建計劃,其實跟基礎建設無關,而是左派的特洛伊木馬。
-
美中貿易代表首通話 學者預判談判議程前景
2021-05-31 13:02:51拜登政府貿易代表戴琪,26日首度與中共劉鶴通話,中方強調「關稅減免」對雙方關係下一步發展的影響。學者分析,美中準備開始貿易談判,並列出雙方可能的議程清單、談判前景。
-
上任一週年記者會 拜登:取消對中關稅還太早
2022-01-20 13:39:46美國總統拜登19日舉行上任一周年記者會,會上有記者問到,是否會開始取消對中國的關稅,拜登回應,現在還不是時機。
-
拜登亞洲行啟程 財經首長陪同 將宣布IPEF
2022-05-20 09:33:21再來看到,美國總統拜登搭機正式啟動亞洲行,商務部長雷蒙多與貿易代表戴琪也隨行,而拜登20日到22日將拜訪南韓,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談,並與南韓四大企業領袖會面。另外,拜登22日到24日造訪東京的期間,將在日本宣布正式成立、啟動由美國所主導的經濟組織「印太經濟架構」IPEF。
-
美鬆綁中國太陽能進口 台灣業者因應「轉單紅利」不再
2021-11-18 13:27:39美國商務部,近期明顯對中國太陽能進口關稅加以鬆綁,除了暫停調查洗產地問題,更恢復雙面太陽能面板進口關稅豁免,也對台灣業界造成衝擊。
-
拜登上任周年記者會:對中關稅還沒到解除時機
2022-01-20 09:04:56歡迎回來,美國總統拜登19日舉行上任一周年記者會,會上有記者問到,是否會開始取消對中國的關稅,拜登回應是:「答案是『不確定』,」他說,他也希望走到那一步,如你所言,如果他們(中方)履行承諾,更多承諾,美國就能夠解除部分關稅限制,但目前還沒進展到那邊。」另外,談到烏俄問題,拜登警告俄羅斯,一旦入侵烏克蘭,將要付出高昂代價,對俄羅斯是一場「災難」。
-
美貿易代表署開放公眾意見 擬豁免對中549種商品關稅
2021-10-06 22:13:05就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週一(4日)演講透露,要與中方官員會面,並將重新啟動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後,美國貿易代表署5日公告,將就重新豁免部分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的計畫,徵詢公眾意見,尤其是否要恢復其中被延長的549項產品,包括工業部件、恆溫器、醫療用品、自行車和紡織品。貿易代表署說明,評估標準為,是否會造成美國利益嚴重經濟損害,例如影響美國小企業、就業、製造業產出和關鍵供應鏈,徵詢期限從10月12日至12月1日。
-
延長關稅豁免 美對中貿易政策轉彎?學者解析
2022-03-25 17:21:47這個問題我們請教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請教主任,上個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才指出美國需要新的貿易法工具,來應對中共的不公平政策和做法,怎麼看美國拜登政府,這次恢復多項中國商品關稅豁免,這是代表美國對中政策開始有意軟化?未來美中貿易格局,會是甚麼樣的情況?
-
美兩黨達成1.2兆美元基建協議 強助經濟復甦
2021-06-25 20:32:45週四(6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與參議院跨黨派議員,就1.2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達成協議。投資人看好這項協議能帶領美國經濟復甦,24日美國股市收紅,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22點,那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收盤也創新高。
-
中國控美國限制太陽能電池進口 WTO裁定美方勝訴
2021-09-03 09:58:24中國指控美國限制其太陽能電池板進口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世貿組織今天裁定駁回,此案由美方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