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配方奶粉短缺 健康與經濟弱勢者深受其害

亞培公司從2月起因客訴案件而自願關閉在密西根州的工廠,並大規模召回產品,至今引發美國市場的配方奶粉供貨不足。(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13 日訊】全美近來爆發配方奶粉嚴重短缺現象,專家指出,這波是數十年來最嚴重,將影響到新生兒和其他仰賴配方奶粉者的健康,同時凸顯美國健保系統疏於照顧健康狀況不佳和社經地位弱勢者。
中央社記者駐地的舊金山灣區,一家華爾格林公司(Walgreens)的連鎖藥妝店,明顯可以看到配方奶粉的商品貨架相較其他商品貨架空了很多。
美國市場販售的配方奶粉選擇不多,以美強生營養品公司(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生產的Enfamil和亞培公司(Abbott)生產的心美力(Similac)兩個品牌為主,特別是心美力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供貨拉警報。
美國新聞網站VOX今天指出,美國這波奶粉荒要追溯到今年2月,亞培公司在密西根州史特爾吉斯(Sturgis)工廠疑因奶粉污染,導致兩起嬰兒死亡案件,亞培自願關閉工廠至今,並大規模召回產品。
新聞網站Politico本週報導,不清楚為何亞培與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沒有達成協議,讓亞培的工廠繼續生產配方奶粉,以協助解決這波短缺問題。
亞培除生產自家品牌心美力嬰兒配方奶粉,並為銷售美國市場的其他品牌奶粉代工。亞培工廠停產至今近3個月,加上生產配方奶粉的原物料、包裝仍普遍遇到供應鏈的問題,導致美國貨架上的庫存枯竭。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截至4月24日,全美最熱銷的嬰兒奶粉品牌約40%缺貨。恐慌性囤貨讓商家限制每位消費者的購買數量,官員也擔心會出現價格上揚。
美國CDC調查,約1/5嬰兒在出生後頭兩天必須喝配方奶;出生3個月大的寶寶僅有不到一半喝全母奶,而要以配方奶補充。調查也顯示,生活貧困家庭最有可能在嬰兒出生後的前3個月以配方奶粉補充營養。
對某些人而言,配方奶粉不是選項而是必需品,例如有些嬰兒無法喝母乳,另外過敏或免疫失調者可能從童年到成人階段都需要喝配方奶。根據Politico報導,約有2000名美國人有嚴重代謝失調,氨基酸配方奶粉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
美國這波配方奶粉短缺會持續多久並不清楚,相關團體希望深入了解這場危機。美國婦女、新生兒和兒童協會(National WIC Association)指出,美國配方奶粉市場過度集中是問題之一,僅有3家廠商競標為WIC輔助計畫的100萬嬰兒提供配方奶粉。
VOX的報導指出,配方奶粉短缺也是美國健保系統失能的另一個例證,導致世上最富有的國家卻面臨無法供應新生兒基本營養的困境。WIC公共政策資深主管狄特麥爾(Brian Dittmeier)在聲明中表示:「美國必須認真審視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刻的。」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北韓挑釁 拜登亞洲行考慮赴兩韓非軍事區
2022-05-13 11:41:54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白宮證實,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考慮前往南北韓非軍事區,拜登預計在20日至24日訪問南韓與日本,並與兩國領袖會談。而北韓,昨天證實當地出現疫情而封城,(12日)同天,北韓還向東部海域,發射了三枚短程飛彈。
-
美加碼投資東南亞 拜登見東協9國 台海受矚
2022-05-13 17:24:39再來關心,印太區域安全受矚,美國與東協領袖峰會,在當地時間12日在華府登場,美國政府承諾提供1.5億美元,投資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海事安全和疫情防範等領域。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9國領袖和代表,將與拜登進行為期2天的峰會。這是拜登展開5月下旬首次亞洲行之前,另一場與亞洲國家的重要會議。一名美國資深官員在簡報會上表示,加深、擴大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關係,美國希望與印太地區盟友尋求更牢固的關係。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11日表示,台灣也將是這場會談的議題,美國要防範「下一場烏克蘭危機」在亞太地區上演。
-
希臘國會投票支持 更新與美共同防禦合作協定
2022-05-13 20:00:23在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訪美之前,希臘國會今天批准美國-希臘共同防禦合作協定更新版。前總理齊普拉斯認為這項協定讓希臘成為美國的衛星,而不是盟友
-
深耕印太 美國宣布投資東南亞1.5億美元
2022-05-13 09:31:06美國與東協領袖峰會今天在華府登場,美國政府宣布挹注1.5億美元協助東南亞地區發展潔淨能源、推進海事合作,以深化美國與東協關係,實現對印太地區承諾。
-
全美汽油價格再次反彈至歷史最高點 奶粉缺貨
2022-05-13 22:31:30在經過短暫的穩定之後,美國的汽油價格再一次飆升,逼近歷史新高,另外,嬰兒奶粉貨源短缺的問題,仍然在繼續惡化。
-
鮑爾經國會批准續任Fed主席 降通膨將是主要任務
2022-05-13 08:59:22美國中央銀行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致力對抗通貨膨脹飆升之際,聯邦參議院今天批准鮑爾(Jerome Powell)二度擔任聯準會主席的任期。
-
拜登訪日傳將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架構」
2022-05-13 17:22:58下個星期,美國總統拜登就會到訪亞洲,展開他上任後首次亞洲行,預計拜登在訪問期間,將公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被認為是要對抗中共主導的一帶一路,同時也是美國新印太戰略下的實踐。媒體報導,IPEF重點除了鬆綁投資、開放市場外,也可以加強供應鏈跨國合作,提升印太區域盟邦的經濟整合。
-
台生陳虹宇當選美國律師協會幹部 盼促兩地交流
2022-05-13 10:00:09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攻讀法學博士的台灣留學生陳虹宇當選美國律師協會法律學生部公關部長,陳虹宇期盼在一年任期中,能為台灣提升能見度並促進台美法學交流。
-
印度禁止小麥出口 美國盼扭轉決定
2022-05-17 18:55:03印度因為熱浪衝擊小麥生產,決定禁止小麥出口,美國希望印度扭轉決定,警告這恐使全球小麥短缺情況更加惡化。印度今天表示,願意讓等待通關的小麥繼續出口,給予部分寬限。
-
美國承諾援東協1.5億美元 加強供應鏈合作
2022-05-13 15:21:23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2日召開東南亞領袖峰會(ASEAN),承諾將提供1.5億美元用於東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安全、疫情防範等項目,及其他旨在對抗競爭對手中共影響力的努力。
-
拜登考慮赴兩韓非軍事區 白宮警告北韓恐核試
2022-05-13 22:32:15美國總統拜登下週20日至24日亞洲行,將分別在南韓與總統尹錫悅、在日本與首相岸田舉行峰會。白宮證實,拜登考慮前往南北韓非軍事區。北韓昨天向東部海域,發射三枚短程飛彈,白宮表示,北韓可能在本月內,進行第7次核試驗。
-
斯里蘭卡動盪不安 前總理威克瑞米辛赫回任
2022-05-13 15:09:14曾5度擔任斯里蘭卡總理的威克瑞米辛赫再度被任命為總理,希望為這個陷入政治和經濟危機的島國帶來穩定。
-
拜登宣布投資東南亞1.5億美元 抗衡中共影響力
2022-05-13 17:30:16好,我們謝謝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的分析。除了推動IPEF,美國總統拜登12號也在華府與東協領袖舉行峰會。白宮宣布,將投入1.5億美元,與東協國家在氣候、教育、海上安全和公衛等4大領域合作,以深化美國與東協的關係,並實現對印太地區的承諾。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表示,美國正在尋求,與東南亞的合作夥伴,共同加強供應鏈彈性。
-
嬰兒配方奶粉短缺 拜登啟動《國防生產法》
2022-05-20 21:54:04美國的嬰兒配方奶粉,出現嚴重短缺已經一段時日,拜登5月18日不得不啟動《國防生產法》,應對市場短缺。
-
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短缺 亞培執行長致歉
2022-05-22 15:50:10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亞培的執行長福特,今天向受到嬰兒配方奶粉這項基本物資短缺影響的美國家庭致歉。
-
16歲華裔冬奧滑冰女將 堅持披美國戰袍!
2022-02-10 23:11:55美國出生的滑雪選手谷愛凌,選擇為中國隊出戰北京奧運。同樣在美國出生的華裔滑冰女將劉美賢,則是堅持披上美國戰袍,今年16歲的劉美賢是今年美國參加北京冬奧最年輕的選手,13歲就成為全美最年輕花式滑冰冠軍,被視為是美國最有奪牌希望的選手之一。
-
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 美援武器清單曝光
2022-03-06 12:01:282月24日,俄軍從海、陸、空三方向烏克蘭發動了進攻。但戰爭已經持續了十日,俄軍的進展並沒有像預期的那麼迅速,同時也有大量損失。俄軍受挫除了因遭到烏克蘭人的頑強抵抗外,還因為烏軍配備有來自美國等西方大國提供的各式武器。
-
美教堂槍手來自中國家庭 仇恨台裔 FBI調查
2022-05-17 09:08:10早安新唐人先來帶您關心,美國南加州台裔教堂槍擊案,造成1死5傷,事件引起美國政要,根據警方最新調查,持槍嫌犯是在拉斯維加斯擔任保全的68歲男子周文偉,他在台灣出生,父母都來自中國大陸 ;南加州橙縣警方初步調查顯示,嫌犯疑「出於政治動機」進行仇恨槍殺,起因是不滿「中國和台灣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表示,已對這起案件展開聯邦層級的仇恨犯罪調查。嫌犯已經被控1項謀殺罪和5項殺人未遂罪,澄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訂於23日正式提起公訴。
-
五角大廈指俄軍陷五難題 俄報告稱侵烏無勝算
2022-03-09 13:13:17最新情報顯示,俄軍入侵烏克蘭進展緩慢,美國國防部指出,俄軍有五個問題,包括士氣、補給、燃料、食物,以及遇到烏克蘭人堅決頑強的抵抗。另外,一份疑似俄羅斯情報機構的報告稱,侵烏戰爭無勝算,俄方對國際的抵制沒有應變計畫,報告指出,戰爭最後期限是6月份,因為預計到那時,俄羅斯的經濟將崩潰。
-
ESPN調查報導! 揭籃網老闆蔡崇信支持中共真面目
2022-04-16 10:38:26美國運動界的權威媒體ESPN發表調查報導,揭露美國職籃NBA籃網隊老闆蔡崇信腳踏兩條船的真面目,一方面在美國高喊社會正義,一方面支持中國政府的專制獨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