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拉警報?陸銀行限客戶網上交易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26 日訊】今年以來,中國各地銀行以反詐騙反洗錢為由,限制客戶網上轉帳額度及取款額度。這給需要大額資金轉賬的用戶設置了極大障礙。專家分析,這跟中國經濟進一步的斷崖式下滑有關,也證明中國的金融風險已拉響了警報。
一名小微企業主5月13號對「第一財經」說,他做生意經常需要大額的資金進出,但他的招商銀行借記卡被限制,一天只能取5000元。他去銀行調升轉帳額度,如果一天要提取100萬,需要拿身份證、銀行卡、房產證等材料進行審核。即使審核通過,當天就失效。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往銀行跑。
大陸企業家汪鈞16號告訴新唐人,自己也遇到類似情況。
大陸企業家汪鈞:「轉賬匯款這個情況,打比方,如果說,我自己要進行採購,如果我打款出去,打不出去,那我這採購沒法完成了。那你增加了很多麻煩嘛,對商業活動限制會太大。(中共)它對金融系統不放心,所以採取種種措施。它想的這些辦法都是餿主意,都是歪招。只會幫倒忙,它會對這個經濟的經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農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自4月起陸續發公告,以反詐騙,保障客戶資金安全為由,把部分客戶的非櫃面業務單日限額調整到1萬元以下。
福建龍海農商銀行5月份發公告稱,將批量調整非活躍個人結算帳戶非櫃面業務限額,設置單日累計支付限額調整為1000元;廣西柳州銀行則對6個月沒主動發生交易的小額借記卡帳戶,暫停非櫃面業務交易渠道。
熟悉大陸公司及銀行運作的獨立撰稿人黃金秋說,銀行擔心取錢的人多了,出現被擠兌的風險,所以限制取款及轉帳額度。
中國各銀行2月份相繼發布公告,對個人長期不動戶及一人多戶,及賬戶餘額低於10元的「睡眠賬戶」開展排查並清理。
黃金秋分析說,銀行收緊監管措施,跟極端防疫清零政策造成的經濟進一步的斷崖式的下滑有關。
獨立撰稿人 黃金秋:「現在有很多企業不能開工,很多人失業,造成房貸、信用卡(借款)各種這個房貸款也可能要還不上。有一個數字是中國現在欠債的人口超過8.6億,這一部分人一旦斷供,會造成銀行大量的不良資產,造成一種系統性的一個金融風險。」
旅美經濟學家黃峻分析,北京對金融平臺和消費平臺整頓之後,拿到這些平臺的數據,對客戶的個人資訊已經精準把控,它們開始排查提前進行風險把控。
旅美經濟學家 黃峻:「中國疫情之後,這幾年的經濟情況也並不理想,整體的抵押貸款跟信用貸款的風險其實很大了,整個中國的金融穩定性是面臨很大的挑戰。所以現在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交來的數據進行比對,布局去摸底,評估目前的這種整體情況的健康程度,也證明了金融風險已經是拉?警報。」
中共多次強調嚴防金融危機。由於疫情、教培、地產遭打擊等原因。今年年初,有20萬名房主因棄房斷供遭到四大行起訴。近期,在河南、安徽地的村鎮銀行持續取不出錢來。4月中旬中共出臺了《金融穩定法》,大陸星圖金融研究院說,這凸顯了當局對當前房地產企業風險及地方債風險擔憂。
新唐人電視 李韻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中國鄭州銀行儲戶被打 無奈下求助於美大使館微博
2022-07-12 10:47:10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7月10日發生大規模暴力毆打村鎮銀行儲戶事件,無奈之下,網民紛紛在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官方帳號下求助。7月10日,二三千名來自全中國各地的河南村鎮銀行受害儲戶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支行前維權抗議,遭到大批白衣人、黑衣人暴力毆打,執勤警察剛開始是在現場觀望,隨後加入白衣人、黑衣人對儲戶進行圍困和毆打。
-
李開大會犯忌 十萬人大會被連夜否決
2022-05-30 20:18:37中共黨魁習近平要清零,總理李克強要保經濟,雙方意見相左,黨內鬥爭暗潮洶湧。對於李克強承認經濟陷入困境的講話,黨媒連夜否決,與此同時,習近平為了堅持清零,似乎採取了五項措施。
-
戳穿脫貧假象 網民實拍大涼山婚宴遭傳喚
2022-06-11 21:16:39最近有一段四川大涼山的婚宴視頻在網路上走紅,因這段視頻真實反映了當地的赤貧狀況、戳穿當局「全面脫貧」的謊言,結果這名拍攝視頻的網友遭到公安傳喚。
-
中共003航母傳端午下水 與美國航母差距巨大|中國一分鐘
2022-06-03 21:32:18消息傳出,中共第三艘航母003計劃6月3日下水,該航母技術上有所改進,據稱採用了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不再使用滑躍起飛方式,但依然是常規動力驅動,並非核動力航母,在速度和航行距離方面,與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差距非常明顯。
-
薪資驟降 山東煙台教師集體罷課抗議遭鎮壓
2022-06-17 22:17:08疫情重創中國經濟,教師也受到波及。6月15號,山東煙台開發區20多所學校教師集體罷課維權,抗議學校大幅降薪,結果遭當局暴力鎮壓。
-
46萬存入支付寶取不出 多名涉紅碼官員被處罰
2022-06-24 22:01:53中國金融系統最近出現異常現象,河南省多家村鎮銀行最近爆雷,儲戶無法正常取款。許多受害儲戶奔赴河南,追討存款。然而,一些儲戶的健康碼卻莫名其妙變成紅碼,引發輿論。周三(6月22日),中共當局宣布,懲處多名涉案官員。不過,民眾並不買賬,斥責當局是甩鍋卸責。近日還有民眾支付寶裡面的錢,提不出來了,詢問客服,竟然說要等三年才能提款。
-
清零重擊 中共官方GDP僅年增0.4% 上海年減13.7%
2022-07-17 00:23:12中共官方經濟數據出爐,顯示經濟大幅衰退,今年第二季GDP增長遠低預期。但是,當局還在堅持「清零」,多地核酸檢測常態化,北京市更是在推出多種,不人道手法,備受批評。
-
中共密推太平洋島國協議 澳外長先訪斐濟
2022-05-26 16:21:44中共外長王毅出訪太平洋島國,今天(26日)抵達索羅門群島,傳出秘密推動與太平洋10島國簽廣泛協議,引起區域憂慮。同時,澳洲新外長黃英賢,比中共早一步抵達斐濟,反制因應中共的太平洋爭奪戰。
-
七劍圍攻 內外交困 習李不同調 連任成疑
2022-05-27 16:52:52李克強25號召開超過十萬人的會議,對中國經濟示警,另外,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也參加這次會議;中共二十大前,黨內各派系的角力鬥爭愈演愈烈。
-
深圳經濟奇蹟不再 首季增長創歷史新低
2022-06-22 17:17:11中國製造業重鎮深圳,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2%,外界認為,中共當局的防疫措施,使中國經濟不斷放緩,如果深圳陷入困境,這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是一個警告信號。
-
王毅訪太平洋推協議 台外交部籲各國認清野心
2022-05-26 16:45:13中共外長王毅今(26日)起訪問多個太平洋島國,外媒揭露中共有意簽署涵蓋警務、安全、資通訊等方面的廣泛區域協議。中華民國外交部(26日)表示密切關注,並喊話區域各國,以斯里蘭卡深陷一帶一路陷阱為例,認清中共援助的真實目的和威權擴張野心。
-
菲新總統小馬可仕捍衛南海海權 對美中態度受矚
2022-05-26 21:58:04再來看到,菲律賓第17屆總統當選人小馬可仕將在下個月底就職。今天,小馬可仕針對南海議題表態,他表示,將會堅定與中方對話,捍衛菲律賓經濟海域的權利。小馬可仕上任後,菲律賓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也備受關注。
-
張文宏等19名專家報告被刪 清零與保產爭端再現
2022-06-23 22:08:34上海專家張文宏領銜的團隊,發表研究報告顯示,Omicron患者的重症率為零,被指衝擊當局動態清零政策。中共疾控中心屬下的英文刊物,已經刪除這份報告。再次凸顯出,中共堅持清零和力保經濟之間的衝突。
-
脫鉤中共 英企大舉切斷與中國供應鏈關係
2022-08-04 17:46:32最近一位英國工商總會的負責人透露,由於中共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持續惡化,大量英國企業正試圖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和中共脫鉤。
-
死者也要核酸檢測證明 深圳殯葬新規引爭議|中國一分鐘
2022-05-26 22:01:41中共極端防疫措施逐步升級,當局要求全員核酸檢測「一個都不能少」。近期,深圳市政府管控的唯一一家殯儀館頒布的一項規定被網民曝光,殯儀館要求該市的報喪人需提供逝者的核酸檢測證明,該消息引發輿論爭議。
-
中共公布經濟數據 統計局財政部互相打臉
2022-07-19 16:23:10中共極端疫情清零政策對經濟造成重創。不過,大陸國家統計局宣稱,大陸第二季度GDP仍然是正增長。這一數據與財政部等公布的相關數據互相衝突,很難自圓其說。多方質疑,中共又在造假。
-
中共稱防疫要算政治帳 網路翻車
2022-07-30 21:25:45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不過外界注意到,中共最高領導層,在這次會議上放棄了過去一直堅持的GDP增長目標的口號,反而重點強調「動態清零」不能動搖,甚至明確針對防疫要算「政治帳」,暗示可以不算「經濟帳」。美國之音(VOA)評論,「中共新提法默認經濟滑坡的嚴峻現實。」
-
中國村鎮銀行涉騙款 台灣學者:抓大放小缺監管
2022-06-24 15:17:31中國河南村鎮銀行儲戶健康碼被轉紅,披露村鎮銀行引發的金融風險。有台灣學者說,當前中國大陸監管金融業其中一個原則是「抓大放小」,村鎮銀行規模小,缺乏監管勢必衍生貪腐。
-
中共再鼓吹小康 學者揭近3億人月入600人民幣
2022-07-04 22:18:51中共近日再度鼓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脫貧」。但有大陸學者披露,中國有近3億人口月收入不足600元人民幣。評論指出,中共所謂的消滅貧困純屬自欺欺人,而中共的極端清零防疫已經造成大規模返貧。
-
中共滲透聯合國人權專家 遭爆背後金主是中俄
2022-05-27 16:56:58中共極力洗白中國人權議題,不惜滲透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聯合國觀察組織就指出,一名白俄羅斯籍的聯合國人權特別報告員不僅出現在中共大外宣「新疆是個好地方」交流會上,據一份聯合國申報的資料中,她還分別拿了中共20萬美元,以及俄國15萬美元的資助,遭NGO-聯合國觀察組織撻伐,要求她將不義之財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