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長期飲酒有腦損風險 戒斷初期當心「譫妄」反撲

研究:長期飲酒有腦損風險 戒斷初期當心「譫妄」反撲(首圖來源/Freepik)
文:楊芷晴(NOW健康)
酒癮(或稱嚴重型酒精使用障礙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具有高復發率。個案即便知道飲酒會對身體或心理各方面的危害,仍然持續飲酒。在停酒的初期8-12小時,可能會歷經所謂的酒精戒斷症候群,而讓停酒更加困難。這個酒精戒斷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自主神經功能亢進(手抖、冒汗、心悸)、顫抖、噁心、嘔吐、失眠、焦慮、不安、幻覺和癲癇發作等症狀。
酒精戒斷症候群出現「震顫性譫妄」 死亡率達2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醫師表示,「震顫性譫妄」是酒精戒斷症候群中最嚴重的一種,其特徵是明顯煩躁、坐不住、幻覺、妄想、血壓不穩、意識模糊、或定向感障礙(認不清人、時、地),通常在戒酒後48-72小時開始。如果沒有及時識別和治療,「震顫性譫妄」會增加住院時間和內外科共病問題(如心血管疾病或感染),死亡率則高達20%;此外,大腦機能恐會明顯下降,影響各方面功能表現,甚至會提升失智的風險。因此,早期識別「震顫性譫妄」對於及時啟動治療十分重要。
研究顯示,長期飲酒會損害記憶力、注意力、學習力、衝動控制或情緒表達能力、以及挫折忍受度,過去黃名琪醫師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劉玉麗研究員實驗室團隊合作,發現一個血中的一個蛋白質分子,「神經絲輕鏈」濃度在酒癮個案體內顯著高於一般健康受試者。「神經絲輕鏈」是目前學界常用來代表腦神經損傷程度的指標之一,數值愈高代表腦神經損傷愈嚴重,這意謂酒癮者的腦神經損傷比一般健康人嚴重許多。
研究:神經絲輕鏈的濃度 可評估「震顫性譫妄」風險
然而,目前醫學上缺乏準確的檢測指標來判斷酒癮患者是否會發展成「震顫性譫妄」。黃名琪醫師和劉玉麗研究員進一步與瑞士蘇黎世大學Bavato教授合作,發現血中「神經絲輕鏈」濃度可望作為「震顫性譫妄」的預測標記。研究團隊測量了224名因酒精戒斷治療而住院的酒癮患者及116名健康對照者的血中「神經絲輕鏈」濃度,並追蹤觀察他們是否出現「震顫性譫妄」。
研究結果顯示,「震顫性譫妄」患者的「神經絲輕鏈」濃度顯著高於其他患者及健康對照組;並且特定濃度的「神經絲輕鏈」可以有效地預測在戒斷期間會不會出現「震顫性譫妄」,風險值高達9.43倍。更重要的是,「神經絲輕鏈」的升高顯示出在「震顫性譫妄」發生前,神經損傷已經存在。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揭示了長期飲酒潛藏著腦部損傷的風險,而「神經絲輕鏈」可望在未來作為「震顫性譫妄」風險評估的指標,從而協助醫療人員能在早期就辨識出酒癮患者中有那些人可能發展出「震顫性譫妄」,早期治療並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然而,最重要的關鍵是,民眾應要了解別讓酒精弱化了腦神經系統的正常發揮,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研究發表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510155/
❤【新唐人電視台】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相關新聞
-
中醫預防失智的日常保健|失智症|健忘症|談古論今話中醫(302)
2025-02-26 14:44:45為什麼會得失智症呢? 我們請施丞修中醫師來探討這個話題, 這一集主題包含: 1.常健忘,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 2.失智症的分類。 3.治療方劑。 4.穴道按摩。 5.增強記憶藥膳 。 6如何預防失智症。
-
對抗『失智症』 中醫茶飲活血補腦 | 談古論今話中醫(512)
2020-08-19 11:51:01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而與老年相關的精神疾病也隨之增加,其中以失智症最為嚴重,由於失智症患者,會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且日常生活功能逐漸退化,嚴重甚至無法照顧自己。 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延緩病程惡化。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婦科名醫楊素卿中醫師來到現場。
-
健忘不是爺爺奶奶的專利 中醫教你吃出好記性
2025-02-17 10:43:35其實不只老人家,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從廚房到客廳,想要拿某樣東西,可是一轉身就忘了,不知道自已要做什麼,怎麼想都想不起來。曾經有個病例,抓了五帖藥回去煎,結果有三帖燒焦了,因為當時他忘記有在煎藥這一回事。我提醒他這樣很危險,最好你在爐子旁邊擺一個鬧鐘,設定時間。沒想到他居然也把放置的鬧鐘忘掉了,鬧鐘響時,他還以為是電話在響。
-
防老年失智 醫生說做這些運動最有效!
2018-03-14 21:50:29台灣人口步入老年化,而且65歲以上的老人,居然每13個人就有一位是失智症患者,儼然成為高齡社會最大問題,雖然目前還無藥可醫,但科技部研究發現,從年輕到老都保持有氧運動習慣,包括慢跑、騎腳踏車、跳舞,都能有效預防。
-
對抗『失智症』 中醫茶飲活血補腦 | 談古論今話中醫(512)預告
2020-08-19 11:50:52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而與老年相關的精神疾病也隨之增加,其中以失智症最為嚴重,由於失智症患者,會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且日常生活功能逐漸退化,嚴重甚至無法照顧自己。 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延緩病程惡化。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婦科名醫楊素卿中醫師來到現場。
-
驚!淨水場鋁超標 8.5萬人恐喝鋁水
2017-03-01 20:57:17無水可用令人不便,但水質如果不好,將直接影響到民眾的健康。環保署去年委外檢驗全台362處自來水供水系統水質,發現基隆、石碇和新竹關西的三座淨水場和配水點,都驗出超標重金屬鋁。
-
「忘川」關懷失智症 鄭智仁新作
2011-09-25 21:44:31台灣歌謠作家鄭智仁,關懷失智症,將發表全世界第一首為失智症創作的台灣歌謠。也是他繼1994年紀念賴和醫生,及2003年紀念SARS醫護的兩首創作之後,再次獻給台灣醫界的作品。
-
退休司機員端午「忘加班」台鐵暖心「准假」
2022-06-07 07:36:26端午連假,彰化火車站內出現一幕感人畫面,有名「退休40年」的老司機員,因為患有失智症,卻想起自己端午節忘了來加班,焦急拜託兒子攙扶他,專程來車站請假,台鐵好人做到底,也「配合」拿假單讓他簽,老人家才安心返家,這一幕讓目擊員工,十分動容。
-
樂齡好設計 銀髮族安心居
2012-10-05 20:40:48根據內政部統計,今(101)年8月為止,台灣年滿65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255萬人,台中市政府在重陽節前夕舉辦樂齡友善產業博覽會,現場有食、衣、住、行、育、樂、生活與健康、遠距照護等產業參展,帶您去看看。
-
酒癮難戒?中榮「酒癮治療」結合科技幫戒酒
2023-02-03 07:49:18台灣各地的路上,隨處可見「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標語,但酒後肇事的車禍仍層出不窮,台中榮總醫師指出,七成酒駕者可能再犯,而4次酒駕以上的人,酒精成癮比例接近9成,主要原因是缺乏完整的酒癮治療,而台中榮總結合科技建構酒癮治療模式,幫助酒癮患者戒酒。
-
老來不失智 營養師:選擇地中海飲食
2025-03-24 14:06:42全球人口邁入高齡化是現今社會的趨勢,而且人口老化中最驚人的就是失智症的人口快速增加。營養師表示,想要避免記憶力逐漸流失、遠離失智症的威脅,要選擇地中海飲食,並遵守養生的6個原則,就能老來不失智。
-
長照注新血 科技人投身日照成就人生願景
2019-11-18 21:55:43一位準科技人如何走入長期照護領域,成就人生中的另一番志業?他的努力和付出為長照注入了新風貌,也透過他帶您瞭解台灣高齡社會的現狀,一起去看看。
-
桌遊飲食碰碰樂 幫助高齡長者延緩衰老與失智
2019-08-29 13:39:56為了幫助高齡長者延緩衰老與預防失智,童綜合醫院長期致力於社區促進健康,提供社區民眾預防保健服務與健康知識,並也通過高齡友善醫院認證,於8、9月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結合,展開10場的「健康老化衛教推廣活動」,藉由遊戲的方式學習獲得正確健康飲食觀念。
-
失智、失依不可怕 學生募款認助獨居長輩
2015-04-16 21:34:28台灣將要進入「高齡化社會」狀態,長輩失能、失智、失依的問題,受到關注,桃園市一所國小全體師生,串聯各班以放置零錢筒、募集發票等方式,認助獨居老人,日前,孩子們幫長輩舉辦一場紅毯慶祝活動,帶您去看看。
-
登機「連三跌」美媒憂拜登健康已成國安問題
2021-03-20 21:15:40鏡頭轉到美國,拜登上任以來頻頻說錯話、忘詞的情況,現在連身體的健康狀況都令人憂心。在登上空軍一號的樓梯上,拜登在這個只有二十幾階的短短距離,居然連續跌了三跤。而且拜登18日在白宮的演講上竟然稱副手賀錦麗為「總統」。美國媒體報導,拜登的健康狀況已經成為國安問題。
-
常健忘,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失智症|談古論今話中醫(302)預告
2025-02-26 14:53:22常健忘,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如何預防及保健? 增加記憶的簡易穴道按摩及藥膳調理
-
長輩耳背失智風險高 應及早就醫
2018-09-18 14:19:28上了年紀的人多有「耳背」困擾,常被認為是自然退化的一種,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患有聽力障礙的老年人,失智風險明顯較高,亞東紀念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提醒,中老年人如有聽力障礙,在人際關係溝通上一定會出現阻礙,容易產生誤解、溝通困難,以致社交退縮、減少動腦思考,間接提高失智危險。
-
關心家中的長輩 認識「老人憂鬱症」
2015-05-21 21:45:37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老年憂鬱症盛行率高達7至21%,自殺死亡也有逐年增加趨勢,住院、罹患中風或癌症等患病的年長者,更可能高達四成有憂鬱症,醫師呼籲子女,多多關心長輩,切勿延誤治療時間 。
-
家暴虐童事件頻傳 小S爆氣:無法原諒他們
2019-01-16 21:05:37近日接連傳出多起虐童案,根據統計,從2013年開始,短短五年,就有293個受虐兒,不幸失去生命。而每4分鐘,就有一起家暴,正在發生,台灣社會如何更積極的協助無助的受虐兒童?成了最近輿論的焦點。
-
澳洲研究:橄欖可預防失智症
2025-03-25 14:51:07澳洲學者研究發現,橄欖中的生物類黃酮,可抑制有害腦神經的β澱粉樣蛋白在腦中積聚,能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失智症,俗稱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