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開打 中國貨運代理物流業面臨倒閉潮

關稅戰開打 中國貨運代理物流業面臨倒閉潮

【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4 月 18 日訊】關稅戰衝擊下,大量中美航線貨輪停航。中國貨運代理商透露,美國關稅上升後,物流成本大漲,出貨量遽降,貨代和物流公司面臨倒閉潮。

 

 

 

 

美中關稅戰開打半個月,美國對中國的商品關稅升至145%,僅部分產品豁免 。 義烏貨代公司(貨運代理商)老闆透露,關稅戰才開始,由於關稅的不確定性,導致出貨量大幅下降。以往是到港付款,怕客戶到時棄貨,造成損失,小型貨代公司現在是先付款後發貨,運輸途中若加關稅,客戶要時時補稅,假如關稅跌了,清關時再退回,目前這些貨代公司都停擺了。

義烏貨代公司老闆王棟(化名變音):「我們是固定每個禮拜是有80條櫃,現在只有40條不到,都裝不滿。義烏的出貨量至少下跌了70%左右,現在義烏大大小小兩萬多家物流公司應該是要倒閉一小半的,上個禮拜跟我們合作的所有這個小的物流公司全部停掉了。」

貨代業者透露,現在都改用拼櫃方式將高關稅和低關稅的商品混裝,降低貨值報關避稅和節約物流成本。

深圳貨代公司員工李婷(化名變音):「我們主要是走美國海運,運費的話就是關稅漲了,我們就漲了,這個行業就是越來越卷了。一條櫃2000左右的稅金就已經算很高了,現在一條櫃關稅就要交幾萬塊錢,佔整個物流成本的80%了。」

據了解,中國不少貨代公司已經歇業,員工失業。


廣州貨代公司員工楊睿(化名變音):「美國市場是貨多,但是最近現在這個情況不好,關稅漲了,我就加錢,都停掉了,我都擺爛了,我回家種地了。」

中國某電商平台高管張先生披露,對美貿易已大致停擺,但一些廠商跟美國客戶有供貨合約必須履行的,還在出貨。

中國電商平台高管張先生(變音):「關稅最起碼要持續半年,如果說美國客戶多,影響大,大訂單都停了,小訂單還在做。貿易公司它壓根兒就沒法做美線了,它只能換市場。像工廠的話,有些虧錢也做,平均一個櫃大概要虧個幾萬塊錢,一年出個幾十條,一百條,虧錢也多。」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熊斌 陳建銘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