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婦女口腔環境偏酸性!緣於3大成因 醫籲定期洗牙

懷孕婦女口腔環境偏酸性!緣於3大成因 醫籲定期洗牙(首圖來源/Freepik)
文:楊芷晴(NOW健康)
在得知肚子裡有小生命的那一刻,準媽咪的生活充滿了喜悅與幸福。在懷孕初期,身體及心理都在逐步適應「媽媽」這個新角色的轉換。然而俗云:「生一個娃、掉一顆牙」,這是真的嗎?究竟懷孕會如何影響口腔環境,而準媽咪又該如何因應這些改變呢?孕媽咪的口腔問題是否會影響寶寶健康呢?本篇以孕期生理變化、妊娠常見的口腔問題,以及懷孕婦女該如何做好口腔照護,深入淺出來說明。
懷孕期間的口腔生理變化3大因素 荷爾蒙改變、飲食習慣改變和孕吐
國泰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醫師陳宜君指出,孕期口腔生理的變化主要緣於3大因素,分別為荷爾蒙改變、飲食習慣改變以及孕吐和胃酸逆流。
▸成因1:荷爾蒙改變
會導致牙齦增生、牙齦浮腫,進而導致口腔清潔不易;同時,孕期體內血液循環豐富,對於牙菌斑的刺激更為敏感。
▸成因2:飲食習慣改變
孕婦可能會偏好酸甜的食物,製造有利於細菌滋生的酸性環境;孕期進食頻繁,也容易因疲倦而忽略口腔清潔,餐後若沒有做好清潔,也可能使得蛀牙機率大增。
▸成因3:孕吐和胃酸逆流
孕婦孕吐時會嘔吐酸性物質,同時,懷孕期間的荷爾蒙以及胎兒的壓迫,也會使下食道括約肌放鬆,導致胃酸逆流。牙齒長期浸泡在酸性口水裡,造成琺瑯質酸蝕,久了也會造成口腔問題。
孕期飲食習慣改變、吃多加上孕吐 口腔常處於酸性環境易引發口腔問題
陳宜君醫師表示,孕婦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飲食習慣改變,進食頻率提高,若口腔衛生執行不徹底,很容易導致口腔產生不健康狀態。以下歸納4種孕期常見的口腔問題。
1.蛀牙:孕期飲食習慣改變,進食頻率增加,若疏忽了日常清潔工作,加上孕吐、胃食道逆流使得口腔經常性處於酸性環境,將會導致蛀牙的發生。
2.妊娠牙齦炎:發生比例高達30-100%,造成牙齦腫大與刷牙出血,一般在懷孕的第二與第三期牙齦的發炎會更為嚴重。
3. 妊娠期肉芽腫:發生率為 1.8-5%,是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造成的嚴重發炎,進而形成的肉芽腫,常見於第二與第三孕期,牙齦瘤因富含血管而容易出血,咀嚼或刷牙時不小心觸碰,將會造成表面潰瘍疼痛與出血,腫塊過大也可能影響進食與營養攝取。懷孕期間若肉芽腫生長快速而影響咀嚼,可能需要在生產前切除,切除後仍需須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與照護,否則仍有15%復發率。
4.妊娠性牙周炎:牙齒持續清潔不當,加上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和刺激產生的細胞激素作用,將導致牙齒周圍骨吸收,進而造成牙齒動搖。孕期若有嚴重的牙周病,所產生的發炎物質將透過血流經由胎盤影響胎兒,會增加胎兒早產與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
懷孕婦女的口腔照護不能馬虎 建議每3個月進行1次全口牙結石清除
懷孕時的口腔照護與一般人並無二致,都強調餐後以及睡前徹底的刷牙和使用牙線清潔牙縫,並建議使用大於1,000ppm的含氟牙膏刷牙。
胎兒的乳牙在懷孕第6周就開始發育,胎兒對鈣的攝取來自於媽媽的日常飲食,因此準媽媽需攝取足量的鈣和磷、維他命C和維他命D。
國泰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楊岳炤建議,孕婦應接受定期的口腔保健及諮詢,衛生福利部提供更頻繁的孕期洗牙補助,每3個月即可執行一次全口牙結石清除服務,透過洗牙可避免牙結石堆積造成牙周感染,也可及早發現與處理口腔問題。另外,四環素類抗生素會造成寶寶的牙齒變色,懷孕期間應避免服用。
「生一個娃、掉一顆牙」這樣的說法凸顯了孕期口腔照護的不容易,但在資訊發達的今日,準媽咪只需具備正確的健康知識,做好日常照護,善於運用健保資源,相信孕媽咪在蘊育下一代同時,也能擁有一口好牙;確保孕期的舒適,也確保胎兒的健康!
相關新聞
-
牙病難根治?中醫如何治牙病
2025-03-04 14:28:21許多人牙齒不好,經常需要看牙醫,其中以蛀牙最普遍,剛處理好一階段的蛀牙,又是一顆接著一顆,而牙周病的病情,多數人也是纏綿難癒。當然,牙齒不好還有牙齦腫脹等問題。
-
更年期婦女唾液分泌減少 口腔灼熱症候群風險增
2020-04-29 22:20:5350歲的陳媽媽自覺口乾、嘴苦,雖然增加潔牙次數,但還是散發異味,連小孩都覺得她嘴臭,而不太跟她交談聊天,讓她感到沮喪難過。經牙科醫師檢查,確診為體內荷爾蒙改變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抗菌條件變差,而造成口內異味。
-
13歲少女CEO!她發明「不會蛀牙棒棒糖」熱銷全球
2018-10-23 21:45:48小朋友愛吃糖,但是家長都會擔心蛀牙的問題。美國有一名年僅13歲的少女,靠著銷售「不會讓你蛀牙的」棒棒糖,打造出一間年收入破億公司。年紀輕輕就當上執行長,而公司賣出的棒棒糖更在今年夏天登上亞馬遜(Amazon)的熱銷榜。
-
蛀牙 近視算校長考績 「郝」挨批
2012-08-21 22:47:43現在當校長壓力真的越來越大,日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宣佈,為了改善學童近視、蛀牙情況,從這個新學期開始,每年將定期追蹤國中國小近視及國小齲齒不良率,如果嚴重惡化,將列入校長考績,引起校長、老師們反彈,北市教育局下午再度澄清,強調是希望校長帶頭領導,未來會採取獎勵與輔導方式,並沒有相關懲處規定。
-
預防蛀牙怎麼做?牙醫師:牙線比刷牙重要
2018-05-28 21:57:23要預防蛀牙,最重要的就是把牙齒刷乾淨,新竹縣教育處和牙醫師公會共同舉辦學童潔牙比賽,我們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做,才能徹底清潔牙齒。
-
智齒疼痛!恐發生6大症狀 網友:後排牙齒易因1事蛀牙
2023-04-12 19:49:58美國牙科學會(ADA)口腔健康網站指出,智齒通常在17到21歲時生長,而智齒的生長狀況也是千百種,同時也會伴隨著許多不同的症狀,進而造成生活的不便,或影響口腔健康,究竟哪些症狀是最多人在長智齒時會經歷的煩惱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智齒可能引發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智齒可能引發症狀排行。
-
哪種糖容易蛀牙呢?口腔菌源大揭密 |今天不設限(12)
2017-05-26 17:07:24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很多人都有牙痛的苦惱,但是一般都是忍忍就過去了,都沒有深究容易蛀牙的原因是什麼?牙周病是如何產生的?還有正確刷牙方法是什麼?這一集我們邀請到高雄醫學大學賴辰雄教授為我們解答。
-
哪種糖容易蛀牙呢?口腔菌源大揭密 |今天不設限(12)預告
2017-05-26 17:01:09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很多人都有牙痛的苦惱,但是一般都是忍忍就過去了,都沒有深究容易蛀牙的原因是什麼?牙周病是如何產生的?還有正確刷牙方法是什麼?這一集我們邀請到高雄醫學大學賴辰雄教授為我們解答。
-
使用含氟牙膏防蛀牙 這些重點要知道
2018-03-19 16:56:28你刷牙時間超過2分鐘嗎?專家指出,使用氟化物防齲為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建議每天使用2次氟化物濃度超過1000ppm的含氟牙膏刷牙,且每次必須超過2分鐘,才能達到預防蛀牙的效果。
-
常喝手搖含糖飲料 小心牙齒琺瑯質遭酸蝕
2018-01-05 17:27:53牙齒堅固卻怕酸,國內一項研究發現,不管小孩或成人,牙齒酸蝕的比率高達34.1%,每3人之中就有1人琺瑯質結構受損,原因為常喝手搖杯、碳酸飲料,以及胃食道逆流,導致牙齒逐漸崩壞。
-
400學童齊聚桃園潔牙比賽 展現自信笑容
2019-09-27 22:46:29蛀牙是小朋友常見疾病,為推動校園潔牙保健,牙醫師公會(27日)在桃園市立綜合體育館舉辦國小學童潔牙比賽,各縣市共有46校組隊參加,更有來自蒙古的小選手到場觀摩,帶您一起去看看。
-
澳電台惡作劇電話 監管機構調查
2012-12-14 21:43:19澳大利亞的媒體監管機構13日正式對撥打惡作劇電話,套出劍橋公爵夫人凱特就醫情況的澳洲電台進行調查,該惡作劇事件使倫敦這間醫院的一名護士愧疚自殺。
-
每天至少刷5次牙!哪次最重要?牙醫師打破刷牙迷思
2024-02-26 11:39:06起床後先刷牙,或是先吃早餐,再清潔牙齒?用餐後,應該馬上刷牙嗎?1天至少應該刷幾次牙?哪次最重要?牙醫師黃斌洋表示,想與牙齒相守到老,一定得從小做好口腔保健,刷牙看似小事,建議每天至少清潔5次,如果沒正確清洗,可能引發蛀牙、牙周病,傷及琺瑯質。
-
天生好牙! 鯊魚口腔「內建牙膏」蛀牙免疫
2019-08-28 00:20:55喜歡吃甜食的人大概都會更注意牙齒的清潔保健,因為容易有蛀牙的問題。但世界上居然有一種生物是完全不怕蛀牙,那就是-鯊魚,鯊魚一生都不會遇到蛀牙的問題!
-
口腔環境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2025-03-10 15:56:59現代人的飲食大多偏向速食、肉類、辛辣,導致毒素及酸性物質在體內堆積過多,加上抽菸、熬夜疲勞等因素,使血液中的酸鹼無法中和,體質變酸性,從而滋生多種慢性病。想改善酸性體質,要從改變口腔環境開始。
-
4歲娃全口乳牙蛀光光!牙醫師驚呼「1錯誤觀念」
2022-04-27 19:18:28形成蛀牙的4大要素分別為:細菌、食物、宿主(牙齒)與時間,而引發蛀牙最主要的細菌為鏈球菌,這些細菌會代謝食物殘渣中的醣類,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時間一久就會變成蛀洞。因此,要預防蛀牙除確實清潔,也須減少細菌入侵。
-
飯後刷牙為何蛀牙?問題在咬合不正 醫指導潔牙4步驟
2023-07-21 19:31:58坊間流傳飯後由於口腔環境會呈酸性,30分鐘內刷牙會使牙齒的琺瑯質被破壞,但也有部分民眾認為飯後刷牙才能有效清潔牙齒,針對飯後究竟該不該立即刷牙的觀點眾說紛紜,碧礽牙醫診所院長吳碧礽認為,飯後應立即去漱口或刷牙,將殘留在口中的食物殘渣清除,避免食物殘留導致口腔環境變酸性而危害牙齒健康,飯後立即刷牙是不會破壞琺瑯質的,反而是飯後不漱口或刷牙,才容易導致蛀牙或演變成牙周病。
-
胃食道逆流年輕化!長期胸悶、胃酸逆流恐增罹癌風險
2023-08-22 21:11:40胃食道逆流已成為文明病,據統計,我國盛行率逐年增高,從30年前的2至5%,增加到近年12至16%。邱展賢指出,常見症狀包括喉頭有異物感、胸悶、吞嚥困難、火燒心、嘔酸、慢性咳嗽等。如果胃酸逆流至口腔,則可能出現口腔異味、牙齒敏感、牙齒酸蝕等情況。
-
預防孩子蛀牙大作戰!北市聯醫舉辦暑期「免費塗氟」
2023-07-18 18:28:04為降低齲齒率及落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於暑假期間舉辦6至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指出,齲齒是學童罹患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調查顯示,一般2至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而患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則因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可高達約95%。
-
蛀牙好痛!盤點4大常見原因 唾液分泌不足口乾症也中
2023-07-11 17:38:12每個人從小到大幾乎都會有蛀牙的經驗,可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會蛀牙?如果反覆蛀牙又代表什麼呢?我們統整了4大常見的蛀牙原因,快來看看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3個月內「蛀牙原因」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常見蛀牙原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