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抹片檢查前別做這些事!醫解析CIN與癌變的距離

子宮抹片檢查前別做這些事!醫解析CIN與癌變的距離(首圖來源/Freepik)
文:林郁敏(NOW健康)
大多數癌症並非一夜之間形成,子宮頸癌亦然,通常需經細胞逐步變化才惡化。根據醫學統計顯示,輕度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1, CIN 1)發展成癌症的機率僅約1%;然而,中高度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CIN 2與CIN 3)惡化風險顯著提高,約有15%至30%的機會進展為侵襲性子宮頸癌。若為原位癌且未治療,5至10年內惡化成侵襲性癌的機率更高達28%至50%以上。
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分3級! CIN 2、3癌變風險增需積極追蹤
造成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其中以HPV 16型和18型最常見,不過,並非每位感染HPV的人都會演變成癌症,良好的免疫力就是身體的重要防線。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温國璋醫師指出,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指的是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異常變化,依嚴重程度分為3級,第1級CIN 1變化輕微,超過50%至60%的案例可以自然消退;CIN 2、CIN 3則是細胞異常明顯,癌變風險增加,需要積極的治療與追蹤。
至於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最重要的篩檢工具就是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在做抹片時,醫師會取子宮頸表面的細胞,尤其是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交界處的細胞,因為大多數的病變都是從這個位置開始。
抹片檢查前必看!醫囑3「不」確保準確性 經期避免做抹片
温國璋醫師提醒,為了得到診斷的正確性,在子宮頸抹片檢查前1天不要行房,也不要沖洗陰道或使用栓劑,內診之前應先做抹片,以避免檢體污染,另外,經期中避免做抹片檢查,以免影響結果。
若抹片結果顯示異常,醫師會安排進一步的檢查,例如,透過陰道鏡來檢查和切片,以便確定病變的程度。至於抹片檢查結果會分成多個分類,常見的包括正常(Within Normal Limit)、輕度發炎(Inflammation)、不確定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低度病變(LSIL,CIN1)、高度病變(HSIL,CIN 2與CIN 3)、原位癌(CIS),以及上皮癌(SCC)等,部分結果則可能需要進一步追蹤或切片確認。
CIN 2以上需積極處理!子宮頸圓錐切除術 防堵癌前病變惡化
温國璋醫師說明,根據病變的程度,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
1.冷凍治療或雷射治療:適用於較輕微的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如CIN 1。
2.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LEEP電圈切除術):針對CIN 2或CIN 3患者,能快速移除異常細胞,並取得錐狀切片做檢查,防止進一步惡化。
如果持續2次切片檢查都只發現CIN 1,可以進行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來討論是否做局部子宮頸治療或甚至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但若確認是CIN 2(含)以上,醫師則會建議做更積極的治療,如子宮頸圓錐形切除術。
總結來說,針對子宮頸病變的處理方式,會依據其嚴重程度而定。温國璋醫師強調,輕微的CIN 1有較高比例會好轉,可以先考慮追蹤,若是在追蹤時仍然持續檢出CIN 1,就可以考慮採用局部治療(冷凍治療、雷射治療)或甚至更進一步的治療方式;若為CIN 2或CIN 3,則可能建議進行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 (LEEP電圈切除術),以有效移除異常細胞並防止病情惡化。
相關新聞
-
知名配音員逝世 醫:子宮頸抹片檢查很重要
2019-09-18 15:10:10喜歡日本動畫的人應該都很熟悉她的聲音,曾為《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櫻桃小丸子》、《進擊的巨人》配音的蔣篤慧於16日死於子宮頸癌,年僅49歲。
-
降低子宮頸癌7成發生率!定期3年1抹片檢查有效預防
2023-12-12 21:16:20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雖然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因此,能夠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落實3早原則「早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讓6分鐘護一生,守護自己的健康,擁有美好的人生。
-
「開心篩粉樂送」起跑 相約姊妹婦癌篩檢
2019-07-24 17:18:02惡性腫瘤位居台北市民10大死因排行之首,而乳癌、子宮頸癌更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為了鼓勵女性接受癌篩,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舉辦「開心篩粉樂送」,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完成乳房X光攝影、子宮頸抹片檢查者,就有機會抽到萬元禮券並拿到窩心小禮。
-
93公斤女甩肉15公斤 運動不挨餓
2016-10-25 22:08:45新北市雙和醫院舉辦員工減重比賽,拿下第1名的陳小姐,才26歲,原本近百公斤的她,3個月內減下15公斤,榮登第1名,她說不挨餓,而且每天多喝水,還搭配1週3次的運動,才有這個成效。
-
停經後腹痛出血竟罹患子宮頸癌 女性有這些症狀莫大意
2021-06-11 22:47:33停經女性經常性腹痛,不規則出血是健康警訊。45歲在外商工作的張小姐,雖已停經一段時間,但仍不時有腹痛、出血問題。日前熬夜加班時突然劇烈腹痛到無法走路,趕緊就醫後出人意外確診為第3期子宮頸癌。
-
女性子宮保養 讓冷宮變暖宮
2025-03-03 15:38:29回想青澀的求學時期,那時的我超愛吃西瓜,每到炎熱夏天,我就會迫不及待從冰箱拿出切好的半顆西瓜,直接拿著湯匙,邊看電視,邊挖西瓜來吃,就這樣開心地一口接一口,一個人幾乎可以把半顆西瓜吃光。
-
預防子宮頸癌 竹市國一女免費施打
2010-12-21 21:36:24新竹市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子宮頸癌防治策略,與世界二十七國同步,為全市國一女生免費施打子宮頸疫苗,為婦女癌症防治再邁進一步,請看以下的報導。
-
落實分倉分流 醫院2段分流管制.領證才能入院
2020-03-21 12:10:56武漢(中共)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加強醫院感染管控,各地區醫院陸續實施,落實分倉分流。雙和醫院防疫再升級,今天(5日)開始實施二階段分流管制,並設置防疫專責病房,病人如果疑似武漢(中共)肺炎相關症狀,將依照風險高低,分為3類收治,降低院內感染風險。
-
子宮頸癌疫苗 嘉縣國一女免費施打
2011-10-06 22:16:31根據醫學研究報告,子宮頸癌發生率排名為女性癌症第一位,嘉義縣為守護女性健康、防治女癌症,今年再度為縣內國一女生免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預估將有2000多人受惠。
-
長春藤生命科學與雙和醫院合作 免疫細胞療法再傳利多
2020-04-09 17:58:07衛服部於4月7日正式通過了「長春藤生命科學」與「雙和醫院」合作的特管辦法癌症治療申請案。本次通過得癌症治療項目以肝癌、肺癌為主,透過免疫細胞治療讓癌症病患有更新的治療選擇。這也是「長春藤生命科學」繼去年五月,與三軍總醫院攜手成為第一個通過特管辦法申請後,再次獲得衛福部的許可。
-
女性不孕症大元凶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中醫調理幫助好受孕 | 談古論今話中醫(448)
2025-04-07 15:41:23據報導有位39歲陳姓婦人經西醫婦產科診斷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不僅月經不規則,8年來無法受孕、體重狂增30多公斤,求醫無門後找中醫調理5個月,恢復正常,如今已懷孕8個月。甚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醫如何調理呢?今天很高興邀請到中醫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彭溫雅醫師來到現場解說這現代很常見的婦科疾病。
-
美聲幫助女生 蕭敬騰.張懸公益站台
2012-03-26 21:56:25知名女性雜誌,邀請多位藝人擔任公益大使要為子宮頸癌的婦女發聲,第一棒找來歌手張懸與蕭敬騰,希望喚起社會大眾對子宮頸癌防治的重視。
-
林志玲化身小護士 代言「六分鐘護一生」
2013-05-06 20:20:41名模林志玲為公益活動站台,化身小護士,鼓勵婦女及早篩檢乳癌和子宮頸癌,主辦單位還準備了一台印有林志玲肖像的篩檢車,要巡迴台灣各地鼓勵婦女踴躍篩檢。
-
長期久坐下背痛 專家提護腰減痛3步驟
2019-11-07 16:38:19許多上班族白天久坐不動,下班回家後又躺在沙發,長期缺乏運動之下,引發下背疼痛,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弘洲表示,容易腰痠背痛的人應該以護腰(束腰)來支撐腰部,平時建議多做核心運動,加強腰部肌肉力量。
-
世界巴金森日 台約8萬患者 醫師:年齡層下降
2023-04-11 21:26:13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再度喚起台灣人對巴金森氏症的重視。根據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而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台灣約有8萬名患者,而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
雙和醫院B基地動土 期望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2019-05-03 20:11:57再來看到,生醫產業是政府5+2 產業推動項目之一,衛生福利部委託台北醫學大學經營的雙和醫院,第三期工程B基地今天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22年完工啟用,北醫大校長林建煌說,B基地未來將連結其他生技園區,形成生技廊道,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
死亡+2!永和78歲居家隔離翁 在家猝死採檢確診
2021-05-22 20:15:04今天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都是在死亡後才公布確診,案3097是80多歲老翁,無萬華區活動史,也沒有接觸確診個案。另一位案3553,是永和的70多歲男性,他在5月初參加旅遊團,同團42人中已有13人確診。不過,他在衛生單位電訪時回報無症狀,週五(21日)卻在家被發現失去呼吸心跳送醫不治,不幸在昨天驟逝。
-
年輕人久未打球!猛力蹬腓腸肌竟斷裂 休養復健需半年
2023-03-22 19:36:351名20多歲的大學生,在打羽毛球時熱身準備不足導致小腿拉傷,但因太久沒與球友切磋,技癢難耐捨不得下場休息,在一次起跳準備殺球時,小腿傳來「啪」一聲且伴隨著劇烈疼痛,送急診照超音波後發現是小腿腓腸肌整層斷裂,緊急進行手術縫補,想再上場揮拍恐怕得花半年的時間休養與復健。
-
女性不孕症大元凶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中醫調理幫助好受孕 | 談古論今話中醫(448)預告
2025-03-04 14:26:47據報導有位39歲陳姓婦人經西醫婦產科診斷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不僅月經不規則,8年來無法受孕、體重狂增30多公斤,求醫無門後找中醫調理5個月,恢復正常,如今已懷孕8個月。甚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醫如何調理呢?今天很高興邀請到中醫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彭溫雅醫師來到現場解說這現代很常見的婦科疾病。
-
百歲人瑞確診治療3周出院 醫曝關鍵原因
2021-06-24 21:43:04全球疫情持續蔓延,雙和醫院作為急重症後送醫院,收治確診病患人數,名列全國前5。6月2日雙和醫院收治一位高齡103歲的確診病患張爺爺,經過3週的治療,在6月23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