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健康宅」現身桃園青埔 打造會呼吸的建築醫學

「深耕17期」建築醫學的先行者,打造低碳健康宅。(圖/冠竑建設提供)

在台灣,一個嶄新的生活正悄悄發芽,就在桃園青埔。由冠竑建設打造的「深耕17期」正式登場。

冠竑建設指出,這不只是一棟能遮風避雨的建築,而是一場關於健康、永續與未來生活方式的探索。「深耕17期」融合醫學思維、身心療癒以及綠建築設計,串聯「減碳、調氣、養身、促社交」,為都市人提供一個能深呼吸、能療癒、能共好的家。

 

全國首座建築能效1+級認證標章。(圖/冠竑建設提供)
全國首座建築能效1+級認證標章。(圖/冠竑建設提供)

 

陽台上的療癒微型森林

冠竑建設指出,「深耕17期」每戶住家,都有一座微型森林療癒陽台。在這裡,重拾與自然的連結,讓家成為療癒身心的庇護所。

試想一下,結束一天繁忙工作,回到家,待在陽台,看看綠意盎然的植物、赤腳踩在草皮上,釋放一整天積累的壓力。根據研究顯示,觀看綠色植物三分鐘,能降低心率、減少壓力荷爾蒙。

 

生態陽台釋放壓力與靜電。(圖/冠竑建設提供)
生態陽台釋放壓力與靜電。(圖/冠竑建設提供)

 

看不見的健康守護者:直流電健康住宅

冠竑建設提到,人們已經習慣插上插頭,就能使用電的便利性。但很少人知道,那些不斷轉換的電流,也可能帶來頭痛、失眠、甚至情緒波動的隱性風險。

為此,「深耕17期」創新採用雙流供電系統,引進家用直流電,大幅減少電磁波干擾。這項看不見的革新,守護著每一位心愛家人的的夜晚與健康。

 

IH爐與熱泵熱水器。(圖/冠竑建設提供)
IH爐與熱泵熱水器。(圖/冠竑建設提供)

 

告別明火,從廚房開始的低碳革命

冠竑建設也提到,「深耕17期」全面採用IH爐與熱泵熱水器。不僅加熱效率高,也讓廚房無煙無火、無毒無害,真正打造健康、安心的烹飪空間。

 

預防醫學走入日常:科技守護你看不見的健康風險

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不再只是生病後的治療,而是提前預防、主動照顧。

冠竑建設與宏碁智醫合作,把NPI感測設備融入公共空間,AI即時分析住戶壓力與情緒變化,及早發現健康風險。

同時,冠竑建設也攜手長庚大學王鐘賢博士,導入環狀精準運動,結合AI評估、個人處方、科學訓練與數據追蹤。透過科技紀錄與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健康狀況,落實「預防醫學」在社區的日常生活中。

 

專屬田園,耕作、採收、分享你的有機好生活。(圖/冠竑建設提供)
專屬田園,耕作、採收、分享你的有機好生活。(圖/冠竑建設提供)

 

耕種樂活:自己的療癒小田園

冠竑建設表示,每戶住家都配有一塊戶外小田園(養生田),提供長者與家庭參與農耕的機會,強化社區互動與生活健康。透過「自己種、自己吃」的方式,實踐飲食安全與心理療癒。

 

微藻碳捕捉技術把藻體轉化為營養液,形成一套自循環的生態系統。(圖/冠竑建設提供)
微藻碳捕捉技術把藻體轉化為營養液,形成一套自循環的生態系統。(圖/冠竑建設提供)

 

 當全球共同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邁進時,在「深耕17期」每位住戶皆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冠竑建設舉例,像是與友達光電合作,導入減鋼輕量化的屋頂太陽能地板,兼具低碳發電與隔熱降溫效益,提升建築節能效率,供給社區公共環境用電,可節省3~5%電費。

並攜手佛司特與台塑新智能,以玻璃太陽能模組透過家用24V直流儲能系統,打造緊急備用能源系統。

地下停車場也導入創新的微藻碳捕捉技術,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引導至透明養藻池內,藻體進行光合作用後,再轉化為營養液灌溉社區植栽。不僅降低碳足跡,更形成一套自循環的生態系統。

 

冠竑建設董事長張水田。(圖/冠竑建設提供)
冠竑建設董事長張水田。(圖/冠竑建設提供)

 

冠竑建設董事長張水田表示,「深耕17期」的落成,不只是住宅產品的創新升級,更是一個結合建築、科技、醫療與永續價值的跨領域平台。打造能讓人身心安頓、與環境共生、共好的生活場域。

張水田也強調,淨零、健康、友善社區,不該只是高端選項,而是每個人負擔得起的低碳健康幸福宅。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