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嘉義!阿里山林鐵首推「行動學校」特展

百年林鐵動起來 走出嘉義!阿里山林鐵首推「行動學校」特展

【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7 月 02 日訊】「阿里山林業曁鐵道文化景觀」為臺灣第1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擁有逾百年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為推廣林鐵文化資產教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林鐵及文資處)全新推出「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計畫,首度以行動展覽方式,攜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博物館,突破地域限制、跨館際合作。「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首展於今(7/2)日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式開幕,展覽融合教育推廣與文化傳承,期望讓更多民眾親近林鐵故事,激發文化與學習的嶄新火花!  

走進時光隧道,看見移動風景  林鐵百年魅力再現
    穿越山嵐、掠過雲霧,阿里山林業鐵道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條流動於山林間的百年詩路。這條蜿蜒於高山森林的鐵道,不僅見證臺灣林業發展歷史,更被譽為世界鐵道工程的瑰寶!列車在海拔高度中緩緩攀升,一路穿越層層隧道,每一段黑暗過後,眼前的風景如幻燈片般轉換,這樣的景觀變化,正是阿里山林鐵最動人的旅程節奏。因此,本次特展以「時光隧道中的移動風景」為主題,邀請觀眾一同走進阿里山林鐵的時空軌跡,從歷史、人文到自然景觀,探索一條橫跨地理與記憶的鐵道旅程。

林鐵及文資處攜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
林鐵及文資處攜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

體驗、探索、共創  林鐵展坊開啟感官旅程 
    阿里山林鐵不再只是搭乘體驗,更是一場可以親手參與、全身感受的文化旅程!「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透過因地制宜的展示設計,帶著百年林鐵的故事走進城市與校園,開啟一場跨越地理、連結山林與鐵道文化的文資教育巡展。本次展覽設有兩大主題:「林鐵探索展坊」從觀光視角切入,介紹林鐵的沿線站點、登山軌跡及鐵道知識;「翻山越嶺」則以人文藝術視角,在大隧道裝置中,觀看林鐵車輛的演變,在小隧道中感受阿里山豐富的自然生態,並透過畫作與詩歌帶領民眾認識文化底蘊豐富的阿里山。此外,現場更設有「共創互動區」,每日限量提供專屬設計的隧道印章明信片,觀眾可自由蓋章收藏,讓參觀體驗更具互動性與趣味性。

林鐵展坊開啟感官旅程
林鐵展坊開啟感官旅程

跨館際攜手 從山林走向城市 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巡迴啟程
       首站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館長黃文山強調:阿里山林業鐵路是臺灣林業發展的重要見證,亦是我們珍貴的文化資產。攜手推出以林業鐵道為主題的特展,不僅豐富本館展示面向,也深化文化資產與自然科學在教育推廣上的連結,期望透過這項展覽,讓更多觀眾了解阿里山林鐵所承載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深度,進一步激發對本土環境與文化的認同與關懷,並期待未來持續深化雙方的資源整合與交流合作。

     巡迴第二站抵達國立臺灣博物館,陳登欽館長表示,臺博館與阿里山林業鐵路兩者都是為臺灣近現代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象徵,見證了臺灣社會的變遷,兩者均具備獨特的文化資產價值。十月展覽將巡迴至臺博館南門館展出,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參觀,一起分享阿里山林業鐵路的歷史文化之旅。

共創互動區吸引大小朋友
共創互動區吸引大小朋友

     林鐵及文資處王昭堡處長指出,文化資產保存的主要目的是教育,透過教育將上一代的智慧成果傳承。阿里山林業鐵路擁有多元的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為落實文化傳承使命,阿里山林鐵文資教育過去從沿著鐵道沿線的學校出發,透過教育推廣讓孩子與老師們在課堂上找回在歷史洪流中逐漸被遺忘的記憶。現在更從山林走向城市,透過行動學校的移動展覽,讓更多人看見阿里山。
  

百年林鐵動起來 走出嘉義!阿里山林鐵首推「行動學校」特展
百年林鐵動起來 走出嘉義!阿里山林鐵首推「行動學校」特展

      本次展覽首站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期從7月2日至9月28日;第二站將於10月24日至11月16日移展至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最終站於11月21日至12月14日在阿里山車站展出,回歸山林原點與林鐵現場對話,誠摯邀請喜愛阿里山林鐵的大朋友小朋友,共乘這段文化與歷史的時光列車!
(新唐人亞太電視 方雅嫻 趙揚 整理報導/責任編輯:陳思齊)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