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失智症
-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留意短時間惡化警訊
2021-02-17 17:05:57以伯伯的案例來看,他除了罹患民眾認知程度較高的阿茲海默症,也就是退化性失智症的其中1種外,還合併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屬於混合性失智症患者。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醫師表示,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其引起的成因與治療方式,皆有所不同,民眾應正確地認識,才能夠知道對應的治療選擇。
-
失智翁發病佇立路口 澎湖暖警協助返家
2021-01-04 22:35:27澎湖縣政府警察局白沙分局白沙派出所員警楊寶賢及蘇亞男週日(3日)執行勤務時,接獲民眾報案稱,赤崁某一超商前有疑似失智的老翁需要幫助,警方到場後發現, 該老翁為赤崁村民,因患有失智症,騎車外出購物時突然發病,失去方向、久久呆立在路口處。
-
經歷數10年阿茲海默症新藥美國核可 開啟治療新曙光
2020-11-09 21:36:39阿茲海默症數10年沒有新藥上市,根據英國金融時報與CNBC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近核可美國製藥公司Biogen Inc.開發新藥「aducanumab」,很可能開啟治療阿茲海默症新曙光,何時能進入台灣值得期待。
-
『補腦益氣茶』治失智 療效大公開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9)
2020-10-31 22:00:00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一兆美元,且至2030年預計將增加一倍。
-
超過半數人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 你也有錯誤觀念嗎?
2020-10-30 17:19:11台灣失智症協會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3大面向進行民調。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超過半數人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少數民眾知道失智症徵兆、降低失智風險方法,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失智者的家屬可多分享自身經驗,讓周遭的人可以更加認識失智症,並能友善對待社區中的失智者。
-
『補腦益氣茶』治失智 療效大公開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9)預告
2020-10-29 09:34:24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一兆美元,且至2030年預計將增加一倍。
-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開始
2020-10-26 18:43:26李威儒醫師說明,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中,中年時期的高血壓所帶來的長期病變,影響更勝老年時期的高血壓。至於年齡、遺傳、睡眠障礙、聽力障礙、空汙等因素也可能促使失智症的發生。
-
法國「阿茲海默村」 照護百位失智患者
2020-10-16 11:03:24在韓劇「馬成的喜悅」中,男主角打造專為失智症患者居住的「治癒村」,讓患者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生活。而在現實社會中真的有這種專為阿茲海默症患者打造的醫療型村莊,法國在今年夏天開幕了全國第一座「阿茲海默村」,讓失智患者能在舒適的環境下得到適當照顧。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治療有助延緩惡化
2020-10-05 16:36:52每年的10月1日爲「國際老人節」,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2020)年8月最新的報告顯示,預估5年後(2025年)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約470萬人),顯示我國人口老化快速,失智症人口亦隨之增加。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影像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海馬迴萎縮
2020-09-18 15:38:3570歲的陳姓阿嬤,近期與家人互動的時候,偶爾會忘記近期才說過的話,也不時出現跌倒的狀況,日前在家人陪同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MRI),發現大腦海馬迴有萎縮現象,側腦室空間有也明顯擴大,後續經專科醫師確診為早期失智症。
-
人口老化失智症成醫療難題 臨床試驗共享網站可望突破
2020-09-01 18:19:30失智症隨著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全球重大的醫療及公衛問題,台灣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位失智症病人。失智症為1種症狀,涵蓋了許多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病因包括阿茲海默症,雖然有可減緩病情進展的藥物,但是至今仍沒有治癒的方法,這也是21世紀人類醫學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
腸道疾病使免疫亮紅燈 罹患失智症機率大幅增加
2020-07-03 21:04:58什麼!腸道疾病居然和失智症有關係!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疾病,症狀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等,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統計,有多達300萬名美國成年人罹患上述疾病。另外,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的估計,約有600萬名美國人患有失智症。現在有研究發現,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 不但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發病時間也會提早,研究刊登在《腸道雜誌》(Gut)。
-
金子阿嬤失智短片「媽媽說要去抓魔神仔」
2020-03-16 21:47:19接著來關心健康議題,有位80多歲阿嬤,每天生活中似乎橫跨陰陽兩界,一天到晚喊著打擊魔鬼,她失智的歷程被改編成網路短片。特映會上,透過影片讓大眾認識失智症,並給照顧者更多的支持。
-
擔心失智爺爺走丟 15歲少年發明智慧襪造福千萬人
2019-11-08 14:12:46一位住在美國加州爾灣的15歲華裔少年肯尼斯,擔心得了失智症的爺爺走丟,經由苦心研究,發明了一種功能性智慧襪。這項實用的發明得到許多獎項肯定,預估將造福全球數千萬失智病患。
-
總覺食物不夠鹹?當心高鹽飲食可能誘發失智
2019-11-05 19:07:48飲食口味太鹹容易高血壓,甚至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現在有1項新的研究表示,重口味飲食可能破壞體內TAU蛋白的濃度,造成認知能力下降。TAU蛋白不正常的累積,正是阿茲海默症病患重要特徵之一,研究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
-
窺探腦海!法國打造世界最強核磁共振造影機
2019-10-04 14:51:59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既精密複雜又神祕難懂,人類對大腦的了解還極其有限。在法國有一組研發團隊正在開發一部世界最強、磁場最大的核磁共振造影(MRI)掃描儀,希望可以更了解大腦的運作,從而有效診斷失智症等相關疾病。
-
記憶力退化就是失智症?醫:可能只是「假性的」
2019-10-04 13:52:28隨著老年化社會的來臨,近年失智症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國人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專注力與記憶力有沒有退化的跡象,擔心自己是不是得到了失智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鄭勝允指出,自覺專注力或是記憶力退化的患者,只有少數人真的落入了失智症的範疇,而其他大多數患者其實只是假性失智症(Pseudodementia)。
-
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 LSE跨國最大規模調查
2019-09-23 15:00:35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對失智症的態度」,此報告由國際失智症協會與全球100多個失智症協會合作,並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執行,收集近7萬份問卷、橫跨155個國家的史上最大規模調查。
-
婚姻促大腦皮質層保持活躍 有助預防失智症
2019-09-11 18:37:35現在許多年輕人不願意接受婚姻束縛,所以只交往或同居,認為沒那張結婚證書也無妨。過去有研究表明,婚姻可以改善憂鬱症、避免壓力,甚至可以幫助人們延長壽命;現在有1項新的研究顯示,婚姻也有可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此研究刊登在《老年學期刊》〈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
台北首間「幾點了咖啡館」失智長輩當店員
2019-08-30 12:58:509月國際失智症月來臨前夕,社福團體與超商業者一起合作,在台北開辦首家「幾點了咖啡館」,由失智長輩朋友經過實習後,每周一次當超商店員,藉由幫客人結帳、整理商品,開啟年長者的活力與歡笑,也進一步減緩失智症狀。
-
無辣不歡者注意 吃太辣可能記憶力變差
2019-08-05 16:12:18許多人不辣不歡,餐餐都要配辣椒才覺得下飯,過去有研究表示,吃辣椒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現在研究卻認為,辣椒吃過量,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相對失智風險也會提高。
-
大腦健康受心血管牽連 關鍵在於氧氣
2019-06-24 15:48:33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心臟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現在有份研究表示,心臟的健康與否會影響大腦的記憶和思考能力,決定大腦退化的速度,研究刊登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盧廣仲帶頭做公益 新MV飾失智老人演技爆發
2019-04-02 20:57:11歌手盧廣仲出席公益活動,為唐氏症兒童募款。經常出席公益活動,盧廣仲近日發表的新單曲,MV以失智老人為故事主軸,身為金鐘視帝的他,也在MV中再度挑戰演技。
-
失智症照護壓力大 照顧悲劇案件數倍增
2019-01-22 18:33:36調查顯示,7成家屬在失智照顧歷程中曾有輕生的念頭,建議照顧者多使用社會資源,以減少悲劇發生。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造成死亡的照顧悲劇新聞報導逐年增加,自106年11件到107年增加為22件,賴德仁指出,失智者的照顧者屬於高風險群,多1份鄰里關照才能少1個照顧悲劇。
-
老人家覺得生活無趣 醫:留意失智症重要警訊
2019-01-17 14:22:06老人家如果突然對於生活、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小心這就是失智症警訊。一項針對40歲以上民眾失智症認知的網路調查發現,許多人自認了解失智症,但對於初期警訊卻仍停留在一知半解,約有5成4的人忽略「對生活突然失去興趣」是失智症的重要訊息。
-
中山大學與高榮共推「音樂輔療」協助高齡長照
2019-01-15 20:49:02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榮民總醫院1月11日共同舉辦「共學、共享及共樂演唱會」,除結合各種復健動作,中山師生發表四款高齡照護輔(器)具提案,透過音樂治療與輔具設計,增進高齡失智者肢體感官、心理情緒、人際互動、語言及認知等方面的能力。
-
醫院舉辦國際研討會 建構完整長照2.0服務
2018-12-24 13:13:54台灣在2018年已經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化及照顧服務需求也與日俱增,台南一家醫學中心舉辦『失智症暨長期照護發展』的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失智症與長照專家學者分享照護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
-
居家全方位失智症照顧 有助延緩認知障礙惡化
2018-12-17 18:12:27許多人以為照顧失智患與照顧失能者差不多,但專家提醒,失智症患者症狀不光只是記憶方面衰退,還常合併腦部的認知及行為障礙,除了藥物之外,還應搭配非藥物輔助,才能讓患者腦部持續接受刺激,提升認知能力與溝通社交。
-
租個「孫兒」陪說話 美國青年用APP幫爺奶排解孤單
2018-11-29 21:40:26美國邁阿密一名男子開發了一款「孫兒出租」「Papa」APP,它是一個服務平台,將老年人與經過審查的大學生互相聯繫,幫助長者解決任何醫療或生活需求相關的問題。例如輕鬆的家事、散步、跑腿或是聊天。讓老人不再感到孤單,減少他們罹患憂鬱症或失智的風險。
-
失憶不一定失智 或許是聽覺視覺障礙
2018-11-07 17:44:1875歲女士,主訴約半年前開始,一些新的人名、地址、電話都無法清楚記得,因此她的子女、親友懷疑是不是罹患失智症,安排專業機構進行失智症的評估,結果並無明顯失智症的傾向。
-
抗煞教授蘇益仁 薑黃開發阿茲海默症新藥
2018-10-30 21:44:45再來看到醫療訊息,台灣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研究,有了突破。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蘇益仁團隊,利用薑黃素開發的新藥,已經通過動物實驗,證實對治療阿茲海默症有效。
-
失智者駕駛危險高 台應提出管理系統
2018-10-09 16:24:38失智老人家騎機車,竟騎上了高速公路;失智阿公開車至市場買菜,踩錯油門,衝撞路人及機車。類似行車意外一再發生,台灣失智症協會、老年精神醫學會呼籲,交通部建立警示系統,50歲以上駕駛人在短時間內頻出車禍意外,疑似失智應轉介失智共照中心協助,一旦確定中度失智,就應取消駕照。
-
懷舊歌曲競答比賽 預防失智 延緩失能
2018-09-26 22:57:10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桃園市連續四年舉辦懷舊歌曲益智競答比賽,藉由歌曲聯結記憶中的感情與回憶,參賽民眾可以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曲都很高興,經由比賽再次的學習,還能增加記憶力。對這次的活動感到滿意。
-
台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 非藥物治療延緩惡化
2018-08-01 15:40:16台灣老年人口眾多,失智症患者盛行率也逐年增加,如何延緩失智長者症狀惡化速度,成為不少人關心的焦點。專家指出運動、園藝、音樂、繪畫等非藥物治療有助於延緩失智程度,維持身體行動能力。
-
失智家庭喘息咖啡廳 桃園認知休憩站開幕
2018-07-25 22:06:51台灣的失智人口,超過27萬人。為因應失智人口逐年攀升,(25日)桃園市社會局辦理的第3處《認知休憩站》據點開幕,提供失智患者及家屬,一個獲得認同和接納的環境。
-
面對老人失智症 中醫治療可緩解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0)
2018-06-23 12:30:00據統計台灣已是高齡社會的國家,老人的失智問題業困擾著家庭的負擔,據統計,每12位65歲以上者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有一名75歲的阿嬤因為記憶力漸漸變差,開始搞混家人稱謂,把孫子喚成兒子、將陌生人當作老伴,有時甚至在自家中還嚷嚷著要回家,一開始家屬沒有特別注意,單純以為只是老化造成的記憶力不好,後來帶去醫院檢查才發現那就是失智症的徵兆,只是家人平時都沒有特別注意。 這一集邀請到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惠菁中醫師來探討這老年人常見的問題。
-
面對老人失智症 中醫治療可緩解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0)預告
2018-06-13 16:30:00據統計台灣已是高齡社會的國家,老人的失智問題業困擾著家庭的負擔,據統計,每12位65歲以上者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有一名75歲的阿嬤因為記憶力漸漸變差,開始搞混家人稱謂,把孫子喚成兒子、將陌生人當作老伴,有時甚至在自家中還嚷嚷著要回家,一開始家屬沒有特別注意,單純以為只是老化造成的記憶力不好,後來帶去醫院檢查才發現那就是失智症的徵兆,只是家人平時都沒有特別注意。 這一集邀請到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惠菁中醫師來探討這老年人常見的問題。
-
每百人有1人失智 血液篩檢可測知風險
2018-06-12 16:42:54一滴血就可以檢測出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內失智症預防大突破,一項多家醫院、持續5年的臨床試驗研究證實,抽血檢測乙型類澱粉蛋白、濤蛋白在大腦累積狀況,即能精準預測阿茲海默症,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
-
失智非正常老化應就醫 您了解了嗎?
2018-05-25 15:07:34以往,民眾對於失智症患者存有「老番癲」、「老頑固」的刻板印象,但隨著全民衛教的普及,我們知道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腦部功能退化的疾病,並非正常老化。許多人誤以為失智是正常老化過程,而忽略就醫重要性,事實上這個疾病一旦發生,就應接受專業診療,以延緩病程惡化速度。
-
媽媽說紅茶是鹹的 失智症紀錄片首映會
2018-05-24 22:08:02要照顧失智患者,真的需要十足的耐心跟毅力。高雄一位林先生,十年來用手機紀錄母親遺忘孫子,甚至把親生兒子當成陌生人對待的照護過程,最後剪輯成一個小時紀錄片,(24日)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播放,感動全場觀眾。
-
重度聽障患者 研究:失智風險增5倍
2018-05-23 16:27:09聽力障礙,恐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聽力障礙會造成大腦「認知負載」,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處理聲音,導致大腦功能退化,甚至萎縮。此外,也會影響正常社交,間接導致智力衰退。國外研究也發現,與聽力正常的民眾相較,罹患輕微、中度、重度聽力障礙的民眾,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恐分別增加2、3、5倍。
-
年輕多運動存「腦」本 預防失智要趁早
2018-04-11 16:59:49據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專家指出,定期運動、腦部訓練、參與社交活動等,便能有機會抑制認知功能障礙;如果天天做有氧運動,腦部海馬迴體積會增厚,可有效延緩認知功能障礙問題。
-
「Young咖啡坊」 化失智照護為溫暖下午茶時光
2018-03-31 12:53:48「你好!歡迎光臨!」這家咖啡館很特別,服務員更特別,他們是一群年輕型失智者,懂得做餅乾、煮咖啡,甚至打奶泡,也會在咖啡上製作漂亮的圖案,但可能將餐點送錯桌,這是全台第一家年輕型失智者咖啡館。
-
熟記9大重點 失智長者出遊不麻煩
2018-03-26 17:03:27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失智浪潮來襲,如何營造友好失智環境,成為政府與國人努力的目標。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鼓勵老年人多參與活動,可讓失智長者延緩退化,但在公共場所的無障礙空間上仍需加強。
-
想延緩老年失智 規律運動能有效改善
2018-03-15 15:03:48據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中老年人之中,每13人就有1人為失智症患者,如何預防失智成為眾人關注議題。一項調查發現,透過運動可以消除腦部不好的蛋白質,如果屬於記憶力缺失的失智,建議天天從事慢跑、騎單車等有氧運動;如果是注意力缺失型失智,則建議每天多打球。
-
現金全捐出關懷失智 小S:沒錢搶衛生紙
2018-02-27 21:00:32藝人小S出席關懷失智症公益活動,她感性透露,自己的奶奶也罹患失智症,對失智症很有感觸,今天在記者會現場,直接掏出錢包,捐出身上約9千元現金,小S也被記者問到,有沒有跟民眾一起搶購衛生紙,她笑說,「本來活動結束後也要去搶,但錢都捐出去了。」
-
每3秒新增一人!簡單問答教您發現失智
2018-02-09 17:02:40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下,目前全球平均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根據內政部統計指出,累計至106年底11月,我國老年人口比率達13.8%,又以新北市老年人口高居全台第一,共46.5萬;而台灣失智症人口已逾26萬人,以失智症在65歲以上人口盛行率為8%推估,新北市總共有3.4萬人罹患失智症,且實際人數應遠超過這個數字。
-
失智人口攀升 中醫輔助延緩大腦老化
2018-01-25 15:20:08全球老年化速度快速增加,另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失智症(Dementia)人口日益嚴重,且成為公共衛生問題,推估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接近5,000萬人,到了2050年將攀升至1億3,150萬人,等同於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
一位失智老者忘不掉的祕密
2018-01-18 19:31:00今天天氣有些許陰鬱,雖說已是深秋了,但是一回到南部的家鄉,那串串的汗珠,還是讓心愛的洋裝溼透了!在搭火車回家的旅途中,隨手滑了一下手機,映入眼簾中的第一條醫療新聞是「老人失智症是無藥可救的嗎?老人失智症是可以醫療的,請及早就醫!」我不禁想起鄰居的吳伯伯了。
-
飯後血糖不控制 當心失智症提早報到
2017-12-14 17:45:29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追蹤調查即顯示,台灣未用藥物控制的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常人的2.4倍,已用藥患者的失智症風險,則是常人的1.6倍。而根據今年發表在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糖尿病照護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對於大腦認知功能下降或失智症,飯後高血糖尖峰的影響可能更大。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