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病
-
空汙不只影響心肺健康 研究指出恐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
2021-01-13 22:06:35大家都知道空氣汙染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但最近有1項新研究表示,空氣汙染也可能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空汙中懸浮微粒的影響,在城市地區以及男性、年輕人和沒有健康問題的成年人當中特別明顯,研究刊登在《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動不動就暈倒 小心「先天長 QT 症候群」
2020-09-30 17:41:5213歲男生阿正(化名)雖然長得比同年齡高壯,從小很少生病,但已經是第二次在家中無預警昏倒,經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確診為「先天長QT症候群」,目前接受藥物治療,定期回診,至今半年沒有發生暈倒的情形,由於「先天長QT症候群」為遺傳性疾病,戴醫生建議家長也進行家族篩檢預防憾事發生。
-
主動脈剝離9成與高血壓有關 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
2020-09-26 19:33:21近期有藝人因「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堵塞,驟逝於家中浴室,令人感到不捨與惋惜,但也因此讓民眾開始注視心血管問題與預防。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指出,主動脈剝離有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症容易在腦部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因此,有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尤其隨著季節逐漸邁入秋天,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避免血壓突然增高。
-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該怎吃 實行飲食計劃或降風險
2020-06-18 16:08:50如果你有心臟病家族史,一定很擔心將來也可能罹患心臟病,現在有1項研究分析發現,透過地中海飲食和植物性飲食等方式,可以降低21%的心臟病風險。這個數據是從實施地中海飲食和其他3種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模式的成年人身上得知,受試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了14%至21%。
-
高血壓患者動起來!多走路或助降低血壓值
2020-04-21 19:01:01如果身體經常處於高血壓狀態,最好快起身動一動,或許可以降低血壓。最新研究表示,如果你是高血壓患者,可以透過每天增加步行量的方式降低血壓,這項研究已在3月下旬時於美國心臟病學會的年會上發表。
-
李登輝住院 王燕軍:意識清楚穩定恢復中
2020-02-23 17:55:16前總統李登輝因為喝牛奶嗆到,送往台北榮總住院治療半個月尚未出院,引起外界關注,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今天(23日)出面說明,表示李登輝穩定緩慢恢復中,且意識清楚;至於何時能出院,他說,因李登輝年紀大,體態虛弱,尚無法第一時間說明何時康復、何時出院。
-
嘴饞想吃零食又怕胖 核桃是個不錯的選擇
2020-02-19 18:48:57下午茶時間想吃些零食解解饞嗎?核桃也許就是零食的好選擇。科學界有越來越多研究達成共識,表示健康的胃部充滿許多有益菌,可促進心臟的健康。而在Pennsylvania州立大學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核桃能促進腸道益菌的產生,也就是說,核桃能增加好菌,進而對心臟有益,研究刊登在《營養雜誌》(Nutritious)。
-
吃辣可望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與辣椒素抑制食慾有關
2019-12-26 18:28:02嗜辣的人有藉口可以多吃辣椒了,最近1項研究發現,吃辣椒可減少因心臟發作和中風而死亡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青少年也有動脈硬化?可能與二手菸環境有關
2019-12-18 16:24:211項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所進行的研究警告,二手菸可能會傷害兒童的動脈健康,研究刊登在《兒科研究》(Journal Pediatric Research)。
-
育齡婦女罹患糖尿病 孩子成年後心臟病風險增
2019-12-16 19:01:481項新的研究發現,媽媽在懷孕之前或是懷孕期間罹患了糖尿病,將來孩子在40歲時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
曾心臟病發存活下來的人 將來罹癌風險恐高7倍
2019-11-19 18:27:59對於在心臟病發作中倖存下來的人來說,有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1項新的研究表示,與心臟健康的人相比,曾經有過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或心律不整等疾病的人,罹癌風險增加了7倍以上,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年會。
-
寂寞恐加重病情 研究:心臟病患者孤單住院死亡率高
2019-11-08 18:22:10孤獨且缺乏社交的人生,除了對心理健康不利之外,也會連帶影響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新的研究發現,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1個人孤單的住院,死亡機率會比仍保持社交的人更高,研究刊登在《心臟雜誌》(Heart)。
-
收入太少真傷「心」?研究:薪水與心臟病風險相關
2019-10-22 17:36:42你知道嗎?收入多寡竟和心臟病有關!金錢可能無法帶來幸福,但更高的薪水對心臟其實有好處。1項新的研究表示,收入如果下降,罹患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增加,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心臟病學》(JAMA)。
-
以樂觀態度生活 不只心情好身體也更健康
2019-10-09 15:01:28樂觀的生活態度不僅讓人感到快樂,1項新的研究指出,樂觀的態度可能還可以預防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早死等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Open)
-
午休小睡補充精力 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或有幫助
2019-09-19 18:43:11午睡可以補充體力,讓下午的精神更加飽滿。現在還有研究發現,每周1次或2次於白天小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等,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
心肌梗塞非冷天專利 流汗.環境溫差大皆要注意
2019-08-05 16:10:36許多人以為天冷低溫之際才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但醫師警告,炎熱高溫也可能引起心臟病發,由於大量流汗脫水,造成血液濃縮黏稠,原本狹窄的血管就可能因為血栓而堵塞,提醒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患者一定要多喝水。
-
國人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 這5種食物有助改善
2019-06-18 19:01:35心血管疾病是多種疾病的總稱,包括中風、心律不整、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等問題,定期運動和健康飲食,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1項新研究指出,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水果和蔬菜攝取量不足導致心臟病和中風而死。
-
美史丹福大學研究:電子菸恐致心臟病
2019-06-03 19:31:44近期,史丹福大學一項研究報告指出,電子煙中所使用的調味劑或許對心血管有損害,增加煙民罹患心臟病的可能。
-
濫用抗生素 中老年婦女尤其要注意
2019-05-02 18:29:58抗生素可以對抗細菌,但若是長期間使用,可能會增加中老年婦女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
-
用植物性蛋白代替紅肉 壞膽固醇含量比較低
2019-04-25 16:40:36如果能用健康的植物蛋白質取代紅肉類食物,心臟一定會感謝你。1項新的研究指出,這麼做可以降低心臟病的機率,研究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
-
午休小睡片刻 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9-03-14 17:39:48如果想讓白天精神好一點,專家建議可以透過睡午覺提振精神。1項新研究指出,午睡不但能讓精神好,也能幫助降低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結果將於3月18日在美國紐奧良舉行的ACC年會(美國心臟學學會年會)上公布。
-
熟女腰圍過粗是警訊 心臟病及腦中風機率大增
2019-03-04 19:10:32愛吃甜食、熱衷下午茶,但又不太運動,許多女生年過50之後,腰圍卻越來越粗,體重慢慢增加,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提醒,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即屬於腰圍過粗,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分別增加2至4倍,腰粗成為更年期女性最重要的健康危險因子。
-
柬埔寨男童心臟破洞 馬偕偏鄉醫療團隊助開刀痊癒
2019-01-09 21:36:16歡迎回來。馬偕醫療團隊去年九月挺進柬埔寨協助偏鄉醫療,發現當地有個小男孩已經10歲,體重卻才20公斤,胸廓也變形。原來小男孩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進一步檢查,更發現心房中隔缺損,心臟破了十公分大洞。幸好醫療團隊後續接到台灣治療,才得以康復出院,陪伴的媽媽感動落淚,感謝台灣熱心幫助。
-
職場上遭受霸凌 恐增心臟病及中風危機
2018-11-22 17:37:47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在職場上遭到上司或同事的霸凌,可能會面臨心臟病和中風的危機,此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
楊麗花丈夫洪文棟心臟病逝 享壽80歲
2018-11-05 21:49:06歡迎回來。台灣歌仔戲國寶楊麗花丈夫洪文棟,週日(11月4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壽80歲!楊麗花透過經紀人證實,「洪文棟因心臟宿疾發作過世,沒有承受太多痛苦」。骨科醫師出身的洪文棟,曾擔任兩屆立委,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如今辭世,讓結縭35年的楊麗花十分悲痛。
-
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掌握判斷關鍵 善用中醫防中風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2)
2018-09-15 12:30:00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近年來受到飲食高油、高熱量、重口味,以及壓力、熬夜、抽菸、飲酒等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影響,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中風患者也越來越多。對於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防患於未然。食物是天然的藥物,良好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遠離中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推薦來預防中風呢?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蔡馥光醫師來談談中風的前兆與預防。
-
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掌握判斷關鍵 善用中醫防中風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2)預告
2018-09-03 11:30:00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近年來受到飲食高油、高熱量、重口味,以及壓力、熬夜、抽菸、飲酒等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影響,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中風患者也越來越多。對於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防患於未然。食物是天然的藥物,良好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遠離中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推薦來預防中風呢?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蔡馥光醫師來談談中風的前兆與預防。
-
治心血管疾病 中醫觀點
2018-04-17 10:35:00心血管問題是導致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美國每34秒就有人心臟病發,且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存在至少一種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但是心血管疾病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
心律不整中西醫治療
2018-03-20 15:50:00廣義的心律不整,即心律異常,包含心跳不規則、過快、過慢等,其中心搏過速(頻脈)是指心跳每分鐘大於100下,心搏過緩(緩脈)是指心跳每分鐘低於60下。心律不整很多是沒有感覺的,有感覺的話,大部分是心悸,或是心跳暫停的感覺,嚴重的會導致眩暈、昏厥、呼吸困難、胸痛等等。有些嚴重的心律不整,會導致中風、心臟衰竭等,甚至心跳驟停、猝死、休克等等。
-
研究:每天吃起司40克 心臟病風險降
2018-01-08 17:08:35你喜歡將起司入菜,享受香濃的奶味嗎?起司除了富含鈣質,讓人頭好壯壯之外,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40克左右的起司製品,有助於降低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歐洲營養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
血液循環差是多種病症徵兆 五招幫你改善
2017-10-24 13:52:00血液循環不佳可能導致手腳冰冷甚至麻木,尤其是在冬天,這是多種病症的徵兆,包括心臟病和糖尿病等。如果你有這種問題的話,可以在家裡嘗試一些簡單方法來改善,但是在問題很嚴重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去看醫生。
-
誠品董座吳清友心臟病逝 料吳旻潔接班
2017-07-19 07:06:48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昨晚驚傳心臟病逝,享壽68歲。據了解,1950年10月出生的吳清友,有先天性心臟病,昨天晚間被發現在辦公室昏倒,到院時心跳已經停止。吳清友在1989年3月創辦誠品書店,1999年 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結合書店與商場的複合式經營模式等,成功的經營出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由於誠品商場是掛牌上市公司,昨晚公告,公司將遵循代理人作業,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並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舉董事長,吳清友雖然是兩大事業體的董事長,不過早已將經營權交棒給吳旻潔,對外也由吳旻潔發言,
-
心臟病莫輕忽 引器官衰竭死亡率逾7成
2017-07-13 22:12:41成人型先天性心臟病死亡率高達75%,民眾不可不慎。新竹有一位40多歲新住民,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卻沒有追蹤治療,發作時引發心肝腎功能多重衰竭,陷入昏迷,所幸經新竹馬偕醫生團隊緊急開刀治療後,才救回一命。
-
馬鈴薯護腸胃、抗老美白 中醫教你內用外敷
2017-06-29 12:00:00馬鈴薯的營養豐富,被營養學家們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它不但廣受民眾喜愛的馬鈴薯不僅吃了對身體好,有預防便祕、保護胃腸、抗衰老等效用,也可以外用塗抹。
-
感冒別輕忽 心臟病發風險恐提高17倍
2017-06-07 15:10:00研究人員今天說,感冒、罹患支氣管炎或肺炎,都可能大幅提高心臟病發風險,最高可能提高17倍。
-
儀器檢查不出來的心臟病更要小心 來的又快又猛|談古論今話中醫 (344) 電視版
2017-03-11 22:00:55隨著台灣生活富裕,國人傾向大吃大喝高熱量食物,又不愛動,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2位。心臟病初期的表現不易被察覺或誤判。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皇脈中醫診所院長連永祥中醫師,以中醫的角度來分享、分析心臟病的起因與治療與急救。
-
儀器檢查不出來的心臟病更要小心 來的又快又猛|談古論今話中醫(344)
2017-03-11 22:00:05隨著台灣生活富裕,國人傾向大吃大喝高熱量食物,又不愛動,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2位。心臟病初期的表現不易被察覺或誤判。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皇脈中醫診所院長連永祥中醫師,以中醫的角度來分享、分析心臟病的起因與治療與急救。
-
生機飲食對心臟有害?隱藏性心臟病可能是吃出來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344) 預告
2017-03-03 15:20:49隨著台灣生活富裕,國人傾向大吃大喝高熱量食物,又不愛動,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2位。心臟病初期的表現不易被察覺或誤判。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皇脈中醫診所院長連永祥中醫師,以中醫的角度來分享、分析心臟病的起因與治療與急救。
-
這幾種疾病有性別差異!女性風險高
2017-02-22 11:00:00男女由於生理構造不同,男人有男人病,女人有婦女病;但你或許不知道,有些不分男女的常見疾病也有很大的性別差異,如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膝關節炎、消化不良等疾患,而且女性受害風險特別高
-
超神奇!做這個動作止痛效果是嗎啡的6倍
2016-11-02 14:16:54西方人見面擁抱或親吻臉頰是一種禮貌,東方人較保守,親子間也很少會有擁抱這種親暱動作,無形中形成一種所謂代溝,父母與子女間誰也不敢隨意吐露出內心的想法。擁抱可以縮短親子間的距離,當你覺得壓力大、沮喪、不安或是疼痛等等,不妨和家人或朋友來個擁抱,擁抱會使腦內分泌快樂物質,而且其鎮痛效果據說是嗎啡的6.5倍!
-
嘉基引進高端斷層掃描儀 潛在病灶無所遁形
2016-09-27 15:52:50台灣十大死因中,心臟病位居第二名!心臟病的年齡層涵蓋甚廣,而台灣人又多帶有「三高」現象,該如何遠離心臟病的纏身呢?嘉義基督教醫院添購德國進口高階38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27日舉行正式啟用儀式,提供輻射劑量更低、更加精準、快速的服務,造福民眾。
-
半夜全身抖動 心房顫動惹禍
2016-08-17 12:30:00今年57歲的張女士,沒有心房顫動的家族史,4年前突然出現心悸等心房顫動症狀,有時半夜睡覺時胸悶、手臂及下巴感到嚴重痠痛,甚至全身像中邪一樣不自覺抖動,症狀持續半年,因睡眠品質不佳影響工作及生活,起初以為是鬼壓床沒有就醫,後來症狀越來越嚴重,就診發現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接受電燒治療,解決長久以來的不舒服。
-
腹痛噁心是腸胃疾病?原來是心肌梗塞
2016-05-12 15:45:10胸悶、胸痛,伴隨氣喘、冒冷汗、心悸、頭暈、嘔吐等,是心肌梗塞的普遍症狀,不過,胸悶灼熱及噁心感和腸胃道發炎時的症狀很像,常被誤認為是腸胃道毛病,而延誤了就醫。
-
巧克力降血壓 少了這味失功效
2016-04-20 06:11:11你是否也是一個巧克力控?特別是上週情人節剛過去,各種漂亮又好吃的巧克力更讓人有了吃的理由。在享受甜蜜的同時,來談談一個關於巧克力的健康秘密——並非所有巧克力都有降低血壓、減緩焦慮的功效。並向你介紹幾款舊金山灣區本地出產的優質巧克力。
-
心臟病發病前有徵兆嗎? 如何自我保健及治療?|談古論今話中醫(295)
2016-03-24 18:35:47這一集我們請到沙政平中醫師給我們提出許多治療心臟病寶貴的經驗 1.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一個月內有跡可循的前兆 2.心臟病的辨證論治, 藥物治療 3.針灸治療 4.平常穴道自我按摩保健 5.飲食注意 6.保健茶飲 7.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
黃安心肌梗塞 被爆住在「燒燙傷病房」
2016-03-10 12:32:38因為舉報多名台灣藝人而引起爭議的黃安,6日突發心肌梗塞,今天凌晨搭包機返台。根據平面媒體拍攝的照片,黃安戴墨警與口罩,全身包裹,被用擔架推進醫院,過程中有黑衣男子保護。有平面媒體報導,黃安以健保身分住進振興,但住的是新開啟,而且病人少的燒燙傷加護病房,今天就會開刀。
-
黃安包機返台 戴墨鏡躺擔架進醫院
2016-03-10 07:24:16因為舉報多名台灣藝人而引起爭議的黃安,6日突發心肌梗塞,今天凌晨搭包機返台。根據平面媒體拍攝的照片,黃安戴墨警與口罩,全身包裹,被用擔架推進醫院,過程中有黑衣男子保護。54歲的黃安,自爆3條堵死的冠狀動脈,差點要了他的命。不過,有網友仍持負面看法,認為他長年住在中國的,現在回來享受健保是投機行為。
-
心臟病的年輕化以及如何急救 健康1+1(第2季42)
2016-02-15 12:27:07心臟病在美國算頭號殺手,每年有125萬到150萬人罹患心臟病,讓人驚訝的是大概有50萬人死於心臟病,有一半人還未送到醫院就離世了,而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我們要怎麼樣預防以致如何救護,我們邀請到心臟科的權威陳健樂醫師來與我們談談這個話題。
-
心導管栓塞術 治癒滿月女嬰心室缺損
2015-11-01 21:39:46一名出生才44天的小女嬰,因心室中膈缺損嚴重厭奶,滿月後體重不增反減,但因家長不捨小寶貝胸口留下疤痕,最後由心臟病科醫師,進行心導管栓塞手術,成功封住0.56公分破洞,術後一個多月恢復良好 。
-
認識腦血管疾病 心臟病 高血壓 張仲景特輯(6) 心主血脈│醫聖│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5-09-11 20:15:25本集邀請到國醫董延齡及張仲景文教基金會張閎運執行長,為大家解說心血管相關疾病,中醫如何治療,又多使用張仲景哪些藥方呢?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