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坎貝爾
-
美加碼投資東南亞 拜登見東協9國 台海受矚
2022-05-13 12:44:48再來關心,印太區域安全受矚,美國與東協領袖峰會,在當地時間12日在華府登場,美國政府承諾提供1.5億美元,投資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海事安全和疫情防範等領域。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9國領袖和代表,將與拜登進行為期2天的峰會。這是拜登展開5月下旬首次亞洲行之前,另一場與亞洲國家的重要會議。一名美國資深官員在簡報會上表示,加深、擴大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關係,美國希望與印太地區盟友尋求更牢固的關係。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11日表示,台灣也將是這場會談的議題,美國要防範「下一場烏克蘭危機」在亞太地區上演。
-
深耕印太 美國宣布投資東南亞1.5億美元
2022-05-13 09:31:06美國與東協領袖峰會今天在華府登場,美國政府宣布挹注1.5億美元協助東南亞地區發展潔淨能源、推進海事合作,以深化美國與東協關係,實現對印太地區承諾。
-
拜登與東協峰會將聚焦印太 台海也是議題
2022-05-12 20:16:20美國─東協峰會,一連兩天在華府登場。拜登12日將與東協的8國領導人舉行為期兩天的高峰會。美國白宮印太協調官坎貝爾表示,此次會議將會討論台海、緬甸和烏克蘭等議題,代表著即使在俄烏局勢之下,美國依然專注在印太地區的事務上,以及面對中共的挑戰。
-
中索簽協議威脅第二島鏈 白宮率團赴索羅門
2022-04-19 20:59:52歡迎回來。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2019年跟中共建交,衝擊區域安全。美國今年宣布在索國恢復設置大使館,白宮周一(18日)宣布,美方代表團本周將訪問索國,也將與美軍印太司令部跟區域夥伴磋商。但中共接著宣布,與索國已簽署安全協議。外界憂心中共藉此駐軍、突破第二島鏈。路透社今天報導,中共5月中旬還將派團訪問索國,簽署多邊合作協議。
-
憂中共插足南太 美將派印太高層官員訪索羅門
2022-04-11 20:31:58在先前洩露出一份,中共與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簽署可能建立軍事基地的安全協議草案之後,《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在這個月,派遣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與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前往索羅門群島,此次派出最高層級的亞太官員,顯示華府對中共和該國簽定安全條約的疑慮。報導也提到,在索羅門群島從2019年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共建交以來,美國的擔憂就與日俱增。根據該協議,北京可能將在索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使中共軍隊駐紮在當地,以換取對索國更多的援助。
-
拜登特使團訪台為和平!白宮官員透露美系列印太行動
2022-03-01 20:18:38再來看到,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 坎貝爾週一(2月28日)表示,儘管發生烏克蘭危機,印太地區也仍是美國的重點戰略地區。他強調,美方派訪團前往台灣,就是要表達對印太地區維持和平、穩定的支持。另外,坎貝爾還補充說,美國此前曾同時深入參與兩個戰區,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
-
白宮指訪團來台為和平 美有同時參與兩戰區能力
2022-03-01 12:48:48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 坎貝爾週一(2月28日)表示,儘管發生烏克蘭危機,美國仍把重點放在印太地區。他強調,美方派訪團前往台灣,就是要表達對印太地區維持和平、穩定的支持。另外,坎貝爾還補充說,美國此前曾同時深入參與兩個戰區,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
-
首談駐美處更名 美亞太助卿:仍在評估中
2021-12-09 08:40:03外媒先前報導,華府正在考慮同意將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今天首次對此作出回應,他表示美方仍持續評估更名案,未透露可能定案時間點。
-
拜習會後 美傳擬正名台灣代表處 國務院重申挺台立場
2021-09-11 20:24:54《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我國駐美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還傳出獲得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和亞洲事務官員的廣泛支持。美國國務院面對記者提問沒有正面回應,但是重申支持台灣的立場堅若磐石,對台灣的承諾不會改變。
-
台灣請求更改駐美代表處名稱 傳華府正認真考慮
2021-09-11 11:09:20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正認真考慮允許台北當局加入「(台灣)」字眼以更改駐華盛頓代表處名稱。
-
美重申「不挺台獨」學者:非怕中共.因台灣是大牌
2021-07-09 20:36:59歡迎回來,美國白宮坎貝爾6日重申不支持台獨,但明確嚇阻中共,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攸關國際局勢穩定。學者明居正分析,美方不是怕中共,而是因為,台灣是一張「大牌」。
-
白宮高官稱終結接觸 學者:美台需對中共下戰略決心
2021-05-28 22:00:44美國白宮印太協調官坎貝爾26日表示,美中交往接觸時代終結,進入激烈競爭。學者明居正(28日)解讀原因與「競爭」用詞的內涵;並提醒,中共實際已對美國冷戰,美國需要下定戰略決心,否則恐將陷入危險;台灣朝野也需要明確戰略認知、下定決心。
-
白宮官員反對取消戰略模糊:美日合作維持台海現狀
2021-05-05 20:43:17美國是否該明確表態,若中共進犯台灣,美軍將協防台灣?白宮國安會印太協調官坎貝爾4日表示,不認同取消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但是美方會持續做好保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準備,美國日本會共同採取適當措施,維持台海現狀。
-
白宮印太事務官:維持戰略模糊 促維持台海現狀
2021-05-05 12:53:28再來看到,白宮印太政策協調官坎貝爾週二(5月4日)不認同取消對台灣「戰略模糊」政策,敦促北京維護台海現狀。他也表示,相信美中都認為維持台海現狀,符合雙方利益。
-
樂手的鐵漢柔情!面對生死低谷 他們更加有愛
2018-04-25 21:09:51如果要形容一位饒舌歌手,很少人會聯想到溫馨。但美國知名饒舌歌手Jay-Z在面對粉絲遭遇生死困境時,所給予的溫暖鼓勵,讓人看到他鐵漢柔情的一面。同樣能正向面對人生低谷的,還有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專屬鼓手斯特林‧坎貝爾,帶您來看他們的故事。
-
巨星鼓手走上返本歸真 演奏真善忍音符
2017-08-23 21:29:20職業鼓手 斯特林‧坎貝爾,是一代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專屬鼓手。而這位資深音樂人已經修煉法輪功20多年了,他的鼓聲中有怎樣的故事呢,一起來看一看。
-
被中共否定44年 屠呦呦奪諾貝爾醫學獎
2015-10-06 07:18:56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出爐,共3人戴上桂冠,分別由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與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和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他們所發現的阿維菌素 與青蒿素,在對抗寄生蟲方面出現突破。反諷的是,屠呦呦在中國被稱為是「三無學者」,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海外留學背景,更沒有中國兩院院士頭銜。因次在學界內有不少為她抱屈的聲音,認為屠呦呦在中國國內得不到肯定,最後獲得國際同行的認可,可說是 牆裡開花 牆外香。
-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公布 首次有中國籍專家
2015-10-05 20:17:23再來看到,一年一次的諾貝爾醫學獎,稍早已經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分別由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與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和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將共得約台幣3950萬元獎金。 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 ,與日本科學家大村智 在蛔蟲寄生感染問題上,發展出新型療法,進一步提煉出伊維菌素,讓蛔蟲寄生近乎絕跡。 而高齡八十四歲的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在1960年代全球瘧疾肆虐的時候,在兩千多種藥物中找到了青蒿,提煉出有效成分,成為治療瘧疾的關鍵所在。屠呦呦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籍專家,不過,她在中國幾次被提名參選院士,都
-
血鑽案兩證人將出庭 坎貝爾恐翻供
2010-08-09 10:51:30血鑽案的證人,英國超級名模坎貝爾星期一(8月9號)將面臨前經紀人和女演員法洛的法庭對證。她5號出庭為前利比里亞總統泰勒戰爭罪作證時,曾說自己不知道收到的鑽石是泰勒贈送的,但另2位證人的證詞正好相反。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