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事故康菲10億賠償漁民遭質疑

【新唐人2012年2月1日訊】受到各界關注的中國渤海灣溢油事故賠償問題。今年1月25日,農業部與中海油和康菲這兩家公司達成協議,由康菲公司賠償漁民10億元人民幣。海商法專家單紅軍教授認為,這個協議對養殖戶沒有意義,因為事故的全部訊息和10億元的計算標準沒有披露,還有農業部是否有權代表受損漁民都受到質疑。

中海油和美國康菲公司共同投資的蓬萊19-3油田,自2011年6月起持續爆發溢油事故,嚴重影響渤海海洋生態和河北、遼寧的漁業、養殖業,引發漁民的索賠問題。海商法專家、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單紅軍教授質疑農業部是否有權代表受損漁民。

單紅軍:「農業部並不是所有的受害的相對人,他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呢,賠償不包含這樣的受害人,譬如沿海的養殖戶,那麼這個是沒有意義的。」

據報導,該協議除了賠償漁民10億元人民幣外。還包括,列支1億元和2.5億元人民幣,用於天然漁業資源修復和養護、漁業資源環境調查監測評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單紅軍還質疑,賠償金額的計算過程和計算標準沒有公開。

單紅軍:「由於訊息不對稱,有些訊息沒披露,到底有多少油漏出來?到底怎麼樣?我們現在也沒有證據看到。你為甚麼用10億的這種方式來達成協議?公眾應該有知情權的嘛。」

2011年6月起,蓬萊19-3油田B平臺和C平臺持續發生溢油事故,3個月後,康菲中國公司透露,將設立兩項基金,處理渤海灣的環境問題,至今未實現承諾。康菲公司官網稱:1月25日的協議,已達到2011年9月宣佈的賠償基金的目的。

新唐人記者熊斌、特約記者王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