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年投入七千萬 攻量子電腦研發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4 月 10 日訊】國際科技巨擘都將量子電腦,視為電腦運算領域的下一個重大突破。Google、英特爾、IBM都投入研發,期待實現量子霸權的目標,讓量子電腦能超越,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看好未來量子電腦發展,科技部也啟動研發專案計畫,預計年投入七千萬元,希望結合台灣半導體優勢,發展量子元件製程。
英特爾,在2018 CES上發表49量子位元(qubit)的超導測試晶片,發揮量子電腦優勢,國際科技巨擘,包括Google、英特爾、IBM都投入研發,期待實現量子霸權( quantum supremacy)的目標,讓量子電腦能超越,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
相較於傳統腦以簡單的0、1位元(bit)的資訊儲存方式,量子電腦具備量子疊加(superposition)、量子纏結(entanglement)兩種特性,可以儲存更多更複雜的資訊,運算能力更強大。
科技部部長 陳良基:「它(量子電腦)產品應用,大概十年內。大家聽過張忠謀董事長講,摩爾定律大概還有八到十年,所以銜接的時間點,我覺得還算不錯。」
科技部也看好未來量子電腦發展,當晶圓製造,傳統製程無法進行,就要仰賴量子電腦,量子電腦涉及領域,包括量子運算、量子通訊等,台灣勢必要發展,這些尖端科技。
科技部部長 陳良基:「真正能做這些運算,看起來還是以半導體技術去製作,才是最大的主流。我們如果說將來元件跟電腦,整個製造設計,都是我們強項。這些國際大廠的電腦,我們可以嘗試在應用端,演算法的部分也能夠進去的話,我們就比較可以佔有有利的地位。」
各國都積極投入量子電腦研發,像是歐盟將在2018年啟動量子技術旗艦計畫,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量子科技訂為未來發展主軸之一,日本文部科技省,從2018年開始製造量子電腦,中國2017年也宣布要打造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園區。
科技部部長 陳良基:「一年我們大概會從七千萬左右先開始,我們會選定幾個團隊,讓他們在學界先去試驗。半導體龍頭企業,都有跟我們在接洽。」
科技部表示,希望結合台灣最具優勢的半導體產業,共同發展量子元件製程,鼓勵學界開設量子電腦相關課程,培育人才,打造下一世代的電腦、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積極投入量子科技研究!台灣將籌組量子國家隊
2020-11-07 15:35:17擁有強大運算力的量子技術,能改變目前的產業界製程與商業模式。國際大廠IBM與微軟等,都積極投入開發。台灣也跟上腳步,科技部(3日)舉行量子技術研究成果記者會。由台大物理學系管希聖教授組成的團隊,在量子密碼學與矽基量子位元研究,帶來重要突破。
-
全球唯7!台量子密碼獲選美數位簽章最後階段
2020-11-03 21:22:37擁有強大運算力的量子技術,能改變目前的產業界製程與商業模式。國際大廠IBM與微軟等,都積極投入開發。台灣也跟上腳步,科技部今天(3日)舉行量子技術研究成果記者會。由台大物理學系管希聖教授組成的團隊,在量子密碼學與矽基量子位元研究,帶來重要突破。
-
科技部將設「新型態科學園區」打造下個護國神山
2021-01-16 15:35:32被稱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本週持續帶領台股,向前衝鋒。而台灣科技部正著手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企業,將在屏東、嘉義,設立新型態科學園區,未來南台灣科技聚落,有望串成一片,像是智慧綠能、電動車等多項領域,更增添想像空間。
-
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創新高 台積電擴廠進度受矚
2021-09-18 14:59:12台灣三大科學園區今年上半年營業額破兆,達到新台幣約1.7兆元,相較於去年大幅成長25%,創近8年最大漲幅。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積體電路占比約7成,而台積電傳出有意在高雄設12吋晶圓廠,也受到議論。
-
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創新高 再傳台積電赴高雄設廠
2021-09-13 21:30:53台灣三大科學園區今年上半年營業額破兆,達到新台幣約1.7兆元,相較於去年大幅成長25.%,創近8年最大漲幅。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積體電路占比約7成,近期頻頻傳出台積電加碼投資台灣,將在高雄設廠。
-
跨部會打造量子國家隊!5年計畫投入80億元
2020-12-07 21:20:01十年前,量子研究已經進入第二波革命,各國產業積極搶進,而台灣政府與研究單位、科技大廠也跟緊腳步,投入量子科技的研究。台灣科技部、中研院與經濟部宣布,要跨部會合作打造量子國家隊,5年總投入經費達新台幣八十億元。
-
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 科技部將設「新型態科學園區」
2021-01-13 21:16:10疫情加速數位商機,台灣目前守穩防疫前線,半導體領軍帶動產業成長,尤其台灣科技部正著手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企業,將在屏東、嘉義,設立新型態科學園區,未來南台灣科技聚落,有望串成一片,像是智慧綠能、電動車等多項領域,更增添想像空間。
-
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破1.7兆創高 估全年成長15%
2021-09-13 18:41:09受惠5G、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成長,三大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達新台幣1兆7128.28億元,年成長25.2%,出口額近1.28兆元,就業人數29.5萬人,營業額、出口額、就業人數同創新高。
-
台灣投資立陶宛受矚 外媒:德法夢寐以求的半導體
2022-01-12 16:30:23上個星期,台灣宣布將設立2億美元規模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受到關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10號刊登報導,表示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與中共攤牌,為立陶宛帶來歐洲大國夢寐以求的晶片製造業投資。
-
亞洲第二名!台積電無形資產價值 擠下三星
2021-10-16 16:26:54國外研調機構公布最新報告,2021年全球前100大無形資產價值公司。微軟勝過蘋果,一舉拿下第一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擠入前10名。擠下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全球排名第9、亞洲排名第2。
-
太魯閣號事故外界善心湧入 張淑芬赴花蓮探視
2021-04-07 13:42:47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今天(7日)上午,率領志工前往花蓮。張淑芬表示,要親自了解太魯閣號出軌事件後,相關人員需要哪些幫助。這趟行程,預計先到花蓮縣政府,以及關心消防員及第一線的人員,需要甚麼樣的幫助,預計下午離開。
-
台積電無形資產價值全球第9 擠下三星、阿里巴巴
2021-10-12 22:47:40國外研調機構公布最新報告,2021年全球前100大無形資產價值公司。微軟勝過蘋果,一舉拿下第一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擠入前10名。擠下中國電商阿里巴巴、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全球排名第9、亞洲排名第2。
-
張忠謀:盼台積電守住優勢 台灣難有下一個護國神山
2021-04-21 13:07:32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睽違許久,21日首度對外發表演講,他說,半導體晶圓製造,是台灣第一個在世界競爭得到優勢的行業,他直指,台灣難有下一個護國神山,呼籲政府、社會、台積電要努力守住既有優勢。
-
張淑芬親赴花蓮提3任務 承諾為消防人員換新制服
2021-04-07 20:44:36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今天(7日)上午,前往花蓮,了解第一線人員的需求。張淑芬表示,這趟下來,共有3個任務,並承諾,這次有參與太魯閣出軌事件救災的消防人員,都會給2套新制服,同時也把他們舊的噩夢,洗下來。
-
1500無人機排出「台灣之光」圖形 感謝多國暖心挺台
2022-02-11 05:41:40「2022臺灣燈會在高雄」昨晚(9日)首度推出「聚光台灣 虎星高照」,由1500台的大型無人機進行藝術展演,長達12分鐘的演出搭配音樂,排出多個台灣之光圖形,也感謝多個國家在台灣疫苗受阻時,捐贈台灣疫苗。
-
全球晶片荒 德國智庫:中企囤晶片是原因之一
2021-11-26 21:56:22全球晶片供應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德國智庫研究顯示,美中科技爭端導致很多中國企業大量囤積晶片,也是造成全球晶片荒的原因之一。
-
南韓首發公文求台積電支援車晶圓 美方也促供應
2021-05-05 13:30:58產業焦點,車用晶片短缺嚴重,有消息傳出,南韓商務部方面,首度發函四家汽車半導體公司,希望擴大供應車用半導體,更是首度以官方名義,希望台積電協助,就連美國商務部長,近期也敦促台積電在內的台灣公司,優先滿足車用晶片需求。
-
傳台積採「台製整廠輸出.美國組裝」 漢唐4點澄清
2021-08-23 21:01:30產業動態來關心,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廠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有平面媒體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為了因應在美國價格不斐的建廠成本,台積電打算採取「台灣製造整廠輸出、美國組裝」的策略,透過海運從台灣運往美國以降低成本,不過漢唐隨後發出公告指出,有關台積電美國廠的承接方式、合約金額、運費與「建廠節約利益共享」方案等報導,純屬臆測。
-
復星稱簽千萬劑BNT疫苗協議 台積電、鴻海回應
2021-07-12 07:11:35再來看到,上海復星醫藥昨晚在證交所與官網(11日)以上市公司公告名義稱,子公司復星實業9日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及裕利醫藥等四方簽訂「銷售協議」,向裕利醫藥銷售1000萬劑輝瑞/BNT的COVID-19疫苗來台接種。對此,鴻海與台積電晚間的回應仍是:「簽約當事人有多方,正在進行簽約的法定程序,一旦程序完備即對外進行公告」。郭台銘12日清晨在臉書上發文稱,北京當局對這次捐贈案在洽購期間,沒有干涉。
-
「違背公司核心價值」台積電罕見一次開除主管在內7人|財經100秒
2021-09-22 13:38:15台積電上週在內部公告已開除7名員工,由於數量相對較多且包含設備主管成為話題,有平面媒體稱,其中有人跟投資、外洩客戶訂單商機有關;台積電22日回應指出,解雇之人員在職期間嚴重違反工作規範,做出違背公司核心價值之不當行為,情節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