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老花配鏡片竟變斜視 全因甲狀腺眼病變

亞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指出眼外肌肥厚位置。(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圖/轉載自NOW健康)
文:王澍清(NOW健康)
台中46歲王先生有抽菸習慣,最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決定配戴多焦點鏡片矯正,但發現看東西會斜斜的,且有2個影子,到眼科檢查視力均正常,唯有右眼無法向上轉動,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甲狀腺眼病變所致。經戒菸、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後,李先生視力已恢復正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表示,注重外表的患者以為自己是上了年紀有老花眼,日前赴眼鏡行配了1副近萬元的多焦點近視老花眼鏡,沒想到戴了後卻更不舒服,至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矯正視力均1.0,角膜、視神經與視網膜檢驗皆正常,但右眼有大約6個稜鏡角度的下斜視,使右眼無法向上轉動。
因患者並無右眼外傷骨折的病史,懷疑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眼窩腫瘤問題,於是安排接受甲狀腺功能抽血檢查與眼窩電腦斷層,檢驗結果顯示,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甲狀腺特殊抗體的異常,同時電腦斷層顯示有眼外肌肥厚的情況,才使得患者右眼無法向上轉動,故確診為甲狀腺眼病變。
顧蔚寧介紹,典型的甲狀腺眼病變會造成大眼、凸眼、眼瞼攣縮,部分病人會有角膜病變、斜視與複視眼、外肌肥厚造成眼球轉動困難等,嚴重者甚至造成視神經壓迫,有失明的可能;但李先生因無外眼部的典型表現,也不知道自己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此時診斷上就需仰賴醫師的經驗、抽血報告和電腦斷層檢查。
醫師指出,除了將患者轉至新陳代謝科進行甲狀腺功能亢進治療外,也建議患者不要配戴多焦點眼鏡,改用單焦點鏡片加上稜鏡矯正複視的症狀,同時強烈衛教患者務必戒菸,因抽菸會使甲狀腺眼病變更嚴重,上述作法都讓患者症狀大幅改善。
若是嚴重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可經由眼外肌調整手術矯正,若眼睛變大、變凸,可做導航內視鏡眼窩減壓手術,與眼皮調整手術改善外觀,而最嚴重的甲狀腺眼病變造成的視神經壓迫,需緊急做內視鏡眼窩減壓手術治療,以搶救視力。
顧蔚寧提醒,大多數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只要定期至眼科門診追蹤,並配合新陳代謝科醫師服藥,不抽菸、使用人工淚液保養,就能大幅降低失明風險,並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相關新聞
-
視野漸漸變窄?恐是青光眼視野缺損
2017-11-27 16:45:50衛福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約有34萬人,確診時大都到了中晚期,調查也發現,大多數民眾認為,只有眼壓高的人才會罹患青光眼,但並非如此,也有「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眼壓正常卻罹患青光眼。
-
「眼忙族」過度玩3C 小心眼病上身
2015-10-11 21:23:48據眼科醫學會調查,台灣人每天平均盯螢幕時間約8.4小時,比2007年的5.3小時,增加了將近1.6倍。眼科醫師說,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都跟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有關。
-
眼過勞成視力殺手 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2018-04-13 14:52:25一名59歲邱女士,雙眼近視度數超過1000度,造成視力逐步惡化,前往雙和醫院眼科就診後發現右眼產生黃斑前膜,左眼罹患「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產生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雙眼視力都降至0.2以下,影響生活甚鉅。日前接受左眼眼內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注射手術治療,日後右眼也將接受黃斑前膜移除手術,目前仍須定期回診追蹤,確保視力不再惡化。
-
用眼過度好疲勞 中醫給您好視力 消除『黑眼圈』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8)
2019-09-02 11:08:40眼睛作為人的心靈之窗,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所以保護好眼部是非常重要的,眼周的皮膚是臉部最薄弱的部位,如果不細心的呵護,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出現老化症狀。想要擁有好視力、遠離黑眼圈、眼袋,眼睛要如何愛護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珮毓醫師來到現場來談談有關眼睛的中醫保健。
-
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眼科醫師破解迷思
2019-05-24 17:40:21近年來3C產品普及化,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老花已有年輕化趨勢。長時間緊盯螢幕、低頭族、睡前關燈滑手機等過度用眼族,不少在35歲之後就已視茫茫加入老花行列,出現看近或看小字吃力、光線昏暗時看不清、眼睛易疲勞痠澀等老花症狀。
-
青光眼症狀不明顯 2020年全球罹患人數恐破8千萬
2019-03-08 14:34:50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的青光眼患者可能達8000萬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預估2020年時將突破45萬人。
-
用眼過度好疲勞 中醫給您好視力 消除『黑眼圈』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8)預告
2019-09-02 11:29:16眼睛作為人的心靈之窗,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所以保護好眼部是非常重要的,眼周的皮膚是臉部最薄弱的部位,如果不細心的呵護,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出現老化症狀。想要擁有好視力、遠離黑眼圈、眼袋,眼睛要如何愛護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珮毓醫師來到現場來談談有關眼睛的中醫保健。
-
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 眼科醫師:這些人要三思
2019-04-24 15:54:07現今網路普及,手機、平版等3C產品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視力保健的殺手。小學生近視比率居高不下,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不過,眼科醫師提醒,家長務必協助鏡片清潔工作,以減少角膜感染及受傷的風險。
-
8成近視有散光 眼醫:未矯正度數恐加深
2017-07-25 21:57:46如果小朋友視力有散光問題,千萬別忽視,醫師提醒,八成的近視都跟散光有關,尤其三歲大的孩子,最好到眼科做屈光檢查,是不是近視的高危險族群,提前做好視力的預防及保養。
-
睡眠品質不好 眼中風、青光眼機率增加
2016-06-12 21:43:35睡眠品質不好,時常打呼,甚至有呼吸中止的情況,要特別注意了!醫學研究證實,一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眼中風」和「青光眼」的罹患風險,也會大大提高,因為眼睛是人體耗氧量相當大的器官,如果呼吸不順暢,容易導致眼球血管發炎,產生病變。
-
糖尿病患失明率高25倍 積極篩檢及早發現可預防
2019-07-31 18:17:19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其中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更高出常人25倍。
-
護眼有方 眼藥品使用六叮嚀
2018-04-10 18:15:50「滑世代」現象盛行,民眾3C不離手,走在路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總能看到低頭族在滑手機,而過度使用這些產品,容易造成眼睛不適。食藥署提醒,若眼睛感到不適時,應盡速就醫,並遵照囑咐及處方簽使用藥品。
-
婦人淚眼汪汪 原來「淚溢」是洗鼻子惹的禍
2019-05-17 16:38:2350歲張女士,就醫時主訴最近常覺得眼睛水水的,特別是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
看VR目不轉睛 當心20出頭就老花
2016-05-15 21:38:58「VR虛擬實境」裝置愈來愈夯,但醫師表示,這種虛擬實境裝置因為離眼睛太近,畫面的光線閃爍,容易對眼睛造成壓力,加上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身,眼科醫師就發現,得老花眼的年齡層愈來愈低,甚至還出現24歲就得老花的病例。
-
整天打電玩.用眼過度 視力嚴重惡化水晶體「全熟」
2020-05-29 18:39:0340多歲中年男子失業之後沉迷於電玩,幾乎足不出戶,每天醒來就開始盯著電腦螢幕,1天起碼打上15個小時的遊戲,結果現在視力越來越差,靠著家人扶持下進入診間,醫師檢查發現他的水晶體竟然全熟,屬於嚴重白內障。
-
只能選散瞳劑控制近視?醫:角膜塑型片
2019-05-03 17:21:19生活型態及用眼習慣的改變,使得近視成為現代人從小就必須面對的健康課題。目前各級中小學每學期都會安排視力檢查,一旦發現近視,就應該由專業眼科醫師評估後,進行作息調整、注重視力保健、配戴眼鏡,或是使用睫狀肌鬆弛劑 (散瞳劑)等常規治療方式。
-
青光眼點藥水會不適 醫:切勿自行停藥
2018-04-03 19:28:14滴了眼藥水,但眼睛卻更不舒服該怎麼辦?調查發現,不少青光眼患者在接受眼藥水治療後,產生眼睛刺激、燒灼感、異物感、乾澀、畏光等,嚴重者影響生活品質以及工作。
-
Google運用深度學習技術 預防糖尿病患失明
2017-12-02 15:51:04AI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很多人都擔心,人工智慧,是不是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帶你來看一則正面運用科技的消息,Google旗下的科研機構,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有望成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失明機率。
-
週拋隱形眼鏡戴著睡 鏡片過髒引發結膜炎
2018-03-08 17:06:57一位20歲女性因視力模糊、眼睛紅腫痛癢而就醫,自述長期使用週拋彩色隱形眼鏡,之前都未感到不適,經醫師問診得知,她誤以為週拋隱形眼鏡是指可以持續戴著維持一周不需取下,就醫檢查時可見鏡片上佈滿蛋白髒污,取下後發現角膜破皮、結膜發炎且有濾泡、乳突,以藥物治療並建議暫時不能戴隱形眼鏡。
-
暑假別讓孩子當3C宅 多走出戶外防近視
2019-07-09 18:42:58暑假期間許多孩子會窩在家裡打電動、滑手機,專家提醒家長,應多讓孩子至戶外走走,因為戶外光線刺激視網膜會促成人體生成多巴胺,可藉此阻止眼球橫向拉長,進而預防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