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點出4大關鍵 通貨膨脹恐成長期議題

俄烏戰事、疫情等重大國際事件擾亂全球政經局勢, 也帶來通膨難題,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提醒,別認為疫情、戰爭平息後通膨就會結束,這是長期議題。 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18 日訊】俄烏戰事、COVID-19疫情等重大國際事件不只擾亂全球政經局勢,也帶來通膨難題,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今天提醒,別認為疫情、戰爭平息後,通膨就會結束,這將是長期議題。
台經院今天舉行「2022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孫明德指出,通膨高漲是2022年全球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進一步探究通膨成因,有短期、也有長期因素,因此就算俄烏停戰、疫情結束,通貨膨脹也不會馬上停止。
至於影響通膨的4大長期因素,孫明德表示,一是從全球化到分裂時代,美中關係、疫情因素等事件都影響全球供應鏈,尤其「遇到事情大家都要求要本土化」;二是綠色通膨成為減碳的代價,油氣過渡到綠能期間,將造成能源短缺與價格高漲。
第三是大政府心態,孫明德指出,政府因修正差距、高齡化與減碳措施等,使得財政支出不斷增加;第四個長期因素是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易寬難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也認同通膨無法迅速平息,他指出,過去全球化時代講究比較利益、資源最有效運用,如今「可信賴夥伴」成為普世價值,加上疫情影響,政府、廠商在各供應鏈環節思考的不再只是最有效益的方案,還會考慮安全、是否可信賴,甚至存貨是否需要拉高,這些都會讓通膨往上走。
「即使疫情過後、俄烏戰爭結束,通膨議題不會改變」,林啟超直言,未來5到10年,供應鏈的轉變一定會持續墊高成本。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美推動「友岸外包」新貿易模式 台廠成要角
2022-05-17 17:17:47外媒華爾街日報報導,烏俄戰爭與中國防疫封鎖,暴露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美國以及主要盟友,正推動一種新型全球貿易型態,名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方式,也就是將商業限制在互信國家之間,並降低對中國、俄羅斯依賴,我們請教資深分析師邱敏寬,未來國際供應鏈可能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台灣企業界如何因應這樣的挑戰?請教您的看法。
-
美成台灣機械出口第一大 封控衝擊中國大陸連2月負成長
2022-05-10 16:40:49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指出,台灣對中國大陸機械出口已連2個月負成長,幅度更超過雙位數百分點,美國已成為台灣機械設備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中國大陸疫情嚴格管控,須留意供應鏈管控與市場營運風險。
-
疫情加俄烏戰爭打亂供應鏈 美部分城市無國慶煙火
2022-07-04 11:33:36美國煙火業代表今天說,部分城市喜歡煙火的民眾在迎接國慶假期之際,卻因為供應鏈中斷的問題,讓他們無法一如過往,享受照亮夏日高空的煙火秀。
-
通膨短期恐難解 美財經圈籲轉為改革助力
2022-04-21 14:26:08美國通膨嚴峻且又遇俄烏戰爭負面因素。美國財經界認為這波通膨成因主要仍與疫情相關,恐成為一中長期問題,華府應將通膨轉為改革助力,化危機為轉機。
-
進出口外銷表現佳 2月製造景氣燈號連亮5綠燈
2022-03-31 17:38:54歡迎回來。台經院今天(31日)公布,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5個月亮綠燈,代表景氣持平。從信號分數來看,2月分數為近3個月以來的新高。台經院表示,2月製造業受惠全球經濟復甦,進出口及外銷表現佳,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維持樂觀看法。不過,要持續觀察俄烏戰爭與中國疫情後續變化。另外,國際預測機構紛紛下修,今年歐盟及全球的經濟成長預測,為國際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
-
上海昆山封控衝擊 蘇州台商也拉警報
2022-04-11 11:20:38上海持續封城,台商大本營昆山,持續實施所謂「靜態管理」,另外一個台廠電子業重鎮蘇州,也拉警報。蘇州轄下的太倉市,10日發現多名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當地部分區域即日起實施「靜態管理」。包括久威、廣華等台廠已宣布太倉子公司停工至17日,是否進一步衝擊當地台商經營,市場高度關注。
-
無錫疫情再起實施封控 長三角供應鏈引擔憂
2022-07-04 22:06:04中共「清零」失效,中國大陸一週內,有12座城市爆發疫情,江蘇無錫市上周末通報新增病例,並要求所有居民非必要不要離開。成千上萬的居民,穿著防護服,被集體轉運隔離。外界也擔憂,無錫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供應鏈,恐怕面臨衝擊。
-
台股上半年跌3393點 外資賣超942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
2022-07-01 11:38:01台股今天重挫414.4點,收在14825.73點,寫下近一年半新低。今年上半年全球面臨貨幣緊縮、俄烏戰爭、中國封控及供應斷鏈等變數,通膨風險升溫,台股上半年累計下跌3393點,外資賣超達新台幣9425億元,較去年全年賣超額逾倍。
-
劉德音:台灣是台灣 盼國際勿因鄰近中國而歧視
2022-08-02 20:09:00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CNN專訪,在論及北京可能武力犯台時表示這將是各方皆輸。他還說無論別人與中國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希望國際不要只因台灣鄰近中國就另眼相待。
-
名醫吳寬墩個展揭幕 描繪疫情.戰爭世界觀
2022-06-11 23:07:4668歲的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吳寬墩,3年前退休後專心藝術創作。疫情、戰爭成為他的創作題材。週六(11日)個展開幕,由台大醫院主辦。吸引許多醫界、政商、藝術愛好者參與。吳寬墩也親自導覽。
-
中國極端防控今喊復工 外資加速「撤中」
2022-04-20 11:22:23謝謝分析師,中國上海、蘇州,3月開始的強制疫情封控,可以說是重創產業鏈,不少外商大為不滿,儘管現在中共當局急忙喊出復工,但外媒直指,中國經商正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學者也觀察到,資金正在加速撤出中國。
-
上海、昆山封城衝擊 金管會:161家上市櫃台商停工
2022-04-11 16:49:35中國疫情蔓延,上海、昆山等大城市紛紛封城,造成多家台商停工延期,對台灣上市櫃公司及供應鏈影響,是否衝擊台股?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在立法院備詢時回應,依據清查到目前為止,上海及昆山停工的上市櫃台商共有161家,但皆已研擬因應方案。
-
芬蘭瑞典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歐洲安全架構巨變
2022-05-19 16:50:35再來關心,北歐國家芬蘭與瑞典,今天到北約總部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北約,預計將耗費數週的加入程序。北約秘書長說這是歷史性的一步。芬蘭與瑞典在冷戰期間都是中立國,如今兩國決定加入北約,成為歐洲安全架構數十年來最重大的改變之一,反映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歐地區民意快速轉變。對此,立陶宛等波海三國領導人,今天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兩國這個「歷史性決定」。
-
昆山長三角陷斷料危機 台商聚落現解構現象?
2022-04-07 17:42:40中國疫情嚴峻,上海與台商大本營昆山相繼實施封城。學者就示警,當地恐怕將陷入斷料危機,並點出,在這波疫情下,台商三四十年在長三角累積的產業聚落,會不會開始有所謂的解構現象?
-
白宮關切上海封城衝擊 專家:日損百億人民幣
2022-04-09 21:18:07中國上海封城將近兩個禮拜,許多工廠因此停工,加劇了全球供應鏈壓力。美國白宮發言人就表示,美國政府正密切關注形勢發展;而有學者指出,上海封城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天達到百億人民幣。
-
上海封控!零組件卡關 台國產車廠被迫停工
2022-04-29 16:38:20上海疫情嚴峻,儘管當局敦促復工,實際人員進出、陸運海運還有諸多問題,供應鏈衝擊也波及汽車零組件,台灣國產車廠,在進口零件中斷影響下,部分車商生產線,傳出被迫減產停工長達一個星期。
-
上海核酸「假陽性」背後有貓膩?民籲嚴查
2022-05-19 16:46:38人在家中坐,「陽」從天上來,這是近期最讓上海市民匪夷所思的事情。黃浦區和楊浦區的多個小區都出現了假陽性事件,而背後的檢測機構是同一家企業:中科潤達。居民呼籲嚴查。
-
上海昆山封城擴大 專家析台商供應鏈思維轉向
2022-04-04 19:09:11台商生產重鎮昆山,即日起進入封城管制,我們注意到中共當局,在疫情爆發當下,是選擇強制的清零管控,對外資、台商營運造成影響,我們請教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賴樹鑫執行長,請問在中國大陸,台商生產成本攀升,當局政策增加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中長期供應鏈布局,造成甚麼影響?是否加速所謂供應鏈搬遷效應?
-
疫情、俄烏戰 外媒指全球化現象恐畫下句點
2022-04-05 17:44:26謝謝分析師。過去30年貿易全球化的現象,可能真的開始出現消退!外媒報導,地緣政治緊張,疫情又導致各國長期封鎖,加上烏俄戰爭事件,對全球化構成壓力。
-
中國斷鏈危機未解 友達彭双浪估再影響一季
2022-04-19 20:43:54中共官方目前傳出,要在4月20日前全面社會性清零,敦促企業復工生產,但供應鏈中斷的影響,可能遠比想像更嚴重,台灣面板大廠友達就預估,供應鏈影響可能還要沿續一個季度,佳世達則憂心,俄烏戰火、通膨問題,將大大影響終端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