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就立陶宛和專利權問題 向WTO提告中共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12 月 08 日訊】歐盟昨天正式要求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專家小組,審理中共對立陶宛的貿易禁令,以及對高科技公司專利權的不公平限制。此外,歐盟也與西巴爾幹國家召開峰會,以防範中俄兩國,在當地擴張影響力。
中共為了報復立陶宛與台灣升高關係,從去年12月起,開始在相關的進出口貿易上祭出限制。由於中共無法在後續提出合理的解釋,歐盟認為這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因此要保護成員國免受歧視性措施的影響。
至於專利權的部分,由於從2020年8月開始,中共當局發布了所謂的「禁訴令」,讓高科技公司無法在中國境外的法院行使專利權。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企業經常被中國製造商施壓,要求以更低的價格來取得歐洲的技術。歐盟同樣認為,這不符合WTO的智慧財產權協定。
事實上,歐盟早在今年年初就與中方展開協商,然而最後都不了了之,因此在7日正式要求WTO,成立專家小組來做出裁決。相關機構會在20日討論歐盟的要求,中共可以反對一次,但如果歐盟再上訴,專家小組將在明年1月30日成立。
同時,歐盟與西巴爾幹國家的領導人,也在阿爾巴尼亞舉行了峰會,針對加入歐盟的議題展開談判。而各國擔心中俄在當地擴張影響力,也是會議召開的關鍵因素之一。
歐盟執委會主席 范德賴恩(2022.12.06):「我們非常清楚,烏克蘭戰爭不僅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殘酷戰爭,更是一個專制國家和強權法則是否會獲勝,還是民主和法治會獲勝的問題。而這種鬥爭在西巴爾幹地區也很明顯,俄羅斯在試圖增加影響力,中共在試圖增加影響力。」
科索沃總統 奧斯曼尼(2022.12.07):「我們已經在每一個行動中,展現了對歐盟及歐盟價值的承諾,特別是在每一個外交政策和安全決定上,百分之百與歐盟保持一致,在對俄羅斯的制裁上保持一致,以及拒絕俄羅斯和中共等行為體的每一個惡意影響。」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翊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歐中關係逆轉?馬克宏提解決中共結構性問題
2024-05-06 20:45:36歡迎回來。今天,中共黨魁訪問法國,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和法國總統馬克宏,舉行三方會談。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歐洲和中國正處於歷史交會點,需要解決結構性問題,包括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范德賴恩也談到中共市場准入不公以及過度依賴等問題,她並重申,歐盟決心停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
-
立陶宛發布印太戰略挺台 16次提台灣!
2023-07-06 19:40:39北約峰會下週將在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在此之前,立陶宛政府發布了印太戰略報告,內容中有16次提到台灣,顯示立陶宛重視台灣的程度。
-
台灣3部長訪歐中共跳腳 兩岸歐洲交鋒
2023-06-14 20:38:40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捷克,預計會面新任總統帕維爾,帕維爾重申世界要團結一致、全力維護台灣的民主。同一時間台灣有3位部長級官員在歐洲訪問,包括經濟部長、數位部長。外媒分析,這是在中共總理李強首次訪歐前,兩岸在歐洲的較勁。
-
中共再砍ECFA關稅減讓 總統府:典型經濟脅迫
2024-05-31 20:05:14中共今天宣稱從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總統府發言人李問今天(31日)表示,這是中共典型的經濟脅迫,衝擊了經貿市場的健全發展,更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正面推進。李問說,由於政府對相關狀況早有掌握,並預為因應,因此衝擊有限,但政府仍將加速產業的全球佈局。府方再次呼籲中共應該拋棄以政治介入市場,儘快回到WTO架構下協商。國民黨今天表示,不樂見兩岸經貿關係的倒退乃至惡化,並對中共當局所做決定感到遺憾。行政院經貿辦公室,嚴正的抗議與譴責,中共違背市場原則及國際規範的
-
瞄準中共!歐盟達成協議將禁用強迫勞動產品
2024-03-06 12:57:22再來看到,中共強迫勞動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繼美國在2022年禁止進口所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產品之後,外媒報導,歐盟週二達成協議,禁止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此外,歐盟將監控世界各地有關強迫勞動的報告,並扣押和銷毀違反禁令的產品。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卡瓦齊尼表示:在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或T-Shirt最終會進入我們的商店,然後進到我們的家中。現在這已經成為過去式。歐盟將利用市場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打擊強迫勞動。不過,這項協議還需要獲得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最終批准。
-
中共拿ECFA開刀 台塑化:市場逐步移轉影響不大
2024-05-31 20:02:47中共片面取消ECFA協議中134項關稅減讓,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說明,中方這次取消的早收優惠項目,占台灣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評估對台灣的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今天(31日)表示,台塑化早有準備,目前ECFA的關稅減讓清單中,與台塑化最相關的只剩下基礎油,他們從3年前就開始針對基礎油外銷,並加速市場移轉,因此受影響不大。中國大陸市場,佔台塑化基礎油產品的外銷比重,去年已降到只剩32%,未來會繼續轉移到東南亞等其他市場。
-
中美洲首例!哥斯大黎加拒中共參與5G網路建設|寰宇掃描
2023-11-07 19:46:46 -
歐洲議會選舉辯論 中共間諜、禁TikTok成議題
2024-05-01 20:12:46歐洲議會即將在今年6月舉行大選,屆時將推舉提名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爭取連任的現任主席范德賴恩,在候選人辯論中表示,未來她不排除向TikTok實施與美國類似的全面禁令,另外,中共間諜滲透也成會上焦點。
-
中國數據摻水 外界如何觀察?就看股市!若習真的關了股市?習可能退居二線 學習毛澤東解決經濟困境?中共國軍心不穩 內鬥壓不住?英對台戰略與美同盟!|吳嘉隆|陳世民|新聞大破解 【2024年2月5日】
2024-02-05 21:59:37中共喉舌人民日報2日刊文,標題所謂「整個國家都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氛圍」,遭到大陸網友冷嘲熱諷。同一天,中國A股大跌,大量股民網友湧入美國駐中大使館官方微博,喊話美國接管。中共可能關閉股市嗎?中共黨魁在天津回憶文革與包子,用意是什麼? 高盛調查,半數受訪的中國在岸投資者,給中國經濟展望打0分。中國經濟潰象怎麼回事? 中共1號文件,下令保住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中共1號軍令奇怪的連年不公開。輿論熱議,中共已經進入了歷史的垃圾時間,結局已經注定。 本次邀請到:資深政經評論家 吳嘉隆、台灣大學
-
歐盟官員:中共惡意干預 正扭曲歐洲汽車市場
2023-09-27 17:37:53週二,歐盟委員會再次強調,中共違反市場規則的貿易行為,影響中歐的經貿關係,歐盟將採取措施,維護歐洲企業的權益。
-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歐政壇支持
2023-09-14 12:38:54週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宣布,歐盟正在對中國巨額補貼電動汽車展開調查。對於歐盟的反補貼調查舉措,歐洲的汽車第一大國德國表示歡迎。
-
美國務院成立顧問小組 助盟友抗中共經濟脅迫
2024-04-29 20:01:20在美國成功幫助立陶宛對抗中共經濟脅迫之際,美國國務院成立了一個團隊,旨在協助盟友對抗中共以經貿為武器的霸凌行為。
-
瞄準中共!歐盟達協議將禁用強迫勞動產品
2024-03-06 17:43:16再來看到,中共強迫勞動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繼美國在2022年禁止進口所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產品之後,歐盟週二達成協議,禁止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此外,歐盟將監控世界各地有關強迫勞動的報告,並扣押和銷毀違反禁令的產品。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卡瓦齊尼在發言中點名新疆,並表示,歐盟將利用市場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打擊強迫勞動。這項協議還需要獲得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最終批准。
-
中共把貿易政治化 歐盟官員:將採取措施
2023-09-27 19:33:51週二,歐盟委員會再次強調,中共違反市場規則的貿易行為,影響中歐的經貿關係,歐盟將採取措施,維護歐洲企業的權益。
-
中歐峰會今舉行 范德賴恩行程縮水.今晚記者會
2023-12-07 12:47:27中歐峰會今天在北京登場。上午,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先與中共黨魁會面,下午,兩人將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預計雙方將討論貿易逆差、人權以及台海議題。不過目前,中歐雙方分歧仍然巨大,有消息傳出,米歇爾行程縮水,部分原因是擔憂在北京打電話存在安全問題,中共也沒有按照國際慣例及時擬定聲明初稿,雙方可能不會發表聯合聲明。范德賴恩已經預計要在今晚8點舉行記者會。
-
歐盟回應川普關稅、中共挑戰 關注台灣海纜被斷
2025-01-22 13:14:28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週二(21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面對新上任的川普,范德賴恩表示歐盟願意與美國合作,也會持續應對中共帶來的經濟問題。而她也對台灣海底電纜被切斷的事件,表達關注。
-
德火車司機罷工6天創紀錄 經濟恐損失10億歐元|寰宇掃描
2024-01-24 19:50:40 -
接見歐議會訪團 游錫坤謝通過25項挺台決議
2023-07-27 20:03:34歐洲議會外委會訪問團,在今天(27日)中午,接受立法院長游錫?的接見以及款宴,游錫?致詞時,特別感謝歐洲議會過去兩年內通過25項友台決議案,此外也提醒世界民主陣營,要正視中共威脅。
-
歐盟選舉辯論TikTok成議題 范德賴恩:不排除禁止
2024-05-01 17:32:53歐洲議會即將在今年6月舉行大選,屆時將推舉提名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爭取連任的現任主席范德賴恩,在候選人辯論中表示,她若重返歐洲議會,不排除向TikTok實施與美國類似的全面禁令。
-
歐盟將制定經濟安全計畫 阻中俄投資敏感產業
2024-01-24 19:49:06歐盟執委會預計週三公布相關計畫,希望加強歐盟的經濟安全,包括加強對外國投資的審查,以收緊對中共等競爭對手的出口和技術外流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