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創計畫4布局 曹世綸:確立台灣未來50年競爭力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14 日訊】政院去年核定「晶創台灣方案」,國科會今天(14)日向全球科技人才發出英雄帖,歡迎全球科技人才提出創新發想,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產政策台灣半導體轉骨良方,可以期待為台灣下個10年,甚至50年,規劃出更好願景。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宣布,晶創台灣全球徵案正式啟動,向全球科技人才發出英雄帖,號召優異的創新在台灣落地!立陶宛、匈牙利12個國家,駐台代表支持,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施振榮、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科技大咖力挺站台。

國科會主委 吳政忠:「大家合起來的話,我們會有一個生態系統,可以把全世界最有想法的人找到台灣來,來這邊當然我們也希望全世界的資本,也可以看到台灣來這邊投資。」

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 施振榮:「應該是全世界的市場,應該都要借重台灣的能量,那我們對全世界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

半導體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日本以熊本為中心,產業投入至少6兆日圓,復甦九州矽島,南韓也傳出將砸下10兆韓元擴大半導體優勢,台灣晶創計畫未來10年研擬投入3千億,金額看似不多,但業界看好,台灣競爭優勢!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 曹世綸:「政府的這些資源,其實用得廣不如用得巧,用在刀口上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我想IC設計行業,我們現在排名第二,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我想晶創計畫,從IC設計產業角度,不管是對成熟企業、新創上面的一個輔助,我想能夠幫台灣架構一個更完整的一個半導體生態鏈,我覺得這個對台灣接下來的10年,甚至是下一個50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曹世綸指出,晶創台灣具全面性戰略高度,在AI、異質整合、矽光子、化合物半導體等,是幫助半導體產業「轉大人」的良方,人才培育、強化國際鏈結,尤其台積電全球布局,台廠跟著巨人肩膀國際征戰,掌握在地化供應鏈,轉型國際化重要契機。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 曹世綸:「那我想台灣的半導體行業,也正式進入了一個所謂的「大航海時代」,或者是「日不落」產業的一個時代,我想從台灣的領導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從這幾年當中在做全世界的佈局,帶著全世界的供應鏈,能夠在世界主要半導體要發展的國家,跟區域當中去做產業的深化。」

SEMI報告顯示,2024年受到生成式AI、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推動,預估將推升全球半導體產能於2024年突破3,000萬片大關、達到6.4%的成長,台灣業界或將交出更好成績!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