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廢再生」轉廢為寶 蓮霧樹枝變文創品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24 日訊】歡迎回來,修剪下來的蓮霧廢枝,一般都是採焚燒、破碎處理,而屏東大學特別舉辨了一場農廢再生成果展,廢棄的蓮霧枝條,竟然也可以做成鉛筆,透過鏡頭帶您來看看。

將筆芯插入已鑽好洞的蓮霧樹枝內,再用砂紙磨平,沾上蜂蠟潤色,再綁上細繩,就是一支客製化的鉛筆,還有可愛的三角網支架,這些都是修剪下來的蓮霧廢枝做成的文創品。

國立屏東大學創意產業學系學生:「我覺得滿酷,也滿有趣的,因為就是平常也不知道說,原來樹枝是可以做成鉛筆。」

國立屏東大學創意產業學系學生:「它其實就可以重複利用,然後是一個永續的結果,那它其實就是可以回歸到就是我們,這個環境這樣子。」

看似稀鬆平常的枝條,但要鑽好洞,不變成NG品,不是每種果樹都適合。

農二代 陳禹誠:「曬完會比較柔軟比較好鑽,那芒果的話它比較脆,這個主要的困難點是,每支樹枝它的長度,還有它的就是彎彎的,那我們就是要去抓它的角度。」

早期修剪下來的蓮霧廢枝,都是採焚燒、破碎到綠肥利用處理,為了讓蓮霧廢枝能再利用,經過幾年的苦思後,終於讓果農蘇意玲有了新的想法。

果農 蘇意玲:「剪下來的廢枝,以前都是露天焚燒,那大概二、三十年前,政府就開始鼓勵一定要碎枝,破碎它,可是它破碎完可以形成綠肥,那除了這個還可以做什麼,我們就想我可以拿來做樹枝筆,如果轉廢為寶,把這樣子的資源然後再去做一個循環利用。」

蘇意玲的巧思,將沒有經濟價值的廢樹枝,搖身一變,變成實用的文創品,不僅走入善循環經濟,也回歸到大地。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金菊 林美華 台灣屏東報導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