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社擬慶中華民國百年 促民主中國
【新唐人2010年5月9日訊】今年二月在美國首都華府成立的“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美加僑界籌備委員會”,五月一日在芝加哥召開了第一次「共同召集人及秘書處會議」,研討美加僑界慶祝活動事宜和工作方針,併發表了四點宣言。強調推動有指標性、有助兩岸和平和能夠凝聚僑心的百年系列活動,彰顯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他們表示,能夠趕上中華民國百年大壽,是一生的幸運,希望慶典活動在全世界「遍地開花」。那麽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最值得慶祝的是甚麽呢?請看我們的採訪報導。
34位來自美國、加拿大的僑界代表,五月一日,齊聚芝加哥僑教中心,出席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美加僑界籌備委員會舉辦的第一次“共同召集人及秘書處會議”。會議由籌委會秘書長黃偉悌教授主持。包括由馬英九總統親自任命的「共同召集人」,前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於金山,加州僑務諮詢委員崔競乾在內的,美加僑界最具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均出席了會議。大家希望讓中華民國的建國百年慶祝活動在全世界「遍地開花」。而百年來最值得慶祝的就是中華民國的民主成就。
中華民國百年慶祝活動籌備會委員於金山先生:“”
“美加僑界籌備會”共同召集人周賢孟:“”
芝加哥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張寳生:“”
中華民國的創立與海外華僑有著密切的關係。國父孫中山先生稱華僑為“革命之母”。因此,於金山先生認爲,在海外慶祝中華民國百年也有特殊的意義。
“美加僑界籌備會”共同召集人金山先生:“”
中華民國百年慶祝活動明年元月一日正式打響,爲期一年。“美加僑界籌備會”目前已出臺了十大活動內容。包括元旦同步升旗,延國父的足跡傳遞聖火,擴大綜藝訪問團的演出規模,以及透過中文學校系統舉辦徵文比賽等。
“美加僑界籌備會”共同召集人周賢孟:“”
不過,海外的慶祝活動目前還未納入文件會整體活動規劃當中。於金山先生表示,籌委會中的六位海外委員會積極爭取,將僑社的慶祝活動納入整個百年慶祝活動當中。他說,並不是期望經濟援助,而是爲了保持活動的完整性。
中華民國百年慶祝活動籌備會委員於金山先生:“”
新唐人電視臺記者楊曉玫、張子純芝加哥紐約聯合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賴清德就任民進黨主席 提4個堅持
2023-01-18 16:00:53新任民進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說,在他帶領下的民進黨會持續站穩4個堅持,包括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中華民國主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權不容侵犯併吞。
-
白紙運動謠言滿天飛 網傳禁A4紙、加入中華民國
2022-11-29 13:21:23中國民間反封控抗爭持續擴大,逾50校學生響應,網路也有各種消息,例如傳出有廠商將停售A4紙以抵制抗議者的「白紙運動」,更有人傳要「占領上海市政府,宣布加入中華民國」。
-
馬克宏稱歐洲不捲入台海議題 引發國際砲轟
2023-04-11 06:35:18法國總統馬克宏結束訪中行程後,接受歐洲媒體訪問時表示,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對此,歐洲議員包瑞翰批評,馬克宏對中共和台灣的立場,讓他失去了成為歐洲領導人的任何主張。美國參議員盧比歐也批評,如果馬克宏代表歐洲的立場,不在中共和台灣議題上選邊站,那美國或許也應該把烏克蘭問題,留給歐洲自己解決。
-
戴資穎扳倒中國女將何冰嬌 闖進羽球年終賽決賽
2022-12-10 16:57:36台灣羽球一姐戴資穎今天在世界羽球巡迴賽年終賽4強,以21比18、21比14擊敗中國女將何冰嬌,不僅報了小組賽落敗的一箭之仇,也是她生涯第6度挺進年終賽決賽。
-
關北京站 加拿大廣播轉駐台:台灣美好超出預期
2023-01-18 20:05:36經兩年交涉,加拿大廣播公司關閉有40年歷史的駐北京記者站,轉移到台灣。加拿大首位駐台記者勒布朗近日說,台灣的美好超出預期,他可以開心地自由工作,「一個嶄新世界展現在我眼前」。
-
2023全球軍力排名 烏克蘭進入前15強台灣名列23
2023-01-09 16:22:55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 Power, GFP)公布2023年軍力排名,其中烏克蘭在西方軍援下進入世界15強,而台灣名列23。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則分別拿下前3名。
-
國際媒體議論 台前總統首度訪問共產中國
2023-03-20 13:22:04前總統馬英九訪問中國,受到國際媒體關注,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和印度媒體都進行了報導。路透社指出,「這將是台灣現任或退休總統首次訪問這個共產主義國家。」「這趟行程的時間適逢北京和台北緊張局勢加劇,因為中共持續施加軍事和政治壓力,試圖讓民主選舉的台灣接受中共統治。馬英九仍然是台灣反對黨國民黨的高層,他在2015年底,在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當選前不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會談。」金融時報報導寫到「馬英九訪問中國的時間,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計畫訪問美國的時間大致相同,美國是唯一保證台灣安全的國家。」
-
IPAC譴責馬克宏 金融時報刊文分析台灣重要性
2023-04-11 13:27:16再來看到,法國總統馬克宏結束訪中行程後,接受歐媒訪問稱,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對此,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10日發聲明,強調馬克宏不代表歐洲。
-
詹皓晴、楊釗煊聯手 澳網女雙晉級8強
2023-01-23 15:59:18台灣女子網球好手詹皓晴與中國女將楊釗煊聯手,今天在澳洲網球公開賽女雙第3輪以6比3、7比5擊敗烏克蘭與比利時組合,晉級女雙8強。
-
近8成美國人對台灣有好感 認中共是頭號敵人
2023-03-09 18:35:44美國蓋洛普民調7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有77%受訪者對台灣抱持好感,而美國人對中共的好感度則降至歷史新低,只有15%對中國持正面看法,另外,有47%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如果台海爆發衝突,將是對美國關鍵利益的嚴重威脅,更有高達76%的受訪者認為,中共是美國的頭號敵人。
-
宏都拉斯投共捲外交戰?副總統批卡蕬楚賣主權
2023-03-27 20:16:15宏都拉斯總統推動與中共建交,宏都拉斯第一副總統納斯拉亞,連日來公開發聲表態反對。他質疑,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為何宏國要因為一個權貴家庭和他的20萬黨羽一時的心血來潮,就捲入美中強權戰場。
-
台外交部抨擊中共散邪說 透露兩岸溝通更困難
2022-12-12 22:26:16國際社會關注台海局勢,多家外媒都有特派記者駐點台灣,英國衛報是其中之一。近日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專訪,指出中共對台灣而是「各種壓力的綜合」,包括軍事威脅、經濟脅迫、網路攻擊等,近期還切斷了兩岸的非官方聯繫管道。吳釗燮表示,台灣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中尋求國際支持。而近期也可以看到,訪問台灣的外國代表團數量明顯增加。
-
揭中共威脅!密克羅尼西亞總統2月曾與台談建交
2023-03-10 22:32:17美國媒體「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10日報導,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近日致函給國會與高層官員,建議密國轉與台灣建交。信件中披露指責中共發動「政治戰」,賄賂密國政府官員。中共還干預密國總統選舉,以為了讓密國在台海戰爭中支持中共。帕努埃洛即將在兩個月後卸任,冒著承受中共的威脅,努力守護國家的主權與利益。他還透露2月與中華民國外長吳釗燮會晤,討論建交事宜。對此,吳釗燮在立法院回應,媒體報導有
-
英國新版外交國防安全政策報告 5次提及台灣
2023-03-14 12:57:2313號,英國政府公布新版「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2次提及台灣、3次提及台灣海峽。這是2021年英國發布同類文件以來,首次提到台灣。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於此份報告,則是表示高度歡迎以及感謝,並說將持續與英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加強互利互惠的實質友好關係。
-
英國會外委會:台為印太核心利益 中共侵台後果嚴重
2022-12-19 23:55:02再來看到,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18日針對英國政府原版《綜合政策評估》發布建議報告書指出,台灣是英國在印太區域利益的核心部分,中共若對台灣發動全面侵略,恐將對英中關係造成極重大挑戰。
-
封控看清共黨真面目 首爾中國留學生反思民主價值
2022-12-01 12:20:24中國各大城市反封控、爭取自由民主的白紙運動在全球擴大,在韓國首爾聲援的中國留學生表示,疫情下的封控措施讓人看清共產黨真面目,也開始反思過去被灌輸的價值觀。
-
宏都拉斯轉向中共 美籲勿信中共「空頭支票」
2023-03-16 20:41:41美中角力來關心,位於中美洲心臟地帶的宏都拉斯,宣布即將與中共發展外交關係,台、宏邦交傳出生變。對此,美國國務院警告宏國新政府,中共做出的許多承諾都跳票。有分析指出,中美洲是華府的戰略後院,美國長期在中美洲政治、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宏都拉斯轉向,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宏都拉斯靠攏中共。
-
中共再禁台灣水產?農委會:逾百家申請僅1家獲准
2022-12-08 19:18:21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天說,各界關注中國是否增加暫停台灣水產品輸入品項,目前主要是100多家企業申請輸往中國,主要品項是魷魚、秋刀魚及午仔魚,只1家獲准,將請衛福部食藥署向中國確認。
-
中國民怨四起 吳釗燮:中共或製造外部危機轉移
2023-01-19 13:50:54昨天上午6點到今天上午6點,中華民國國防部偵獲16架次中共軍機、3艘次中共軍艦在台海周邊侵擾,破壞區域情勢與和平穩定。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外媒專訪,指出中國現況,經濟正在下滑,民怨四起,要密切注意中共可能透過武力犯台,製造外部危機轉移國內的注意力。
-
中共再禁酒飲 業者:據知成分寫「台灣」也被擋
2022-12-10 17:20:25中共暫停進口部分台灣酒類與飲料等,一名未被禁止進口的酒廠主管今天說,據他了解,早期如果成分寫到「中華民國」會出問題,近年都寫「台灣」,但這次被禁的產品疑也無法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