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 中國民營企業面臨考驗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月20日訊】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這次胡錦濤訪美時,繼續要求人民幣升值。但是面對中國持續嚴重的通貨膨脹,對於中國的民營企業來說,人民幣繼續升值就意味著虧損或停產
資料顯示,自去年匯改重啟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而與2005年7月匯改前相比,已升值高達25.06%。瑞銀證券預計2011年人民幣將在國際壓力的推動下升值6%。
據報導,浙江省諸暨市是襪子生產基地,有襪業老闆透露,在棉紗價格漲1倍、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利潤空間已經被升值吃掉了。
諸暨市襪業廠商:「內地這邊的話就是各方面成本都上升嘛!勞動力成本呀、原料成本都在上升呀,去年就因為他通貨膨脹嘛!廣州平均工資都兩千塊左右。民工荒,招不到人,企業沒辦法下去了嘛。」
在廣州打工的龍先生指出,目前中國壟斷行業的國營企業仍然獲利很好,民營企業的生存狀況十分艱難,導致工人流失或受剝削的工人跳樓事件不斷。
廣州工人 龍先生:「民營企業基本上死的死逃的逃,房價物價還在漲,生產成本也增高了,生活是很艱難的,打工的員工跳樓倒是不少,政府現在就是靠通貨膨脹來維持他的GDP啊。所有能賺錢的收入全都被中央政府拿走了。」
據報導,大陸學者擔心,投資者會因為利潤空間少而退出,數據顯示,浙江當地民企資金只有1/3留在實業,另外1/3在股市,還有1/3在房地產。
新唐人記者 熊斌 李玫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受中共監管影響 中國多行業陷入裁員潮
2021-12-20 22:09:23由於中共當局的監管打壓,中國大陸企業特別是科技、教育和房地產行業正在大幅度裁員,可能影響數萬名員工。《華爾街日報》報導,裁員意味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前景黯淡,可能加劇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不對等。
-
中國教育界透視:高校黑幫式查寢 小學生「沒希望」
2021-09-03 14:15:48中國大陸剛剛開學,幾段校園影片被曝光,可以從中窺見,中共體制下中國教育的現狀。
-
重手整治 中概股暴跌 中共要達成何目標
2021-07-31 21:09:04近期,中共突然連下重手,對互聯網科技和教育行業採取一系列整頓措施,引發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出現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中共動機何在?請看分析。
-
許家印卸任恆大地產董座 集團股價重挫逾4%
2021-08-17 21:43:39中國地產集團,近期消息不斷,8月17日恆大地產突然宣布,更換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法人代表,其中恆大主席許家印,不再擔任恆大地產董事長,而由現任董事的趙長龍接替。消息傳出後,恆大系股票集體大跌,中國恆大集團下跌超過4%,恒大物業跌幅8.7%,恒大汽車也下跌5.1%。加上北京當局從7月開始,針對上市大型民營企業,進行一連串打壓,旅美學者何清漣16號撰文分析,認為中共拿民企開刀 ,對民營經濟始終沒有脫離利用的思路,當局調整公營私營的資本權重「勢在必行」,她預估「公私合營2.0」即將推行,中國民營企業巨頭,可能被迫
-
中共教育政策轉變 英知名西敏寺中學停設姊妹校
2021-11-04 10:04:02英國極具名氣的私立學校西敏寺中學(Westminster School)表示,已經放棄在中國設立6間姊妹學校,指稱COVID-19疫情及中國教育政策近來的轉變令校方無法繼續推行計畫。
-
布拉格市長賀吉普:與台灣深化科學及教育合作
2021-01-28 10:26:36捷克布拉格市長賀吉普(Zdeněk Hřib)於當地時間27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與台灣深化互惠夥伴關係,在科學及教育領域促進實質合作,內容包括基礎教育數位化、科技創新及氣候變遷認知等。
-
中國房產投資、消費、出口根基不穩 恐面臨經濟下行風險
2021-10-21 16:14:43中國近來危機重重,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中國經濟預測,華爾街日報就指出,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限電、房地產債務問題、航道港口擁堵,若更顯著的政策寬鬆沒有及時到來,到了明年中,支撐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地產投資、消費、出口將會出現根基不穩,有可能引起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
-
中國3月起存取達人民幣5萬元 須登記來源用途
2022-02-10 16:59:53為遏制洗錢犯罪,中國3月1日起實施新規,個人存取現金單筆達人民幣5萬元(約新台幣22萬元)以上,金融機構必須查證客戶身分,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用途。
-
新規定存取人民幣達5萬元須登記 中國暫緩實施
2022-02-22 14:33:04中國原定3月1日起實施新規,個人存取現金單筆達人民幣5萬元以上,金融機構必須查證客戶身分,並登記資金來源或用途。昨天中國央行公告,因技術原因暫緩施行。
-
中共清零政策衝擊製造業、港口 穆迪:加劇供應鏈危機
2022-01-17 16:23:27中國Omicron本土疫情持續擴大,不僅是西安封城,就連河南的禹州、安陽也採取封城禁令,據外媒報導,穆迪分析經濟學家表示,中共實施清零政策,除了衝擊全球製造業工廠和港口的運營,同時也打擊了中國的消費支出,恐加劇原本緊繃的供應鏈危機。
-
中共建立科技白名單 對抗美國制裁、管制
2021-11-17 17:24:44中共為規避美國政府的管制,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共正在加快實施,取代美國和國外技術的計劃,悄然授權一個政府支持組織,審查和批准雲端、半導體等敏感領域的本地供應商,建立「白名單」,以助本土領軍企業實現科技自立等,目前為止已有1800家橫跨個人電腦、晶片、網路和軟體的廠商名列其中。
-
三星重工、大連東芝停產 員工抗議 中國經濟陰霾現
2021-09-13 13:41:09韓國三星集團持續從中國撤資,近期,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準備關閉,引發公司千名員工遊行抗議,而日本東芝企業大連工廠也宣布停產。外資紛紛撤離,引發民眾對失業、經濟下滑的擔憂。
-
台灣報恩立陶宛!七都海外刷卡超過25億台幣
2021-09-06 15:01:24立陶宛竄升為台灣人最愛刷卡消費的國家之一。聯合信用卡中心資料顯示,台灣人海外刷卡消費前十強國家,今年榜上赫然出現立陶宛,從2月下旬開始至6月底為止,台灣七大城市民眾陸續在立陶宛刷卡超過11.2萬筆、金額超過25.37億元,其中台北市民在立陶宛刷卡消費、10.45億元最多,新北、台中則分別刷卡消費6.65億元、3.62億元。高雄、桃園也都刷卡超過1.6億元,台南與新竹市民分別刷卡消費超過八千萬與五千萬元。
-
一夜入冬逢限電 北京零下低溫 陸21省下半年低溫
2021-10-18 15:58:34昨天(10/17)早上,中國大陸21個省,氣溫創下今年下半年新低。多地降下大雪,首都北京17日首度出現零下低溫,這也是52年來最早出現的零下低溫,吉林更出現零下19度低溫。在缺電荒尚未緩解的現況下,居民及工廠能不能順利過冬,受到嚴峻考驗。
-
美國人好感度調查 台灣72%排第八 對中創新低
2021-03-03 07:53:38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調查,在列出的18個國家中,美國人對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的好感度最高,分別有92%、91%和87%。至於台灣則排第8,好感度達72%。而中國則是降到空前新低,從1年前的33%,又下降13%跌至20%,在18國中,僅高於伊朗13%和北韓11%。而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則高達79%,蓋洛普認為,由於人們認知到疫情起源於中國,導致美國人對中好感度大幅下降。
-
做負責任買家!H&M女CEO兩次都未被中共擊倒
2021-04-09 16:32:34瑞典平價服飾品牌H&M,因為拒用新疆棉,被中共報復抵制。48歲的H&M執行長海默森,曾被選為瑞典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扛下執行長一職之初,她遭受了疫情對業績的嚴重打擊,始作俑者也是中共。面對新疆棉風波,海默森堅持沒有屈共道歉,並發出聲明說要「做負責任的採購者」,受到了瑞典總理 勒夫文的公開支持。
-
公股行庫竟採購中資ATM設備?黃天牧:將儘快確認處理
2021-03-15 13:10:34全台灣ATM多達3萬多台,不過15日立法院財委會,有立委踢爆,部分公股行庫採購的ATM設備,竟然是中資品牌,甚至今年的維護採購清單中,還採買中資設備,違反行政院去年宣布汰換陸製設備的指示,可能成為資安隱憂,立委要求金管會儘快查明清楚。
-
舉重選手為菲律賓奪下首金 中國籍教練遭中國隊怒言
2021-08-03 13:12:31菲律賓舉重選手海蒂,26日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奪下首面金牌,激勵了菲律賓所有人民。海蒂2019年曾兩度到高雄市鼓山高中訓練,校方特發新聞稿表示,海蒂為人熱情,曾協助指導校內舉重隊,奪金同感榮耀。不過,海蒂的中國籍教練高凱文,卻遭到中國隊怒言相向。
-
中國首份疫苗副作用報告引不滿!內部文件揭河北打疫苗9人死
2021-05-30 12:59:33中共這一波疫情在遼寧、安徽、廣州、深圳等聚集性爆發,尤其出現英國、印度變異毒株令民眾恐慌,各地出現爭先恐後排隊搶打疫苗的現象,但中共一直隱瞞、掩蓋因接種疫苗引發不良反應的案例。大紀元獲悉的一份河北疾控中心內部報告顯示,截止4月底河北接種疫苗9人死亡。
-
麟洋配寫「我來自台灣」奪金牌 中共惱怒斷頒獎典禮直播
2021-08-01 11:50:46台灣羽球最強男雙李洋、王齊麟昨(31日)在金牌戰對決中國「雙塔」組合,以直落二強勢擊敗對手,搶下奧運羽球史上首面金牌。賽後王齊麟興奮地在臉書發文,「我是台灣羽球選手王齊麟。」李洋則說:「我是金門人,我來自台灣。」這場比賽觸動中共敏感神經,大陸網民稱中央電視台略過頒獎儀式不播,並指央視每日賽事回顧報導,也未播出雙塔奪銀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