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中國互聯網步入恐怖期

【新唐人2011年4月3日訊】原南都週報副總編長平籲國人抵抗

新聞週刊(263)

一、 中國聚焦

1. 中共長期以護照掌控異見者

近十多年來,為數眾多的中國民眾被中共當局以吊銷、註銷護照或者拒絕護照延期等等各種方式,拒絕於國門之外或者是難以踏出國門。同時中共也人為的製造了大量的無國籍人士和國際難民,並且剝奪了他們與親屬團聚的權利。而這樣一個普遍受到國際法保護的最基本的公民權力,對很多的國人都成了一種奢侈。為此,海外人士表達了他們的看法。節目一開始我們就先來聽一聽。

「遊子思鄉,歸心似箭。」這樣的心情是眾多被迫滯留海外的民主人士、維權人士或者法輪功修煉者們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流亡海外詩人貝嶺:「我們就不得已回不了那個國家;而且現在這個政府的政策、最近的蠻橫和他們在國內大肆抓補表、達自由意志的中國公民的情況下,他們不允許我們回去,這是毫不獨特也毫不起眼;這都已經不可能引起媒體太多注意;但是它對當事人造成的痛苦是無法想像的。」

不論是被註銷護照、拒絕護照延期,還是拒發簽證、拒絕出入境,中共使領館或海關官員從不說明理由,也不說明法律依據。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中共當局那裏有黑名單,很多異議人士它都不准你回去;比如像我,那就是20幾年都一直不能回去。另外,和我情況類似的人也很多。它一般在申請簽證的時候就給你拒簽,你要問他什麼原因,他也不做任何解釋;這種情況也相當的普遍。」

胡平表示,回家、回國,原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但是這樣的權利在中國並非人人享有。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它就不讓你進去(回國),不讓你和自己的親人見面,用這種方法很卑鄙的對你實行報復;除了進監獄坐牢之外,他把很多人流放海外,或者已經到了海外的人不准回去,這也是作為他的一種懲罰的手段。」

貝嶺認為,雖然中共拒絕這些成為世界公民的中國民眾入境;但是,中共無法改變,他們的祖國是中國。

詩人貝嶺:「我們要記住這個國家現在的政府的名字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是一個自由、在一個相對的民主制度下有健全的法律程序的一個社會制度。」

從1999年至今,中共當局就一直拒絕給法輪功修煉者延長護照。法輪功修煉者陳師眾表示,這種迫害、鎮壓法輪功的政策一直沒有中斷過。

法輪功修煉者陳師眾:「具體辦事的領館這些官員,他如果不去執行這個政策,這些官員就可能會丟官;等於客觀上是強迫這些人(法輪功修煉者)去成為別的國家的公民;中共實際上就是在剝奪這些人作為一個中國公民的權利。」

時事評論人士章天亮指出,中共一直通過控制護照來控制國內民眾出國的自由;以護照延期和拒發簽證來控制海外民眾的思想和言論自由;更通過修建信息柏林牆來控制國內民眾獲取信息的自由。

章天亮:「因為我們看到限制自由的典型方式,就是監獄的高牆;所以我說中共一直鍥而不捨地做砌牆工作,把中國變成一個大監獄,又用恐懼在我們的內心建造一個個小監獄。」

章天亮呼籲,如果中共試圖用護照和簽證來控制這些人的思想,如果感到了這種恐懼和禁錮,那就突破恐懼來擁抱真相!打開心門,拆掉中共的牆!那時恐懼的將是中共。

新唐人記者梁欣採訪報導。

2. 中國互聯網步入恐怖期 長平籲續發聲抵抗

中國知名媒體人、時評作家長平曾多次因撰寫不符合中共的時評文章而遭打壓。2008年,更因在拉薩抗暴事件後發表相關文章而遭撤職。2010年8月,受中宣部的高壓,《南方週末》和《南方都市報》都不再刊登他的文章。今年1月27日,他拒絕配合當局要求離開南方報業集團,隨即就被解僱,引起社會震盪。近日在香港一個研討會上,長平以親身的經歷,剖析了大陸的媒體生態以及互聯網目前的處境。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3月27日在香港出席金堯如新聞自由獎頒獎禮後的研討會,這是他被當局解僱之後首次公開露面。他透露,自己被解僱後得到許多網友的聲援。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特別在當天下午開始知道消息很多人聲援,甚至發起了所謂的新五毛黨運動,就是為了諷刺那個五毛黨,有人號召每個人捐給我5毛錢,我收到了8千多元。每個人5毛,有1萬多,這個黨員很多的比香港很多黨都大,這個讓我很害怕,而且只是大概在3天時間左右。」

談到大陸人士如何利用互聯網突破資訊封鎖。長平指出,目前大陸不僅資訊不自由,更嚴重是進入了資訊恐怖時代。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在過去我的成長經歷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就是給他訊息看,他不一定看,因為這是一個代表可怕恐怖的事情,你把這個話筒給內地絕大多數人,他可能首先是閃開的,給他話筒、給他平臺他不一定用,這是源於恐怖。……打壓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呢,資訊本身的那種不可得或者是黑暗,它本身也能產生恐怖,我甚麼都看不見、甚麼都聽不到。」

中共近日拘捕四川作家冉雲飛,也是同一原因。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他跟茉莉花革命其實沒多少關係,沒有直接關係的,其實當局也知道……我(中共)就讓你知道我可以這樣做,我想讓你知道,我可以抓錯人,抓錯人沒關係。」

而且,不但中共在製造恐怖,很多網絡商為了保住自己的商業利益,配合中共助長這個恐怖。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在恐怖時代,他會超出上面(中共當局)所要求的東西給它,給你展示我的控制能力。……我們的公司多多少少都是在配合官方的檢查,或自己設置機制進行自行檢查,這樣才能夠生存。」

長平指出,中共大力封鎖與監控網絡,投放了許多人力物力。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一方面是這個國家徵用或者收買了一些技術,這個都有一些事實啊,包括西方的一些商業公司都為這個防火牆服務。第二個方面是徵用了大量的人力,公開培訓網絡閱評員,人稱五毛黨,就是發一個帖可以得到五毛或者多少錢的費用。很多宣傳部門,大家在網絡可以看到,實際上是不遮掩的,把培訓網絡閱評員作為一個成績來宣講的。」

以擁有過億用戶的內地微型博客新浪微博為例,至少有三種監控情況存在。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就是允許存在的,一種是刪掉後允許復活的,一種是根本不允許存在的,因為你太小人物了,你給他帶來的利益和帶來的麻煩完全不成正比,那就不存在。我很肯定這種管理技術不是中宣部給他們的,這個非常精細,還有非常具體的一些方面。」

長平以自己為例,他的微博在解僱數天後就被封了。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他們就說上面要求我們刪掉你的微博,但是我們很重視你,我們想辦法保留,但是我們必須把你封了,封了的意思就是別人看不到我發言,看不到我新的消息。但是如果不給我打電話我,會認為它還是正常的。其實很多人沒有接到電話,你發一條消息其實沒有任何人看到,但你看的到,你以為已經發出去了,這是他們的一種管理辦法。」

但他強調,抵抗恐怖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個人都利用平臺繼續發聲。

《南都週刊》前副總編長平:「你看我們感覺恐怖的時候,走夜路有些人會唱歌!為甚麼?這是給自己的打氣,讓自己聽見一點聲音,所以你會看見有些內地的一些人,用各種方法在那兒說別的,用美國學者的話,叫弱者的反抗。」

長平相信,現在的恐怖氣氛只是暫時性的,甚至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他呼籲國人切勿畏懼中共的監控,而是要衝破黑暗,互聯網等科技還是次要,重要的是人的意志。新唐人記者林秀宜在香港報導。

二、焦點話題

1. 日本核事故對美國核工業的影響

日本核洩漏災難再次敲響核能安全性的警鐘,世界各國紛紛重新審視核能政策。28號,美國迎來了三哩島核事故32周年。29號,美國宣佈就境內104座反應堆展開90天的安全審查,地方政府也在討論是否關閉存在安全漏洞的核電廠。公眾對核電安全的關注再次上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汙染情況日趨嚴重,3月28日,日本宣佈核電站周圍測到了放射性元素鈽,首相菅直人宣佈日本進入最高警戒。3月31日,核電站沿海的碘131濃度超過日本國家標準4,385倍,比一周前增加104倍。而核電站附近地下水的碘131濃度則超標一萬倍。雖然碘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幾個月之後放射性就可忽略不計,但銫和鈽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有幾年,幾十年,最長的可達幾千萬年。清除這些汙染將是一個艱苦、漫長而耗資的工程。

3月28日正值三哩島核事故32周年,日本的核災難再次讓美國民衆對核電站的安全産生疑慮。人們開始質疑現存的104座核電站的安全性,因爲其中的40%和日本福島核電站是同一類型的,特別是紐約州的Indian Point核電站,因爲離紐約市只有25英哩,在美國核電站風險表裏名列第一。許多人認爲,如果離福島200英哩的東京都能測到核輻射的話,一旦Indian Point核電站出狀況,後果不堪設想。3月28日,紐約總檢察長埃里克‧斯奈德曼(Eric Schneiderman)率先把Indian Point核電站告上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也要求關閉這座核電站。

就美國核電站的安全性問題,俄亥俄州立大學核工程研究院理查德教授認爲,公衆對核安全有一些誤解。理查德教授認爲,美國核電站風險表是根據周邊居民的密度來定的,並不是核電站本身的安全性差。而核電站的安全設計是很嚴格的,通常安全系統都有兩套或三套。而且根據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特別設計,具有防震、防洪、防龍卷風和防颶風的能力。出現日本這樣所有系統都癱瘓的機會非常小。即使出現也不會給周邊民衆帶來立即的生命威脅,只要疏散就可以了。「公衆對核安全有一些誤解,他們一聽到輻射,就聯想到死亡。」理查德教授認爲,自然界本來就存在天然的本底輻射,人們每日都生活在輻射之中,所以也不要談虎色變,一提到核輻射就聯想到死亡。「生活在核電站10英哩之內的居民,重大核洩露帶來的死亡威脅很小,當然他們得癌症的機率會高一些。」

奧巴馬是美國三哩島核事故之後第一位提倡核能的美國總統。3月30日,奧巴馬總統在賓州米德爾敦就能源問題發表演講。「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核電站不産生二氧化碳。」奧巴馬總統認爲,核能是一種乾淨的能源。他確信核能是安全的。他已經要求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對美國現有的核電站進行嚴格的審查,吸取日本的教訓,確保核電站的安全。「我們不能簡單的取消核電站。」

目前日本核災難還充滿許多不定因素,它對核工業的影響還要看整個事態的發展。

2. 三哩島核事故回放

32年前發生在美國東北部賓西法尼亞州的三哩島核事故,深刻影響了美國的核能工業。當時這場事故是什麽樣的情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三哩島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核電站2號機組於1978年投入使用。1979年3月28日淩晨,三哩島核電站2號核反應堆由於蒸汽發生器故障以及工作人員的誤操作,導致反應爐冷卻劑流失,進而導致反應爐堆心熔化,部分放射性物質洩露。反應堆100噸鈾燃料中60%被損壞,反應堆最終陷於癱瘓。

這次核事故發生後核電廠周圍約20萬人被疏散,由於主要的工程安全設施都自動運行,而且反應堆的幾道安全屏障沒有損壞,因而事故現場無人傷亡,只有3人受到了略高於半年允許劑量的照射。期間電廠附近80公裏範圍內人均受到的劑量不到一年內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因此,三哩島事故對環境的影響很小。但是,因爲擔心會造成其他不良影響,當地政府將核電站附近的孕婦與孩子們轉移到了其它地區。而後,周圍的居民也因擔憂而移居到了其它地區。三哩島核事故被定爲核事故的第五級。

這次核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億美元,而對放射性汙染的清除則是一個長期而耗資的工作,在事故後的10年間就耗資1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對周邊民衆的諸多賠償。

這次核事故對美國的核工業産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從那以後就沒有再建一座核電站。核電技術轉讓給了日本東芝株式會社。

三、經濟風雲

中美商會調查 美商在華困難多

中國的商業環境對於美國在華投資企業來說越來越困難。根據中國美國商會3月下旬公佈的2011年度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更多的美國企業在與中共官方打交道中感到困難重重。

報告指出,將近三分之一的被調查公司說,官僚主義是最大的問題。而在前一年,這一數字只佔不到四分之一。

美國商會說,71%的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在頒發公司許可時歧視外國企業。超過40%的公司認為新公司要在中國取得證照是最困難的。

知識產權保護是另一個美國企業擔懮的問題。70%的公司說,中共政府在這方面執行不力或完全不執行。

另外,將近四分之一的公司認為,中共的經濟改革並沒有讓他們的商業環境得到任何改善。前一年,只有9%的公司持此看法。

中共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要開放市場。但在記者會上,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說,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公平、透明的法制環境。

這次調查面向美國在華的1100家企業,回復的共有430多家。

面對在華企業遇到的諸多困難,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主席李文議員日前表示,美國應在對華政策方面始終如一,敦促中共遵守法制,並履行加入世貿時的承諾。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主席李文:「我們必須以持續而積極主動的政策來面對中國,使其遵守法制。這要靠我們加強執行力度,反對不公平貿易行為和匯率操控。」

他也指出一些在華企業因為害怕中共的報復而不敢協助美國貿易代表把有關案件提交世貿組織。

這是新唐人記者王凱迪美國首都華盛頓報導。

四、新聞週刊263期大事件

福島2號反應堆裂縫或為輻射源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號證實,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反應堆的豎井底部發現裂縫,並有高輻射的污水滲出,直接流入太平洋,這可能就是海水污染的源頭。目前還不能確認多少積水由此泄入大海,東京電力公司向井內注入水泥封堵裂縫,但成效不大。近一周來福到第一核電廠附近海水放射性碘含量持續上升,達到法定上限的數千倍。

又12高官倒戈 卡扎菲派使尋下臺階

一周來利比亞戰事仍然膠著,卡扎菲政權內部正出現分裂,繼30號外長庫薩倒戈後,又有12名高官逃到突尼斯。媒體透露卡扎菲特使已赴英國商討流亡安排。此前,英法28日曾向卡扎菲支持者發「最後通牒」,倫敦會議40國29日一致同意繼續空襲直到卡扎菲下臺。31日北約全面接管利比亞軍事行動指揮權,實施代號為「聯合保護者」的軍事行動。

科特迪瓦衝突 潘基文籲巴博下臺

西非國家科特迪瓦近日爆發衝突,目前在位的總統巴博與在民選中獲勝的總統瓦塔拉1號起在首都阿比讓發生激戰,並爭奪國家電視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號再次呼籲巴博立即下臺。國際紅十字會說,科特迪瓦西部迪埃奎市本周的衝突已導致至少八百人死亡,暴力的規模和兇殘程度令人震驚。

阿富汗北部聯合國職員遇襲身亡

阿富汗北部城市馬紮爾‧沙里夫的聯合國辦公室1號遭到襲擊,導致至少14人身亡,其中7名是聯合國職員。聯合國安理會和美國總統奧巴馬都對此表示了強烈譴責。

中國作家冉雲飛被正式逮捕

四川異議作家冉雲飛被成都檢察院批准,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正式逮捕。當局指冉雲飛組織及散佈「中國茉莉花革命」信息。冉雲飛的妻子王偉證實,3月28日上午收到正式逮捕的通知書,目前冉雲飛被關押在四川都江堰看守所。冉雲飛一直以「敢言」著稱,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社會現狀等提出尖銳的批評,並曾被評為2008年度百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五、休閒一刻

加拿大詩人獲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

以加拿大最偉大的鋼琴家格倫‧古爾德的名字命名的格倫古爾德獎,第九屆評選結果週五剛剛在多倫多揭曉。節目最後,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這個被稱為「藝術界諾貝爾獎」的格倫古爾德獎。

來自英、美、中、加拿大的八位國際評委一致同意,把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獲,授予加拿大著名詩人、小說家及創作歌手,里奧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以表彰他個人的藝術成就和對社會的影響。

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評委、英國演員導演史蒂芬‧弗萊:「評委一致同意,這位非凡藝術家生平最傑出的是,他越來越豐富,深邃,而不同尋常。」

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評委、中國音樂人朱哲琴:「奧納德‧科恩的生活和藝術與格倫‧古爾德一樣:獨特、獨立、不妥協。」

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評委、美國著名鋼琴家蓋瑞‧格拉夫曼:「生活充滿妥協,你不得不這樣做儘管你不願意。但科恩過去和現在所為,完全是他想做的,當然做得相當有說服力,也是他熱愛的事情。」

76歲的科恩是一名佛教徒,他在22歲時出版了第一本詩集,29歲發行了第一本小說。他的作品描寫對宗教的探討,以及人與人之間複雜的關係。科恩創作的歌曲也跨越不同風格。

格倫‧古爾德獎評委會主席保羅‧霍夫特:「人們被他深沉、豐沛而複雜的情感打動。他的音樂也非常流行。以不同語言及風格翻唱科恩歌曲的人比當今任何藝術家都多。」

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評委、加拿大電影製片人菲比‧格林伯格:「我們加拿大人有時忘記了,科恩是我們共同感知的一部分。」

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評委、中國音樂人朱哲琴:「我很難形容科恩對我們影響至深。中國絕大多數藝術家、音樂家及學者都受他影響很深。」

在此之前,格倫‧古爾德獎已經評選出8位獲獎人。他們是加拿大作曲家、作家、音樂教育家及環保主義者穆雷‧斯切佛(Murray Schafer),美國猶太裔小提琴家及指揮耶胡迪‧梅紐因(Yehudi Menuhin);加拿大爵士樂鋼琴演奏家及作曲家奧斯卡‧彼得遜(Oscar Peterson);日本古典音樂作曲家武滿徹;華裔美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法國作曲家、指揮家及音樂理論家皮埃爾‧布萊茲(Pierre Broulez);美籍德國鋼琴家指揮家及作曲家安德列‧普列文(Andre Previn);和委內瑞拉鋼琴家、經濟學家、教育家及政治活動家何塞‧安東尼奧‧艾伯魯(José Antonio Abreu)。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

格倫古爾德基金會總裁格倫‧莫里:「如今我們非常榮幸,因為格倫古爾德獎被稱為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這個獎表彰藝術家生命之優秀及創新。通過他們使我們能共同慶祝藝術改變我們生活的偉大力量。」

格倫‧古爾德是20世紀最著名的古典鋼琴演奏家之一,同時也是作家、作曲家、指揮家以及傳媒專家。古爾德一生都居住在多倫多,但他的音樂已經被載入美國航空航天總署航天者號太空船的金唱片。多倫多的街道至今還保有古爾德的塑像。

馬友友:「從我讀大學起,古爾德就是我的一個英雄。我必須承認,我把古爾德的第一變奏曲掛在我宿舍的牆上。」

1983年,格倫‧古爾德基金會在這位傳奇藝術家逝世後的第二年創立了這個獎項,從1987年起每3年從世界各地提名人中,評出一位在世的傑出藝術家。再由這名獲獎人指定一位青年藝術家為「多倫多市格倫古爾德受保護者獎」(City of Toronto Glenn Gould Protégé Prize)。兩人分別獲得5萬美元及1萬5千美元獎金。而獎盃則是這座小小的格倫古爾德塑像。中國的琵琶演奏家吳蠻和作曲家譚盾都曾經獲得過「多倫多市格倫古爾德受保護者獎」。

格倫‧古爾德基金會執行主管布萊恩‧里懷恩(Brian Levine):「這個獎表明前輩指引的重要。智慧又成就更卓越的人如何把藝術啟迪傳承給下一代。」

第九屆格倫古爾德獎的頒獎典禮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多倫多舉行。獲獎者里奧納德‧科恩和他將指定的青年藝術家都會被授予格倫古爾德獎盃。那時又將是一場藝術家們的盛宴。

新唐人記者秋旻多倫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