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課稅求互惠!一次看懂美中貿易攤牌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3 月 23 日訊】午報頭條,國際矚目焦點,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台北時間凌晨,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課徵近600億美元重稅,並率領副總統與貿易官員,一起召開記者會,川普強調,中共盜取知識產權、美中貿易赤字已經失控。
美國總統 川普:「我將他們視為朋友,我非常尊敬習近平主席,我們有很好的關係,他在北韓議題上幫助我們很多,正是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台北時間凌晨,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課徵近600億美元重稅,並率領副總統與貿易官員,一起召開記者會,川普強調,中共盜取知識產權、美中貿易赤字已經失控。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出現貿易逆差,有不同的算法,數字高達5000多億美元,有人會說,是3750多億美元,有不同的算法,但無論從哪種去檢視,這都是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歷史上從未有的;這已經『失控』了。」
川普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總值高達600億美元(約1.75兆元台幣)的中國出口產品開徵高額關稅。美國貿易代表署也公布事實清單,宣布將提議對航太、資訊與通信科技以及機械工業在內的產品,課徵25%的從價稅。美國貿易代表署,將在15天之公布課徵關稅的產品細節。
同天,中國商務部則宣布,對從美國進口到中國的產品進行加稅。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從美國進口到中國的9.77億美元產品,包括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徵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中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徵25%的關稅。兩個項目加起來,涉及美對中出口約30億美元。
根據美國「反盜竊知識產權委員會」去年2月數據,美國每年因商業機密被竊取、產品被假冒、軟件被盜版,經濟損失高達2250億到6000億美元。進入美國的假冒商品87%來自中國。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祺翎 綜合報導
你也會想看:
台未列美鋼鋁稅豁免 經部:4月底前積極爭取
相關新聞
-
中共挖角台灣半導體人才 「瀚薪科技」一夕變中資
2021-03-22 21:23:09在美中貿易戰下,近年頻傳中共惡意挖角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就連透過工研院團隊成立的「瀚薪科技」,也在今年爆發解散清算後,在中國大陸起死回生,引發各界關注,立委高虹安擔心,相關單位要是無法硬起來、捍衛台灣產業人才,恐怕會讓台灣護國神山群因此遭到動搖。
-
評拜登外交 川普:各國已不尊重美國領導地位
2021-04-07 21:26:58歡迎回來。美國拜登政府上任後,北韓對白宮已讀不回,還威脅拜登政府「別製造麻煩」。中共當局318在美中高層會談,違反承諾超時、戰狼發言、羞辱美國。為何對待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差別這麼大?聽聽前總統川普怎麼說。
-
美財長葉倫允維持前川普政府的對中關稅
2021-02-19 13:06:01拜登政府上任後,美中關係走向受到關注,尤其是之前川普政府強力制裁中共的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目前將繼續保留。
-
貿易戰再起?戴琪指中共不守諾 要有新反制工具
2022-02-17 13:23:3916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國會提交中國世貿組織年度報告。這是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上任後的第一份年度報告。報告指出,美國需要新的貿易法工具,也要打造新的貿易工具,來應對中共的不公平政策和做法。
-
三星重工、大連東芝停產 員工抗議 中國經濟陰霾現
2021-09-13 13:41:09韓國三星集團持續從中國撤資,近期,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準備關閉,引發公司千名員工遊行抗議,而日本東芝企業大連工廠也宣布停產。外資紛紛撤離,引發民眾對失業、經濟下滑的擔憂。
-
一夜入冬逢限電 北京零下低溫 陸21省下半年低溫
2021-10-18 15:58:34昨天(10/17)早上,中國大陸21個省,氣溫創下今年下半年新低。多地降下大雪,首都北京17日首度出現零下低溫,這也是52年來最早出現的零下低溫,吉林更出現零下19度低溫。在缺電荒尚未緩解的現況下,居民及工廠能不能順利過冬,受到嚴峻考驗。
-
川普提台灣遭脅:不尊重美國了 中共從沒對我那樣說話
2021-04-08 07:48:39美國前總統川普6日接受外媒採訪時,提及中共在國際上的激進舉動,並提到中共對台灣的威脅,川普說,在他的任內,中共從來沒有這樣講話,他強調,如果美國變成社會主義國家,將不再獲得尊重。
-
美國人好感度調查 台灣72%排第八 對中創新低
2021-03-03 07:53:38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調查,在列出的18個國家中,美國人對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的好感度最高,分別有92%、91%和87%。至於台灣則排第8,好感度達72%。而中國則是降到空前新低,從1年前的33%,又下降13%跌至20%,在18國中,僅高於伊朗13%和北韓11%。而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則高達79%,蓋洛普認為,由於人們認知到疫情起源於中國,導致美國人對中好感度大幅下降。
-
做負責任買家!H&M女CEO兩次都未被中共擊倒
2021-04-09 16:32:34瑞典平價服飾品牌H&M,因為拒用新疆棉,被中共報復抵制。48歲的H&M執行長海默森,曾被選為瑞典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扛下執行長一職之初,她遭受了疫情對業績的嚴重打擊,始作俑者也是中共。面對新疆棉風波,海默森堅持沒有屈共道歉,並發出聲明說要「做負責任的採購者」,受到了瑞典總理 勒夫文的公開支持。
-
公股行庫竟採購中資ATM設備?黃天牧:將儘快確認處理
2021-03-15 13:10:34全台灣ATM多達3萬多台,不過15日立法院財委會,有立委踢爆,部分公股行庫採購的ATM設備,竟然是中資品牌,甚至今年的維護採購清單中,還採買中資設備,違反行政院去年宣布汰換陸製設備的指示,可能成為資安隱憂,立委要求金管會儘快查明清楚。
-
舉重選手為菲律賓奪下首金 中國籍教練遭中國隊怒言
2021-08-03 13:12:31菲律賓舉重選手海蒂,26日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奪下首面金牌,激勵了菲律賓所有人民。海蒂2019年曾兩度到高雄市鼓山高中訓練,校方特發新聞稿表示,海蒂為人熱情,曾協助指導校內舉重隊,奪金同感榮耀。不過,海蒂的中國籍教練高凱文,卻遭到中國隊怒言相向。
-
中國首份疫苗副作用報告引不滿!內部文件揭河北打疫苗9人死
2021-05-30 12:59:33中共這一波疫情在遼寧、安徽、廣州、深圳等聚集性爆發,尤其出現英國、印度變異毒株令民眾恐慌,各地出現爭先恐後排隊搶打疫苗的現象,但中共一直隱瞞、掩蓋因接種疫苗引發不良反應的案例。大紀元獲悉的一份河北疾控中心內部報告顯示,截止4月底河北接種疫苗9人死亡。
-
為何中共謀台心不死?美前國安顧問:台灣存在戳破其謊言
2021-04-15 08:48:41近日,中共軍機擾台的頻率與規模,不斷創紀錄。美國史丹佛大學智庫 胡佛研究所,13日發布影片,邀請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和前副顧問博明,共同探討中共不斷侵略台灣的原因。這兩位國防軍事上的專家,都認為中共最害怕的,其實是中國的平民百姓,害怕編造的歷史謊言一旦被人民推翻,就會失去手中的權力。而台灣的存在,就是一個擊破中共謊言的最好證明。
-
麟洋配寫「我來自台灣」奪金牌 中共惱怒斷頒獎典禮直播
2021-08-01 11:50:46台灣羽球最強男雙李洋、王齊麟昨(31日)在金牌戰對決中國「雙塔」組合,以直落二強勢擊敗對手,搶下奧運羽球史上首面金牌。賽後王齊麟興奮地在臉書發文,「我是台灣羽球選手王齊麟。」李洋則說:「我是金門人,我來自台灣。」這場比賽觸動中共敏感神經,大陸網民稱中央電視台略過頒獎儀式不播,並指央視每日賽事回顧報導,也未播出雙塔奪銀畫面。
-
川普提醒拜登:專注對付中共 我任內台灣、烏克蘭都非大問題
2021-04-21 07:49:15近日,拜登政府面臨多項外交考驗,包括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衝突升溫,中共也持續對台灣文攻武嚇。美國前總統川普,19日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就直言美國應專注對付中共,不應將俄國推向北京那邊。川普還說,在他任內,台灣與烏克蘭都不是大問題。
-
中共長征火箭失控墜 哈佛專家批 台太空中心關注
2021-05-05 08:35:42來關心,中共發射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日前發射升空,不過美國軍方偵測到,火箭發射後並沒有墜落在指定的海洋點,目前,重達21噸的核心火箭段,正在低軌道上失控翻轉,昨夜已通過台灣上方;哈佛天文物理學家 麥道威(Jonathan McDowell)表示:中共方面非常疏忽,這真的很糟。我們不會讓超過10噸的物體特意不受控墜落。台灣 國研院太空中心指出,預估殘骸墜落的時間,大概是在5月8號到12號,會根據各國監控資訊,修正軌跡模擬結果來因應。
-
中國留學生上海機場排長隊赴美 10萬人民幣票價再現
2021-08-17 14:37:01隨著美國放開留學生赴美限制,近日,從北京和上海機場出發前往美國的乘客人數暴漲,排隊領登機牌的隊伍,竟然長達一公里!
-
川普律師維恩怒斥CBS記者後扔掉話筒走人
2021-02-15 10:49:28川普律師維恩(Michael van der Veen)在美國參議院宣告其當事人川普總統,在議長佩洛西的第二次輕率彈劾企圖中無罪後,接受了CBS新聞的採訪。
-
央視提前「炫金」出醜 陸奧運選手承受巨大壓力
2021-07-27 16:14:39日本隊桌球混雙以4比3贏過中國隊,不過,中共黨媒央視,卻被爆出比賽還沒結束,就自行發布中國隊獲勝的不實消息;日本媒體還披露,約20位不明中國人士在比賽現場高聲歡呼、揮搖中共五星旗,讓原本該無觀眾的會場,充滿了異樣的氣氛。
-
南韓學者:與中共建交29年 未守國家利益 危機升級
2021-09-11 20:42:06鏡頭轉到南韓,南韓和中共建交29週年之際,日前一場研討會中,南韓學者指出,在倉促與中共建交過程中,當時南韓政府沒有最大限度的確保國家利益。學者還表示,建交29年之際,韓中關係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