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被美視為國安威脅?外媒揭華為偷竊記本末

圖為華為東莞工廠內部。(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26 日訊】自去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華為一直處在風暴之中,美國川普政府視其為最大的國安威脅之一,除呼籲盟國禁用華為5G設備外,近期將該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
川普政府大動作制裁華為,並非拍腦門決策,而是依法懲罰華為的不當行為。翻開華為過去幾十年來的發展過程,受中共大力扶持的華為,多年來的經營脫離不了偷竊及不道德手段,遭到多家競爭對手及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指控。
《華爾街日報》整理與華為有關訴訟案件,並採訪了前美國官員、前華為員工、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獲得的結論是:華為的企業文化是以引人非議的不道德手段取得競爭成就。
華為派員工到海外參展 涉嫌竊取技術
美國科技網站「Lightreading」報導,華為員工朱一斌(音譯,Zhu Yibin)2004年6月在美國規模最大的電信展(Supercomm)上,涉嫌竊取參展廠商的技術,當場被會展保安人員逮到。朱的證件被沒收,並且被逐出展覽場。
報導說,朱一斌在展覽剛結束之際,趁機到競爭對手的展位上,打開百萬美元網絡設備,偷拍裡面的電路板。保安人員在他的筆記本電腦及相機存儲卡中,發現多家通信廠商(富士通網絡通信公司和北電網絡公司)的信息以及產品技術材料,包括AT&T公司的辦公室布局。
此外,朱一斌佩戴的證件上,公司名稱被寫成是WEI HUA(為華),似乎是要刻意模糊其所服務公司的名字。
「Lightreading」聯合創始人彼得・海伍德(Peter Heywood)回憶說,朱一斌當時辯稱他是第一次出國,不知道會展有不准拍照的規定,以及證件上的公司名稱寫成「為華」,是根據中國人的習慣寫法。
「他(朱某)雖然看起來並不像是一個計劃做壞事的人。」海伍德說,「但是,或許他很聰明,假扮成無辜的角色。」
媒體報導,朱一斌後來被華為開除。
華為在美面臨至少10起民間控訴案
十幾年來,華為從一個鮮為人知的企業,成為中共的領頭羊,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及智能手機製造商之一。然而,一路走來,華為一直被競爭對手指控厚顏無恥地偷竊技術及仿冒產品,包括5G技術、華為智能手機上的音樂、使用手冊內容,以及支持人工智能的應用技術等。在大約十起訴訟案中,指控者除了包括思科(Cisco)和T-Mobile等美國知名公司,還有專利或著作權所有人。
前華為員工:華為將所有資源用在竊取技術上
華為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任正非具有中共軍方背景,曾是軍事技術研究員。該公司選擇不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目的是避免被要求披露財務信息。
華盛頓擔心具中共軍方色彩的華為,實則是中共的黑手,在海外為中共從事間諜及網絡戰活動。華為否認其為中共進行間諜活動。
中共《國家情報法》(National Intelligence Law)第七條規定,所有組織和公民都必須支持、協助和配合開展國家情報工作,並保護他們所知道的國家情報工作機密。
華府官員承認,直到最近幾個月,美國才採取措施對抗華為。渴望在中國大陸做生意的美國公司,過去也沒有要求華府官員採取行動。這樣的延遲,使得華為在過去幾十年來,通過不道德手段迅速崛起,成為思科及摩托羅拉等公司的強大競爭對手。
2002年至2003年在華為瑞典辦事處擔任工程師的羅伯特,里德(Robert Read)說:「他們(華為)把所有資源都用在了竊取技術上,先去偷一塊主機板,然後對它進行逆向工程。」
華為在2001年進入美國市場,接著在歐洲設立辦事處。在海外開拓市場初期,華為使用其它的名稱,例如在德州普萊諾設立的公司稱為FutureWei,在瑞典的分支機構命名為Atelier。
「他們不想在大樓上張貼標語告訴別人說:這裡是華為。」2004年至2017年在華為瑞典辦事處擔任高級顧問的Jan Ekström說。
美官員:華為內部有國家情報等級的秘密房間
美國安全官員表示,他們大約在2012年開始瞄準華為,因為他們發現華為在美國的辦公室內建造的安全房間,可以阻止電子竊聽,安全等級與各國情報站設施相當。
幾名前華為員工說,剛開始他們被要求招募競爭對手的人才,但是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華為轉而研究競爭對手的網絡硬件。
為了儘速在歐洲立足,前華為員工說,任正非在Atelier設立後,多次訪問斯德哥爾摩。里德說,當愛立信宣布裁員時,華為的高管們遞給他「一大把瑞典鈔票」,派他到Kista地鐵站附近的一家酒吧,招募下崗的技術人才。
里德還說,在斯德哥爾摩Atelier辦事處內,華為研究人員將外國製造的設備藏在一個可以阻擋電子竊聽的地下室內,有些設備則是被寄回中國,由那邊的工程師進行逆向工程分析。
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表示,華為在德州和其它地方設立的辦事處,安裝了可以防間諜竊聽的安全房間,而且不准美國的員工進入。
對此,反間諜官員相信,華為處理秘密信息的方法與國家級的情報機構極為類似,具有嚴格的保密級別,同時以保密通信渠道與北京聯絡。
華為表示,安裝安全房間是要防止外部人員對該公司進行間諜活動,而不是要暗中偵察其他對象。
華為竊思科技術 即使軟件漏洞也偷
2003年1月,美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控告華為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指控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的路由器及交換機等產品的原始碼,至少侵犯思科五項專利,並且抄襲思科產品的使用者手冊。
根據訴訟文件,思科指控華為竊取該公司知識產權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的程度,甚至連思科軟件中的漏洞以及使用者手冊的錯誤都照單全收。
前華為人力資源經理Chad Reynolds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華為在修復其路由器中常見的思科漏洞前,無法公開該路由器,以免被指控抄襲。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思科法律顧問馬克・錢德勒(Mark Chandler)曾專程飛到深圳,與任正非會面,提出華為盜竊的證據,包括華為的使用者手冊出現和思科手冊同樣的打字錯誤。當時任正非面無表情,只說了一句話:「這是巧合。」
2004年中期,雙方達成和解。外界解讀這項和解意味著華為承認抄襲思科專利。
前美檢察官:部分公司不想招惹中共
對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科技公司來說,華為的擴張是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華為智能手機所需要的芯片,大約20%來自高通公司,英特爾和微軟也是華為的大供應商,IBM在1990年代末是華為的重要顧問公司。
前美國賓州西區聯邦檢察官大衛・希克頓(David Hickton)說,雖然與中國公司做生意會有技術被盜的風險,但是潛在的財富讓許多公司放棄控告,大多數是私下尋求美國官員的幫助。
「這個問題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希克頓說,「這些公司不想冒犯中國(中共)。」
總部位於加州桑尼維爾的光纖網絡公司Infinera的前高管傑夫・費里(Jeff Ferry)說,該公司在擔心會遭到中共報復後,決定不指控華為違反國際貿易協議。
費里說,他在十年前蒐集到的證據顯示,中共的補貼使得華為能夠削價至少30%,打擊競爭對手。
摩托羅拉決定控告華為 遭中共報復
位於芝加哥的摩托羅拉公司在投資中國大陸20年後,於2010年7月指控華為竊取該公司的SC300技術。SC300是連接無線網絡設備的基站,可以安裝在封閉的建築物內和農村地區。
2003年,當時正在摩托羅拉工作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親戚潘紹偉(音譯,Pan Shaowei)帶著兩位同事飛往北京。摩托羅拉公司指控,潘紹偉的北京之行是要秘密地向華為展示SC300的規格。
華為向伊利諾伊州聯邦法院辯稱,潘某是不請自來,向任正非報告其團隊開發的產品、客戶的回應,以及計劃離開摩托羅拉等事。
根據從潘某的筆記本電腦中發現的電子郵件,在那次會面後,潘某將SC300的規格文件寄給任正非。華為後來製造出類似的小型設備,重量約為SC300的一半,出售給發展中國家的農村社區。
2007年2月,美國執法人員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逮捕了潘某的同謀金韓娟(音譯,Jin Hanjuan),並在她的公事包中搜出包括摩托羅拉商業機密在內的1000多份文件,以及一張飛往北京的單程機票。
聯邦調查局(FBI)當年7月盤問了任正非,但是無法確定其是否與潘某共謀這起盜竊案。2012年,金女被美國定罪,罪名是偷竊商業機密。
當年,摩托羅拉已經放棄了對華為的訴訟,因為中共商務部報復摩托羅拉公司,延長其對該公司的反托拉斯調查(摩托羅拉向諾基亞西門子公司以12億美元出售其網絡設備業務)。
「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成員邁克爾・威斯爾(Michael Wessel)說:「中國(中共)報復一些公司的手段,包括反托拉斯、反洗錢、國家安全等,給外商帶來很大的衝擊。」
中共監管機構於2011年4月批准摩托羅拉公司出售網絡部門業務,在此之前的一個星期,摩托羅拉公司公開表示會與華為「和平相處」。
華為試圖對Tekelec設備進行逆向工程
隨著華為運營開始超越大多數西方競爭對手,美國聯邦政府也開始注意到華為,並採取相應措施。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初,美國情報部門官員建議AT&T公司不要與華為簽訂4G合同。華盛頓開始派官員到盟國,遊說盟友避免與華為做生意。
美國國會2012年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華為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華為運營項目由電信設備擴展到智能手機及數據儲存後,更多的指控接踵而來。
美國電信硬件製造商Tekelec Inc.的高管告訴前奧巴馬政府官員,華為告訴他們的一位巴西客戶,如果提供Tekelec設備可以獲得免費的華為設備。知情人士認為,華為此舉是計劃對Tekelec產品進行逆向工程。
華為大小通吃 對專利擁有者也不放過
對於沒有大企業支持的專利擁有者來說,要對抗華為是一件麻煩的事。
45歲的葡萄牙多媒體製作人瑞・奧利維拉(Rui Oliveira)告訴《華爾街日報》,他在2014年5月應邀到華為德州辦事處,與華為高管會面,因為華為對他的智能手機相機專利感興趣。
奧利維拉先生回憶說,當天他和兩名華為高管分享了他的專利,希望能將專利授權給華為,同時建議售價定在99.95美元。當時華為高管對於專利授權僅表示:「稍後再談。」
然而,三年後,奧利維拉的一位朋友問他,為什麼華為在賣「他的相機」。奧利維拉發現華為的產品幾乎與他的專利一模一樣,華為的零售價是99.99美元。
「我感到被(華為)搶劫。」奧利維拉說。
當他試圖與華為討論此事時,華為高管採取拖延戰術,他只好威脅說要提起訴訟。
不料,今年3月,華為控告奧利維拉,稱並未侵犯他的專利,要求德州法院發布「非侵權裁決」(non-infringement ruling)。訴訟案仍在進行中。
保羅・奇沃(Paul Cheever)是一位幼兒園老師,他說自從去年在加州控告華為,將他的創作歌曲《偶然相遇》(A Casual Encounter)預載到華為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後,他的生活大亂,被大量的文書工作和費用壓得喘不過氣來。
根據法庭文件,奇沃是在YouTube上看到華為設備用戶在討論這首歌後,才注意到華為盜竊他的知識產權。
華為辯稱,奇沃的版權僅在2018年8月有效,華為是在之後才開始使用他的音樂。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這家公司沒有得到我的許可,在其設備上預載了我的歌曲,並且送給其1億名客戶。」他說。
華為鼓勵員工偷竊 事發後翻臉不認人
2014年9月,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在西雅圖法院控告華為竊取該公司「Tappy」手機測試機器人技術。2017年5月,陪審團裁定華為違反與T-Mobile的合同,需支付T-Mobile 公司480萬美元。
《華日》報導說,在這起案件中,華為工程師熊新福(音譯,Xiong Xinfu)抗拒華為長達9個月的不合理要求。華為要求熊某想辦法獲取仿冒T-Mobile的Tappy機器人技術的方法。
美國檢察官說,2013年5月,熊某最終配合華為的要求,偷走了Tappy的部分零部件。
在T-Mobile向華為抱怨後,華為稱這是熊某及另一位同事的「個人行動」,並且解僱了他們。
華盛頓州西區聯邦法院今年1月16日起訴華為設備公司(Huawei Device Co Ltd)和華為設備美國公司(Huawei Device USA),指控10項罪名,包括涉嫌盜竊T-Mobile的商業機密、企圖盜竊商業機密、七項電匯詐騙,以及一項妨礙司法公正。
根據起訴書,華為在2012至2014年涉嫌盜竊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的商業機密,在公司內部公告中,鼓勵員工竊取其它公司商業機密,如果成功將獲得獎金。
另外,根據FBI獲得的華為公司內部電子郵件,2013年7月,華為根據員工從世界各地其它公司竊得信息的價值,向員工發放獎金。
華為高管帶頭違法 無視美國制裁規定
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今年1月24日起訴華為設備公司、華為設備美國公司、香港天通科技公司(Skycom Tech Co. Ltd.,又稱星通),以及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等四個被告,指控他們涉嫌串謀、銀行欺詐、電匯欺詐和詐騙等罪行,違反(及共謀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簡稱IEEPA)和共謀洗錢等13項罪名。
根據起訴書,2012年底或2013年初,包括路透社在內的多個媒體報導稱,香港星通違反美國規定,向伊朗出售美國製商品,華為實際上擁有香港星通的所有權及經營權。
這些報導披露後,華為高管及員工向與華為有生意往來的金融機構謊稱,有關華為擁有香港星通的報導是錯誤的,華為並沒有違反美國規定。
在這起訴訟案中,孟晚舟被控四罪。起訴書列舉了她向A銀行(《紐約時報》曾報導,A銀行是匯豐銀行)提供的英文簡報存在以下四個虛假陳述:1. 華為在伊朗的生意「嚴格遵守」美國、歐盟及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2. 華為與香港星通只是商業上的關係;3.孟晚舟擔任香港星通董事只是為了協助華為更了解香港星通的財務及運營,並且加強及監督該公司是否合規;4. 華為在敏感國家的子公司,不會在A銀行開設帳戶,也不會與A銀行交易。
2014年年初,孟晚舟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美方執法人員在她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中找到那份英文簡報檔。引人關注的是,該檔案包括華為內部人員提醒孟晚舟在與A銀行高管會面時的談話要點,其中特別提示她一個關鍵信息:香港星通成立於1998年,是華為產品和服務的代理商之一,主要是華為的代理商。
華為副主席徐直軍 被控告共謀竊取技術
去年10月,加州聖荷西CNEX Lab公司指控華為陰謀竊取該公司的固態硬盤(solid-state drive,SSD)計算機存儲技術。
德州東區聯邦法院於4月17日舉行審前聽證會,CNEX的律師小組在會上指出,華為副主席徐直軍指示一名華為工程師分析CNEX的技術信息。
華為否認CNEX的指控,本案訴訟仍在進行中。
2016年6月,該名華為工程師冒充為潛在客戶,與CNEX主管會面。後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向該工程師提供了CNEX的商業機密信息。隨後,該工程師製作了一份關於CNEX技術的報告,並將其交給華為芯片開發部門、負責維護競爭情報數據庫的海思(HiSilicon)半導體。
CNEX律師另外指出,華為與廈門大學合作,共同商定侵犯CNEX商業機密的陰謀,華為員工並向徐直軍報告與廈門大學之間的安排情形。
依法庭文件,廈門大學教授毛波(音譯,Bo Mao)在2017年與CNEX公司接觸,以進行學術研究為由請該公司提供計算機存儲器板(電路板)。CNEX在與廈門大學簽署嚴格的保密條款後提供電路板。
CNEX律師尤金‧馬爾(Eugene Mar)說:「由於廈門大學的刻意隱瞞,CNEX並不知道該大學不僅與華為合作,並且與華為簽訂協議,提供所有研究測試報告。」
馬爾律師引述其他華為員工的話指出,華為將廈門大學的研究結果應用在芯片項目,其中包括將於今年發布的一個芯片項目。
華為員工不配合遭解僱
華為加州辦事處的軟件架構師傑西・洪(Jesse Hong)在訴訟法庭中表示,他的老闆於2017年11月命令他以虛假公司的名義登記參加臉書舉辦的行業會議。
這是臉書邀請其他公司參加的電信基礎設施項目會議,討論網絡設計的合作,但是沒有邀請華為參加。
洪某表示,他拒絕老闆的指示,他的上司威脅說:「如果你不同意,那麼你現在就辭職。」
洪某不為所動後,華為解僱了他。華為表示,這是出於善意。
相關新聞
-
華為竊密細節曝光:直接偷走美企機器手臂
2019-01-30 14:25:53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華為和孟晚舟,提出23項刑事指控。而訴狀還披露了,華為在成為T-Mobile手機供應商後的竊密細節,先是總部直接派出工程師,違反協定進入T-Mobile實驗室,後來甚至是,直接偷走機器手臂。
-
華為員工討薪被關251天 大批網民認清倒戈
2019-12-03 08:08:33再來關心,一名42歲的華為員工,李洪元,因為爭取30多萬人民幣的合法離職補償,卻被華為控告「敲詐勒索」,遭警方逮捕,並被羈押長達251天,所幸家人找到錄音證據,才得以無罪獲釋,案件引爆中國輿論,並登上熱搜,網民質疑為何華為可以調動公檢法部門栽贓嫁禍員工;網民還拿孟晚舟在加拿大的遭遇作對比,諷刺中共司法制度黑暗;認為華為是集體的刑事犯罪。但是,相關討論卻在微博、微信,以及知乎上遭刪除,熱搜被撤,多個自媒體也被直接封號,引發民眾的不滿。華為員工怒轟:「出身985、工作996、離職251、發帖404」。意指念名
-
FBI突襲華為在美實驗室 調查過程猶如007電影
2019-02-05 12:54:26美國司法部起訴華為及孟晚舟,調查過程大揭秘。
-
台禁陸設備助美台合作 全球防堵華為國家一覽
2019-01-25 21:07:37台灣政府正在擬定一份有國安及資安風險的中資企業名單,作為禁止採購的參考。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在華府接受本台記者專訪時,肯定台灣政府保護國安及資安的作為。而目前除了五眼聯盟,日本及不少歐洲國家政府,也都考慮阻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全球圍堵華為的隊形,已經成形。
-
孟晚舟雙重犯罪成立!引渡美國案繼續審理
2020-05-28 07:41:19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華為風波,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控詐欺等罪,被中共上升到外交問題;5月27日,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法官裁定,孟晚舟雙重犯罪成立。這讓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受審,更近一步。請看我們加拿大記者的報導。
-
華為業績不佳 2020多項困境「目標活下去」
2020-01-01 22:39:25被指與中共關係密切的網路電信設備商華為(Huawei),2019年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制裁影響,全年銷售成績低於預期。華為12月31日首度表示,2020年首要任務,是「生存」。外界分析,華為旗下手機,沒辦法搭載Google服務,恐怕連中國消費者都不買單,加上美國兩黨都認為,華為涉及國安問題。華為2020年,可能得面臨多項挑戰。
-
快訊!孟晚舟短暫出庭 3月6日聽取引渡決定
2019-01-30 08:30:06好,最新消息,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今天到加拿大溫哥華 卑詩省最高法院出庭,她要求更換一名擔保人進行聆訊,申請獲法官批准。加拿大已經接獲美國提出的引渡孟晚舟要求,有30天時間,研究是否展開引渡程序,各方同意3月6日上午10點重返法庭,聽取加拿大司法部長有關引渡案決定。
-
川普見劉鶴前 美宣布起訴華為 將引渡孟晚舟
2019-01-29 14:39:55焦點話題,這個星期,美中將進行關鍵貿易談判,週四美國總統川普,還會接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今天,美國司法部宣布,正式起訴華為和其幾家子公司,以及華為首席財務長孟晚舟,罪名包括,涉及銀行和電匯詐欺,以及妨礙司法公正,並且,密謀從美國電信商T-Mobile竊取商業機密等,一共23項指控。
-
孟晚舟戴電子腳鐐出庭 「雙重犯罪」成引渡美重點
2020-01-21 17:38:24接著來看到,攸關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會不會被引渡到美國的引渡聽證會,20號在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再次開庭。孟晚舟身穿黑色洋裝出庭,左腳腳踝上還可以看到黑色的電子腳鐐。由於加拿大引渡法規規定,嫌疑人必須符合「雙重犯罪」的要素,才能被引渡。因此這次的聽證會,也聚焦在美國對孟晚舟提出的指控,是否在加拿大也同屬犯罪。
-
華為孟晚舟5/8再開庭 場外華人燒中共五星旗抗議
2019-03-07 07:41:50早安新唐人,先來帶您關心,美國司法部對華為、與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等,提出13項刑事指控。加拿大司法部長上週批准引渡程序啟動,今天,孟晚舟現身出庭,場外有多位華人舉牌抗議,喊話不要中共間諜。最新消息,法官決定5月8日舉行引渡聽證,帶您來看到現場情況。
-
華為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 路透發現有力證據
2020-03-03 20:41:21接著來看到,中國華為又被發現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有力證據。路透社取得華為的內部文件顯示,華為在2010年就曾參與,將美國的電腦設備,運送給伊朗最大的手機運營商。
-
【法國重磅報告】中共資訊戰 法國警告:台灣被攻擊最嚴重
2021-09-29 17:17:56針對法國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IRSEM)報告分析中共對台認知作戰,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陳子瑜28日說,這份報告提出警告,台灣不僅是中國(共)政治戰的最前線,也是遭受中國(共)資訊作戰最嚴重的國家,而台灣社會呈分裂狀態,已讓中國假訊息作戰達到目的,是台灣要謹慎面對的課題。
-
台南跟進中央禁華為 蘇揆:國安不容漏洞
2019-01-25 21:08:48新聞一開始,帶您鎖定,行政院昨天(24日)表示,將公布禁用的中國大陸3C軟硬體名單,台南市府今天則開出地方第一槍,宣布跟進排除華為,也會開始公務員私人手機連網的風險管理,陸委會則禁用微信、微博。行政院長蘇貞昌強調,國安不容漏洞,全世界都一樣。
-
中共囂張威脅 專訪加拿大議員:為何應禁華為
2019-01-25 16:36:18中共在華為公主風波後,大搞行刑外交。現在,加拿大內部,正在討論華為給當地5G發展帶來的威脅,然而中共駐加拿大大使,卻囂張威脅,說禁止華為5G網路供應設備,加拿大恐面臨後果。新唐人記者專訪了資深國會議員肯特,分析目前情況。
-
知道太多秘密!孟晚舟不送回國、中共寢食難安
2021-09-29 21:42:43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獲釋,搭乘中共包機回國引發關注。美中官方證實,拜習通話提到孟晚舟案。分析認為,中共以舉國之力將孟晚舟送回國,有背後的深層原因。
-
【早安新唐人】1月29日早安新唐人
2019-01-29 08:30:17一月29日,星期二,早安新唐人,30分鐘,帶您看見全世界。
-
美國宣布引渡孟晚舟 評:致命打擊中共
2019-01-30 21:15:47有關美國是否引渡在加拿大被逮捕的中國企業「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最近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美國司法部在本週一終於對華為提出23項刑事訴訟。加拿大司法部也在當天晚間證實, 美方已經正式提出了引渡孟晚舟的請求。而美方這個引渡請求,再度為華為的未來,投下一個深水炸彈。請看分析。
-
加駐美大使:美將正式申請引渡華為孟晚舟
2019-01-25 16:30:49火線新聞,帶您關心,根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加拿大駐美國大使告訴媒體,美國將正式要求引渡中國華為公司的財務長 孟晚舟。而申請引渡的最後期限是 1月30號,恰恰好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訪美進行貿易談判的日期,落在同一天,因此,格外引人注目。請看我們今天的頭條報導。
-
中共要脅禁華為有後果 加國部長拒妥協
2019-01-25 16:33:14繼續來看到,國際間對華為紛紛築起防火牆,加拿大是「五眼聯盟」當中最後一個還沒有禁用華為的國家。中共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日前召開記者會威脅加拿大,如果禁用華為將面臨「後果」。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古岱爾回應:加拿大不會在安全問題上妥協。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不斷升級對華為的制裁與刑事調查。
-
揭華為內幕!專訪班農談電影《紅龍之爪》
2019-09-17 21:18:18前白宮首席策略師、前布萊巴特新聞(Breitbart News)執行主席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之前接受英文《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談到電影《紅龍之爪》(Claws of the Red Dragon)。他表示,這是一部非常有影響力的影片,人們可以從中看到,華為公司到底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