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暑

7月22日,正式進入「大暑」。(pixabay)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7 月 22 日】(文/黃郁淇)7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也是進入中伏的第一天。公元前104年,鄧平制定《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確立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太陽從黃道零度起,沿黃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總共經歷24節氣。而每月有2個節氣,各為15日。

傳統上二十四節氣,又分了七十二候,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氣候變化的情況。中國古代將「五日」稱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所謂「大暑」三候指:「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一候是指,螢火蟲會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則指時常有大雷雨的出現,這大雨會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日子,雖然氣候炎熱但常伴有午後陣雨,可以減緩炎熱的氣候,古人說大暑時如果不夠熱,就表示氣候會不順,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颱風。

在這個嚴熱的天氣,大家可以選擇吃比較退火的瓜果,像是西瓜、水梨、鳳梨。尤其是西瓜,西瓜在中醫被稱為「天生白虎湯」,是非常清熱消暑的水果,但要注意避免吃太多,否則恐傷及身體的陽氣,讓我們的身體帶著寒氣去過冬。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好,要多加注意。

不過在福建也有另一個習俗,那裡人會吃荔枝、羊肉等較為溫補的食材來度過大暑,使用這些食物的溫性,配合炎熱的天氣,把身體殘餘的寒氣排出,這樣進入到冬天時,身體才會變得更為健康。

最後提醒各位,中醫認為天氣炎熱時,心氣容易耗傷,容易心煩,而煩就會更熱,所以在夏天應保持「靜心養生」的原則。@

(新唐人亞太台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原文標題及網址)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