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泡澡放鬆舒壓!使用泡澡劑前停看聽以免皮膚過敏

泡澡劑均含有化學成分,建議每周泡1次,1次15分鐘,洗後立即擦乾,並塗抹乳液,以降低皮膚過敏、刺激等風險。(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陳如頤(NOW健康) 

疫情期間,不能泡溫泉、洗三溫暖,許多人選擇在家裡泡澡時,使用泡澡粉、沐浴油來舒壓,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提醒,泡澡劑均含有化學成分,建議每周泡1次,1次15分鐘,洗後立即擦乾,並塗抹乳液,以降低皮膚過敏、刺激等風險。


一般來說,泡澡劑可分為粉劑、固劑及液劑等,除了清潔或滋潤肌膚,透過泡泡及香氣還能增加泡澡樂趣。常見種類為無機鹽類、泡澡沐浴油(Bath oil)及泡沫泡澡劑(Bubble bath)等。


無機鹽類泡澡劑常添加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鈉及碳酸氫鈉等成分,再經染色、賦香製成。因含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發泡性鹽類,溶於水中會產生很多二氧化碳的氣泡。


泡澡沐浴油常添加動物或植物性油脂、醇類等油分,屬於液態產品,可減少水分蒸散,使皮膚柔軟。部分產品為方便攜帶或固定使用量,液體裝在膠囊中,當膠囊投入水中,外層明膠膨脹溶解後內溶液釋出於泡澡水。


泡沫沐浴劑主要發泡成分以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為主,由於香皂起泡效果不佳,藉由泡沫沐浴劑可使浴缸隨水注入充滿泡沫,增加樂趣。


黃毓惠表示,如果單純洗澡,求乾淨、快速,建議以淋浴為主,搭配適合的清潔產品。至於泡澡,或在水中加入沐浴油、溫泉劑,因為含有許多化學成分,可能容易引發皮膚過敏,甚至造成刺痛。


此外,不管是淋浴或是泡澡,水溫均不能太高,應在40℃以下,以免破壞皮脂腺,讓皮膚乾癢,再者,血壓偏高、心臟疾病患者更不宜泡熱水澡,以免發生危險。


食藥署建議,所有的泡澡劑均不具醫療效能,只有清潔、舒壓等效果,泡澡後記得將泡澡劑沖洗乾淨以免殘留,並適當塗抹乳液,以避免肌膚乾燥。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