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中國恆大不平靜 69億元債務未如期支付

年關將近,中國地產商仍不平靜。恆大與佳兆業的投資人表示,各有2筆到期債券利息未支付,涉及金額分別約為2.5億美元(約新台幣69億元)、1.54億美元,均已進入30天寬限期。圖為恆大一樓盤資料照。(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30 日訊】年關將近,中國地產商仍不平靜。恆大與佳兆業的投資人表示,各有2筆到期債券利息未支付,涉及金額分別約為2.5億美元(約新台幣69億元)、1.54億美元,均已進入30天寬限期。
綜合香港01、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多位恆大債券持有人表示,兩筆12月28日到期的債券利息並未如期支付,兩筆利息總計約2.5億美元。
另一方面,佳兆業的投資人則提到,兩筆30日到期,總計約1.54億美元的美元債利息並未支付。
報導指出,2家企業共4筆未能如期支付的債務,均進入30天的寬限期,若在寬限期到期前未能如期支付,也未有其他展延方案,2022年1月底將會發生債務違約。
恆大於12月3日宣布未能履行一筆2.6億美元的私募債後,正式違約並進入債務重整程序,官方隨即派工作組進駐。恆大宣布債務違約如同推倒第一張骨牌,後續多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接連傳出美元債無法如期支付。
佳兆業一筆債務於12月7日到期,然而遲至20日才正式對外承認違約,並稱除了這筆債務外,另有多筆已到期的美元債利息無法如期支付,正和債務人商討債務重組計畫。
中國千億房地產集團新力控股22日發布公告,一筆將於2022年1月24日到期,規模達2.5億美元、票面利率8.5%的境外債券,已經預期未有充足的資金在到期日支付本金與最後一期利息,可能發生違約。這筆債務違約將引發另一筆2022年6月到期的債券交叉違約。
據野村證券22日的最新報告,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未來2季在離岸債券市場將面臨更大的還款壓力。今年第4季到期的離岸美元債總金額約102億美元,在2022年第1季到期的債務約198億美元,第2季將到期的債務約為185億美元。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恆大養生谷成爛尾樓 千畝閒置土地被收回
2022-01-26 17:40:13中共官媒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接獲民眾投訴,直指恆大養生谷項目已成爛尾樓。焦作市政府辦公室今天回應,投訴情況屬實,去年已經收回該項目12筆1200餘畝閒置超過2年以上的土地。
-
封控加劇中國房企困境 融創中國傳現美元債違約
2022-05-12 15:53:49中共封控加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困境,中國房地產商融創中國近日傳出美元債券違約,顯示中國房地產業似乎正走向崩盤危機。中國前10大負債房企債務規模都破千億,總額高達10.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6.8兆)。
-
中共促企業併購風險項目救房地產 反應不如預期
2022-03-16 20:13:32為化解房地產開發商財務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體質優良的國企、民企併購風險企業的優質項目,藉此化解市場風險。然而截至目前,實際收、併購案例寥寥可數、市場反應冷淡。
-
封控加劇中國房地產商困境 融創中國傳違約
2022-05-12 17:22:57再來關心,中國房地產企業「融創中國」,近日傳出美元債券違約,一筆7.5億美元離岸債券的付息寬限期截止,但有部分票據持有人尚未收到利息,代表違約,這也顯示中國房地產業,似乎正走向崩盤危機。目前中國前10大負債房企,債務規模都破千億,總額高達10.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6.8兆元。有房地產高管認為,現在融創中國的失敗,恐意味著其他主要開發商也將陸續違約,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
中國房企佳兆業債券延期恐遭拒 違約風險大增
2021-12-02 19:06:00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佳兆業集團的債務違約迫在眉睫。報導指出,佳兆業試圖將7日到期的4億美元債券,換成18個月後到期的新票據,但債券持有人不太可能同意延長。
-
中資房企未能提交去年業績 在港出現停牌潮
2022-04-01 11:09:42中國多家房地產公司今天在香港交易所出現停牌潮,主要是受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未能提交去年業績。
-
金管會證實3國銀中國踩雷 授信高達6500萬美元
2022-04-21 09:15:04金管會今天證實,有3家國銀先前對中國補教機構瑞思英語授信高達6500萬美元,但瑞思英語去年8月發生違約,聯貸銀行團隨後展開債務協商和訴訟等債權保全措施,並在去年12月和瑞思英語達成和解。
-
美與歐盟禁止對俄新投資 普丁女兒遭制裁
2022-04-07 11:40:16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今天將進入第43天,在布查慘案曝光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三指控,俄軍封鎖烏克蘭食物運輸,把飢餓當作武器;而美國、七大工業國組織(G7)與歐盟,6日共同宣布加碼制裁俄羅斯,包括俄國最大金融機構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俄國最大私人銀行,還有俄羅斯總統普丁的2位成年女兒以及多名俄國權貴。此外,禁止俄羅斯用受美國管轄的資金償付債務,也禁止美國人在俄羅斯進行任何新投資。
-
外資撤離中國規模創紀錄 美媒析三大因素
2022-04-27 17:10:43根據CNN報導,由於中國政治和商業的雙重風險升溫,再加上其它國家利率上升,海外投資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撤離中國。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顯示,中國3月外資流失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120億元),創歷史新高,流出中國的資金包括112億美元債券,其餘則為股票。
-
IMF警告俄羅斯債務可能違約 財長強調將以盧布支付
2022-03-11 18:37:36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之後,面臨國際社會多項經濟制裁,已經有愈來愈多專家警告,俄國可能出現倒債危機,國際貨幣基金(IMF)10日表示,俄羅斯今年恐怕面臨經濟「深度衰退」,債務違約,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
路透社:恆大債務規模達8.5兆 中共安排國企出面收購
2021-10-02 16:53:13中國恆大集團財務危機處理方式漸趨明朗。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方正在規劃,由國企及如萬科等具官方背景的房地產開發商,出面收購恆大旗下資產。至於官方則不願直接出面干預。
-
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比降至35.7% 續創史上新低
2021-11-11 23:11:48外界關注中國多家房企財務問題恐掀市場風暴,據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3季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淨值比率,自第2季的37.1%持續滑落至35.7%,續創史上新低。
-
西安物資缺乏 掃碼、核酸系統癱瘓 民怨四起
2021-12-30 22:26:29西安封城一周後,染疫人數仍不斷攀升,政府管控空前嚴厲,導致物資嚴重匱乏,一碼通、核酸檢測等多個系統癱瘓,引發極大民怨。
-
中國經濟現況 黃天牧:對全世界都是嚴重訊號
2021-09-27 17:15:53中國海航及恆大等集團陸續爆出財務危機,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直言中國經濟情況對台灣和全世界都是嚴重訊號,未來大家投資中國須特別注意風險。
-
加大制裁俄羅斯 范德賴恩:不會是最後一波
2022-04-06 22:37:57烏克蘭布查平民遭屠殺慘案曝光之後,歐盟5號宣布新一波制裁行動,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木材、海鮮、酒類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強調,這不會是最後一波制裁。
-
中國房企世茂集團傳違約 股票債券齊跌引發市場擔憂
2021-12-14 18:44:54上周市場傳出中國房企世茂集團債務違約,世茂集團13日股票和債券價格雙雙崩盤,並波及其它地產公司債券,引發市場再度對中國地產業債務問題的擔憂。對此,世茂集團表示,正在了解相關傳聞。
-
中國房地產商債務違約已達2千億 年增1.5倍
2021-10-07 11:35:34近期中國房地產商債務違約事件變得更加頻繁。統計資料顯示,截至9月27日,2021年中國房企違約債券累計金額達到人民幣467.5億元(約新台幣2028億元),較2020年增加159%。
-
三大因素嚇跑投資人 外資撤離中國規模空前
2022-04-26 17:26:39中國的政治與商業風險升溫,讓外資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撤離中國。外媒報導,根據國際金融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3月外資流失額高達 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075億元,創歷史新高,協會認為,海外投資者的這種資本外逃是「史無前例的」。外媒引述學者分析,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顯然是資本離開中國的催化劑。外媒報導也指出,地緣政治緊張並不是資金外流背後的唯一原因,美國的升息和中共當局對疫情嚴格封鎖,是另外兩個嚇跑投資者的重要因素。
-
恆大後 中國房企佳兆業也傳債務危機
2021-11-05 11:33:32繼恆大集團之後,有報導指中國大陸另一家房企佳兆業集團近日也未能償還債務;在香港上市的佳兆業集團今早(5日)公告停牌,受到市場關注。
-
恆大效應蔓延地方房企 恆泰:困難前所未有
2021-11-04 16:10:02中國房產商財務危機向地方房企蔓延。盛傳面臨破產重整的安徽省恆泰地產3日發表聲明,坦承「目前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否認將破產重整,強調全力復工復產保交樓。